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告别仪式现场。郭海鹏摄影
2025年8月11日,北京昌平殡仪馆内庄严肃穆,老一辈革命家胡乔木之子胡石英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此举行。胡石英因病于8月9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1岁,他的离去让众多亲友、同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深感悲痛。
当日,胡石英生前的友好、革命后代代表以及延安儿女联谊会会员代表、育英学校校友代表等近 200 人纷纷赶来,送他最后一程。众人神情凝重,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一生经历丰富、为社会作出诸多贡献的长者。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胡石英亲属在告别仪式现场。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告别仪式现场。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告别仪式现场。

2025年8月11日,胡乔木之女胡木英在告别仪式上发言缅怀弟弟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胡乔木之女胡木英在告别仪式上发言缅怀弟弟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之女胡栩娇在告别仪式上发言缅怀父亲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之女谷叶儿在告别仪式上发言缅怀父亲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告别仪式现场。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公开资料清晰地勾勒出胡石英的人生轨迹。1944 年 2 月 26 日,他在陕西延安出生,籍贯为江苏盐城。延安,这片革命的热土,见证了他生命的起点。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有一段趣事时常被提及。胡栩娇曾对媒体透露,在延安时,祖父胡乔木居住的窑洞与毛泽东主席和朱老总的窑洞相邻。工作之余,毛主席和朱老总常亲切地说:“把那个小家伙抱过来,解解闷。” 而这个给老一辈革命家带来欢乐的 “小家伙”,正是幼年的胡石英。多年后,胡石英向女儿讲述这段经历时,还幽默地调侃道:“我一出生,就参加革命了。能给老前辈解闷,也算我作出重大贡献了。”
胡石英1966 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此后,他的职业生涯丰富多样。1973 年,他任职于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成为一名工程师,在建筑科研领域默默耕耘;1979 年,他转型成为人民日报社记者,用文字记录时代;1981 年,他展现出卓越的创新精神,创办了《丑小鸭》杂志,为文化领域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晚年的胡石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绿色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建设中。他身兼数职,担任国际绿色产业合作组织执行主席、中国富硒杂志社社长,同时兼任中国国情调查研究院院长、绿色中国建设工程(简称绿盟)研究院院长、中央中国国礼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武林联盟名誉主席、北京建设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等重要职务。在生态领域,他提出了 “生态综合体”“绿色城建模式”、打造 “绿都银镇”等创新理念,为推动绿色发展贡献了智慧。因其在全球生态安全领域的卓越成就,他荣获国际生态安全勋章,这一世界城市生态领域的最高奖项,是对他不懈努力与杰出贡献的高度赞誉。
在告别仪式现场,胡石英夫人张政强忍悲痛出席。胡乔木之女胡木英满含深情地发言,回忆与弟弟胡石英相处的点滴,深切缅怀他的一生。胡石英的女儿胡栩娇与谷叶儿也先后发言,话语中满是对父亲的敬爱与思念。胡栩娇特别提到:“父亲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跟我爷爷特别相像的一点,就是他们两个都有超强的记忆力。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从家庭生活到工作成就,胡石英在女儿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胡石英出身于革命家庭,父母都是老一辈革命家。胡石英之父胡乔木,本名胡鼎新,1912年6月生于江苏盐城,少年时便热爱读书与写诗,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新华社社长、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母谷羽,原名李桂英,1918年12月生于安徽天长县,1933年夏进入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读高中,1935年初转入北平女一中学习并加入共青团,1936年转为党员,1937年7月底奔赴延安,投身革命洪流。新中国成立后,是一位杰出的科技工作管理者。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告别仪式现场。张雁之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