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百团大战胜利的有力注脚——日军冈崎支队覆灭始末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余戈 吴京昴
浏览次数:
2025-08-10 11:11:1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百团大战》《亮剑》等影视作品中,八路军全歼日军“冈崎大队”的经典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冈崎支队”(或“冈崎大队”)之名也更加为人所知。然而,这支日军部队的真实称谓、具体来历以及在百团大战中的溃败过程,长期以来并不广为人知。这支日军部队究竟是什么样的来历?又是怎样的结局?

    冈崎谦受:“战争机器”是怎样养成的

    冈崎支队的指挥官冈崎谦受,1894年3月11日生于日本福冈县,1915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7期。其军事履历,堪称一部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微缩史”。他早年参与日本武装干涉苏俄革命的所谓“西伯利亚出兵”,在冰天雪地中为军国主义扩张卖命。在中国的北伐战争时期,他在天津与北伐军对峙,意图阻挠中国国民革命进程。随后,他将屠刀挥向东北,参与镇压东北抗日武装力量。1939年,这个沾满鲜血的“战争机器”被调至驻山西第37师团,先后担任第37步兵团司令部附、步兵第226联队附。

    这些经历塑造并强化了冈崎谦受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思想。当他秉持着“大东亚共荣”的侵略幻想踏上华北土地时,未曾料到自己的命运将与一支临时拼凑的日军支队紧密相连,更不会想到个人的覆灭与家族的悲剧,正悄然编织成一张无法挣脱的因果之网。

    第一次组建:暴雨之夜的狼狈驰援

    1940年8月20日夜,正太铁路沿线暴雨如注,八路军破坏正太铁路的战役按预定计划打响,犹如惊雷炸响在日军的防线之上。太原的日军第1军司令部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阳泉作为正太铁路中段的枢纽,正遭受八路军第385旅的猛烈围攻,狮脑山、庙高地(南山)等战略要地相继失守,日军自诩的“钢铁封锁线”已然名存实亡。8月21日,驻运城的日军第37师团接到第1军紧急命令,从步兵第226联队中迅速抽调兵力编成一支混成部队,由冈崎谦受中佐担任支队长,下辖3个步兵中队(分别由重士、福田、新井指挥)、1个联队炮小队(由箱田中尉带队)及机关枪队,全员516人,从安邑乘列车北上驰援阳泉。

    这支仓促组建的“救火队”,从出发伊始便陷入了八路军精心布下的“铁路陷阱”。日军第226联队2大队附尾岛芳美中尉的日记,成为记录其狼狈窘境的珍贵史料。8月21日0点,他在日记中写道:测石车站的警备队正与八路军激战,井陉附近的铁道已被爆破,正太线从石门到榆次段彻底中断。半小时后,列车在阳泉前方被迫紧急停下——铁轨早已被撬得七零八落,“列车被迫原地滞留”,车厢外的警备队士兵们如临大敌,紧张地端起了枪。

    然而,对于日军来说,战场局势正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恶化。凌晨1时,赛鱼车站传来密集枪声,娘子关方向的炮击声隐隐约约;1时30分,阳泉车站四周突然响起激昂的冲锋号,八路军战士如潮水般从黑暗中涌出。日军山炮队慌忙开炮还击,刚赶到车站统一指挥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旅团长片山省太郎,只能仓促组织部队进行反扑。尾岛芳美在日记中抱怨道:“近处枪声不断,运输途中险情频发。发电向重松部队长(第226联队联队长重松吉正大佐)报告,支队全员516人悉数被困阳泉,寸步难行。”

    此时,冈崎支队作为日军增援部队,已改由日军阳泉警备队——独立步兵第15大队大队长德江光指挥。5时,“配发了早餐,命令支队全员,除负伤等不能出动的,全部参战”。14时,又接到新的命令:反击正在进攻阳泉制铁厂的八路军。江藤军曹带着123名士兵,向阳泉西北方向前进。“16时35分,城江伍长以下37名,向阳泉制铁厂出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连绵阴雨未歇,枪炮声亦未止息。8月22日的日记中,尾岛芳美提到救护所和医院在统计伤亡,当日阵亡2人、负伤1人,“制铁厂附近枪声最为密集”。8月23日,已有319人投入战斗,留守的人中,28人负伤入院。直到8月30日,他仍在日记中沮丧地记录着:“阵亡6人,入院13人,调走30人守卫医院,并担负火化阵亡者,仅剩105人留守”“阳泉以西出口的铁路又被大规模爆破了”。

    这支增援部队最终未能扭转日军在阳泉的战局,反倒被困在这里。由于正太、同蒲铁路均损毁严重,冈崎支队余部无法按原计划返回日军第37师团归建。于是,冈崎谦受只能带着剩下的残部,继续配合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在阳泉附近进行“扫荡”。尾岛芳美在9月的日记中提到,“冈崎中佐的指挥部设在阳泉车站旁的破庙里”,印证了该部长期滞留的困境。

