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魏庆:我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6次天安门阅兵的故事
作者:魏庆
浏览次数:
2025-08-05 14:54:1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每年国庆节来临之际,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天安门、中外游客聚集人数最多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因为天安门广场欢度国庆气氛最浓、游客着红衣服最红、节日盛装最鲜艳最美丽。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盛大阅兵式(今年是第17次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

    据2025年6月24日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称,这次阅兵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既注重历史传承,又富含时代特色,一方面,通过展示抗战部队老番号、老功勋和特有精神,彰显对英烈的缅怀、对功勋的崇尚、对抗战精神的传承,体现抗战英雄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历史丰碑,永远屹立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永远激励着人民军队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另一方面,通过展示我军新体制、新能力、新风貌,彰显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体现人民军队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铿锵步伐。

    第二个特点是,既体现军兵种特色,又展现一体化联合,徒步方队,重点展示我军改革重塑后新的军兵种结构布局,以及“三结合”的武装力量组成;装备方队,重点展示我军装备体系建设最新成果,通过群队联合、方队合成的编组方式,体现我军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的力量运用新模式,反映我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空中梯队,重点展示我空中作战力量体系化水平和快速提升的先进战斗力。

    第三个特点是,既有传统主战力量展示,又有新域新质力量参阅,这次参阅的所有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在展示新一代传统武器装备的基础上,也安排部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参阅,体现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天安门,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天安门广场气象恢宏,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天安门城楼庄严雄伟,宏伟壮观。天安门阅兵闻名世界,吸引世界媒体眼球。

    阅兵是古今中外一种隆重而盛大的军事仪式,起源很早。据记载公元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已有阅兵的活动。十八世纪以后,在西欧等国广泛普及阅兵活动。二战时,如斯大林、艾森豪威尔、丘吉尔、戴高乐等盟军统帅,都很重视阅兵。当时,美国将领巴顿接管同德军作战失利的第二军,通过检阅发现了该军士气低落、纪律松散,就着手进行整顿,举行几次类似于阅兵场面,使该军提高了战斗力。1945年6月24日,苏军曾在莫斯科红场举行胜利大检阅,显示了当时苏军的强大战斗力。

    现在阅兵分为国家组织的阅兵和军队内组织的阅兵。国家组织的阅兵,由诸军种、兵种、军事院校、武装警察和群众性武装组织等参加;军队内组织的阅兵,由诸军种、兵种或单一军种、兵种部队参加。

    现在阅兵有陆上、海上、空中等方式。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国家迎送宾客、大型军事演习或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开训动员、院校学员毕业典礼时举行。目的是展现部队的精神风貌和军队建设成就。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受阅的地面部队编组成若干徒步、机械化方队,以护旗方队为先导行进,并配置有司礼部队、军乐团(队)等。阅兵进行中,受阅的空中飞行梯队依次通过检阅台上空表演空中芭蕾舞、蓝天交响曲。

    值此喜迎喜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全国人民正意气奋发、豪情满怀唱响“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走进新时代”“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等祝福祖国歌曲,全国各地到处洋溢着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息。

    回顾76年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可谓弹指一挥间!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扬眉吐气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开国大典。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响彻长城内外、五湖四海,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10月1日是国庆节,也是我和我父亲共同庆祝的生日。因为我父亲身份证号码后八位至五位阿拉伯数字是1001,阳历生日是10月1日,他是一名在原总参某部机关服役的老兵。而我的名字之所以叫魏庆,我父亲说就是为了庆祝伟大祖国母亲生日而起,因为我是1993年10月3日出生,我们一家三口也与国庆50周年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顾庆祝建国50周年那一天,虽然我年仅6岁,但是我童年的记忆铭刻在心,终身难忘。每逢国庆到来之际,我的脑海中总是闪现:当阅兵式结束后,花海如潮的广场,紧随着是群众方队,当好日子的音乐响起,我在天安门广场上骑在爸爸宽阔的军人肩膀上,手拿鲜花、气球代表军人家庭,我爸爸迈出铿镪有力的步伐,走在三口之家方队(仅有6个军人家庭)中的激动人心的场景,威武雄壮的三军仪仗队、步伐整齐的分列式、群众游行方队仿佛历历在目,好日子的歌曲在耳边回荡。有时候,我爸爸回忆这次终身难忘的旅程对我说:当时,我们从王府井大街女子百货商店向南再右转弯,沿着东安街,途经北京饭店、天安门广场、工人文化宫,一直到西长安街第一个拐弯处,不知不觉在欢乐气氛中就走完了,途中自始至终没有感觉一点累。

