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 页 >> 最新播报
蔡畅:永远的“大姐” 永远的长征(组图)
2016-03-01 14:06:54
作者:江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蔡畅红军照。(中红网红色图库)

1925年,李富春和蔡畅夫妇在广州。(中红网红色图库)

1936年,蔡畅给美国记者斯诺做饭。(中红网红色图库)

1936年10月,蔡畅(左二)与一方面军的刘英(左一),二方面军的陈琮英(右二)、夏明(右一)在一起。(中红网红色图库)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记者海伦·斯诺镜头中的蔡畅。(中红网红色图库)

1937年,蔡畅在甘肃与回族女干部高桂英合影。(中红网红色图库)

1937年,蔡畅抱着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在延安凤凰山。(中红网红色图库)

抗日战争时期,李富春和蔡畅夫妇在一起。(中红网红色图库)

1951年,蔡畅(右)和邓颖超在交谈。(中红网红色图库)

1980年5月14日,蔡畅80寿辰时在家中。左起邓小平、卓琳、蔡畅、康克清、邓颖超。(中红网红色图库)

    湖南双峰山下的一个“毛妹子”

    湖南省双峰县以两座相对的山峰而闻名于世。1952年建县时,县名有多种选择,有人征求在北京工作的蔡畅的意见,她说还是“双峰”好,故名双峰县。原来,这位清代著名将领曾国藩的后裔,在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1900年5月14日),就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光甲堂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复姓蔡林,名咸熙,乳名“毛妹子”,是父母的第六个孩子。在故乡群山环绕的紫云峰下,蔡畅(毛妹子)随兄姊割草放牛,栽花种豆,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蔡畅兄妹后来成为共产党人,受母亲葛健豪影响极大。1913年,接受革命思想影响的母亲变卖金银首饰等妆奁,带着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一起进学校求学。母亲在高级小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办了一所学校并自任校长。为节约开支,蔡畅转到母亲办的学校读书,兼教音乐、体育课。

    正当蔡畅潜心读书之际,父亲蔡蓉峰从上海回到家乡。他素来认为女孩子应擅守“娘家做女,莫出闺门”的古训,因而对蔡畅上学读书很看不惯。这年夏天,他擅自接受一家地主给的500元光洋的聘礼,将蔡畅许配给这家做小媳妇。一心想求学上进的蔡畅,得知这一消息,气愤填膺。

    母亲对丈夫为了几个钱就把女儿往火坑里推的行为极为愤慨,更何况蔡畅又是这样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她面对丈夫的疯狂举动,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下决心让女儿逃走。在母亲的支持下,蔡畅逃婚长沙,考入周南女校音乐体育专修科,改名蔡畅。1916年春毕业后留校任体育教员。

    哥哥蔡和森和毛泽东友谊深厚,他们在长沙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在国内反响巨大。在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启发帮助和耳提面命下,蔡畅懂得了许多道理,决定和他们走同样的道路。

    1919年,蔡和森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次年1月30日,蔡和森、蔡畅兄妹及母亲葛健豪、好朋友向警予,成为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十二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来到法国马赛。

    留学生活是艰苦的,由于发放的生活费非常有限,蔡畅一家人经常以马铃薯、空心粉、黑面包、大白菜果腹度日。但蔡畅精神上是充实的。课余工余,留学生们相聚美丽的蒙达尼公园,怀着忧国忧民的思想,分析国内外时势,争论救国救民之策。蔡畅开始不大发言,常静静地在一旁倾听,细细体味人们阐述的道理。后来,在泼辣大胆的向警予的影响下,也变得慷慨陈言、直抒胸臆了。

    1920年,赵世炎、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一大批热血青年带着追寻真理、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也来到了法国。不久,蔡畅由赵世炎、刘伯坚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为了方便党的工作,蔡畅从里昂转到巴黎,白天做工谋生养家,晚上做党的宣传工作。

    在法国,母亲做刺绣并从头学习法文,最后也能读法文报纸。1938年,周恩来到长沙时,在繁忙的统战工作之余,专门把蔡母接来。年过七旬的葛健豪却说不愿加重党的负担,还是回乡下,直至1943年病逝。

