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西柏坡凝思》>>正文
从孙子到毛泽东
2007-07-03 16:34:24
来源:《西柏坡凝思》
作者:袁学骏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在西柏坡纪念馆的一个个展厅里,到处都闪现着两个字:战争。这里有几十员战将的图片和姓名。他们是中国革命的领兵者、用兵人,个个都熟知《孙子兵法》,但最为熟知、理解最深、运用最好者还是毛泽东。
    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月不详,有的认为他生活的年代与孔子差不多,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他在吴国建功立业,使吴国强大起来,还留下了一部杰出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1996年,美国哈佛大学57位学者评选《世界4000年中十大名著》,《孙子兵法》便是其中之一。此书出现于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时曾有多种兵书问世,但能传于后世的惟有这一部。后来曾有军事家说:“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意思是说:比孙子早的兵书战策,孙子都已经把它们的观点糅入自己的著作中;比孙子晚的,则谁也无法离开孙子的观点。所以说《孙子兵法》是中外最为古老、最有生命力的兵家经典之祖,是中国和世界军事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毛泽东便是20世纪的孙子再世,是孙子军事思想的继承发展者。《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第一兵书,毛泽东则是上世纪中国革命战争中第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发轫于井冈山时期,但他早在长沙读书时的笔记《讲堂录》中就有了“孙武,越羁旅臣耳。越不能尽行其说,故功成不受官”等多处心得,说明毛泽东很早就已经接触过孙子和他的兵法了。在井冈山、瑞金时期和长征路上,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运用孙子理论上还是不自觉的时期,是从实战出发总结局部的游击战争经验和教训,把握了如何在强敌面前避其锋芒、击其薄弱以保存有生力量;也从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史实中,总结出凭险而存的经验,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和战术。当然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革命战争的思想,主要是关于城市工人起义和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方面也多有吸收和运用。毛泽东把握了马列主义“活的灵
    魂”,能够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地解决具体问题。他从中国幅员辽阔、农民占全国人口90%以上,而且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统治又极不平衡的特点出发,找到了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革命战争的主力也是农民。农民和农村问题成了中国革命的“实质”和根本。国情不同,革命的对象不同,依靠的力量也不可能相同。毛泽东一直主张武装革命,用战争方式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陈独秀却害怕武装革命,对毛泽东的意见听不进去,还要让工人把枪支交出来。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大批共产党人猛然醒悟:革命必须有枪杆子。右倾投的陈独秀下台了,奉行“左”倾路线的又上台了,他们否定毛泽东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还剥夺过毛泽东对中央红军的指挥权。到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时,人们便又想起了毛泽东。
    抬头望见北斗星,
    心中想念毛泽东。
    迷路时想你有方向,
    黑夜里想你照路程……
    这首深沉的歌,是期盼的歌,是工农红军发自内心的呼声,也是对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和指挥才能的充分肯定。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有人曾当面嘲讽和贬低毛泽东“迷信《孙子兵法》”。毛泽东马上反问,你读过吗?要不你怎么知道?这一下使之哑口无言,目瞪口呆。1936年,他特意让叶剑英从西安买来《孙子兵法》,非要认真研究这部兵典不可。此后,毛泽东写出了著名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全面解读了孙子的军事原则,更为自觉地、高明地继承运用和发展了《孙子兵法》。三年后,毛泽东对郭化若说:要为了发扬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去读孙子的书,要精滤孙子的卓越战略思想,批判地接受其战争指导的法则和原理,并以新的内容充实之。
    在延安的十三年中,终于形成了系统而完善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1947年在陕北转战中总结出的十大军事原则,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次比较系统的表述。其中,渗透着孙子思想和孙子精神。
    第一个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这出自孙子的《谋攻篇》。毛泽东曾三次引用之。孙子和毛泽东都反对用占卜等迷信手段预测战争的胜负,认为“战可知”,预知胜负“必取于人”,而不必取决于鬼神。只要全面掌握了敌我双方的一切情况,便会“胜可为”。

    二是毛泽东吸收孙子避实击虚的思想,形成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孙子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又说“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毛泽东〖KG*9〗则说:“弱军对强军的作战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拣弱的打’。”在红军一二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他总结认为,面对强敌决不能正面出击,而是要避开敌人的锐气,进行战略退却,打运动战;要诱敌深入,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拖得敌人筋疲力尽、士气沮丧之时集中兵力歼灭之。不能搞“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能盲目出击,死打硬拼。这便是毛泽东的战略防御、积极防御的思想。这是由于敌强我弱,“由于我党我军在过去长时期内是处于敌人分割的、游击战争的并且是农村的环境之下”。这是毛泽东后来在1948年西柏坡九月会议通知中说的话。那时,辽沈之战的第一仗已经包围了锦州。于是他又说要使战争“由游击战争形式过渡到正规战争的形式”。
    三是毛泽东在红军时期就要求“慎重初战”,不打则已,打则必胜。抗战中,他强调“必须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后来在“十大军事原则”中,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对孙子“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思想的发展创新。孙子的意思是,胜利的军队创造胜利的条件才交战,打败仗的军队却是盲目开战,企图侥幸,难免要吃大亏。毛泽东则强调每战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必须有绝对的把握。
 四是毛泽东吸收了孙子“示形”、“动敌”的思想,要善于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声东击西,然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地消灭之。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四渡赤水,就是毛泽东这一战略的战争杰作。
    五是毛泽东吸收了孙子“我专而敌分”的思想,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孙子在他的《虚实篇》中说:“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则吾所与战者约矣。”专,是集中兵力,分则是兵力分散。孙子说的意思是通过假象而使敌人调动分散,然后以十倍的力量攻取其一部就肯定会胜利。毛泽东指挥红军以来就一直恪守集中优势兵力的军事原则,后来在延安又说过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是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则之一。“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基本上靠了集中兵力这一着。”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仍然坚持了这个原则。
    还有,孙子认为“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主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毛泽东在实战中完全用活了这个因敌制胜的原则。他还联系宋代岳飞说过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强调作战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这便形成了毛泽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实战中,有时必须进行战略撤退。1930年10月蒋介石已下令进攻中央苏区。我军第一次反“围剿”开始。毛泽东在总前委紧急会议上,苦口婆心地说服大家不能怕暂时丧失地盘,要运用井冈山的经验,“诱敌深入”,主动实行战略退却。大家虽然思想顾虑甚多,但听取了毛泽东的意见。果然,在红军的连续退却中,使敌军三次扑空,我军却在运动中做好了集结反攻的准备。1930年12月,我军在江西小布、黄陂一带集中,准备与蒋军决战。战前在小布召开了一次动员大会,毛泽东亲自写了一副对联: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横扫千军的耀眼一瞬
·下一篇:无
·横扫千军的耀眼一瞬
·万里长征——百万里长征
·从文家市到西柏坡
·他不是神,但他很神
·毛泽东的名字
·成功的寻找者:毛泽东
·余音绕梁——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中央大院——补气场
·西柏坡纪念馆——归真堂
·回家的感觉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