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典勿忘国耻仇, 【念】想当年国破伤, 【中】华儿女志如钢, 【国】仇家恨记心上, 【抗】日军民齐参战, 【日】寇侵华罪滔天, 【战】场残苦血成河, 【争】先恐后保家国, 【胜】勇军民齐合力, 【八】年抗战斗顽敌, 【十】面埋伏持久战, 【周】旋巧妙传佳话, 【年】年岁岁永不忘。
①作者简介:尹宪成,退休干部,今年81岁,妻子朱洪芝,退休职工,今年82岁。夫妻两人爱好文学,经常以诗交流人生感悟,十八大以来,夫妻两人先后在全国多家报刊.和新媒体发表传播正能量讴歌新时代的诗歌散文和回忆文章一万三千八百余篇。
②注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来由历史背景,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准备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读《终战诏书》,向全世界宣布投降决定,但战场上的枪炮声并未停止,特别是在中国东北地区,惨烈的战斗仍在继续。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同盟国代表注视下签署了投降书,随后,中国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将军代表四万万中国人民接受了日本的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落下帷幕,纪念日的确定,国民政府时期:1945年9月3日,中国大地上鞭炮齐鸣,人们涌上街头拥抱欢呼,国民政府下令全国放假三天,举国欢庆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1946年,国民政府通过决议,宣布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23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8月15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但这一决定仅实施了一年多时间。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关于规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明确延续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99年9月18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次明确规定了“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地位2014年立法确定: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②后记,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中。卢沟桥事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