    多么严整豪迈的阵容,多么震撼人心的足音!当我们一家走过天安门城楼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东西两侧观礼台上的来宾,都为这宏大的阵容和整齐划一的步调三口之家方队而喜悦,而惊叹,无数双手向着我们挥舞致意。有幸的是,人民日报记者拍下我们一家三口这一历史瞬间的镜头。我爸爸把这一张难得珍贵的照片作为微信头像。

    如今,26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一名青年新闻工作者、党务工作者、数字媒体工作者,可以给军娃们讲讲天安门16次阅兵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开国大典阅兵,奠定了新中国阅兵式的基本框架。

    1950年,第2次国庆阅兵。1950年国庆阅兵,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次国庆阅兵。当时的天安门广场时称人民广场,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一年庆祝活动时,冠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庆节”的称呼,这一“届”的称谓一直沿续到1954年国庆节。1950年庆典大会首先举行了阅兵式,由阅兵司令朱德检阅陆海空三军和公安部队。

    1951年,第3次国庆阅兵。这次阅兵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学员,他们都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当时正在军事学院学习军事科学。接着是各军校的学员方队,然后是各军兵种部队。这种以军事学院方队为“龙头”的队列排序方法,一直延续到1959年。

    1952年,第4次国庆阅兵。1952年国庆阅兵,民兵方队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公安部队首次参阅。本次阅兵最为奇特的是,民兵大队的成员来自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穿著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手里拿着新式的作战武器。摩托化步兵方队乘坐的并不是汽车,而是160辆摩托车,煞是威风。在阅兵部队后面压阵的,是鼓乐齐鸣的军乐团。

    1953年,第5次国庆阅兵。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使用的还是苏联的“卡秋莎”火箭炮。

    1954年,第6次国庆阅兵。1954年国庆阅兵,“逢五小庆”的年头。这次国庆受阅部队中,出现了伞兵部队的方队,但伞兵部队并没有跳伞。而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则是最后一次接受检阅。

    1955年,第7次国庆阅兵。1955年国庆阅兵,人民解放军将士换了新装。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着崭新的新式军装,佩带军衔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刚授衔的元帅和大将等,在阅兵结束后,兴高采烈地在天安门城楼上合影留念,这些照片现在成为开国将帅们着新军装、为数不多的珍贵图片,有的还成了将帅们的标准照,照片上他们个个露出会心的微笑。

    1956年,第8次国庆阅兵。1956年国庆阅兵,阅兵式在滂沱大雨中进行。这次阅兵是新中国前几次大阅兵中唯一一次冒大雨阅兵。这天的北京从清晨就开始下雨,受检阅的队伍在雨中进行,分列式开始时,雨下得更大了,天安门广场成了一片汪洋,指战员们的衣服全被雨打湿了。他们身上蒸发出的热气,成了一层乳白色的薄雾。他们踏着军乐的节奏,高挺胸膛,踏起水花,齐步向前。

    1957年,第9次国庆阅兵。1957年国庆阅兵,国外来宾空前多。这次阅兵引人注目的不是受阅部队,而是国外来宾空前的多。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及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参加检阅,应邀来我国访问的匈牙利、保加利亚、印度尼西亚、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缅甸等国的客人也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检阅,还有应邀前来访问我国的50多个国家的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在华外国专家等也观看了阅兵式。

    1958年,第10次国庆阅兵。1958年国庆阅兵,“战争气氛”较浓。1958年8月底,炮击金门作战刚刚打响,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乘车检阅了陆海空三军。这次阅兵的分列式中有基干民兵队伍,他们中许多人是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老根据地的民兵杀敌英雄,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铁西瓜”打败过敌人。

    1959年,第11次国庆阅兵。1959年国庆阅兵,“逢十大阅”的年头。本次阅兵,参加典礼的各界群众人数最多,70万人。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是中国自行制造的。受阅部队由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组成。

