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各界人士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组图)
作者:郭海鹏
浏览次数:
2025-08-15 16:39:5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告别仪式现场。郭海鹏摄影

    2025 年 8 月 11 日,北京昌平殡仪馆内庄严肃穆,老一辈革命家胡乔木之子胡石英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此举行。胡石英因病于 8 月 9 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 81 岁,他的离去让众多亲友、同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深感悲痛。

    当日,胡石英生前的友好、革命后代代表以及延安儿女联谊会会员代表、育英学校校友代表等近 200 人纷纷赶来,送他最后一程。众人神情凝重,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一生经历丰富、为社会作出诸多贡献的长者。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胡石英亲属在告别仪式现场。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告别仪式现场。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告别仪式现场。

2025年8月11日,胡乔木之女胡木英在告别仪式上发言缅怀弟弟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胡乔木之女胡木英在告别仪式上发言缅怀弟弟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之女胡栩娇在告别仪式上发言缅怀父亲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之女谷叶儿在告别仪式上发言缅怀父亲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告别仪式现场。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2025年8月11日,各界人士在北京昌平殡仪馆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公开资料清晰地勾勒出胡石英的人生轨迹。1944 年 2 月 26 日,他在陕西延安出生,籍贯为江苏盐城。延安,这片革命的热土,见证了他生命的起点。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有一段趣事时常被提及。胡栩娇曾对媒体透露,在延安时,祖父胡乔木居住的窑洞与毛泽东主席和朱老总的窑洞相邻。工作之余,毛主席和朱老总常亲切地说:“把那个小家伙抱过来,解解闷。” 而这个给老一辈革命家带来欢乐的 “小家伙”,正是幼年的胡石英。多年后,胡石英向女儿讲述这段经历时,还幽默地调侃道:“我一出生,就参加革命了。能给老前辈解闷,也算我作出重大贡献了。”

    胡石英1966 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此后,他的职业生涯丰富多样。1973 年,他任职于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成为一名工程师,在建筑科研领域默默耕耘;1979 年,他转型成为人民日报社记者,用文字记录时代;1981 年,他展现出卓越的创新精神,创办了《丑小鸭》杂志,为文化领域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晚年的胡石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绿色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建设中。他身兼数职,担任国际绿色产业合作组织执行主席、中国富硒杂志社社长,同时兼任中国国情调查研究院院长、绿色中国建设工程(简称绿盟)研究院院长、中央中国国礼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武林联盟名誉主席、北京建设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等重要职务。在生态领域,他提出了 “生态综合体”“绿色城建模式”、打造 “绿都银镇”等创新理念,为推动绿色发展贡献了智慧。因其在全球生态安全领域的卓越成就,他荣获国际生态安全勋章,这一世界城市生态领域的最高奖项,是对他不懈努力与杰出贡献的高度赞誉。

    在告别仪式现场,胡石英夫人张政强忍悲痛出席。胡乔木之女胡木英满含深情地发言,回忆与弟弟胡石英相处的点滴,深切缅怀他的一生。胡石英的女儿胡栩娇与谷叶儿也先后发言,话语中满是对父亲的敬爱与思念。胡栩娇特别提到:“父亲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跟我爷爷特别相像的一点,就是他们两个都有超强的记忆力。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从家庭生活到工作成就,胡石英在女儿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胡石英出身于革命家庭,父母都是老一辈革命家。胡石英之父胡乔木,本名胡鼎新,1912年6月生于江苏盐城,少年时便热爱读书与写诗,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新华社社长、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母谷羽,原名李桂英,1918年12月生于安徽天长县,1933年夏进入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读高中,1935年初转入北平女一中学习并加入共青团,1936年转为党员,1937年7月底奔赴延安,投身革命洪流。新中国成立后,是一位杰出的科技工作管理者。

2025年8月11日,胡石英告别仪式现场。张雁之摄影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把军旗揣进兜里继续赶路——退伍老兵口述实录(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把军旗揣进兜里继续赶路——退伍老兵口述实录(组图)
·红色联播-傅表邦:《东方日出》图案版的作者及作品简介(组图)
·红色联播-王国庆:在不忘历史之痛中砥砺前行
·红色头条:李讷曾问父亲和谁的关系最好,毛主席如何回答?
·从绥师到西北革命:榆图讲坛再现李子洲的“星星之火”(组图)
·红色联播-王高炫、冯亚辉:震撼!雷锋宣讲团团长卜金宝在家乡讲抗战(组图)
·红色联播-崔建东:军休干部要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贡献——参加北京市海淀区复兴
·红色联播-槿安: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郭晓梅:十年红色公益路,生命不息,传承永
·特稿:青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寻红色根脉,传革命薪火(组图)
·特稿:良好的社风民俗才是一个国家民族强大和长治久安的根本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郭海鹏:各界人士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组
特稿:各界人士送别胡乔木之子胡石英(组图
韩梦雨、陈忆秋:把军旗揣进兜里继续赶路—
特稿:把军旗揣进兜里继续赶路——退伍老兵
红色联播-傅表邦:《东方日出》图案版的作者
新四军老战士唐炎同志因病逝世,享年102岁(
在不忘历史之痛中砥砺前行
红色联播-王国庆:在不忘历史之痛中砥砺前行
红色头条:李讷曾问父亲和谁的关系最好,毛
红色诗词-宋京波:那一代人 甘为华夏 奉献此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