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通过对施东明先生潜研三年《钱毅》这本新著的阅读,才使我们知道了钱毅烈士忠于革命、无畏牺牲的英雄事迹,更让我们比较全面、直观地看到了一个充满青春力量、好学又多思,对学习、对工作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对生活也都是满怀热望,特别是对党的新闻事业奋发有为的年轻人的鲜活形象。他不但是今天党的新闻文化从业者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当今社科人、当代年轻人做好各项工作的学习楷模。”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李晓奇主席这样作此场午读总结。
4月27日下午,在开国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即文坛巨擘茅盾先生亲赐社名与社旨的江苏盐城顾吾书社文心吾园讲堂内外,来自市区外新闻宣传文化和亭湖区新洋街道盐电社区的80多名读者,共同缅怀了钱毅烈士忠于革命,勇于担当; 深入生活,忘我工作; 热爱大众、无畏牺牲的革命精神,畅谈缅怀钱毅诞辰百年座谈暨陈毅元帅长子、全国对外友协原会长陈昊苏诗翁吟诗作序的《钱毅》新书分享捐赠,由盐城市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小清主持。
阅读《钱毅》新书的体会。大家通过对施东明先生潜研三年,耗费心力才创作了的《钱毅》新著的阅读,触摸到了钱毅对党忠诚,对党的新闻、文化事业的热爱,不仅仅使他对工作业务精益求精,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江苏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为工农百姓服务写作的伟大精神和高尚情怀。江苏仲夏少儿综合养正营的创办人、四十五岁的退役军人夏红军激动地说:通过阅读施东明著的《钱毅》书,可以更好地运用这次纪念缅怀钱毅烈士的故事资源,有助于更生动更深入地学习、传承、弘扬钱毅烈土的精神和品格。

这场由盐城顾吾书社、亭湖区新洋街道盐电社区、北京瞻昂爱读网络教育科技联合主办,盐城市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刘小清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市网络作协管国颂主席,盐城幼师高等专科学校鲁艺学院党总支书记、华中鲁艺研究所陈德田所长,盐城网络文艺数字文化社科普及基地负责人、知名文学评论家吴长青文学博士、市档案馆收集开发处王成蓉处长、盐都区委宣传部李庆山科长、淮安新四军后代高素琴女士、盐城书城创办人沈凯斌、盐电社区大学生朗诵了陈昊苏为《钱毅》一书的序诗;


顾吾书社创办于1980年6月17日,是我国首家改革开放以来兴办的工农市民公益读书社。尽管,这是在盐城磷肥厂职工7平米的集体宿舍里悄然所办。且仅仅只是以顾寿义自觉自愿的将280多册古今中外社科经典读物、1400余本小画书、20几种在邮电局预订的报刊起始,自发自费的在八小时工作外供工友及家人亲朋们无偿浏览与外借。45年来,坚持引领社区读者读好书,每周三晚上七至九点坚持夜读,为市内外社区形成良好读书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书社创办人顾寿义,曾获得全国首届“书香之家”荣誉称号、“盐城好人”、盐城市“百姓名嘴”工作室负责人。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都举办多场读书活动。诸多媒体曾屡屡报道过该社扎根社会最基层持续开展公益读书活动的事迹。今年4月,该书社老义工,盐阜大众报退休记者施东明创作的《钱毅》新书出版,书社积极联系亭湖区新洋街道盐电社区党委和市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这场旨在讴歌钱毅英雄事迹,传承烈士精神的读书分享会。会上,《钱毅》作者施东明先生还向新洋街道、盐电社区、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和亭湖区、盐都区图书馆与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图书馆、益峰红色文史藏馆、崇雅书院*盐城英烈祠等十五家公共公益读书社捐赠了逾200册《钱毅》新书。

钱毅,原名钱厚庆,1925年4月14日出生于安徽芜湖,是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邨)的长子。1941年12月,他与父亲和家人奔赴苏北盐阜抗日根据地。1944年7月,钱毅加入盐阜大众报社,因其工作勤奋,成绩突出,很快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升任副主编。生前创作了《怎样写》《庄稼话》等累计100多万字的新闻文艺作品。1947年3月,钱毅在淮安前线壮烈牺牲,年仅22岁。

《钱毅》一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全面立体地反映了钱毅从事新闻工作的丰富经历,还原了一位充满青春朝气、业务能力精湛的年轻新闻工作者形象,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盐城市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刘小清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
分享会上,大家踊跃发言、交流心得体会。盐城市文化局原副局长,市关工委工作的盐阜大众报优秀通讯员凌琪说,钱毅事迹和《钱毅》一书是非常有特色的红色资源和读本,对青少年学习盐城红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培育高尚的情操和信仰,都有极大的帮助,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动鲜活的红色教材。

对盐城新四军红色文化研究较深的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陈宗彪副研究员,在会上回忆了几十年前他陪钱毅弟弟钱小惠到盐阜老区阜宁、滨海等旧战地重游,缅怀抗战岁月的情形。他深情地说,钱毅和他的父亲阿英以及他弟弟钱小惠等在盐阜区留下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钱毅》一书作了生动的反映,是我们盐城广大干群学习、研究、发扬红色文化,包括新四军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活教材,具有较大的文献参考价值。

早年在盐都区大冈镇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年逾八旬仍笔耕不辍的新闻“常青树”任崇海说:“读了《钱毅》这部书,使我们对钱毅烈士的事迹有了全面的了解,记者也好、通讯员也好,我们都要大力弘扬钱毅的精神,发扬他始终与群众相贴近、与庄稼人打成一片的作风,将有助于使人们多写沾泥土、接地气,充满正能量的新闻和文章。”
市作协副主席、高级记者范进,盐阜大众报高级记者费如星、征跟东、祁宗华等都在发言中表示,盐阜大众报培育、成就了钱毅,钱毅的事迹、精神铸就了盐阜大众报的荣光。作为后辈,我们要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钱毅精神,坚持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盐城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中,多写接”地气”的活新闻、短新闻、好新闻,为盐城的现代化建设鼓与呼。







(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李晓奇主席作总结发言)



(盐电社区的青年们在读诵陈毅元帅长子、全国对外友协原会长陈昊苏诗翁为《钱毅》新书吟诗作的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