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屈维英,男,甘肃庆阳市环县人,生于1942年12月,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华辞赋社会员,已创作辞赋30余篇。
“白玉玲母亲文化展览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专家和学者去挖掘、去认识、去提炼,从而推动陇东历史文化的探源,给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史增加一份历史证据。
三年前,笔者作为新华社老记者,曾在故乡甘肃环县县城参观过白玉玲老人家的剪纸作品和她收集的农耕文明的用品,深受教育和启廸,便写了一篇名为《中国女红,不可缺少的一课》。这篇4000余字的新闻通讯稿投给新华社主办的《瞭望》周刊,立刻引起了编辑们的好评和关注,很快刊登了出来,引起了社会上特别是文化界的关注!接着,我乘热打铁,写了《陇东巧娘白玉玲赋》,受到《江山中红网》等媒体的采用!但此时,我还没有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其价值。近日看了王长华的这篇文章,才理解了白玉玲女红文化的崇高价值之所在。

白玉玲老人手绘的“鱼戏莲叶图” 王长华 摄
人类历史最早淹没在民间传说中,淹没在经久不衰的“古今”之中,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因此,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应像傅斯年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坚持让历史学、语言学跳出传统的从纸面到纸面的研究,实地搜索材料,到民众中寻方言,到古文化遗址去发掘,去采风问俗,建立起新的学问。
作为白玉玲故乡的华池县,应当极其珍惜钟彩银女士为其母亲倾尽其所能和所有而建立的母亲文化展览馆!这是一份不可缺少的文化遗产,应当珍惜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屈维英先生近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