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解放军挺进东北80周年。特撰文纪念我们的父辈们。
在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明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指出:向东北和冀东进兵及运送干部是目前关系全国大局的战略行动。各中央局和各战略区立即行动起来,组织部队和干部向东北进发。
山东军区在进军东北中肩负着艰巨任务。9月20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共山东分局,指出:“发展东北,控制冀东、热河,进而控制东北,除开各地派去之部队和干部外,中央是完全依靠你们及山东的部队和干部,原则上以山东全部力量去完成这个任务,其他各地加以帮助,望你们全力执行,任务是异常重大的。”10月25日,毛泽东致电刚由延安到达山东的新四军军长陈毅、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黎玉:“山东应出之兵,请分别陆行、海运,下月必须出完,并全部到达辽宁省,那边需用至急,愈快愈好。”
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山东军区迅速调兵遣将,先后调集山东解放军第1、第 2、第 3、第 7、第6师及第5师一部,警备第3旅,另两个支队,近6万人,分批开往东北。

挺进东北示意图

龙口渡海口

罗荣桓

一、未雨绸缪,山东军区第1师、2师奉命组成
为执行大反攻任务,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和山东省行政委员会于8月11日召开高干联席会议,讨论进军任务,部署整编部队、接管城市、动员参军、支援前线和维护后方治安等项工作。决定将主力部队和各军区的基干部队整编成8个师、12个警备旅和1个海军支队,组成山东军区野战兵团。据此,山东军区第1师(112师前身)、第2师(113师前身)奉命编成。
第1师是以滨海军区第1军分区机关、6团、13团、独立3团依次改编为师部、第1团、第2团、第3团。全师7500余人,师长梁兴初,政治委员梁必业。
山东军区第1师(1945.8) 师长:梁兴初 政治委员:梁必业 第1师第1团 团长:唐青山 政治委员:吴岱 第1师第2团 团长:江拥辉 政治委员:高先贵 第1师第3团 团长:刘善福 政治委员:钟生栋

梁兴初

梁必业

唐青山

吴岱

江拥辉

高先贵

刘善福
第2师是以滨海军区第2军分区机关、4团、23团、独立1团组成,依次改编为师部、第4团、第5团、第6团。全师7500余人,师长罗华生,政治委员刘兴元。
山东军区第2师(1945.8) 师长:罗华生 政治委员:刘兴元 第2师第4团 团长:杨大易 政治委员:杨廷昌 第2师第5团 团长:叶健民 政治委员:黎新民 第2师第6团 团长:江潮 政治委员:李振邦

罗华生

刘兴元

杨大易

叶健民

黎新民

江潮

李振邦
整编后,第1、2师在山东军区统一部署和指挥下,于滨海地区南向赣榆、临沂一带和陇海铁路新安镇至海州沿线进发;北向诸城、胶县、高密一带及黄海沿岸进发,展开大反攻作战。
二、东北挺进纵队(114师前身)奉命组成,开赴东北
根据朱总司令8月11日的命令,以八路军滨海支队为基础,于山东胶县扩编组成东北挺进纵队。纵队机关由山东军区抽调干部组成,以万毅为司令员,周桓为政治委员(未到职),周赤萍为副政治委员,下辖第1、2两个支队。第1支队由滨海支队组成,共1800余人,支队长彭景文,政治委员李欣,原所辖之25、26、27团依次改为1、2、3大队。另由胶东军区特务营和滨海军区、鲁中军区各抽调的一个管组成第2支队(341团前身),依次编为1、2、3大队,共1200余人,支队长管松涛,政治委员黄明清。又由滨海支队直属队和军区特务团抽调的一个连,合编成纵队直属队,约500人。东北挺进纵队组成后,进行了思想动员和物资准备,选择挺进路线,经过有步骤的政治思想教育,克服了少数人存在的“抗战胜利回家乡”等错误想法,坚定了艰苦奋斗、挺进东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思想。
9月2日,东北挺进纵队各部分别从胶县南之四十里铺、诸城、博山等地出发,越过胶济铁路,经平度、掖县、招远,于9月25日陆续到达黄县栾家口附近集结。部队将部分重装备和全部马匹移交给胶东军区,并对战士们进行了航海和防寒知识的教育,对渡海的物资器材作了充分准备,研究了船只的分配、登陆点、联络信号以及海上发生意外情况时的紧急处置方案等。
9月24日下午,司令员万毅带部分参谋人员、携电台一部和一个步兵连乘船向葫芦岛方向侦察进发。25日上午在辽宁省兴城县钓鱼台村登陆上岸,11时与当地冀热辽军区16分区部队取得联系,了解当地概略情况后,决心以钓鱼台为登陆点,立即给参谋长关靖寰发回电报,命令部队按此航线渡海。
29日1支队在兴城集结完毕。2支队在副政治委员周赤萍率领下沿同一航线继续渡海。
东北挺进纵队(1945.8) 纵队司令员:万毅 副政治委员:周赤萍 挺进纵队1支队1大队 大队长:刘准 政治委员:张翼 挺进纵队2支队 支队长:管松涛 政治委员:黄鸣清 挺进纵队1支队2大队 大队长:翟仲禹 政治委员:包敏

