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红色联播-王伟光:把知青志放在“三史”大的历史框架中编研——在黑河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建设与发展业务交流会上的讲话
作者:王伟光
浏览次数:
2025-09-17 08:53:0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今天,我主要谈一谈编纂知青志的问题。

    第一、编纂知青志很有意义。

    编纂知青志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对于保存、坚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知青文化很有价值。知青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又是红色文化的继续,知青志要编,而且要编好。

    毛泽东同志1963年1月9日赋诗《满江红·赋郭沫若同志》,有一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编纂知青志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这一代知青,有许多人已经离世了。最年轻的也已经70岁上下了,必须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编撰知青志,否则会留下遗憾。在知青这一代人还在世的时候,应该把他们的经历,把他们所思所想记载下来,他们的经历所闪现出来的火花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青文化体现出来的知青精神是感人的,要最大限度地把能收集的资料收集起来,留存下来。趁这一代人还健在的时候,把他们的口述史、文物资料收集起来。时间已经很紧迫了,最佳时间也就是10年左右。一定要抓紧时间,要“只争朝夕”。上海的知青同志跟我说过多次,愿意承担知青志的编纂工作。

    完成这件事的责任还是落在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的肩上。当然,需要上海知青力量支持,也应该得到国家方志办的指导和支持。国家方志办的前主任、现主任都来了,希望你们指导、支持。

    第二、一定要明确编纂知青志的指导思想。

    知青这段经历已经成为历史。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前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955年,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期,也就是恢复高考到国家知青办公室停止工作的时期,整个历史跨度持续27年。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知青历史到现在70年了。对这段历史的追溯、记录和编纂,首先要确定一个正确的态度,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看待知青史,要坚持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运用正确的历史方法分析、认识、编纂知青志。知青这段历史涉及到的各种情节、各种人物、各种资料,非常多。我们今天参观的不论是知青博物馆,还是知青志馆,有很多感人的人物和事迹。要尽可能的全面占有资料、收集齐全,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至里,把最核心的最主要的知青精神撰写进知青志。这就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大历史观的态度。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看待知青历史。编撰知青志要正确反映知青艰苦奋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要完满地体现一代知青建设祖国、保卫边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一历史史实。

    编纂知青志,应放在党所领导的青年运动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这“三史”的大视野中来看待、研究和编撰。关于我们党所领导的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毛泽东同志有两篇重要文章《五四运动》(1939年5月1日)和《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年5月4日)作了科学的阐释。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强调的是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相结合这条道路,指明了我们党的青年运动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知识分子,主要是青年知识分子一定要坚持与工农相结合的方向和道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从党史来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受人宰割,任人欺凌的落后状态。刚才参观瑷珲历史陈列馆,可以看到沙俄帝国主义屠杀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中国老百姓,占领我国大片国土,签署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根本原因是清王朝腐败落后。陈列馆大型实景画,最后告诫我们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一直努力恢复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先知先觉的青年知识分子和一切先进分子认为,中国不能再落后了,一定要振兴起来,振兴中华、复兴中华。他们从国外寻找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找到了抽象的民主、人权、平等、自由这些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找到了“德、赛”二先生,拿来指导民主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最后发现解决不了问题,救不了中国。也找到了中国传统的儒学,有些人试图用它来救中国,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西方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俄国革命成功以后,一声炮响,给中华民族送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正确的主义和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搞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再不间断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最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由可能逐步变成现实,这就因为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正确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选择了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

    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放弃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人,一部分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绞杀,牺牲了。还有一部分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讲的那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5、1036页。]。到工人中间去、到农民中间去、到农村去,和工农大众相结合,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就是五四运动的方向,既是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也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先进的思想是知识分子引进来的,但若使革命成功,如果先进的知识分子不与工农大众结合在一起,不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与中国人民群众相结合,革命搞不成。因为只有工农大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才是革命的主力。要和工农相结合,到农村去,与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成功。

    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前言》开宗明义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语录:“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559页。]初稿还引用了另外一句语录:“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559页。]。因篇幅有限,第二句语录没有引用。我们当年上山下乡,扎根边疆,就是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怀抱理想、满腔热情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当然开展上山下乡运动也有解决城市就业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坚持毛泽东同志所主张的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青年成长的正确道路,让年轻人走上实践,走向社会,和工农结合在一起。当年我们十六七岁的孩子,如果不到实践中去,不经过劳动实践,不和工农结合在一起,经受锻炼,形成不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462页。]知青历史首先是我们党领导的青年运动历史的一部分。知青历史也是共和国建设历史的一部分,共和国发展历史离不开知青奋斗史。知青历史又是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也离不开知青对社会主义建设流淌下来的汗水。一定要把知青志放在“三史”大历史背景下来编研。知青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知青史。

