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芦花会议的召开
今年是长征胜利89周年。长征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就必须重温在四川阿坝黑水召开的、举足轻重的1935年7月中央政治局芦花会议。
卓克基会议后,红军根据北上方针,自梭河经刷经寺往黑水前进,但此时张国焘向中央提出“速决统一指挥的组织问题”。为增强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和信任,进一步统一两大主力红军的行动,中共中央在黑水芦花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会后,毛泽东等离开芦花,翻越仓德山和打鼓山,28日到达松潘县毛儿盖。
1935年7月21至22日在阿垻黑水县芦花镇召开中央政治局第六次常委会会议90周年(简称芦花会议)
黑水,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个县,面积4356平方公里,人口56115,称得上“地广人稀”。人口中藏族占百分之80,汉族占百分之14,其余的是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黑水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3544米,高差1000至2000米。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8座。境内河流纵横,水量充沛,黑水河、毛尔盖河、小黑水河和48条溪沟,形成树枝状水网,年平均地面水流总量61.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4亿立方米。在古时候,人们将这个地方视为“人马为土、商旅裹足”的边寨不毛之地。
可是,当年的红军来到这里是迫不得已进行的一次艰苦卓越的万里长征。红军翻越的5座雪山,有3座在黑水境内。黑水的那些雪山、草地、森林、冰川、河流,皆成为考验红军指战员生命极限和意志品质的天然障碍。
芦花会议一一1935年7月21日至22日在四川西北的芦花(今黑水)县芦花举行了第六届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王稼祥、博古、凯丰、邓发、李富春、刘伯承、陈昌浩、徐向前等13人。
中心议题是讨论红四方面军的工作问题,总结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到川陕根据地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张国焘作红四方面军发展历史情况的报告,徐向前和陈昌浩分别作关于红四方向军情况的补充报告。
会议对上述三个报告进行了讨论,在肯定红四方面军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其主要问题。芦花会议对增强两大主力红军的团结,统一部队组织与指挥,起了一定的作用。会议开始后,主持会议的张闻天首先提出了中央对于解决组织问题的意见:军委设总司令和总政委,由朱德担任总司令;张国焘任总政治委员,军委的总负责者。军委下设常委,过去是四人,现在增加陈昌浩。周恩来调至中央常委工作。但在张国焘尚未熟悉工作前,周恩来暂时帮助其工作。
想当军委主席的张国焘当然明白,在这个会议上他是绝对的少数,他不可能提出自己当军委主席的意见。于是,张国焘表示"基本赞同"。但是,他提出了增补中央委员会成员的建议。毛泽东的回答是:提拔干部是需要的,可是在目前形势下,中央不需要集中很多干部,因为部队更需要干部。在这里,徐向前被授予一枚中华苏维埃五星金质奖章,也成了长征途中唯一被授勋的元帅。
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也是有名的会议。在长征的重要关口,对提高、统一红军广大指点员的思想认识,抵制张国焘的阻挠,团结四方面军北上,集中红军主力向松潘、毛儿盖挺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所以,芦花会议的召开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红军团结:会议期间,红一、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进行了坦诚的交流,这有助于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两个方面军的团结,从而强化统一领导和指挥。
@统一组织与指挥:会议对两个方面军的番号进行了统一调整,这有助于加强两个方面军的团结,并贯彻执行两河口会议决定关于两军会师后合力北上川陕甘新的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肯定历史功绩与指出问题:会议充分肯定了红四方面军的历史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这对于帮助红军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取长补短,加强部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执行即将进行的《松潘战役计划》都是很有意义的。
@推动北上战略:会议推动了张国焘积极执行中央北上路线,这对于红军的整体战略方向和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芦花会议不仅是一次红军内部的会议,更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会议,对于红军的团结、组织、指挥和战略方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工农红军于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转战驻留于阿坝州的雪山草地,走遍了藏乡羌寨。长征途中,红军在阿坝境内召开了两河口会议、卓克基会议、芦花会议等10余次重要会议。于是今天我们踏上红军长征之路,前往阿坝州黑水县探索“芦花会议”留下的红色历史文化遗迹,重温红军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在黑水三进三出,红军先后三次进出黑水接近9万人,而当时黑水人民不足2万人,红军在黑水期间共筹集粮食710万斤,平均每位黑水人民为红军筹集粮食约350斤。这在长征途中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能完成这样的奇迹,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群众对红军战士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地群众有存粮的习惯。粮仓就是当时存粮筹粮的历史见证。
红军离开黑水后,泽旺头人成为了第一代红色守护人,泽旺将守护的的责任传给了他的儿子王扎,王扎传给了儿子仁真,仁真传给了现在的第四代红色守护人彭初。正是泽旺一家四代人祖辈相承,80多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才使得芦花会议会址成为中共中央在雪山草地期间召开的7次重要的政治局会议会址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
历时一年零两个多月。厚重的红色文化、永不言弃的革命精神,始终感染着黑水人民。重走黑水小城里的长征路,共同追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铸牢中华民族求独立解放的伟大信仰,发扬民族团结的伟大精神,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前进的脚步,奋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
追寻红色历史,为不忘父辈用鲜血及生命打下的江山,正如习近平主席讲的“人民是江山”!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更要珍惜守护好地球上一抹东方红;书写红色记忆,为让我们这承上启下的一代,更好履行肩负对社会和青少年传承的义务与责任。
二,芦花会议遗址介绍




我们眼前所看到的的这栋石木结构的藏式民居是芦花会议会址,中共中央在这里先后召开了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红军长征在雪山草地期间面临着三大危险: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党内激烈的斗争。在这三大严峻形势背景下召开的这两次政治局会议在党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长征芦花会议遗址陈列馆馆藏

1935年7月芦花会议在泽旺头人自住小楼召开




保持会议室原样






徐向前使用过的地图





朱德当年在芦花山上挖野菜用过的工具

第四代传承人彭初讲述当年毛主席向他家借镰刀割麦子的故事


泽旺头人抵抗国民党入侵使用过的配枪。1935年7月


四,芦花会议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
芦花会议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始建于1994年,总占地面积5.8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芦花会议为核心,大力推动国家长征文化公园黑水段重点展示园的建设。正因为会址的保存完好,承载了许多厚重的红色文化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下一步我们计划将芦花会议会址所在的泽盖村打造成AAA级红色旅游景点,并打造成中组部所确定的最美红色乡村。


芦花会议红色教育基地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刚刚第四代守护人为领导们介绍的芦花会议会址就是基地的第一部分,会址旁边延伸而出隐约可见的栈道是芦花会议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第二部分芦花漫道。芦花漫道全长5.5公里,总投资860万元。走在芦花漫道上可以看到黑水县城的全貌,原来的羊肠小道,如今的芦花漫道,可以感受到黑水日新月异的变化。
学习、瞻仰、参观、群众,乘车上山的这条路为芦花会议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第三部分:红船路。红船,中国共产党扬帆起航之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变强,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为进一步传承红船精神,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团结意识,由浙江省嘉兴市投资830万于2020年建成,全长1.6公里。


团结广场。长征途中,在统一战线的感召之下,各民族共克时艰,团结奋进,团结广场由此得名。在团结广场上有非常多的红色元素和建党元素,每逢重要节假日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单位来这里举行多种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比如重温入党誓词、廉政教育,就会有许多要求到这样要求来这里瞻仰、研学、体验的信息,如:彭书记您好!我是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的副院长赵宇鴳,我们这两天带学生又来黑水实习了。我们想13号上午来芦花会议旧址参观一下,不知道合不合适。我们师生一共42人。未来我们也会有些研学团队过来,也想组织参观旧址。红色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