    蔡畅从1915年到长沙求学,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把童年的欢乐、少年的苦涩都留在了故乡。可她并没有忘记生养她的荷叶这块神奇的土地。本文前面提到,就连设立双峰县,都是根据她的建议确定的。家乡人民也永远怀念她,在县城设立了“女杰广场”和“蔡畅图书馆”,在荷叶光甲堂设立了“蔡畅事迹陈列馆”,并在烈士陵园塑造了蔡畅雕像。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一位“大姐”

    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妇女界有一位几乎人人都以“大姐”相称的英杰,那就是蔡畅。从20世纪20年代起,她就是全国妇女运动的主要领导者,解放后又担任全国妇联主席近30年,其光辉的一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和骄傲。

    蔡畅的第一个爱人并不是李富春,而是另一个留法的湖南人欧阳玉生。欧阳自始至终没有加入共产党,而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欧阳与蔡畅是自由恋爱。欧阳身体不好,在法国期间患了肺结核。那时候,留法的学生生活境况非常差,时常会在饥饿线上挣扎。蔡畅总在欧阳租的房子里,侍候他,为他洗衣做饭。后来欧阳因为参与了“里大事件”,被法国当局驱逐回国,从此俩人分手。

    1920年底,李富春来到法国。李富春、蔡畅都是湖南人,他们同年同月生,蔡畅比李富春大一个多礼拜。他们认识之初,李富春便亲切地叫蔡畅“大姐”。因此,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领导人和李富春一样,都称呼蔡畅为“大姐”,连身边的工作人员,同事也这样称谓。“大姐”成了蔡畅的代名字。

    一次留法学生聚会中,年轻的李富春邂逅了手捧着传单的蔡畅,蔡畅那青春焕发的神采吸引了他。他追了上去,送她回家,一路谈学习,谈生活,谈革命,还谈到了新民学会,十分投机……蔡畅的母亲葛建豪非常喜欢这个质朴活泼的湖南小伙子,热情地招待他吃家乡的辣子拌面。

    蔡畅和李富春在一系列的革命活动中,相互了解和相爱。蔡畅喜欢李富春性格开朗,襟怀坦荡,思维敏捷,办事果断,斗争勇敢而坚决,待人热情而有风趣。李富春爱慕蔡畅举止文雅,仪表端庄,正直聪慧,性格坚强,有理想,有毅力,能吃苦,善思考。同时,李富春也爱蔡畅革命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蔡畅的母亲、哥哥、嫂子也很喜欢李富春。共同的革命志向,使他们携手并肩踏上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付出了全部心血。

    婚后不久,蔡畅怀孕了。性格倔强的她宁愿放弃做母亲的权力,选择“革命家”这一危险且神圣的职业。蔡畅的生活中本来就没有预留孩子的位置,不是她不想要孩子,而是害怕他们的事业会造成孩子的不幸。考虑再三,蔡畅果断地作出了人工流产的决定。她连连找了几家医院,可当时法国的法律是禁止堕胎的,蔡畅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母亲葛健豪却极为高兴,因为她极力反对蔡畅去冒险流产,说是自己放弃做工也要抚养外孙。在母亲和李富春的劝阻下,孩子终于还是生下来了。1924年春,蔡畅在巴黎剖腹生下一个女孩,葛健豪高兴地说:“很像她爸爸呢。蔡畅两个字的法文字母开头都是特,就给她起名特特吧。”蔡畅两口子觉得女儿是在特殊条件下来到人世的,起名“特特”很有纪念意义,于是欣然同意。为表示自己为革命奋斗终生的决心,蔡畅在产床上便做了结扎手术。

    蔡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底,接受组织安排,蔡畅和李富春忍痛离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8月,两人回国,投入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长征出发前的一条毛毯

    1925年,蔡畅回国后任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会副书记,同时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事兼妇女运动讲习所教务主任。北伐时期,任中共湖北省委妇女部部长,大力培养妇女干部,领导建立妇女解放协会。她在武汉三镇成功组织的万人妇女大会震动全国,有力地促进了妇女运动的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她任中共长江局妇女部长,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工厂,领导女工开展秘密斗争。

    1931年冬,蔡畅来到中央苏区工作,继续从事妇女领导工作,历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共江两省委组织部部长、妇女部部长等职。她很快与农村妇女打成一片,积极鼓励与组织妇女支援前线,参加站岗放哨、缝衣做鞋等活动。在动员男子参军上前线后,为了让妇女能成为生产主力,她虚心向老农学习犁耕,然后亲自下水田手把手地给妇女作示范。

