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文章>>正文
制胜之“眼”——敌后战场的开辟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栗振宇
浏览次数:
2025-08-12 20:48:2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37年深秋的五台山,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夜风呼啸,一盏马灯下,时任八路军第115师政委的聂荣臻反复阅读一份电报。这封电报和他在八路军总部看到的几封电报精神是一样的:开展游击战。不同的是,这封电报作了具体部署,命令他率领部分部队留下,创建五台山根据地。按照党中央部署,第115师主力从晋东北开赴晋西南地区,创建以吕梁山为依托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第120师以管涔山脉为中心,开创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第129师沿正太铁路南下,依托太行、太岳山脉,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敌后抗战重大战略形成

    关于敌后抗战的重大战略,其实早在八路军奔赴华北前线之前,就已形成。1937年8月,洛川城郊冯家村,在一所偏僻小学里,毛泽东提出“红军的基本任务”,第一条就是“创造根据地”。

    随着战局变化,中共中央加速了对于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具体部署。来自延安的一封封电报,让八路军各级指战员对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更加清晰明确。徐向前回忆:“那时,有些同志对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不甚了了,总想集中兵力打仗,不愿分兵发动群众。毛主席的这一部署十分及时,对我军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发展壮大自己,有重要指导意义。”

    回看历史,很多伟大的战略,都能让人嗅到哲学的气息。《毛泽东年谱》记载,1937年10月,在八路军开赴前线不久、山西战局异常危急之时,毛泽东在频繁致电、讲话、会议中,有一个细节:写信给艾思奇讨论哲学问题。今天,我们很难揣测伟人当时的哲思,但回看史料,我们会发现,为让广大指战员理解敌后游击战的战略思想,毛泽东反复提到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关键词——“做眼”。

    当时,抗日根据地多处在敌占区的四面或者三面包围之中,可谓“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毛泽东将其比作“下围棋”:“敌对于我、我对于敌之战役和战斗的作战好似吃子,敌之据点和我之游击根据地则好似做眼。”一个眼死,两个眼活;眼做得越多,给对手的打击就越有力……毛泽东将棋盘上的哲理,运用到了敌后战场上。

    关于“做眼”的哲学,毛泽东曾和朱德深入交流。在八路军分兵开辟抗日根据地前,毛泽东又反复叮嘱各路指挥员:“要像下围棋‘做眼’一样,在敌后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到1938年5月,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这份指导敌后抗战的纲领性文献中,毛泽东再次解释“做眼”:“在这个‘做眼’的问题上,表示了敌后游击战争根据地之战略作用的重大性。”

    八路军兵分四路,开辟四个抗日根据地,相当于在山西的四个角部署了四块“活棋”。这四块有“眼”的“活棋”呼应配合,对日军占领区域形成包围或侧面威胁之势。

    在敌后站稳脚跟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首先要在敌后站稳脚跟。站稳了脚跟,才能有“下篇文章”。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夜袭阳明堡机场……在日军攻入太原前,八路军一记记重拳,给日军后背以频繁打击。但当时,日军为实现攻占太原的计划,一时还分不出足够兵力来应对后方危机。一俟占领太原,日军便迅速着手对后方进行“清剿”。

    日军“清剿”的第一步,把枪口对准了刚刚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下旬,日军出动2万兵力配合大炮、坦克、飞机,分8路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我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此次反围攻战斗的胜败,将直接检验根据地的“成色”,也必将对其他根据地产生影响。战况自始至终牵动着延安的心。“避免正面抵抗,袭击敌之后尾部队”“在敌之远近后方活动,使敌进一步仍在我包围中”……一封封电报穿过波谲云诡的战场,传到前方指挥部。

    从战前准备到战术打法,从统筹配合到舆论支持,一系列全面而具体的指令得到坚决贯彻。聂荣臻回忆:“这次反敌围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打死打伤日伪军共一千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军用物资。敌人除占领了根据地边缘地区的几座县城外,别无所获,不得不于十二月下旬全线撤退。”

    以创建根据地为“眼”,盘活了抗战危局

    “做眼”,仍在继续。八路军四个根据地的游击作战,主要依托熟悉地形,进行山地作战。随着根据地壮大,敌后游击作战必须向平原推进,根据地也需要向更大范围拓展。

    1937年10月初,日军侵入山东时,中共中央曾指示中共山东省委,在各地发动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建立根据地。

    半年之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来到延安。他来汇报工作,也来求援。听取黎玉的报告后,毛泽东一边看着地图,一边沉思,结论是“那边游击战争大可发展”。黎玉当即提出,山东的武装起义部队急需要军政干部,需要电台。毛泽东答应得非常爽快。

    1938年12月,罗荣桓奉命率第115师主力由晋西南向山东平原挺进。临行前,他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让他起名。罗荣桓说:“部队要东进,就叫他东进吧!”随后,他率部队踏上千里“东进”征途。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当时全国独一无二的以一省区为主体的抗日根据地。至抗战后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已形成胶东、渤海、鲁中、鲁南、滨海五大战略区。

    1937年11月6日,在太原失守的前两天,叶挺辗转来到延安。叶挺的到来,让新四军编制和领导人选随即明确。新四军在皖南集中后,首先面临如何行动的问题。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把目光投向了苏南的茅山山脉。电报随即发往新四军:目前最有利的发展地区是茅山山脉。1938年6月14日,陈毅率部到达茅山地区。3天后,宝贵战机就出现了。日军运输车队5辆车由镇江方向,向韦岗高骊山口驶来。待日军驶入伏击圈,粟裕立即命令猛烈开火……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消息传来,陈毅诗兴大发:“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韦岗战斗规模不大,但对于饱受沦陷创伤的苏南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一场及时雨。新四军就此拉开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序幕。此后,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大地,新四军威名远扬,战斗半径不断延伸。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回望车桥:黎明时刻的主动抉择
·下一篇:无
·“为中国写下最光辉的抗战史迹”——西方人士视角下的中共敌后游击战
·二战中绝无仅有的独创性军事实践:毛主席创造的中共军队敌后游击战争
·“为中国写下最光辉的抗战史迹”——西方人士视角下的中共敌后游击战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我军在敌后战场上的重要指挥中枢
·中共军队敌后游击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绝无仅有的独创性军事实践
·卡尔逊:第一位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国军事观察家(组图)
·三十九、二次“讨伐”,出击敌后打游击
·石拐会议:八路军分兵挺进华北敌后的动员会议
·东江纵队:从孤悬敌后到亮出红旗
·敌后武工队给两万农民分麦子,白晋线10万鬼子呆看脚下路,怎么回事?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制胜之“眼”——敌后战场的开辟
何茂好:血色记忆 警钟长鸣——安徽淮北矿业
特稿:血色记忆 警钟长鸣——安徽淮北矿业集
张志奇、张其文:李先念陈少敏张家冲会师记
特稿:李先念陈少敏张家冲会师记(组图)
从延安走来的开国将帅(四)
张玉涛: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组图)
特稿: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组图)
张玉涛:红色火种播撒乡村校园,青春力量传
特稿:红色火种播撒乡村校园,青春力量传承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