万毅

周赤萍

张翼

管松涛
三、山东军区第1、2师挺进东北
山东军区第1师在师长梁兴初、政治委员梁必业率领下,于9月26日奉命撤出正在进行的泊儿镇战斗。10月5日由山东诸城之铺上出发,向黄县龙口方向前进,准备渡海北上。20日因情况变化复奉命沿河北省之南皮、文安、霸县、玉田、迁安方向奔赴东北。于11月4日由长城冷口出关,11月21日到达辽宁省的锦西兴城县一带。师随即组建了山炮连,装备山炮3门。
山东军区2师在师长罗华生、政治委员刘兴元率领下,于1945年10月8日从滨海区之郯城、码头一带出发,10月24日到达黄县龙口、栾家口地区登船起渡,横跨渤海,向东北进发。
抗日战争,经过中华民族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胜利,是全国实行持久战战略方针的胜利。38军前身各部在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的支援下,在极其艰难残酷的环境中奋战于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经历了平型关、广阳、午城、井沟、汾离公路、陆房、白彦、陈道口、赣榆、莒县、胶县、诸城、临沂等著名的战役、战斗,歼灭日伪军50000余人。先后参加创建和巩固了晋西、晋西北、“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苏鲁豫、鲁西、鲁南、鲁中、滨海、淮海、苏皖、阜东等抗日根据地,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战斗中,涌现了“郯城战斗模范连”、“战斗突击队”、“夏庄连”、“演马庄连”、“钢八连”、“安东卫连”、“博山连”等英雄集体和青口十八勇士,英雄连长何万祥、飞将军张桂林、战斗英雄张文祥、鄢思甲、钟家泉及生产模范孙成云、李传有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老4团”、“老6团”、“13团”、“23团”等团队由于作风过硬,打出了威风,使敌人畏之如虎,闻之丧胆。还有千余名优秀的指战员为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他们的光辉业绩永垂青史。

