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惨败的中央红军被迫长征。作为红军缔造者的毛主席,早已被当时“左”倾中央干部们剥夺了军事指挥权。装备落后的红军遭遇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面对“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大炮”的强大敌人和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错误指挥,损失惨重。太多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三次打败强敌“围剿”、夺占漳州的战士血染湘江。湘江之战以后,即使毛主席在通道转兵、黎平会议等较量中开始恢复军事上的话语权,党和红军依旧在灭亡的边缘、中国革命依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
然而,正是在这期间,主席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34年,四十一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席这三首十六字令的艺术风格,已很难让人想象到这惊人之作实际创作于逆境之中。在第一首,主席表达的是革命者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忘我的投入革命,回首已“离天三尺三”。在第二首,主席表达的是革命者敢于斗争、热爱斗争,沉浸于激烈斗争无法自拔的英勇战斗精神。这一首与第一首遥相呼应——敢于“万马战犹酣”,才能“离天三尺三”。在第三首,主席的豪放、浪漫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刺破青天”是翻天覆地的革命精神、“天欲堕,赖以拄期间”是革命者勇于肩负天下兴亡的责任精神与“刺破青天”“高山擎天”的浪漫语言艺术的完美统一。没有长征途中“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豪气,就不会有后来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在绝境的边缘,主席还能写出如此豪放的诗词,令人震惊不已!
神矣伟哉,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这些十六字令,充满革命者斗争不息的毅力、激烈而酣畅战斗的勇气、敢于“刺破青天”的改天换地的万丈豪气......能用如此豪放、磅礴的诗词艺术淋漓尽致的展现超迈古今的政治理想、斗争精神,从而创造出如此强烈的革命艺术感染力者,古今中外伟大革命家之中,唯有毛泽东。面对全党全军濒临灭亡、革命命运几近毁灭的情况,主席这三首十六字令展现的坚毅、英勇、豪迈,简直是全军凝聚与前进的精神支柱,发挥了“天欲坠,赖以拄其间”的作用。
遵义会议从事实上确立了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权。之后,毛主席指挥红军避实击虚一渡赤水、出其不意二渡赤水、攻克娄山关。此时的红军虽然已经取得长征以来前所未有的重大胜利,却依然没有根本摆脱“敌军围困万千重”的绝境。这时,作为全军统帅的毛主席挥笔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35年,四十二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这首热血和战火中诞生的诗词,成为了广为流传的万古绝唱。很难想象,这首词的作者,是一位必须带领红军绝地重生的压力山大的军事统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毛主席的神来之笔。毛主席带队伍上井冈山时,队伍有七百人;三次反“围剿”时,队伍有三万人;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队伍逐渐发展到六万人、八万人、十万人。博古为首的“三人团”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湘江之战,导致红军牺牲数万、仅剩三万。面对红军的力量锐减到三次反“围剿”时的状态、处境甚至比三次反“围剿”时更为艰难,主席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气,继续带领他亲自缔造的人民军队踏上了新的征程。这是惊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苍山如海”,也形容前途的艰辛、漫长。毛主席一生与“山”有缘:家乡叫“韶山”、湘赣边界有井冈山、苏区有白云山、陕甘宁有宝塔山、大决战指挥部西柏坡在“平山”、北平有香山、与他曾经最倚重的爱将——彭德怀和林彪产生严重矛盾并开始分道扬镳的地方都是“庐山”、临终前最关心的地方是“唐山”......这不得不令人震惊、感到无比神奇。“残阳如血”形容斗争的危险——数千万烈士的鲜血换来了新中国。
正是带着这样惊人的革命意志和探索精神,毛主席率领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创造了长征这一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奇迹。
红军长征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毛主席赋诗一首。这就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万世流芳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35年,四十二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席在诗中开门见山,以“不怕远征难”精确表达了红军的乐观精神、英勇无畏,将“万水千山”视为“等闲”;翻越五岭,被形容为“腾细浪”;乌蒙山,更是被藐视位“泥丸”。《长征》全篇没有对强敌围追堵截的担心、没有对恶劣环境的抱怨,充满的是红军敢于挑战人类生存极限、成功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无敌意志、无敌勇气、无敌乐观精神。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强敌带来的困难,作为超迈古今的革命领袖的毛主席都没有放在眼里。主席指出:盘古开天地以来,史上都没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长征之中,红军摆脱了兵力超过自己十多倍、武器远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围追堵截,并翻越了极端寒冷的雪山、跨越了极端危险的草地,所经受的意志力、革命勇气的挑战,在古今中外无人可比。这样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世界历史上,不仅是前无古人的,而且是迄今为止后无来者的,是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骄傲的。
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和所有中央红军战士们在生存极限挑战中展现出来的革命意志,古今中外无人可比!今年是伟大的遵义会议九十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的万古绝唱——《七律.长征》等辉煌诗篇诞生九十周年。谨以此文,表达笔者对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热爱、怀念之情!我们每一代人,必须永不停息的传诵毛主席亲自写下的这些壮丽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