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红色联播-王高炫、冯亚辉:震撼!雷锋宣讲团团长卜金宝在家乡讲抗战(组图)
作者:王高炫、冯亚辉
浏览次数:
2025-08-15 12:02:0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报告会会场

    8月11日,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会议室,人们神情格外专注,荣河籍老战士、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团长卜金宝以《中国人民不可侮》为题,为镇机关全体党员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报告。

    卜金宝曾采访上千位参加抗战的老前辈,留住他们的抗战故事和音容笑貌。他以雷锋的父亲被日军毒打后离世的悲惨经历开讲,通过大量采访视频、图片,从“苦难、抗争、精神、启示”四个侧面讲到: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中国人们的抗战,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充满悲壮的篇章;抗战不仅锤炼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钢铁意志,更凝聚成具有深刻内涵的民族精神;党的领导,统一战线,人民战争,得道多助,血与火中淬炼出的启示,是照亮未来的精神之光。

    2014年1月9日,卜金宝在沈阳拜访著名军事记者杨大群。杨大群8岁那年,离他家1公里的火车站,日本鬼子残忍地将8个趴在铁道上看火车的小孩脑袋砍下挂在电线杆上,这在他的的心灵里扎下深深的仇恨。1945年日本投降时,他专门跑到屯子边上的日本军营,看那些原来不可一世的日本人到底吃什么,为什么没有一点人性?此后,杨大群一直在收集整理日军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恶。他写日记3000万字,一家博物馆想收集,印刷成册100卷。他耗尽10年心血创作《伪满洲国演义》丛书,无偿捐给部队,旨在让官兵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卜金宝给大家播放了他采访杨大群的视频片段。杨大群怒目圆睁地说道:仇可以不报,但账不能不记,日本鬼子杀害我们3500万人,这笔账我不能不告诉后代……随着卜金宝的讲述,大家的思绪彷佛回到那个苦难的岁月。

卜金宝结合采访著名军旅作家杨大群的经历,控诉日军的罪行

    万荣县当年是沦陷区,卜金宝悲愤地控诉日军在他的家乡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惨案:1938年3月,日本鬼子烧光抢光万荣县荣河镇上朝村的所有房屋,抢走粮油牛马等所有财产,杀害4名村民。上朝村三面环沟,听闻日军来袭,人们纷纷跑到沟里躲避。日军对沟里情况不明,曾在沟里吃过亏,所以不敢贸然下沟。如此,上朝村才免遭村民被杀光的惨剧……

上朝惨案

    日军在万荣制造的“万泉惨案”,罪恶滔天。1941年夏的一天,阎锡山“干二军”即吕梁游击第四纵队支队长张普涵率200余人在陈阎、高家、周家一带与日军遭遇。张部抱定与日寇死战之决心,使日军伤亡惨重。日寇不甘心失败,第二天佛晓纠集运城、猗氏、临晋等地日军,配以重炮、坦克、毒气等火器,将“干二军”260余人包围。“干二军”拼死抵抗昼夜,终因寡不敌众,除部分突出重围外,75人被俘。日军将他们关在万泉县(后万泉县与荣河县合并为万荣县)日寇司令部(今万泉初中校址),无视日内瓦国际公约,公然将75位战俘捆绑起来,撕下衣衫,蒙住双眼,拉到县战门外桥头的关帝庙内,在庙后沟边的古刑场上,放凉水一担,茶壶一把,作为洗涮屠刀之用。由一个叫市川的刽子手,拉一个杀一个,推下漳沟。只有一个叫杨振河的青年,未被砍死,被踢下涧去,埋入尸堆。他假装已死,待夜深人静时,从桥洞中爬出,死里逃生……

    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涌现出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卜金宝结合采访经历,生动讲述了率部在卢沟桥打响抗击日军第一枪的营长金振中,参加夜袭阳明堡的开国中将、原129师385旅769团1营营长孔庆德,率部与日寇血战陈新庄的八路军115师教导4旅营教导员孙新民,电影《敌后武工队》李向阳的原型、原北疆军区司令员郭兴,开国大典炮兵方队指挥、原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李健,以及万荣抗日英雄杨鹏鲲、樊旦等抗战将士悲壮空前的战斗故事,引起大家强烈共鸣。

    报告中,卜金宝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和家乡一群志愿者抢救八路军东渡黄河北上抗战珍贵史料的经过。他说:88年前,我们荣河镇庙前渡口发生了一件划时代的事情,八路军东渡黄河,从这里上岸北上,开赴抗日前线。此后才有了平型关大捷,奇袭阳明堡,血战雁门关,才有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抗战的全新局面。这件事情的意义,第一,向世人昭示八路军抗战。曾有人说八路军不抗战,不抗战渡河北上干什么?第二,说明我们党统战政策的英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摒弃与蒋介石集团十年血海深仇,与国民党合作抗战,体现了一个政党罕有的春秋大义。我们党和阎锡山谈判十分成功,才在山西有了发展的基础。第三,八路军东渡黄河北上,在万荣境内40多天,不扰民,说话和气,至今在当地百姓中有口皆碑。这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人民群众这个根。卜金宝向与会者展示了他和志愿者抢救挖掘八路军东渡相关史料的诸多照片和采访视频,引起阵阵掌声。

政协万荣县委员会为八路军东渡编辑出版专刊

    卜金宝还结合对日籍八路军女战士中村京子的采访,深情地说:今天我们纪念抗战,不是要制造仇恨,而是要防止新的战争发生。中村京子是日本人,1930年出生,15岁被裹挟来到伪满洲国当护士。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她毅然参加八路军。她说:当年日军侵华,罪孽深重,中日两国人民都是受害者。这样的事情再不能发生了。

中村京子为卜金宝留言

    荣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廉晓峰说: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才换来今天的和平,我们要用奋斗和业绩告慰先辈。镇党委组织委员姚鹏宙说:今天听到了许多在书本上看不到的故事,刻骨铭心。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联播-崔建东:军休干部要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贡献——参加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4号社区夏令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感想——军休干部要为把夏令营、冬令营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贡献(组图)
·下一篇:无
·红色联播-崔建东:军休干部要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贡献——参加北京市海淀区复兴
·红色联播-槿安: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郭晓梅:十年红色公益路,生命不息,传承永
·特稿:青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寻红色根脉,传革命薪火(组图)
·特稿:良好的社风民俗才是一个国家民族强大和长治久安的根本
·特稿:四川华蓥: 让“荒”地变“粮”田(组图)
·特稿:焦裕禄让张钦礼留下的为官之问——人民抬举书记张钦礼之五
·特稿:共和国“九,三”大阅兵礼赞
·知道不知道?人民空军走过的筚路蓝缕:写在第三款六代机亮相之际(组图)
·特稿:汇聚各方力量 呵护军娃成长——建湖县开展“情暖军后代 助力固长城”拥军
·红色联播:蘭臺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红色经典 山东八路军 115师9万大军闯关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红色联播-王高炫、冯亚辉:震撼!雷锋宣讲团
中外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相互支援、并
坚持正确历史观,才是对历史、对人民、对未
李竹如:以笔为刃、以墨为枪的新闻战士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人民的音乐家 世界的冼星海
用好革命文物 弘扬抗战精神
八路军“钢刀”般的战斗作风
永远不会过时的人民公仆精神
八月十五日,永远值得铭记(时空对话·特别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