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陪同孙辈,开展大西北研学之旅。
那天飞抵西安后,租车上青兰高速,观赏了壶口瀑布,傍晚入住延安旅游大厦,欣赏宝塔山灯光秀。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革命圣地的象征。站在宝塔山下,仰望那高耸的宝塔,心中充满了崇敬之情。
次日,我们一家人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及枣园革命家旧址等。
延安,这座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城市,以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革命精神底蕴,深深地吸引了我和孙辈。这次研学之旅,我们全家人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初到延安,我被这座城市浓厚的革命氛围所震撼。无论是街头巷尾的革命标语,还是那些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在这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首先,我们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气势恢宏的雕塑,展现了延安时期革命军民的风采。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和资料,生动地再现了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在这里,我看到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的艰难历程,看到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热火朝天,看到了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看到了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
离开延安革命纪念馆,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有中央大礼堂,这里是中共七大的召开地,也是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报告的地方。中央大礼堂古朴而庄重,从外观上就能感受到它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走进礼堂,里面的陈设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看着那些简陋的座椅和主席台,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代表们们齐聚一堂,共商国家大事的场景。在这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杨家岭还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旧居。这些旧居同样是窑洞,与枣园的窑洞一样简陋。但就是在这些窑洞里,他们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光明。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
在旧址门口,看到上衣背后写有“江苏淮北中学”的20多个高中生,肩背文革中流行的写有“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草绿色背包,有教师带队组团前来参观。
接着,我们来到枣园革命旧址。步入枣园,绿树成荫,环境清幽。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看着那一间间简陋的窑洞,我的思绪仿佛被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伟人们却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领导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窑洞内的陈设十分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全部。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著作,制定了一项又一项关乎国家命运的决策。
这次延安之行虽然短暂,但对我们的影响却十分深远。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更让我们在思想上得到了深刻的启迪和升华。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人,无论老少,都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