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教育
来源:《文史天地》2025年第8期
作者:王兴
浏览次数:
2025-08-26 16:39:0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培育优良作风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先前积累的防腐倡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廉政教育,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强化共产主义的信念

    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延安时期,中共党员数量增加,但部分新党员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够充分,一些党员甚至持有错误思想。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并重点通过增强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丰富和推进廉政教育工作。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开展学习的号召。1939年2月,中共中央成立了干部教育部,主要负责党政军民各机关的干部教育工作,并且统一领导中央直属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8月,该部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合并。稍后,中共中央书记处颁发《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1940年1月)、《关于在职教育干部的指示》(1940年3月)、《关于高级学习组组织问题的通知》(1941年11月)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全党干部应当加强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由此强化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与追求。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的。他在《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一文中更是告诫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才能取得中国民主革命的完全成功。这就为全党同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有力保证了全党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纯洁性,有助于避免党内腐败问题的发生。

   此外,强化共产主义的信念,保持党内廉洁,离不开党员自我修养的提升。1938年4月,张闻天在陕北公学发表讲演《论青年的修养》,呼吁广大青年要有坚定的、高尚的理想,并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就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战略,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和战略是每一位共产主义者所必须学习的科学。1939年5月,陈云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第72期《党内教育》栏上发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指出共产党员的标准之一是“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坚定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念,并且应当具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同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讲演《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该文1943年编入解放社出版的《整风文献》),强调广大党员应当努力保持自己无产阶级革命品质的纯洁性,提升自我无产阶级意识的修养。

    筑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

    1944年9月5日,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于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位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初,他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同年7月,他进安塞县山中烧木炭,积极劳动,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根据叶子龙的回忆,毛泽东在听取胡乔木汇报工作时,得知张思德牺牲的消息,立刻说:“应该早告诉我嘛,追悼会我要参加。”(《叶子龙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9月8日下午2时,中共中央警备团在延安枣园沟口的操场上召开张思德追悼会,到会者1000余人,主席台周围布满花圈和挽联,中悬毛泽东亲笔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到会者无不深感张思德的光荣。毛泽东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演。毛泽东讲演结束后,中共中央警备团代表致辞,他代表警备团全体战士宣誓,要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以张思德为榜样,为人民利益服务。

    党的最高领导人出席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发表演讲,在党的发展历史上属于首次。《为人民服务》短小精悍,全文仅700余字、27句话,但“人民”一词就出现了17次,彰显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明确的革命目标和坚定的革命立场。毛泽东决定出席张思德的追悼会并发表讲演,与当时的革命形势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当抗日战争处于关键阶段、有许多苦难需要克服,当党内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存在脱离群众倾向甚至存在个别干部腐败的现象时,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演,可谓正当其时。

    1944年9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以新闻稿的形式,发表了毛泽东的这篇讲演稿,供全党全军学习。稍后,毛泽东也在不同场合,多次阐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及其必要性与重要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开幕词以及政治报告中都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均表明,毛泽东已注意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融入党员干部的教育活动之中。随后,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正式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总纲,成为党的纲领性文件中的核心原则,成为党和军队必须坚守的宗旨。

    党和军队干部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效防止了腐败事件的发生。毛泽东等人积极主张的为人民服务理念,深入推进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教育,对此后的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亦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为人民服务理念实现了时代传承,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得到进一步实践。

   倡导勤俭节约的作风

    自“落户”陕北起,中共中央就注重继承和发扬苏维埃时期防腐倡廉的光荣传统,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提高警惕,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

    1936年10月22日,毛泽东致信外出工作的叶剑英、刘鼎,指出:“经费甚紧,外面用费须节省又节省,千万不可过费,无论何时不要丧失我们的立场,不要接受别人的馈赠。”(《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显然,此处“不可过费”“不丧失立场”等指示,既适用于外出工作的党员干部,更对全体党员干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1937年3月13日,毛泽东重新颁布了1933年12月中央苏区制定的第26号训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及时向全党敲响警钟,以防贪污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告正式成立。边区首府延安,是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所在地。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意在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抗日民主的模范根据地,并且在创建模范根据地的同时,把边区建设成廉政治理的模范。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永不熄灭的炉火
·下一篇:无
·从延安时期习仲勋的调查研究汲取历史经验
·延安时期的作风故事
·毛主席延安时期警卫员石国瑞因病逝世 享年一百零一岁(组图)
·江山:毛主席延安时期警卫员石国瑞因病逝世 享年一百零一岁(组图)
·延安时期的纪律
·《文化课本》:延安时期一部毛泽东作序的干部教育教材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对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深刻阐释
·延安时期党的科技人才工作
·延安时期我们党如何领导工业生产
·“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延安时期如何进行“诉源治理”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教育
魏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举行多少
特稿: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举行多少
东方主战场上的音乐丰碑
“宣传出去 争取过来——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世
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扎实开展抗战胜利80周年
《回望华南抗战 汲取奋进力量——纪念中国人
尹宪成、朱洪芝:伟人颂:永生的回忆 深深的
特稿:伟人颂:永生的回忆 深深的怀念——写
李嘉鹏、田永奇:郑州二七纪念塔里的精神回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