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19日上午,习近平在常德河街考察时,同店主和游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正定注解 —— 三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为自己考虑多了,就会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越来越远》
看一个领导干部的“初心”,回望他从政起步的时候最易从中寻得答案。而正定县正是习近平同志从政的起点。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作风如何,对如今治国理政有何长远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曾任正定县西兆通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张五普在《学习时报》刊发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中关于习近平的这段讲述。
忘我工作。据张五普回忆,他与习近平共事的3年时间里都没有见过习近平穿新衣服,他说习近平当时睡的是一个铺板和两个板凳架起来的简易床,吃的也非常简单:因为工作忙经常误饭点,习近平要么吃凉饭,要么就用饼干、罐头等方便食品简单对付,有时甚至饿着肚子工作。时间长了,习近平得了急性肠胃炎,还因此住了院。习近平说:“这点小病算不了什么。咱们共产党员不能只为自己考虑,为自己考虑多了,就会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越来越远。”这句话大家是不是感觉非常熟悉?2019年,在意大利出访的习近平被问了一个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回答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是的,从正定出发,从政至今习近平的初心从未改变。网络上经常看到一段视频,习近平以自己在正定通宵达旦工作导致当时经常生病的经历,劝告年轻人不能老熬夜,但他自己却早就做出了为人民群众而“无我”的选择,这样的领袖又怎能不得到所有人的崇敬和爱戴?
热爱学习。张五普在回忆中对习近平爱学习的印象特别深。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书和文件,而且张五普说他(习近平)“博览群书,过目不忘,记忆力非常强。”“读了什么书,内容都记得很清楚。”爱读书、记性好,这样的评价我们不止一次地从与习近平共事过的同事口中得到印证。这样的毅力、这样的能力,着实让所有读书人由衷佩服!也打心底里仰慕!更难得的是,习近平不仅热爱学习,而且不拘泥于书本。在正定,他就已经非常重视调查研究,还经常和老农、干部等不同类型的人谈心交流,大家对他的印象都是平易近人、有礼貌、很随和。这何尝不是一种学习?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总结道:“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没有“本领恐慌”,不通过学习克服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就无法掌握主动,赢得先机。这既是对个人成长进步的启示,也是一个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的道理。
纪律严明。张五普还重点回忆了习近平推进正定县党风廉政建设的往事。担任县委书记不久,习近平就出台及提议出台了不少关于党风党纪方面的文件,其中就包括要求从县委常委会成员自身做起的《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的“六条规定”,以及《关于整顿机关大院作风的安排意见》等。立规矩很重要,抓落实是关键。比如在刹住公款吃喝的问题上,习近平在正定开创性地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不准用公款吃喝,单位之间也不准互相宴请;客商来了可以招待一顿饭,标准四菜一汤,上正定小吃,不准上高档菜,不准上烟酒;接待陪客人数最多不能超过5个,一般两三个人,等等。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眼下全党上下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是习近平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亲自部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结果,今后也必将久久为功抓下去。
《庄子》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我”从古至今都是圣人向往追求的境界。而与古人不同的是,习近平同志的“无我”增添了“不负人民”的落脚点,便让境界转化为可知、可感、可评判的目标,有了更加具体、积极的价值导向。越来越少地考虑自我,越来越多地考虑人民,不应该只是高不可攀的道德境界,而应当是党员领导干部需要持续修炼的内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