    第三、必须要坚持正面宣传知青精神。

    研究编撰知青志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知青精神是什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理念,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等。这些精神遗产都是知青精神的主流。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报社的记者采访我,问我“你怎么认识知青这场悲剧?”我回答说,“如果你说是悲剧。它是什么悲剧?如果是知青一代人悲壮的历史,也可以,但完全说是一种历史悲剧,我不赞成。”当时我没有接受他的采访。现在看来,对于知青的历史认知现在逐步回归到正确的认识方向上了,回归正道。编撰知青志要突出宣传知青精神,这是知青历史的主流。在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县虎头镇乌苏里江江边上有块石头,刻着我写的一句话:“春度北大荒,无怨无悔”。我17岁到北大荒,27岁回到北京上大学,在边疆生活战斗10年,我最美好的青春是在北大荒度过的,这就是“春度北大荒”;但我现在回想起来,吃过苦、遭过罪,零下41度,伐木、排水、打石头,开春脱坯盖房子、春耕春种,夏季除草,秋季收获,各种劳动实践,社会实践都经历过,但是我到现在没有怨恨,也没有后悔,我这个认知反映了我们一代知青一种向上的、向前的精神状态。编撰知青志要坚持书写正面,体现主流,要从大的方面入手,不要纠结一些细节。比如,一些消极的方面,或者出问题的方面。比如个别女青年遭受当地干部的侮辱,有的知青打架斗殴等,但毕竟是支流。应当正面反映知青的成长,不要过于纠结细节。

    第四、按照修史修志的原则和要求编好知青志。

    既然修志,就要具备修志修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要求。修知青志的同志,要进行志史方面的专业训练和专业学习,真正地把知青志修好。修志修史,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盛世修志修史,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修志修史,通过史志把经验教训记录下来,吸取经验教训,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要通过修知青志来把知青这一代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来,总结好。希望上海的同志在编知青志的时候,把修志修史的专家请进来,共同做好这件事情。上海保存着修志修史的优良传统,有一大批志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特别是上海高校,许多退下来老教授、老专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把他们动员起来,把这件事办好。

    第五、把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前言》作为参照系利用好。

    刘树新同志把黑河同志撰写的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前言》让我看一看。不能说人家写得不好,我只是告诉刘树新同志,由我重写吧。我用了一个月时间,写了改,改了写,不下十几遍,最后才定稿。现在的《前言》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也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核。刘树新同志认为,这个稿子现在该讲到的,基本上都提到了。可以作为修知青志的一个坐标系,作为一个参考值。由于时间关系,就讲那么多,讲得不一定合适。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抗战史话:福建东山抗击日军侵略的三次战斗(组图)
·下一篇:无
·红色头条: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论坛亮相2025服贸会(组图)
·特稿:抗战史话:福建东山抗击日军侵略的三次战斗(组图)
·特稿:彭州市红岩学校开展退伍老战士进校园,共筑爱国主义新篇章宣讲活动(组图
·红色联播-孙泽海:铭记抗战历史,开创和平未来
·特稿:长征,一场刻在民族血脉中的伟大远征(组图)
·特稿:长征,一场刻在民族血脉中的伟大远征(组图)
·特稿:抗战史话:活跃在大街小巷的福建东山抗日晨呼队(组图)
·特稿:看抗战电影、听老兵故事会:新疆这个社区以沉浸式思政课开展“九一八”事
·特稿:警钟长鸣,吾辈自强:从九一八的沉痛记忆中汲取复兴力量
·红色联播-方彧华、牟敦波:正步荣光,巾帼风采——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暨建国3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红色联播-王伟光:把知青志放在“三史”大的
红色头条: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科技与文化融合
抗战史话:福建东山抗击日军侵略的三次战斗
李剑卿、朱胜东:抗战史话:福建东山抗击日
特稿:抗战史话:福建东山抗击日军侵略的三
丁穆松、罗代柳:彭州市红岩学校开展退伍老
特稿:彭州市红岩学校开展退伍老战士进校园
《石臼渔歌》里的精神力量
西行漫记 | “八路军获得了力量和声望”
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多举措发力 扎实推进抗战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