    蔡畅她给人印象最深的,无疑就是她如同碎玉般的牙齿,因为她那消瘦的脸上,总是荡漾出关切的微笑。她做事辣利,说话多且快。但她在沉默的时候,也兼具迷人的大家风度。

    在苏区,蔡畅喜欢下乡巡视。她由衷地喜欢那首《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山歌,并常常带头歌唱:

    “苏区干部好作风,
    自带干粮去办公。
    日着草鞋走山路,
    夜打灯笼访贫农。”

    蔡畅巡视的时候,遇到问题就及时处理。好人好事她记在心里,随时准备表彰和上报。遇到坏人坏事,她的心里更是有本帐,有些问题她会直接发动群众,对那些落后乃至做错事的人进行批评和教育,而一些性质恶劣的,她就可以以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对其进行法办。当时,农村有不少家庭仍然存在着歧视和殴打妇女的行为,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她都会看做是老百姓的内部矛盾,尽量调解矛盾,或者说服教育。但是蔡畅也有不能容忍之事,比如对溺弃女婴的行为,她一定是要依法制裁的。制裁的同时,她也尽力设法让政府的工作做得周到,以便使老百姓育儿的负担能够减轻,这样就控制了溺弃女婴行为的动机。她召开妇女干部开会,组织起各村的老婆婆,成立“带孩子组”,保证孩子们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

    巡视除了发现问题,当然还有发现人才。兴国县委妇女部长李美群,是个著名的扩红模范,蔡畅注意了她很久,以后她们又一起访贫问苦,调查研究,晚上在一个床上睡觉。李美群的丈夫钟延章刚刚牺牲,她为此非常抑郁,沉浸在悲痛之中。蔡畅想方设法地安慰她的同时,也举出自己的例子,讲向警予和蔡和森烈士的惨死,她说:“这些暴行吓不倒我的,反动派这样做,只能使我锻炼得更加坚强!”李美群听了之后,深受鼓舞,不久就重新组建了家庭,继续努力为革命工作。

    很快,苏区的红军指战员以及干部群众们就发现了一个小规律——凡是和蔡畅因为感情以及爱情问题促膝谈过心的人,过不了很久就会收获一个爱人。在延安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蔡畅到中央党校,看到一个女生正在为失恋而抽泣着。她关切地对女生说道:“你这么年轻,工作、学习又好,他不爱你了,不要哭,会有人爱你的。”话虽是这么说,可在蔡畅的精心“运筹”下,姑娘不久就发现自己所眷恋的小伙子像被施了魔法,红着脸来重归于好了。的确,蔡畅点了太多太多的革命鸳鸯谱,因为每个人都信任她看人的眼光。

    蔡畅赞赏中央苏区客家妇女的勤劳和勇敢,她常说:“当地的妇女干部,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开会布置工作,她们一个字也记不下来,回去全凭记忆传达,基本精神都能不丢不漏,请她们汇报工作,她们也靠记忆说,有条有理,有全面情况,有典型例子,连数目字也不会有差错,这样的妇女干部如果有了文化,就如虎添翼了。”

    于是,蔡畅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妇女干部的文化水平,各省都举办了妇女干部训练班。她常常亲自监督和帮助女干部们提高文化水平,态度是严格且一丝不苟的。她曾经亲自给危秀英和邓石香等订了学习计划,规定她们早上五点就要起床,学一个钟头的文化再干别的事,还手把手地教她们写字。

    危秀英郁闷地说:“蔡大姐,我不学了,这支笔比锄头还要重。”

    “学写字就像缠小脚一样,苦过一阵子就好了。”蔡畅毫不含糊。

    蔡畅对于个人的私有完全毫无概念,凡是自己有的东西,她都要拿出来和同志们一同分享。每次一分伙食尾子,相熟的一些同志就要求他们请客。她有一条珍贵的毛毯,黑花格子,摸上去又厚又松,这还是蔡大姐到法国勤工俭学后带回来的。蔡大姐可喜欢这条毛毯了,那时部队几乎天天行军打仗,敌情多变,就是这样,她也一直带着这条毛毯,又当铺的又当盖的,舍不得“精简”。