    1984年,第12次国庆阅兵。1984年国庆阅兵,第一次国防力量大检阅。此次阅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大阅兵。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全部是国产现代化兵器,压轴的海军导弹部队方队、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方队和战略导弹部队方队尤为引人注目。其中战略导弹部队是首次向全世界亮相。

    1999年,第13次阅兵。50年国庆盛典,参加首都阅兵的我军英雄部队以强大的阵容,雄伟的气势,精良的装备,高昂士气,向世界展示了新时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崭新精神风貌。

    2009年,第14次国庆阅兵。2009年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10时37分,阅兵分列式开始。由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组成的方队,护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走在最前面。随后,由军区、军兵种、武警部队和总部直属部队以及北京市民兵预备役部队8000余名官兵组成的13个徒步方队,雄赳赳气昂昂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2015年,第15次阅兵。2015年9月3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65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高级别代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30个国家的外军观摩团团长等出席大会。上午10时整,纪念大会开始。70响礼炮响彻云霄,200名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迈着有力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国旗杆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合唱团奏唱《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齐声高唱,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结束时阅兵仪式开始,习近平乘红旗牌检阅车依次检阅11个徒步方队、27个装备方队。10时41分,空中护旗方队率先亮相,揭开阅兵分列式的序幕。在摩托车队护卫下,抗战老兵、英烈子女和支前模范乘车方队,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来自五大洲17个国家的军队方队或代表队,由坦克、战车、火炮、导弹、无人机等组成的地面装备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11时25分,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编成的9个空中梯队呼啸而来。纪念大会历时1小时38分钟,于11时38分圆满结束。

    2019年,第16次国庆阅兵。2019年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10时15分,阅兵仪式开始,标兵就位,军乐团吹响阅兵式号角。习近平乘坐红旗检阅车,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阅兵总指挥、中部战区司令员乙晓光报告受阅部队列队完毕,习近平下达检阅开始的命令。习近平乘车行进至党旗、国旗、军旗前,向旗帜行注目礼。随后,在军乐声中,习近平乘车沿着宽阔的长安街,依次检阅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10时43分,空中护旗梯队拉开了阅兵分列式的序幕,3架直升机分别悬挂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同其他直升机组成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随后,20架直升机组成巨大的"70"字样,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70年光辉历程。天安门前,15个徒步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32个装备方队分为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装保障、战略打击7个模块,按照联合作战编成隆隆驶来,接受检阅。11时23分许,11个空中梯队从远方飞来,全场目光投向天安门上空。领队机梯队拉出7道彩烟,开启了空中梯队的帷幕。预警指挥机梯队、海上巡逻机梯队、运输机梯队、支援保障机梯队、轰炸机梯队、加受油机梯队、舰载机梯队、歼击机梯队、陆航突击梯队依次低空飞过。教练机梯队划出7条彩带。随着7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7万只气球腾空而起,游行群众朝着天安门城楼方向欢呼致敬,习近平等向各界群众挥手致意。庆祝大会历时2小时40分钟,于12时40分圆满结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宗赫、单贺攀:赓续红色血脉,赋能实践育人(组图)
·下一篇:无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开展景区国庆节前安全检查(组图)
·颜莹莹:喜迎国庆,礼赞祖国——麻城市第六幼儿园乘马岗乘马园区开展国庆节系列
·特稿:喜迎国庆,礼赞祖国——麻城市第六幼儿园乘马岗乘马园区开展国庆节系列活
·张敬武: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的庆祝
·特稿: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的庆祝
·雅安市芦山县国庆节掀起学党史高潮(图)
·骆志勇:雅安市芦山县国庆节掀起学党史高潮(图)
·特稿:雅安市芦山县国庆节掀起学党史高潮(图)
·红色头条: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好戏连台,掀起红色文化热潮,向国庆节献礼
·国庆节假期开馆公告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魏庆:我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6次天
特稿:我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6次天
李宗赫、单贺攀:赓续红色血脉,赋能实践育
特稿:赓续红色血脉,赋能实践育人(组图)
王子涵:梅园星火燃初心,红色沃土育精神(
特稿:梅园星火燃初心,红色沃土育精神(组
红色联播-唐波:市老促会赴巴山开展红色文化
红色书画-宋明政:千余封军事电报创作献给伟
央行名称神泉定(组图)
杨文忠:央行名称神泉定(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