    极具讽刺的是,尽管冈崎支队在阳泉作战已竭尽全力,但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指挥官(旅团长片山省太郎、高级参谋土田兵吾、大队长德江光)为顾全本部颜面,对这支远道驰援的“客军”未留下只言片语的回忆——这也正是其在很多记述中被“隐身”的主因。

    第二次组建:“大杂烩”部队陷入绝境

    两个多月后,冈崎支队又出现在武乡。这一次的部队构成,也是第一次行动的“遗产”。1940年10月,日军第1军为扭转百团大战后期的不利局势,决定仍从第37师团抽调部队,再次组建冈崎支队,支队长依然是冈崎谦受。

    此次组建的冈崎支队规模显著扩大,其组成如下:步兵第225联队3中队军官5名,士官和兵150名;步兵第226联队2大队军官25名,士官和兵792名;步兵第227联队6中队军官5名,士官和兵146名;其他部队军官2名,士官和兵101名,加上冈崎谦受,共计军官38名,士官和兵1189名,合计1227名。

    由于冈崎谦受本人此时仍滞留阳泉至太原一线,所拨配的兵力只好北上向其靠拢。于是,这支日军的主力于10月6日从闻喜出发,10月9日抵达南关镇。冈崎谦受则带着第一次组建的支队残部,于10月6日自太原南下沁县,与其会合。

    按照原计划,这次冈崎支队大部兵力要参与合围沁河上游的八路军第129师部队,冈崎谦受本人则率一部兵力(第一次组建的支队残部及少量新增兵力)留驻沁县,作为后续行动的机动力量。但10月11日,日军第1军突然改变计划:因独立混成第4旅团在百团大战前期损失惨重,战力薄弱,命令冈崎谦受亲率留驻部队转向武乡以东,协助其进行“扫荡”。

    此时,冈崎谦受直接指挥执行武乡以东“扫荡”任务的部队,其构成变得极其混杂:日军第37师团1个步兵中队、独立混成第9旅团1个步兵中队、独立混成第4旅团12大队1个步兵中队、独立混成第9旅团1个山炮兵中队(欠1个小队)、工兵1个分队、旅团属无线电通信1个分队、战斗救护班、辎重兵1个小队(欠1个分队),共计军官19人,士官和兵516人,合计535人。这支部队因仍由冈崎谦受带队,支队本部也在此,所以仍然称为“支队”——毕竟,日军的“支队”本就是兵力规模不等的临时编制。

    随即,冈崎谦受便率领这支临时拼凑、任务变更的部队,先是与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铃木支队配合“扫荡”黎城西井镇、东崖底,在行动中意外发现并偷袭了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而后爬上太行板山豁口,经左会至洪水镇继续“扫荡”时,遭八路军新10旅堵击,转而向东南撤至大塘,又在石门村遭八路军顽强阻击,被迫向北退守柳树垴和关家垴高地。

    彭德怀副总司令果断下令:“坚决歼灭这股敌人!”按照部署,八路军以第386旅自东南、新10旅主力自西南、第385旅自北侧、总部特务团从东侧,共6个团围攻关家垴;以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2个团进攻柳树垴。自10月29日至31日,八路军经3天血战,予冈崎支队以歼灭性打击,毙伤其大半,冈崎谦受亦遭手榴弹炸毙。此时,日军战机飞来助战,附近的日军迅速向关家垴聚拢,八路军不得不分兵阻援,冈崎支队残部得以乘隙连夜突围逃脱。八路军在打扫战场时,于辎重小队的遗物中发现一本被雨水浸透的账簿,上面清晰记录着该部8月在阳泉采购马料的账目。

    历史拼图:同一支指挥棒下的无解败局

    冈崎谦受毙命后,其家族亦深陷战争反噬:在1945年九州大轰炸中,其儿子、女儿死于美军轰炸,家庭支柱崩塌;1947年,其妻子因长期抑郁离世。更具讽刺的是,他的小舅子竟以“遗族”身份冒领抚恤金长达40年。

    这接踵而至的厄运,正是对冈崎谦受穷兵黩武生涯的残酷印证:他为日本帝国征战半生,双手沾满鲜血,却无力庇佑家人;所谓“帝国勋章”“军人荣耀”在战火中化为乌有,连身后抚恤金也成了他人“盘中餐”。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香山时期的纪律作风
·下一篇:无
·百团大战:举世瞩目的战略性进攻
·百团大战:不畏强敌敢亮剑
·山西阳泉电视台访谈百团大战及陈锡联指挥的狮脑山阻击战(组图)
·百团大战之阳泉鏖战(组图)
·百团大战档案中的抗战记忆
·习近平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鉴往知来丨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组图)
·时政画说丨山河铭记
·红色头条:习近平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百团大战胜利的有力注脚——日军冈崎支队覆
永不褪色的战旗
谱写“军民一家亲”的时代赞歌
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深厚伟力
红色联播:芦花会议会址五代红色守护传承人
红色联播:纪念长征胜利89周年 纪念长征193
芗城芝山: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点燃报国志(
红色诗词-宋有荣:立秋吟(外一首)
一老一小工程在行动之促进中国青少年儿童健
一老一小工程在行动之第十六届公益冬令营(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