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面扔出手榴弹、滚雷,毙敌70余人。遭受重创的日军用火力掩护几个火焰器射手抵近中心工事,狂喷火焰,最终王振喜等12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战后,他们被追认为“黄崖洞保卫战十二勇士”。
“像崔振芳和王振喜这样的英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共同铸就了太行精神的不朽丰碑。80多年过去了,这些故事一直在晋东南太行山区流传。”杨尚军表示。
1942年9月,为纪念在保卫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这里修建了一座烈士公墓并建起一座7米高的纪念碑,碑文上刻着43位烈士的英名和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欧致富撰写的碑文。1971年,当地又修建了“黄崖洞保卫战殉国烈士纪念塔”。
在黄崖洞烈士陵园对面沿崖壁修建的一所老屋中,住着一位年过八旬的守陵人,他叫赵乃堂。自1991年开始,他每日清晨都会拿着扫帚和毛巾来到这里,擦拭墓碑,打扫陵园,至今已持续了34年。
赵乃堂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曾为八路军运送粮食、打扫战场,参与了黄崖洞保卫战后的烈士安葬工作。“父亲没啥文化,他活着的时候一直告诉我不能忘了这些英雄。这么多年守护烈士,已经习惯了。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在这守下去。”
“赵爷爷既是黄崖洞的守护者,也是抗战精神的传承者。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会特意去看望他,给他带点生活物资。”冯芬芬表示,一定要让更多人了解黄崖洞和黄崖洞保卫战,让抗战英烈的故事走出深山、传得更远。希望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穿越”呈现当年抗战的历史场景,通过体验和研学活动,更好地把抗战精神传承下去。
黎城县政协委员、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海斌表示,为更好地铭记抗战峥嵘岁月,传承红色革命基因,黎城县正通过深化红色故事挖掘、创新传播形式、推进智慧升级等多重举措,推动黄崖洞及全县红色文旅资源提质升级,从传统观光向“故事﹢创新﹢体验”的2.0版本跨越,让更多人在实地探访中感悟历史、接续精神火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