陆路行军



乘船渡海


庄河登陆地

吴岱(左四)、唐青山(左三)
四、据史大伟所著《春雨——模范政治委员吴岱》一文中记载:
攻克胶县,又接到命令:团长贺东生任二师参谋长、唐青山任一团团长,原六团参谋长刘善福任三团团长。要求接到命令后立即到职。与任职的命令同时到达的还有作战命令,要求一团攻克胶县后立即准备攻打黄海边上的薛家岛,尽快对青岛形成包围。
一团团长和参谋长同时调走,团长唐青山还没有到职,团参谋长、政治处主任的命令还未到。在团里工作的只有副参谋长祝顺鹏、副主任谢风山二人,刚从营里到团里,工作不熟悉。贺东生说:“老吴,请示一下吧。我打完这一仗再走。”
吴政委说:“你能留下当然好啦,可是二师刚组建,那里更需要你。”
刘善福说:“那我就晚走几天吧。”
吴政委说:“三团是新部队,大反攻的战斗任务很重,一团再需要你们也是局部,要服从大局。你们还是执行命令,去上任吧。”在准备打薛家岛前,吴岱送走了两位老战友,一团的军政工作全压在吴岱一人肩上,
这时,美军已经从胶州湾登陆了,我军暂时放弃了向青岛进攻的计划,打薛家岛也就没有意义了,一团又奉命回师打诸城。在回师的路上,一团又打下了张家墩、铁沟店等据点,诸城已在我军的包围之下。
在胶县回师诸城的路上,吴岱的右大腿内侧生个疖子。连续行军作战,工作又忙,没注意治疗,越长越大,红了一大片,大腿根的淋巴结肿得老高,走路痛,骑马也不行,马鞍磨得更受不了,只能拄着棍子,警卫员扶着,一步一步往前挪。
打诸城时,刘西元看见吴岱这个样子,说道:“老吴,你的腿这个样子,还来干什么?”
吴岱笑笑说:“团长你给调走了,新团长又没来,我不来怎么行啊。”
刘西元说:“事业心强,责任心强,再没有人比上你吴岱啦。”
诸城是日寇控制山东半岛的强大据点之一,是胶济铁路东段南侧几条公路的交叉点,由张步云部的一、二、三师及教导旅残都和警备旅盘踞着。经过讨张战役,张步云的1万多人损失了一大半,但还有4000多人。日军在诸城也驻有1000多人。9月2日,一团八连进到城东铁沟店子,与抢粮的敌人遭遇,俘虏伪军10余人。城里的敌人组织了400多人的敢死队,实行报复,向八连猛攻4次,均被击退,八连乘胜占领了城东要点龙王庙。
这时,我一师3个团从东、西、南3面包围了诸城,当即发出了最后通牒,劝其投降。
张步云不仅拒绝投降,还掩护日军逃窜,并扬言:“就是杀百姓当饭吃,也要死守诸城。”这真是个铁杆汉奸。
4日下午,一师炮轰城内伪军兵营,以示警告,但张步云置若周闻,我军遂于5日开始攻城。一团攻东关,二团攻西关。
一团迅速占领了东关,改造了工事,为夜间战斗准备条件。时夜,大雨滂沱,天色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军利用敌人不间断打出的照明弹,向敌人猛攻。终于打开了突破口,进入城里,展开巷战。
激烈的战斗进行到下午6时,二团也攻入西关,敌人纷纷后撤。
东关内的敌人也发生动摇,一团正在组织向敌人发起最后攻击,敌人的枪炮突然停止了射击。吴岱的指挥所接到梁师长的电话:“注意敌人可能要跑。”话音未落,敌人以猛烈的炮火向我城东制高点轰击,然后有2000多人,从小东门蜂拥而出,向制高点猛扑。
吴政委说声:“不好,师指挥所在制高点上。”他怕指挥机关受到损失,立即命令部队放下原来的战斗任务,二营、三营从后尾截住敌人。
师部特务连,以城东制高点为阵地,顽强抗击。敌人两次冲锋均未得逞,即由小东门向东北方向突围。敌人在一团和三团的追击、堵截下,溃不成军,拚命逃跑,我军展开了夜间捉俘虏的战斗。
诸城的残敌,被城里的二团和一团一营全部歼灭,诸城战役胜利结束。生俘敌军第一集团军秘书长、三师二团团长以下官兵2100余人,毙伤300余人,缴轻重机枪91挺、炮30门、汽车15辆,兵工厂、云母厂各一座。
9月9日,我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式,吴岱率领一团高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迈着雄健的步伐,从东门进入诸城。群众欢呼:“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欢迎八路军入城!”
9月10日,周围群众3万多人,抬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高举“向解放诸城的八路军致敬”的横幅,踩着高跷,扭着秧歌,到诸城里来庆祝胜利。
正当一团准备打泊儿镇时,接中央向东北挺进的命令。吴岱立即带领一团加入抢占东北的滚滚洪流。

一团领导合影。吴岱(左二)、唐青山(左三)
1946年8月3日,38军前身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奉命在吉林敦化成立。下辖1、2、3师。
1948年11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所辖1、2、3师依次改称112、113、114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