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教育>>正文
红色教育-卜金宝:三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我们的家谁也不能欺负(组图)
作者:卜金宝
浏览次数:
2025-09-11 17:17:3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三四年级开学第一课,特别邀请驻地传媒公司全程录制

    同学们,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咱们刚看过的九三阅兵,那些迈着整齐步伐的军人、威风凛凛的装备,是不是让大家心里满是骄傲?但这份骄傲的背后,藏着一段我们永远不能忘的历史。今天咱们就跟着四个关键词,一起回望过去、看清现在、许下约定——因为我们的家,谁也不能欺负!

    一、曾经的痛

    先听一位84岁的老八路洪汶爷爷讲他的故事吧。1937年“七七事变” 爆发,风云突变,平津告急。彼时他刚再天津工学院上幼儿园,原本幸福温馨的六口之家,因日本军队的侵略而支离破碎。天津工学院被炸成一片火海。父亲洪麟阁毅然投笔从戎,舍下妻子儿女奔赴抗日前线。党组织派人将他们母子五人密送北平,不得不改姓更名,在敌人的统治下开始了长达八年地狱般的生活。每次提起日寇,洪汶爷爷的脸上都写满悲愤:“日本人对我们无理的侵略,对我们家庭的破坏,是多么的沉重!难道这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吗!我现在都84岁了,我痛恨这种最野蛮的行为!就说通过我们这一个小小的家庭来看,他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各个方面,可以说。他再道歉也是无法挽回的!这就是历史事实!”洪汶爷爷一家的遭遇,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遭受苦难的缩影。

    是啊!那时的中国,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苦难:南京城里,无数无辜百姓失去生命,日军的暴行让这座城市成了人间炼狱;在731部队的魔窟里,他们用中国人做残酷实验,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血淋淋的痛苦。

    这些“曾经的痛”,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二、勇敢的人

    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总有一群“勇敢的人”站出来,用血肉之躯挡住敌人。

    咱们先说打响卢沟桥抗战第一枪的英雄金振中。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 “士兵演习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时守城的营长金振中严词拒绝。日军悍然开枪射击并炮轰卢沟桥,金振中率1400余名官兵誓死抵抗,多次击退日军冲锋。他在战斗中受重伤,被送往保定医院救治。他的英勇事迹传遍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中共中央领导毛泽东派专人慰问。就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晚年他写下遗嘱,希望将骨灰撒在卢沟桥。1985 年,金振中病逝,后人帮他实现了遗愿。这哪儿是简单的遗愿,是他心里从来没有离开过那片他拼过命的地方。如今,我们站在卢沟桥下,仿佛依然呢个听到他当年喊“守住”的声音。

    再说英雄的城市腾冲。为了把日军赶出腾冲城,抗战将士用了859个日日夜夜,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次取得战略反攻的全面胜利;第一次全歼入侵之敌;第一座在全国收复的县城。两个绝无仅有:一是日军侵略腾冲,县城百姓全部出走,逃往他乡,与敌不共戴天,留下一座空城;二是战争异常惨烈,战后的腾冲一片焦土,无一间完整房屋,无一片没有被枪弹和炮火击穿、熏染过的树叶。

    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更是英雄辈出:平型关大捷中,战士们在山谷里埋伏,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阳明堡机场,战士们摸黑突袭,炸毁了敌人的战机,让日军失去了空中支援;百团大战时,抗战健儿在敌后拆铁路、炸桥梁,把敌人的补给线搅得一团乱。

卜金宝满怀深情讲述曾采访过的抗战老兵的传奇故事

    还有杨靖宇将军,他在冰天雪地里和敌人周旋,饿了就吃树皮、棉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没向敌人低头;金振中营长,在卢沟桥带领战士们坚决抗击,打响了全面抗战第一枪。还有小英雄王二小,冒着生命危险把敌人引向八路军的包围圈,用生命换来了乡亲们的安全。这些勇敢的人,都是我们要永远记住的英雄!