    这一天,蔡畅大姐听说连里的女战士危秀英要去瑞金中央党校学习,于是便叫危秀英晚上到她那儿去一趟。危秀英也正想跟大姐告别一下,于是就乐颠颠地跑去了。

    蔡大姐一见她来了,二话没说,拿出了自己那条心爱的黑格子厚毛毯,打了个对折,让危秀英拉住另一头,举起了大剪刀稀里咔嚓地就从中间剪开了,几下子就将一条完整的毛毯裁成了两条。

    当危秀英还在云雾里班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菜大姐好端端地把毛毯给剪了做什么时,蔡大姐已经将另外半条毛毯包好递到了她的手里,说:“拿着,一个人出去学习,事事要当心,要注意身体,小心别着凉。”

    危秀英这才明白,原来蔡大姐是为了要把这半条毛毯送给她呀!危秀英说什么也不肯要,蔡大姐假装生气地说:“你这小鬼,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剪也剪开了,你不拿走,难道还要叫我重新缝上?”

    没有办法,危秀英心里暖融融地收下了这半条毛毯,并且在后来背上这半条毛毯上了长征路。

    长征路上的一首《马赛曲》

    1934年10月,蔡畅参加了长征,在军委第二纵队政治部民运部工作。那时,她身材纤瘦,但意志坚强。给她备了一匹马,但她很少骑,而是让给伤病员骑,她认为他们更需要马。《军事与泥巴》一书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这样写道:“如果说长征有什么圣徒的话,那么,这个圣徒便是她(蔡畅)。”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期间,蔡畅一直把她母亲的一张旧照片带在身边。为了鼓舞大家战胜漫漫征途,蔡畅和几位留过学的党员整天谈论他们的经历,谈论在国外的学习情况、吃过的好东西以及去过的地方。他们每天谈呀,笑呀,有时还开玩笑。许多同志都知道蔡畅爱唱歌,见到她就纷纷要求:“大姐,来支歌吧。”她从不推辞,立刻引吭高唱《国际歌》、《马赛曲》,气氛顿时就活跃起来,热闹非凡。有时恰好遇到李富春和曾经一起留法勤工俭学的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肖劲光等同志,大家来了兴致,一齐用法语歌唱,个个神采飞扬,豪气冲天。这激昂的歌声,具有神奇的力量,使大家受到鼓舞,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Allons enfants de la Patrie,
    Le jour de gloire est arrive,
    Contre nous, de la tyrannie,
    L'étendard sanglant est levé,
    L'étendard sanglant est levé
    ……

    这段歌声来自马赛曲:“起来,祖国的男儿,光荣的日子已来临!专制的血旗已举起,前来反对我们。听见没有,在农村,这些兽兵的吼声?甚至跑到我们怀里,扼杀我们的孩子和亲人……”(来自里昂大学博士、蔡畅的学弟、法国文学翻译家沈宝基先生的译文。)

    在这段作战频繁、行军艰难的日子里,蔡畅是女红军里最精神焕发的一个。她经常高唱《国际歌》和《马赛曲》等革命歌曲,激励战士们的斗志,召唤他们奋起,鼓舞他们前进。康克清后来把蔡畅讲的故事和笑话称为“精神食粮”。在中央红军30多个长征女红军中,蔡畅无疑具有天然的领袖风度。

    红军四渡赤水通过贵阳城郊时,蔡畅不顾行军疲劳,带领几位女同志,向战士们高呼口号,激励大家乘胜前进。部队快走完了,蔡畅等人还在那里振臂高呼口号。一军团政委聂荣臻走了过来,动情地说道:“蔡大姐,快些走吧,现在我们的左边有龙云5个团驻在龙里附近,右边驻贵阳的是蒋介石的大部队,我们要赶紧插过去,否则两边一夹,我们就暴露了。”蔡畅则毫不在乎地回答道:“我们一定跟上,你们放心走吧。”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在长征中几度遇难几度脱险的邓颖超(组图)
·下一篇:无
·在长征中几度遇难几度脱险的邓颖超(组图)
·红军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将领张琴秋(组图)
·祝贺女红军王定国103岁寿辰活动在京举行(组图)
·李坚真:从童养媳到女红军和革命家(组图)
·开国元勋、红军后人相聚在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在于
·刘英:从“小麻雀”、女红军到女革命家(组图)
·女红军邓六金一生走过的六个“金”步(组图)
·吞针牺牲的女红军吴富莲(组图)
·女红军老校长林月琴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组图)
·《园丁•妈妈--纪念林月琴诞辰100周年文艺演出》感人肺腑(组图)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