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张文耀:红色足迹映初心,青春担当践使命——“洛韵红魂”寻访团探访洛阳红色教育基地(组图)
作者:张文耀
浏览次数:
2025-08-06 14:20:53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赓续红色血脉,响应时代召唤,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洛韵红魂”寻访团于2025年暑期以“探访红色足迹,追随英烈精神”为主题,先后走访洛阳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洛阳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团队成员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用脚步丈量革命热土,以青春对话历史峥嵘,以实际行动响应“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号召。

    6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率先探访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和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在洛八办纪念馆内,团队成员通过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复原场景,重温抗战时期“洛八办”作为“抗战前哨、红色枢纽”的峥嵘岁月,更深刻体会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洛阳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艰苦卓绝。恰逢“七一”前夕,一批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正在重温入党誓词,银发与青春在此刻交汇。队员们主动与老党员交流,聆听他们讲述“一辈子跟党走”的信念。看到这些老党员颤抖却坚定的右手,团队成员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一生忠诚’两代人在洛八办的青砖灰瓦间完成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精神接力。

    在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实践团通过沉浸式探寻,学习了1921年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的成立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青年党员游天洋等人以《新青年》为火炬、在陇海铁路工人中播撒革命火种的故事。1921年,年仅20岁的游天洋领导了震惊中外的陇海铁路大罢工,并在此次斗争中成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面对艰苦条件,游天洋甚至亲手剪纸制作党旗,带领白眉珊、王福顺庄严宣誓入党。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青年觉醒”的力量,深刻体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念。 

    7月2日清晨,“洛韵红魂”寻访团成员怀着崇敬之心来到洛阳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庄严矗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团队成员献花、默哀致敬,并逐一擦拭烈士墓碑。随后,探访烈士事迹纪念馆,队员们通过200余件珍贵文物和史料,系统学习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期间,洛阳地区3216名烈士的英勇事迹。下午,在抗战纪念馆,通过“豫西烽火”主题展,系统学习了洛阳军民14年浴血抗战的历史。

    7月4日上午,寻访团走进《新洛阳报》旧址纪念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洛阳地区创办的第一份党报,《新洛阳报》创刊于1948年,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团队成员首先被馆内精心复原的历史场景所吸引。当年的编辑部办公室、印刷车间、发报室等场所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了复原展示,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却又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馆内陈列的铅字印刷机、老式打字机、发报设备等实物,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新闻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办报的感人故事。团队成员深刻了解这份创刊于1948年的党报如何在艰苦条件下传播党的声音,服务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历程。

    下午,走进中信重工焦裕禄事迹展览馆,通过八个主题展区,深入学习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洛矿工作期间"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感人事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精神孕育在洛矿,弘扬在兰考"的重要论述。团队成员深受触动:“原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的焦裕禄精神,早在洛阳车间里就已熠熠生辉。”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既要读懂‘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要明确‘向何处去’的时代责任。”团队指导教师张亮亮总结道。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通过宣讲会、主题团日等形式,以行践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潮”起来。 

    从烽火连天的抗战记忆到“一五计划”的工业报国,从新闻战线的文字硝烟到焦裕禄的实干足迹,寻访团通过实地参观、史料收集、影像记录等方式,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并计划将调研内容转化为日常思政教学资源。团队成员表示,将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奋进动力,在新时代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这场红色寻访既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场青春的宣誓。新时代青年必将以英烈神为灯塔,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响彻云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许国平:河南大学三下乡走基层:探访新疆老兵,参观老兵故事馆共赴红色精神传承之约(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红色足迹映初心,青春担当践使命——“洛韵红魂”寻访团探访洛阳红色教育
·宋丹阳:“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桂林学院“政”青春大学生理论宣讲
·特稿:“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桂林学院“政”青春大学生理论宣讲团
·周思含、叶方怡、李陶、童旋: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薪火——江西师范大学“赣
·特稿: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薪火——江西师范大学“赣风青行”社会实践队暑期
·方思涵、王怡、严鸣:追寻红色足迹 砥砺青春担当——安徽理工大学青年赴江苏洪泽
·特稿:追寻红色足迹 砥砺青春担当——安徽理工大学青年赴江苏洪泽开展红色教育实
·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峥嵘岁月——井冈山大学“红医薪火·畲乡健康行”红色走读团东
·陶蕊香: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峥嵘岁月——井冈山大学“红医薪火·畲乡健康行”红色
·特稿: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峥嵘岁月——井冈山大学“红医薪火·畲乡健康行”红色走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张文耀:红色足迹映初心,青春担当践使命—
特稿:红色足迹映初心,青春担当践使命——
中华传统-采风楼主:古稀赋
“方圆二象理论”的深化与拓展研究
四川华蓥:“四好农村公路”铺就乡村振兴“
特稿:追忆峥嵘岁月,军民共庆八一(组图)
河南大学三下乡走基层:探访新疆老兵,参观
许国平:河南大学三下乡走基层:探访新疆老
特稿:河南大学三下乡走基层:探访新疆老兵
啊 战友(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