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青年毛泽东为学先立志
来源:《党的文献》2025年第3期
作者:易斌 周晶
浏览次数:
2025-08-12 20:51:3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志者,学之师也。”对毛泽东来说,求学救国是他求学时代的主题,这一志向也使其受益一生。

    农家出身的毛泽东,在韶山发蒙之初,和其他农家孩子一样,读书识字为谋生之备。除了读私塾所教经学典籍和史传著述外,毛泽东还喜欢读中国古代传奇小说,尤其好读表现反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和斗争的《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书。那时的毛泽东已经在思考小说里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的问题,从而逐渐意识到小说中颂扬的都是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用劳动且占有劳动资料的。14岁时,毛泽东从表兄文运昌处借得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等书。这些书籍启蒙了他的爱国思想,他开始把读书与立志连在一起。1910年,17岁的毛泽东读到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对国家前途感到担忧,意识到努力救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这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外出求学。临行前他给父亲留下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将以学立志、志在四方的决心表达得清清楚楚。

    走出乡关,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在作文试题《言志》中展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校长李元甫感叹“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之才”。在这里,毛泽东得以阅读大量有关康有为、梁启超和维新变法的书及报刊,这促使他开始独立思考国家政治问题,并写了很多自己的见解。毛泽东还写下《救国图存论》等文章,抒发心中的爱国热情和救国大志。他特意给自己取了一个“子任”的笔名,暗含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崇高责任之意。

    毛泽东到长沙求学后,对整个社会形势和时代气息有了进一步的感受。他不分昼夜地努力学习,寻找真理,在政治思想上有了长足进步。毛泽东认为,只有为救国而立志求真理才是“真志”,若“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毛泽东将探索真理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勉励自己探讨人的天性,研究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这样的“大本大源”问题,从而得到改造社会、改造中国的真理。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毛泽东逐渐意识到,他孜孜以求的真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不懈探索的救国救民之路,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此后,毛泽东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科学真理的指导下,他把读书立志救国的理想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实践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式的休息”——读书学习和习练书法原创
·下一篇:无
·“追寻红色记忆”之任远芳、王北来等革命家后代参观毛泽东旧居(组图)
·红色头条: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因为这两点!
·毛泽东政治建军科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武装的根本保
·“毛泽东式的休息”——读书学习和习练书法原创
·关于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思想的若干史实(组图)
·毛泽东家风家教二三事
·法国广场竖立起了毛主席雕像,法国人为何如此迷恋毛泽东主义?
·红色联播-李甲明:宁夏固原市李存吉红色文化大院“庆八一”活动暨宁夏诗词学会、
·《弘扬红色文化 继承革命传统》暨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
·红色头条-吴淳:学习毛泽东对规律的认识方法与实践之三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青年毛泽东为学先立志
制胜之“眼”——敌后战场的开辟
何茂好:血色记忆 警钟长鸣——安徽淮北矿业
特稿:血色记忆 警钟长鸣——安徽淮北矿业集
张志奇、张其文:李先念陈少敏张家冲会师记
特稿:李先念陈少敏张家冲会师记(组图)
从延安走来的开国将帅(四)
张玉涛: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组图)
特稿: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组图)
张玉涛:红色火种播撒乡村校园,青春力量传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