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红色头条:共产主义并非幻想,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来源:善之渊官方网站
作者:子珩墨
浏览次数:
2025-08-22 09:29:3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童年的歌声,常常让我心里暗暗发笑。彼时的我,觉得这不过是大人灌输的口号,是操场上稚嫩嗓音里的空洞回声。长大以后,亲眼看见工人加班至深夜,农民工蜗居在城郊的破屋,青年为了一份工作低声下气,父母为了孩子的学费咬牙切齿。我便更确信:所谓“按需分配”,所谓“共产主义”,都是笑话,是遥远星空里虚构的神话。

    我曾经自以为看透了人间烟火的算计,便断言人类注定是“牛马”,永远被鞭子驱赶,永远用汗水换取冷饭残羹。可笑啊!笑得太早。因为历史并不是一潭死水,它总在暗暗涌动,带着看似不可思议的力量,冲垮人们习以为常的牢笼。

    如今再回过头去,我才不得不承认:共产主义不是骗人的幻象,而是历史必然的归宿。

    怀疑的来历——笑声背后的无知

    为什么我们会笑?因为我们贫穷,因为我们无知。

    在资本主义的铁屋子里,人们早已习惯了商品交换的一切逻辑:你付钱,我给货;你没钱,哪怕饿死也休想。久而久之,许多人以为这就是“天经地义”,以为人性就是“自私”,以为只要没有货币,社会就会大乱。

    可笑的是,这种论调在历史上早就出现过。奴隶主曾讥笑“人人自由”是荒唐梦话,封建士大夫也曾讥笑“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乌托邦。可历史偏偏推翻了他们赖以为生的制度,把笑声变成他们自己的丧钟。

    所以,当今有人讥笑共产主义,其实不过是历史重演的一幕。笑声本身,就是无知的注脚。

    共产主义的真义——不是桃花源,而是历史逻辑

    共产主义是什么?不是和尚庙里的空头经,也不是书生笔下的桃花源。

    它的根基,正是马克思揭示的那条铁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能够使人人丰衣足食,私有制和阶级制度便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到那时,它们像枯枝败叶一样,会被历史的风暴一扫而空。

    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是慈善,不是恩赐,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要求。换句话说,这不是“理想主义者的空想”,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结论。

    鲁迅曾说:“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共产主义也是如此,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恩典,而是在人类苦难与斗争的深渊里开出的花。

    技术的可能与制度的前提——谁掌握生产资料?

    有人总说:“只要科技发展了,共产主义自然会实现。”这话听起来动人,却暗藏毒药。

    核聚变也好,人工智能也好,若是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它们就不会解放人,而是更残酷地奴役人。电再便宜,资本也能卖出黄金的价;机器人再高效,资本也能制造千百万失业的工人。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谁掌握生产资料。如果仍旧是少数资产阶级操纵,那么哪怕是“无限能源”,也会变成无产阶级的无限苦难。

    毛主席早已说过:“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再先进的技术,也只会变成资本的新鞭子。

    按需分配不是乌托邦——匮乏孕育了自私

    “按需分配”常常被嘲笑为乌托邦。人们问:“难道想要多少就能拿多少?难道人人都不会贪婪?”

    这种怀疑,看似“现实”,其实荒谬。今天还有谁会为了偷一碗大米去坐牢?没有,因为大米已不再稀缺。未来,当汽车、住房、医疗都像大米一样普及时,“偷车”、“抢房”的意义也就烟消云散。

    人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魔鬼,而是被制度塑造的产物。所谓“自私”,本是匮乏时代的恶果。当财富极大丰富,人人无需担心生存,自私便会像冰雪遇春风一样融化。

    所以,“按需分配”不是梦,而是历史必然走向的现实逻辑。

    阶级斗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然而,财富的丰富本身,并不会自动带来共产主义。

    列宁说过:“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就不可能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毛主席更是直言:“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阶级斗争。”

    资本主义不会自己垮掉,它会像毒蛇一样反扑;资产阶级也不会乖乖交出权力,它会死死抓住,哪怕把世界拖进战争。若没有无产阶级的斗争,共产主义就是空话。

    看看现实:某些国家的劳动者拼命工作,却越来越穷;垄断资本家却坐拥天量财富。资本主义的“繁荣”不过是纸糊的外壳,里面是越来越尖锐的危机和矛盾。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斗争,才能撕碎这层纸。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必然到来?

    有人冷笑:“你说必然,凭什么?”凭历史。

    历史的逻辑是铁一般的:一切旧制度都会因生产力的发展而垮塌。奴隶制垮了,封建制垮了,资本主义迟早也要垮。人民不会永远忍受剥削,正如旧中国的劳苦大众终究推翻了“三座大山”。

    资本主义的末路,已经昭然若揭:贫富悬殊、经济危机、环境崩塌、战争频仍。它不是人类的出路,而是死路。人类要么在毁灭中灭亡,要么在斗争中走向共产主义。

    所以说,共产主义不是幻象,而是人类历史必然的归宿。

    尾声

    我曾经怀疑过,以为那是一句笑话。可如今我不得不承认:共产主义并不是骗人的幻象,而是写在历史里的归宿。

    有人还在讥笑,有人还在嘲弄。没关系,让他们笑吧。笑声救不了他们,就像当年的奴隶主笑不倒共和国。

    正如鲁迅笔下的呐喊:希望不是虚妄,而是要在黑暗中拼命开出光明。我们这一代人,也许未必能看到完全的“按需分配”,但我们能决定,未来是朝着资本的深渊去,还是朝着共产主义的黎明走。

    于是,我不再笑。我只是冷冷地看着那些嘲笑的人,心里默念一句:历史,总会把笑柄还给他们。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头条: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改变历史的四年!(组图)
·下一篇:无
·红色联播-崔建东:郭洪林和第八(先进)党支部(组图)
·特稿:红色基因映青春,乡野沃土绽芳华——福州理工学院"文化赋能,乡振同行"实
·特稿:2000人出征,仅2人到达陕北,清流籍红军战士林耀斌在水东抗战(组图)
·特稿:陕南旬阳红军家,创建革命根据地(组图)
·特稿:青春赋能基层治理 七日淬炼服务初心——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重走初
·特稿:“溯古探源·豫见文明”: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河南博物馆之旅圆满结束
·红色头条:黄克诚最后十年的坚守与努力(组图)
·特稿:墨脱印记:雨林秘境与天堑之路(组图)
·特稿:永远铭记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中外战地女记者
·特稿:红色文化概述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红色头条:共产主义并非幻想,而是历史发展
对新时代城乡融合创建“共富社”的构思
红色头条: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改
红色联播-崔建东:郭洪林和第八(先进)党支
青史长留良将名,小小邮简寄深情(组图)
中共沟帮子铁路支部纪念馆
统帅高屋建瓴,将士奋勇当先——记38军前身
任国桢故居
铁岭市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银冈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