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文章>>正文
大生产运动创奇迹
来源:《党史博采》2023年第4期
作者:韩洪泉
浏览次数:
2025-08-05 16:15:1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全面抗战阶段,由于日军的猖狂进攻和国民党的封锁压迫,敌后抗日根据地在1941年前后面临着“绝大的困难”。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和打垮,领导根据地军民艰苦奋斗,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最终实现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目标,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的奇迹”。

    “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自1941年起,敌后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已经成为侵华日军的主要进攻对象。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的兵力由50万人减少至40万人左右,华北的平原地区相继由根据地变成游击区,一些抗日民主政权被摧毁,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面临极大困难。

    在国民党方面,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的反共倾向明显增长,不断挑起反共摩擦,直至发动皖南事变这样亲痛仇快的事件。在一些地区,形成了日军、伪军、国民党军三方夹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根据地的严峻局面。

    人祸之外,还有天灾。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自然灾害,也在客观上加剧了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在根据地受到压迫、粮食大幅减产的同时,需要供应的人员却急剧增加。全国抗战爆发后,奔赴敌后战场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青年学生、党政机关和军事人员等越来越多,边区人口压力、经济压力日益增大。这无疑大大加重了边区的财政负担。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和抗日武装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困难,尤其是财政经济问题十分突出,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毛泽东在1942年12月分析敌后根据地经济财政困难时曾说,“最大的一次困难是在一九四〇年和一九四一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统帅勤劳天下夸”

    大生产运动首先是在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部队中开展的。1940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发出的《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推广到边区所有条件许可的部队,要求做到“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1941年以后,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中央再次强调要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并作出全面部署,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学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掀起了大规模生产运动的热潮。

    毛泽东是大生产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早在1939年春困难形势刚刚露头的时候,他就向陕甘宁边区的军民发出了“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号召。毛泽东还在杨家岭的窑洞前选了一块一亩有余的空地,亲自开荒种地。他在地里种上白菜、土豆、丝瓜等蔬菜,包括他喜欢吃的红辣椒,利用休息时间锄草、施肥、浇水,获得了不错的收成。

    朱德于1940年5月回到延安后,也把很大的精力放在领导和参与大生产运动上来。他号召大家都来搞好生产。他亲自到延安各地考察后,提出由王震率第359旅到南泥湾屯垦的建议并被中央采纳。他和身边的几个勤务员一起组成生产小组,在王家坪开了三亩地,种了十多种蔬菜,从前线回到延安的同志都喜欢到他那里打牙祭。在1943年11月举行的边区生产展览会上,展出了朱德亲手种植的一个大冬瓜。有一名干部看到后深受感动,当场写诗一首:“工余种菜又栽花,统帅勤劳天下夸。愿把此风扬四海,逢人先说大冬瓜。”

    为了解决“穿”的问题,中央专门号召干部群众纺线。周恩来虽然右臂受过伤,但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学习纺线。每当有人关心地问他受伤的手臂时,他总是说:“我这只手已经劳动成习惯了,疼痛一会儿就过去了。”任弼时尽管视力不好,但也克服困难带头纺纱,并把纺车搬到窑洞外面反复练习。有人以视力不好为由劝他,他回答说:“你没见陕北婆姨纺线时是眯着眼、哼着曲、拉着话转纺车的吗?看吧,我以后还要同你们竞赛呢!”1943年,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举行纺线比赛,任弼时夺得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他们纺的线还被送到边区生产展览会上展出。

    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人的模范带头,成为鼓舞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力量。各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带头参加生产劳动,领导广大军民艰苦奋斗、发展经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生产热潮。1943年11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对领导经济工作、抓大生产运动成绩卓著的干部给予奖励,毛泽东在他们的奖状上一一题词鼓励。比如给第359旅旅长兼政委王震的题词是“有创造精神”,给延安县委书记王丕年和县长刘秉温的题词是“善于领导群众”,给关中分区书记习仲勋的题词是“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等。

    “从来未有的奇迹”

    随着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财政状况有了极大改观,边区军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对此,毛泽东称赞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

    我们可以从数据的变化来考察大生产运动所创造的历史奇迹。以陕甘宁边区为例,1941年,边区的机关、学校、部队通过生产,解决了所需经费的百分之七十;1942年,部队和地方政府的经费完全由自己解决。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陕甘宁边区政府贯彻以农业为主发展经济的方针,于1942年向农业投资1000万元,其中延安等7个县就发放贷款158万元,农具4980件,增开荒地10多万亩。这些措施使当年全边区的粮食产量达到148万石,较上一年增加2.78万石,棉花增收达43.5万公斤。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抗战精神永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作
·下一篇:无
·抗战时期的延安大生产运动
·马杰: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的重要性
·特稿: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的重要性
·朱德元帅等将帅后代参观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图片展(组图)
·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领导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图片展在京举行(组图)
·朱德元帅等将帅后代参观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图片展(组图)
·江山、李学叶:朱德元帅等将帅后代参观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图片展(组图)
·特稿:朱德元帅等将帅后代参观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图片展(组图)
·特稿: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领导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图片展在京举行(组图)
·李学叶: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领导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图片展在京举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大生产运动创奇迹
香山时期的纪律作风
白山松水间,红色基因永相传(铭记历史 缅怀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梅州市梅县区老区
特稿:梅州市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到上杭县
吴国庆:欢送军校新学员(组图)
特稿:欢送军校新学员(组图)
蔡慧丹:福州理工学院:在红色展馆中触摸历
特稿:福州理工学院:在红色展馆中触摸历史
牛文娟:信阳师范大学大学生暑假“三下乡”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