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姚老庚(广西融水苗族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正文
人和故事远离我们而去的陆绩与廉石
2014-06-05 09:23:16
作者:姚老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题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就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不久前笔者出差到南宁,见广西国税局廉政文化展厅的门口,矗立着一块刻着“陆绩为官实清廉,不贪不占不敛钱。俸银常作济民用,还乡只得石压船。”警示的“廉石碑”,许多来此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干部,面对廉石,心有感触地说:廉石如镜鉴人心,警示常驻警钟鸣,廉石警示教育作用大。

    都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形成了一种“廉石文化”,其故事也颇耐人寻味。明侯甸《西樵野记•郁林太守石》记载:汉末吴郡陆绩为郁林太守,罢归少行装,舟轻难以渡海,因取巨石镇之。至吴,弃石于娄门之野。人称其廉,号“郁林石”。石留民间,至明时犹存。弘治中巡按御史樊祉使人移置察院之侧,作亭覆之。命名为“廉石”。清康熙间陈鹏年为苏州太守,修葺郡学,将石移至郡学内,为苏州古迹之一。参见“郁林石”、阅唐无名氏《大唐传载》﹑清朱象贤《闻见偶录•廉石》。新唐书•陆龟蒙传》也都有关于这个故事的记载:“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世保其居云。”宋•范成大在《吴郡志》中亦载称,陆绩“出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载石为重。姑苏陆氏之门,有巨石,号郁林石,世保其居。”

    三国时期,陆绩做过几年郁林太守。任满还家时全部家当还装不满半船。艄公说:“船装得太轻,遇到狂风大浪容易翻船,你一家4口,所带东西不如一介寒士,得想办法增加一些重量。”他们商量买了一担笋干,两只大瓮,装进咸菜压船舱,但船还是太轻,吃水很浅。恰巧岸上有一大石,便请人把它搬上了船。途遇水盗,翻箱倒柜,仅见船舱底巨石,得知原委后,水盗首领感慨不已,抱愧而去。陆绩以石压船还乡成为美谈。几个士人把陆绩用来压船的那块石头收藏起来,取名“郁林石”,吟诗赞颂“郁林太守史称贤,金珠不带载石还;船海归吴恐颠覆,载得巨石知其廉。(摘自中山纪检监察网站)

    公元208年冬,孙权命任陆绩为鬱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两千人,出任岭南地区郁林郡(今广西中部和西南部]最高长官)。鬱林即是今日玉林。建郡于西汉汉武帝时期,距今有两千年历史。一九五六年出于删繁就简,把鬱林简化为玉林,又因鬱与郁同音同义,所以也把以前的玉林称为郁林。郁林地处边陲,郡地处岭南边远穷困山区,土地广袤,气候炎热,病菌蔓延肆虐,疫痢流行,环境十分艰苦。陆绩到郁林后带领民众筑固郡城,修水利,挖水井。还经常跋山涉水巡视各县,体察民情,安定地方,轻徭薄赋,减轻疫情传播,为当地百姓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民安居乐业,深得百姓尊敬和爱戴。当时的百姓出于对陆太守的热爱,把陆绩开凿的井称为陆公井。后来五代时,当地南汉判史刘博古怀念陆绩怀橘孝母之道,遂在井边栽橘,称之为“橘井”,当地人又亲切将此井叫“怀橘井”。陆绩任郁林太守多年,为官公正廉洁,爱惜民力,深得百姓爱戴而州郡得治。繁忙的军政事务、山区的瘴厉之气,也日渐损害了他那健壮的身躯。卸任回到姑苏不久,陆绩“豫自知亡日。”乃为辞曰:“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罹疾遇厄,遭命不幸,呜呼悲隔!”又曰:“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其意为预测天下分合大势,“六十年之外华夏终将一统,而自己天命将尽,故悲叹恨不及见也”。

    多年太守生涯,陆绩身无长物,两袖清风,归苏不久,即英年早逝,年仅32岁,葬阊门外太伯庙西。遗下年幼二子陆宏、陆叡与幼女“郁生”,可见其对郁林的深厚感情。将故宅舍为家庵,后人为了纪念陆绩,改名“怀橘庵”。从广西郁林地区到吴中苏城,山高水长,古道难行。是时,陆绩走水路,沿郁水(西江)东下,出珠江口,再取海道返苏。回到姑苏后,陆绩舍不得丢弃此石,便将其置于临顿里北端旧宅(今拙政园处)院中。

    此石被后世文人视为为官公正廉洁的象征。千余年后,明代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夏天,监察御史樊祉到苏,闻得陆绩其人和郁林石的来历,命人将这块郁林巨石从陆氏旧宅移至城中察院场,造一座亭,放置其中,令人刻上“廉石”两字并着以红色。下款“弘治九年,岁在丙辰六月,赐进士弟,文休郎巡按监察御史樊祉”等字。又将该石移人察院作亭保护。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苏州知府陈鹏年又将此石移入苏州文庙之内,郁林巨石经历了千载风雨和历史的变迁,始终得到了太守故里父老的呵护,虽几易其地,却完好无损,供官员和百姓瞻仰。

    那鲜红的“廉石”两字,昭示出了这位太守的一种精神,一种情操;蕴含着吴郡陆氏宗族文化链的一种生命特征。这种精神,这种情操,影响着一代代陆氏的后人;也影响着无数吴地士人的精神风貌。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听闻廉石的故事,指示当地政府“对这块石头,要妥善保存,并发挥作用”。廉石已成为一种廉洁文化的符号,历年来,中央、省、市领导人来参观孔庙时,必在“廉石”处留影纪念,并强调现任官员都要廉洁自律。

    2004年仲夏,第28届世遗会在苏城举办,“廉石”那蕴含着的深厚的吴文化精神,也在世人面前得到了更为深刻的展示。为促进廉政文化建设,2006年初夏,苏州广电总台的“廉石之声”电视文艺晚会及“廉石”对联评选活动,根据玉林本土作家创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郁林廉石魂》改编,该剧盛赞郁林郡太守陆绩廉政为民的故事,2008年8月,玉林市政府与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就此剧达成了联合摄制协议,计划在当年底开机,再一次表达了对“廉石”文化精神价值的认同与尊敬。一块其貌不扬的“郁林石”,一位早已远去的太守的遗物,今天能得到如此珍重的对待,可见其历史文化价值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撰《双百字联》颂融水古镇文化
·下一篇:闲遐时为融水大苗山旧亭联趣话随笔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家乡的糯米酒、油茶甜醉千年
·大理蝴蝶泉诗楹联集萃赏读
·源自大山恩赐的灵芝正欲破土而出
·赏读三首情趣盎然的咏蝉诗拾掇
·闲来为大苗山游客撰联请笔
·漫游广西大苗山元宝山醉笔拾掇 越调《天净沙》叠韵有寄小桥流水农家
·古代奇妙的藏头诗作趣谈
·姚翁岩前官僧唱和趣笔
·四川武侯祠蜀汉英雄何处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特稿:北京首批通讯女兵举行进藏50周年联谊会(组图
新疆尼勒克县七旬维吾尔族老党员40多年痴心收藏毛主
刘姣: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特稿: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罗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特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从太行山到上甘岭的岁月——忆秦基伟同志
山东根据地42烈士列入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抗战老兵,我们永远的战士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