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西柏坡凝思》>>正文
旧 居 巡 礼
2007-07-03 16:20:19
来源:《西柏坡凝思》
作者:袁学骏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到西柏坡,最引人注目的是纪念馆,最令人留恋的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那一棵棵老国槐如大遮阳伞,那一座座平房小院像参差而立的弟兄,一个个敞开的门口含着女讲解员灿烂的笑脸,让人感到这里十分亲切,十分宜人。
    走进大院,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石碾。那大大的碾盘上,停放着一个圆圆的碌碡,它成了旅游观光者照相的好地方。而我,想到1947年的一天,这里曾经放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一个病危的小孩儿。董必武夫人何连芝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已经哭不出声的孩子,便赶紧抱回家里给董老看。董老一看马上说,快送医院去,无论如何要把孩子救过来,再去交给他的父母。于是何夫人就把孩子抱到东柏坡医院进行抢救。这是谁的孩子呢?原来是董老房东的儿子阎清海。小清海病了,父母无力为他治病,便把他放在这个碾盘上,让他去听天由命。过了几天治好后,何夫人就把孩子抱了去,狠狠把女房东批评了一顿。女房东哭着接过孩子,对董老夫妇千恩万谢。现在,阎清海已经是西柏坡村的老党员了。他曾经到北京去看望董老夫妇,但那时董老已经去世,只见到了何妈妈。每当说起此事,清海都激动不已。
    董老的小院,曾经迎门栽着一棵刺梅,每逢春天到来,都要开出红色的花朵,成为这座小院的一个特点。后来因为天气干旱死去,但门外一侧还有一丛绿竹。董老是湖北黄安县人,那里是梅竹之乡。董老从小就有红梅傲霜的性格和竹枝虚心有节的精神。黄安现在已改叫红安县,因为这个县不光走出了董必武这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党的一大代表,还出了二百多个将军,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董老原名叫董贤琮,后来便改成了这个雄健的名字。他是个标准的文人,在清朝末年中过秀才,字写得好,文章写得好,革命精神非常强烈。他不会领兵打仗,却支持策动过黄麻起义。董老是梅竹性格,松柏气质,适应能力极强。现在,董老院前的那丛绿竹仍然青翠欲滴,成为游人观赏的景致。在武汉、瑞金,在长征路上、延安窑洞中,在南京敌人的心脏里,他虽已年迈却十分硬朗而坚强。从1937年到1947年,他和周恩来在南京、重庆、上海与蒋介石和特务们斗了十年。1947年3月5日,董老奉从南京撤回延安,没几天便按照中央的部署撤出,和刘少奇、朱德一起组成中央工委,辗转来到太行东麓的西柏坡,在这座平房小院里住了下来。这座小院,留下了董老勤奋工作的身影,留下了何夫人和乡亲们一起纺线织布的谈笑声。一次,董老看着何夫人纺线,便随口吟出:“捻手巴掌握手拳,看时容易做时难。”他在延安时曾是大生产的模范,但他的纺线技术比不上夫人。这对老夫妇,被西柏坡人认为是最容易接近的大官儿。
    这张书桌,是董老用过的原物。上面的笔墨纸张,还好好地放在那里。我仿佛看到,董老正在审阅全国土地会议的文件,正在起草华北人民政府成立的讲话,正在批示一封来信,对河间县个别人向下面要东西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命令必须禁止这种作风,所要物品要马上退还。他已经62岁了,长征时就是“四老”之一,现在更是公认的老功臣了,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把自己看成党的事业的“一块做补丁的布头”,看成是“跑龙套的”。现在董老不在了,他于1975年以九十高龄离开了我们。他把他的光辉业绩和一部《董必武诗选》留给了我们。还曾经有一部长诗叫《铜锣颂》,是描写黄麻起义的。由此,我在这里吟诗二首,以怀念之:

南湖红船留浩气,
以文济武正应时。
雪山草地翁未老,
太行松柏即是尔。

黄麻高奏铜锣颂,
虎穴龙潭气势雄。
黄安旧居归不得,
红梅翠竹送乡风。
    毛泽东的旧居吸引着更多的参观瞻仰者。这也是一座很为普通的平房小院。前院有一盘磨,一旁有一棵槐树,是主席夏天乘凉办公的地方。磨台就是他的写字台,四周就是他的小舞台。整个西柏坡、整个中国都是他的大舞台。从1948年5月来到西柏坡后,他就在这座小院里作了十个月,铸就了新中国成立的强大地基,提出并强化了我们党永远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可以说,西柏坡时期就决定了进京后的共产党人形象,决定了我们的今天。
    毛泽东的书桌,仍然稳重地站在那里。它很不平常。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一封封电报就是在这张桌上起草的;九月会议的讲话和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就是在这张桌上写成的。这座小院、这张书桌和圆圆的磨台,也应当是我们的功臣。小平房不如南方的瓦房好,但毛泽东总是整夜整夜地工作,有时是不分昼夜地开会。这儿就是当年解放战争的元帅帐。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我来时看到主席用过的文房四宝,便写下了几首小诗在报上发表。现在,又有诗情油然而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西柏坡相会
·下一篇:五指攥成拳
·从孙子到毛泽东
·横扫千军的耀眼一瞬
·万里长征——百万里长征
·从文家市到西柏坡
·他不是神,但他很神
·毛泽东的名字
·成功的寻找者:毛泽东
·余音绕梁——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中央大院——补气场
·西柏坡纪念馆——归真堂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