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这是11日下午,习近平在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才只有二三十岁,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他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实行科技兴县、工业兴县、人才兴县、旅游兴县,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奠定了正定经济起飞的基础。今天,我们跟随曾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县长、石家庄地区行署副专员程宝怀同志的讲述,着重回顾习近平当年在正定提出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的往事,共同学习他扎实调研、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调研走在前。程宝怀在《学习时报》刊发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中回忆说:“到正定以后,他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走访了不少群众,召开了有公社干部、社员等参加的不同类型座谈会,了解到很多实际情况,对当时正定农村的现状、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有了深入了解,对确定正定的战略定位和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思路。”领导干部的正确理念从哪里来?领导干部的正确决策从哪里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坐在办公室看汇报材料总结出来的。习近平早年在正定“从政起步”,多有开创性建树,这些理念的形成,无不基于扎实的走访调研。
新理念出炉。程宝怀继续回忆道:“近平同志来后时间不长,根据正定正好处在省会石家庄市和广大农村之间,提出正定应该走‘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路子。”“半城郊型”经济在当时可是个新鲜词,程宝怀于是追问:“半城郊型”的内涵是什么?程宝怀记得:“近平同志解释说,‘半城郊型’经济是一种不完全的城市经济,是一个介于城市经济和一般农村经济之间的中间型经济。正定老城正好处于距离石家庄市15公里的位置上,正定的北方是广大的农村,正定的南方就是石家庄市。我们处在城市和农村中间过渡的位置上,就应该走城市和农村中间型的经济发展之路。”正定的地理区位,赋予它发展省会带动县城、县城带动周边的半城郊经济的天然优势。习近平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个特点,提出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引领正定这个冀中平原农业县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用程宝怀的话来说就是:“近平同志把正定经济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精细化指导。程宝怀回忆说:“从此,正定就确立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打入石市、挤进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的经济发展思路。为了让这个发展思路表达得更加形象和具体,近平同志又提出了‘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经济发展方针。他提出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之后,正定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大搞农工商,很快出现了党风正、硕果丰的大好局面。”一个新理念提出来,怎么理解,怎么运用,是个接踵而来的问题。“半城郊型”经济这个“官话”要怎么变成老百姓能听得懂的“土话”?在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打入石市、挤进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的经济发展思路基础上,习近平作了更精细的指导,以“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二十字作为连接城乡经济的“纽带”,将正定的发展融入了更广阔的社会。
程宝怀在采访中说:“近平同志离开正定30多年了,但正定一直在沿着这条路子走,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充分证明了发展“半城郊型”经济这一战略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习近平提出的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为正定的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更在实践层面为县域经济探索出“不靠城、不唯农”的创新范式。如今,“半城郊型”经济理念仍具有现实意义:其强调的城乡协同发展、产业因地制宜等原则,正被多地借鉴应用于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