    三、四把钥匙

    为什么我们能把侵略者赶出去?因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凝聚起了“我们的力量”,这力量藏着四把“胜利钥匙”。

    第一把钥匙:共产党的领导 。正是有了共产党的带领,才有了明确的方向,哪怕条件再艰苦,全国人民也始终抱着“抗战必胜”的信念战斗到底。

    第二把钥匙:国共合作抗战 。就像在我的家乡庙前渡,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从那里东渡黄河北上,朝着抗日前线出发——那时,不管是共产党的队伍,还是国民党的队伍,都放下分歧,一起对抗侵略者,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第三把钥匙:人民战争的伟力。八路军就像种子,老百姓就像土地,种子只有种在土地里,才能生根发芽。抗战的时候,老百姓给八路军送粮食、缝棉衣、当向导,甚至用自己的家掩护战士。就像咱们玩“搭积木”,一个人搭不高,大家一起搭,就能搭出高高的城堡。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就像筑起了一道打不垮、拆不散的“钢铁长城”,再厉害的敌人也能被打败。

    第四把钥匙:国际友人的支持 。在我们抗战时,不少外国朋友也伸出了援手:比如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德国医生米勒,他们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救治我们的伤病员。还有的驾驶飞机参加战斗。他们也为我们战胜日寇做出了贡献。

    这四把钥匙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底气——团结的力量,永远最强大!

三四年级开学第一课分享现场

    四、我们的约定

    同学们,如今我们不用再躲炮火,但“守护家园”的责任,传到了我们手里。今天咱们就许下一个“我们的约定”:向榜样学习,学好本领,将来能保护我们的家园。这里和大家分享两个励志故事。

    先看战斗英雄王曙光爷爷,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荣立一等功,但失去了双腿。他不服输,靠着顽强的意志,奋力拼搏在保卫祖国的岗位上,还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再看76岁的夏伯渝爷爷,他26岁那年在攀登珠峰时失去了双腿,但没有倒下。为了实现攀登珠峰的理想,他常年坚持锻炼,最终创造了无腿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世界奇迹。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目标、肯坚持,就能变得强大。

    所以从今天起,咱们的“约定”就藏在日常里:上课认真听,把知识学扎实,这是“练本领”;遇到难题不放弃,像王曙光爷爷和夏伯渝爷爷那样做到坚强,这是“磨意志”;和同学团结友爱,像当年军民那样一心,这是“聚力量”。等我们长大了,用学到的本领建设祖国,咱们的家,就永远不会被欺负!

    同学们,今天我们记住“曾经的痛”,是为了不辜负“勇敢的人”;我们了解“我们的力量”,是为了守住“我们的约定”。

    从现在起,期盼大家都做一个有担当的小卫士。让我们的家,永远平安、永远强大!

    相关链接:卜金宝,二级英模,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团长,原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教育-卜金宝:一二年级开学第一课:腾飞(组图)
·下一篇:红色教育-卜金宝:五六年级开学第一课:中华民族不可侮(组图)
·红色教育-卜金宝:五六年级开学第一课:中华民族不可侮(组图)
·红色教育-卜金宝:一二年级开学第一课:腾飞(组图)
·红色教育:白求恩精神进校园主题展系列活动在河北大学举行(组图)
·叶茂、邓正琴:桃岭乡:红色教育结硕果,“红苗工程”再添彩
·特稿:桃岭乡:红色教育结硕果,“红苗工程”再添彩
·李淑华、马永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全国
·特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全国第一部自费
·红色教育-金明德:“问题少年”和他们的“人生导师”——来自常州未成年人专门教
·红色教育:我校朱成山教授亮相《开学第一课》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组图)
·红色教育: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青少年志愿者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爱国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红色教育-卜金宝:五六年级开学第一课:中华
红色教育-卜金宝:三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我们
红色教育-卜金宝:一二年级开学第一课:腾飞
中红网:河北唐山两地市民 在毛主席像前鞠躬
单贺攀、李宗赫:陈官庄战役:先烈遗志刻脊
特稿:陈官庄战役:先烈遗志刻脊梁,青春接
特稿:山东淄川:黉山书院书画展纪念抗战(
闫盛霆:山东淄川:黉山书院书画展纪念抗战
特稿:山东淄川:黉山书院书画展纪念抗战(
回望延安,烧旺淬炼炉火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