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闻西藏墨脱享有“赛江南”的盛名,心中不免勾勒出几分温婉的想象。车行于559扎墨国道,如同小舟缓缓驶入绿色的海洋。墨脱的原始森林,苍莽如巨浪翻涌,绿意浓稠,铺天盖地,直扑眼帘;它并非江南的那番温柔,而是一片未经规训、原始磅礴的壮阔生命,裹挟着不可抵挡的蛮荒之力,重重叩击着心扉。

墨脱的天,更似一位性情莫测的画师。方才细雨如织,将远处的山峦晕染成一片迷蒙的水墨画;忽然间,雨雾被无形之手挥去,阳光如利剑刺穿云层——就在这光影交错的刹那,一道七彩长虹,恍若天神无意遗落人间的调色板,猝然横跨天际。那虹光映照下,苍翠山谷顿时通体澄澈,人间恍如仙境。
车子向密林深处蜿蜒行进,从未见过的原始巨木盘踞道旁,虬枝如龙,苔痕似古老的绿鳞。旅伴们纷纷要求停车,要零距离去感受那原始的气息。沿路有溪涧相伴,清可见底,水声潺潺。那并非喧哗的流水,而是低回婉转的清唱,如一位深谙林间秘密的精灵,一路浅吟着古老的经文,引逗着我们好奇的目光,牵引着脚步不断向前探看。
沉浸于雨林与光影织就的画卷,旅途的倦意似被这无边的绿意与泠泠水声悄然涤净。然而墨脱的“赛江南”,岂是坦途?不知不觉间,车轮下的路陡然换了脾性,温情褪尽,显露出狰狞险峻的本相——我们一头扎进了那著名的“天堑”路段。这里恪守着铁律般的“双进单出”法则,如同为这险境设下的生死闸门。路面骤然收束,窄若一条悬垂于千仞绝壁、被罡风绷紧的细长飘带。更令人心惊胆战的是,这条“飘带”之上,竟盘绕着一个个近乎死角的“S”形急弯,如同巨蟒缠附于陡峭山壁,每一次转折都让人屏息凝神,命悬一线。
这已远非对司机手上功夫的考验——每一次精准的方向微调、刹车与油门的精妙配合,都承载着全车人的性命相托;对我们这些初涉高原的内地人而言,每一次剧烈的甩荡、每一次车轮与深渊边缘的惊魂擦肩,都像是在与高原粗粝的呼吸无声角力。身体被离心力狠狠掼向一侧,又被安全带死死勒回;心跳在每一次急弯处骤然擂鼓,又在短暂的喘息间勉强平复。窗外风景依旧壮阔,万丈深渊近在咫尺,脚下云雾翻腾,那摄人心魄的美,此刻正与极致的险境死死纠缠,但对我们这些户外爱好者来说,丝毫不影响观赏美景的心情。

车轮在湿滑的路面上慢慢蠕动,引擎每一次沉闷的低吼都似在叩问大山的沉默。不知历经几番提心吊胆,当车身终于在一个略开阔的弯道后趋于平稳,前方豁然开朗——一片被雨林温柔环抱的河谷台地跃入眼帘,几栋色彩明艳的房舍点缀其间,屋顶上的经幡在雨后澄澈的空气中猎猎飞扬。墨脱县城,这座深藏于“莲花秘境”中的孤岛,终以历经劫波后的安宁姿态,接纳了我们这一路的风尘仆仆。
回望来路,那条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天路”,宛如一条刚刚挣脱束缚、犹带伤痕的巨龙,无声昭示:通往“赛江南”的绝美,其路必筑于惊心动魄之上。这份美,也因此淬炼得愈发珍贵,刻骨铭心。

墨脱之美,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江南婉约,而是深植于与天堑搏斗的旅途深处——每一次心跳在悬崖边缘的擂鼓,每一次车轮与深渊擦肩的战颤,都为最终豁然入目的绿谷与经幡注入神性。原来真正的桃源,必经之路是深渊;那缠绕于绝壁的飘带般的险途,正是生命在狭窄与危悬中,对壮美最虔诚的丈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