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弘扬西柏坡精神>>正文
西柏坡礼赞
2006-06-17 14:18:22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张文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毛泽东能否改写历史,这只能等历史自己评说,至少他的告诫在当时起到了作用。西柏坡的山冈上紫气升腾,一条金光大道直通北平城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步跨上了天安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浓重的湖南口音响彻世界,中华大地沸腾了,六万万中国人,一百年来第一次做了主人。

  做了主人的西柏坡人没有骄傲,他们送走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继续躬耕红土地上祖祖辈辈微薄的希望。红土地产不出更多的财富,西柏坡人甘于清贫。几十年过去了,西柏坡的山梁还是那道山梁,当年的老妈妈早已不在人世,当年的少妇也已满发银丝。当年年轻的战士故地重游,抚今追昔,“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几十年的历史定格在院中那方龟裂的石桌上,清瘦的面颊老泪纵横---

  俱往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情系西柏坡

  从石家庄往西走不远,就看到连绵不断的太行山了。正是这古老而神秘的巍峨太行,孕育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西柏坡。

  我已经是第三次来西柏坡了。每次走进她,心中总会生出无限的敬仰与感慨。西柏坡作为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同韶山、井冈山、延安一样,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圣地,值得我们怀念和向往。

  这里曾经是伟人们生活和战斗的地方。从1948年5月到1949年3月,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在这里驻扎的时间还不到10个月。这10个月,是解放战争后期的10月,是“谈笑间樯橹灰”的10个月。10个月的时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率领的中央工委先后进驻西柏坡村,在村东头借用了13户村民的民房。此后,历史上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就在这些普遍的北方小平房里展开了。1973年2月,周恩来为西柏坡题词说:“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很难想象,这些别无二致的普通平房怎么会盛得下历史上那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云画卷?

  最不能忘怀的,是西柏坡陈列馆内那个名为《不夜的山村》的腊像景观:深夜,雪花无声地飘落。万籁寂静,平房内依然灯火明亮。毛泽东等人正或坐或站地偏向在一幅作战图旁。屋外的一位小战士手拿电报正准备进来汇报。寂静的村庄和屋内热烈的气氛,即使是在几十年后依然解手可及,感人至深。

  在毛泽东故居内,讲解员讲起了办公桌上的小油灯。当年,这盏油灯曾经遍身油渍,一朵淡黄色的火花深深伴随着主席伏案工作的身影彻夜跳动。顺着讲解员的思路我仿佛看到,当年毛泽东端着它查看军事地图的神情,灯火照亮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正是这一夜夜的灯光中狂风暴雨地发生着激烈变革。这里的那一间小平房又不是如此呢?在西柏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屋内一盏明灯亮,窗外万树石榴红”。

  中国共产党从延安时期就坚持的艰苦相互的作风在西柏坡时期延续下来。董必武在这里看着夫人纺线的身影随口吟诗:“捻手巴掌握手拳,看时容易做时难。”平房内伟人们曾经使用过的生活和工作用品都十分简陋。一床、一桌、一椅、一柜、一书架足矣。任弼时的寝室内铺着在延安大生产时织的破旧毛毯,刘少奇故居内放着跟随他转战南北的白茬旧木箱,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竟是当初的中央工委自己建造的大伙房。如此简陋的条件却酝酿了惊心动魄的历史,这无论如何都不能不让人感慨。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在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观西柏坡,每一位讲解员都会给你说:“尽管她没有故宫馆藏文物那样价值连城,没有临潼兵马俑的雄伟壮观,但因为她的精神和力量而显得十分伟大。”

  是啊,西柏坡的红色力量已成为我们党持久生命力的源泉。几十年来,西柏坡精神越加鲜明,越加让人向往。人们来到西柏坡观瞻旧物,感受伟人们的气息,已经不是单纯的游览,而是精神的回归。西柏坡的魅力在于从那个年代走来的“红色。”是毛主席在这里所讲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矣、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它被称为“西柏坡精神。”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
·上一篇:牢记“两个务必” 坚持求真务实
·下一篇:实践“三个代表”弘扬西柏坡精神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不老的山,不老的水,不老的老区人民
·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抒怀
·让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圣地遐思
·靓丽的风景-革命圣地西柏坡
·实践“三个代表”弘扬西柏坡精神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西柏坡,中华一支歌 (歌词)
·永远的课堂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红西路军纪念馆数字虚拟体验系统项目投入试运行
吴宏瑜:红西路军纪念馆数字虚拟体验系统项目投入试
特稿:红西路军纪念馆数字虚拟体验系统项目投入试运
三字经·中国梦
特稿:三字经·中国梦
黄志炘:福建省首个红色书屋落户古田旅游区(组图)
特稿:福建省首个红色书屋落户古田旅游区(组图)
王曦曼:猴场会议会址上半年游客接待量统计分析(图
特稿:猴场会议会址上半年游客接待量统计分析(图)
育英同学会参观首诚农业公司(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