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实践团在两当兵变纪念馆前合影

图为实践团在两当兵变纪念馆前宣誓

图为实践团在两当兵变旧址前合影

图为实践团进行《红韵两当》韵律操展演

图为实践团进行《红韵两当》韵律操展演

图为实践团开展实景剧《信仰之光》表演

图为实践团开展实景剧《信仰之光》表演

图为实践团开展“两当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专题调研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祁俊豪在进行红色理论主题宣讲

图为实践团在老南街开展惠农直播带货活动

图为实践团在东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图为实践团在东北街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交流学习

图为实践团精心创作的《红途两当》手绘本

图为实践团设计的部分“红耀两当”小战士专属表情包
为深植红色基因,砥砺青年担当,近日,财经学院“红色两当˙青春传承”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师生奔赴革命圣地甘肃省两当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与躬身实践,青年学子们在追寻革命足迹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服务基层中展现时代风采,以青春之名书写红色传承的新篇章。
追寻红色印记:在历史回响中淬炼初心
誓言铿锵,精神永驻。初至两当,庄严肃穆的两当兵变纪念馆巍然矗立,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实践团成员列队肃立,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步入展厅,锈迹斑斑的文物静静陈列,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借助“光影留声”平台,成员们将青春誓言与革命精神进行跨时空对话,在数字化传承中感悟信仰的力量。
触摸峥嵘岁月,感悟使命传承。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实践团走进两当兵变旧址。踏着青石板路走进古朴的院落,触摸起义指挥部原址的砖墙木柱,凝视史料碑记,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历程。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青年学子们深刻体悟到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演绎红色华章:以青春之名舞动时代强音
当历史遇见青春,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为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实践团精心创编韵律操《红韵两当》,成员们身着红军服装,以刚劲有力的动作、坚定明亮的眼神,将兵变历史精妙地转化为跌宕起伏的肢体叙事与队列意向。在激昂的音乐中,青春舞姿与红色历史交相辉映,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用镜头记录下这精彩瞬间,仿佛要将这份珍贵的红色记忆永远珍藏,让它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跨越时空,“对话”革命先辈。夜幕初垂,实景剧《信仰之光》在古色古香的建筑间精彩上演。老南街的巷道里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士兵”们肩扛步枪,迈着坚定的步伐巡逻警戒。煤油灯摇曳的房间内,几位“军官”眉头紧锁,低声讨论,“为了革命的胜利,我们不惜牺牲一切!”话语间的焦灼与果敢,正是当年起义领导者们运筹帷幄、决意打破黑暗的真实写照。华灯初上,曾为革命浴血奋战的先辈们“跨越”岁月长河,“现身”现代两当,望着眼前流光溢彩的夜景,眼中满是震撼与欣慰。这场跨界实践,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灵魂的对话——它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融入青春血脉的基因;让红色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唤醒。
践行红色担当: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问计于民,共绘红旅新图景。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利用闲暇时间开展了“两当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专题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走访当地居民、游客、文旅从业者等200余人次,收集有效问卷158份。调研内容涵盖对两当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度,现有文旅产品及模式的体验感,以及对融合发展的期待与建议等方面。希望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与社情民意,为两当县探索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提供参考依据,助力擦亮两当“红色名片”,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
从“柴刀布鞋”读懂群众路线的时代价值。实践团成员化身“红色讲解员”,深入革命圣地,以“柴刀、布鞋与星火”为主题,创新讲述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柴刀象征着革命先辈开山辟路的勇气,布鞋承载着军民鱼水情深的温暖,星火寓意着革命思想的燎原之势。通过生动的历史物证,实践团让红色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直播带货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实践团与当地电商老南街山货姐,共同开展了云端助农直播。镜头前,成员们热情推介两当特色农产品,从醇厚鲜香、回味无穷的肉臊子到清甜酥脆、入口即化的云屏蜜酥,再到风味独特、令人垂涎欲滴的麻椒鸡,每一款产品都讲述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直播累计收获逾八千次点赞,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拓宽销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共话红色未来:校地联动谱写传承新篇
青春宣讲,星火燎原映初心。在两当县东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以 “沉浸式体验——解锁红色文化新表达”为题开展了主题宣讲,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让居民们深刻感悟到红色文化的强大力量。现场气氛热烈,赢得阵阵掌声,一位老党员感慨道:“年轻人的创新表达,让我们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共建共融,红脉绵延筑新基。宣讲结束后,实践团联合东北街社区党支部开展了共建座谈。双方围绕红色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党建创新等展开深入交流。成员们分享实践感悟,社区居民畅谈红色记忆,双方在思想碰撞中探索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新路径,为基层党建注入红色动能。
创新红色表达:让信仰之光照亮青春征程
用艺术之笔绘就精神图谱。实践团精心创作《红途两当》手绘本,以细腻笔触再现革命历史画卷。从展现革命文物的历史厚重,到绘制行军路线图还原战斗轨迹;从刻画习仲勋、刘志丹等革命先辈形象,再到描绘当今的繁荣盛世,每一幅画面都凝聚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手绘本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将两当故事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直观有趣地送入大众视野,成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让红色文化"潮"起来。为贴近青年群体,实践团设计推出16款“红耀两当”小战士专属表情包。头戴红军帽的卡通小战士,或“加油鼓劲”,或“坚定信念”,或“胜利欢呼”,以俏皮可爱的形象赋予红色文化新魅力。相信这些表情包将会成为年轻人网络交流的“红色符号”,进而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播。
星火不灭,青春正好
烽火重归寂静,丰碑矗立心间。随着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实践团成员怀揣着浸染热血信仰的感动、肩负使命的赤诚、反哺乡土的炽热满载而归。从兵变旧址的峥嵘烙印,到韵律操演的艺术共鸣;从实景剧场的信仰对话,到云端助农的青春担当——多维实践诠释了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大家纷纷表示,新时代青年当以革命星火为炬,以柴刀精神砺志,用布鞋足迹丈量山河,让革命星火在新时代的奋斗中燃成璀璨之光,以青春之我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时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