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地测量

现场搜寻到文物
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弘扬抗联精神,凝聚前行力量,4月27日,中共安图县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人员前往两江镇汉阳村的深山密林中,寻访踏查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成立地遗址。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成立地位于安图县两江镇汉阳村北约7公里处荒沟岭山麓。成立地遗址南北向山谷,东靠台地,西临林道,四周沟叉纵横,山峦叠嶂,有一条小河从谷内由北向南流入松花江。寻访人员一行首先对三方面军成立地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踏查,该处遗址所处位置地势险要。初步调查发现,遗址有序分布十余处,目测面积有约70—80平方米的密营营房的夯土遗迹,四周分布有交通壕、散兵坑、哨所遗迹等。密营遗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70米,面积约14000平方米。为当时规模庞大、功能齐全、可供长期使用的密营。
据史料记载,1938年7月中旬,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魏拯民等人,会集于辑安老岭召开紧急会议,即第二次老岭会议。会议作出新的部署,改编第一路军。撤销第一、二军番号,在第一路军总司令部(简称第一路军总部)的统一领导下,将第一、二军部队改编为三个方面军和一个警卫旅。根据老岭会议精神,原第二军第四、五师改编为第三方面军。
因部队分散,第一、二方面军和警卫旅已完成了改编,第四、五师因部队分散,暂时未完成改编。1939年8月,活动在敦化、桦甸、安图等地的抗联第二军第四师和活动在汪清、敦化、安图等地的第二军第五师,根据一路军总部的决定,到汉阳沟荒沟岭山麓会师。第一路军副司令兼中共南满省委书记魏拯民召开四、五师领导干部联席会议,宣布将第四、五师正式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原第五师师长陈翰章任第三方面军总指挥,下辖第十三、十四、十五三个团。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改编后,先后在大沙河、柳树河、寒葱岭、荒沟岭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寇。
汉阳沟会议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二军第四师、第五师在游击斗争进入到艰难困苦时期,由第一路军副司令兼中共南满省委书记魏拯民主持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汉阳沟会议召开后,第三方面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在魏拯民、陈翰章的指挥下,选取有利地形,积极主动出击,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其中,大沙河“攻城打援”系列战斗,写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寒葱岭伏击战也重创了日本侵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