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姚老庚(广西融水苗族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正文
近读陈忠实《白鹿原》随笔
2014-05-27 11:18:54
作者:姚老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陈忠实因为《白鹿原》而出名,“言如其人”,陈忠实是典型的关中汉子,说话操一口浓重的关中方言,前些年应石家庄《国际龙之声》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之邀,在西柏坡能亲谋其面,亲聆其声,多角度的了解了我敬仰的这位陕西作家,他讲的是带陕西腔调的普通话。他人高挑,略显消瘦,头发灰白,除了“抽雪茄、吃泡馍、听秦腔、看球赛、练书法、抱孙子”之外,经常“与君一壶酒,重与细论文”。如果不是其自我介绍,你准会把他当成是地道的农村老汉。事隔多年,让我更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不由随笔以纪。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名誉主席的陈忠实是朴实的,也是深刻的,就如他那沟壑纵横的却不失坚毅的脸庞一样的忠实。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总让人能想起能耐得住大苦大难的秦川人民;而厚重的长篇《白鹿原》的出版,也显示了他的秦人的那一种坚毅本色。记得当《白鹿原》出版后,陈忠实在序言里提到一位读者的来信,那读者的意思大概是说我想写这本书的人一定累的满头白发了,不知自己记的准确不准确,好像是这一方面的意思,而他在叙述中是把它作为一种调侃的佐料的,这也足见完成这一本巨著的不易。“这次豁出去了,如果还弄不成,就回家养鸡去。”这是陈忠实给妻子撂下的一句大实话,那种奋写《白鹿原》的决绝,“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至今让人感觉亲切感人,没有豪言壮语,很结实、很实在的一句话,就像陕西人一样,说话从不文邹吞吐,细声细气,而是有着西北人的那一种刚强和豪爽。

    陈忠实的人生里少有幻想,70多载岁月是他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出来的,他的少年时代曾怀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却被无情的现实一次次所毁灭,他心中那束原本就很微弱的光亮,摇曳在命运的狂风暴雨中越来越黯淡。初中时因家中生计实在不堪艰难,不得不休学一年,让他错过了人生最关键的路口,赶上了国家最困难时期,大学缩减招生计划,让一向成绩优秀的他从此与大学也失之交臂;体检时腿上的一块小疤,又让他与飞行员生涯擦肩而过;父亲的执拗,再次让他几近实现的兵营梦瞬间破灭;第一次“自由”写作,两首发自心灵的小诗,却被老师误以为是抄袭之作而遭冷眼……太多冷酷、太多残忍、太多不幸,太多失望,让这个乡村少年不再敢再有任何梦想,似乎一切倒霉的事情全都降临到他的头上,让他原本就敏感、脆弱的精神世界几近崩溃,让他的少年憧憬百孔千疮,不得不踏上回乡当农民这最后一条归途。在所有的希望之门全都关闭、所有的梦想之翼全都折断之后,他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破罐破摔,迎风站在灞河河堤上,他把男儿泪咽回肚子里,默默地咬住牙,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人生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之掘起:做一个乡村的民办教师。每到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他从造句开始,一点一滴地夯实自己的文学基础,把男儿的青春热血熬成墨汁,一笔一画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句子,书写着生命中最顽强的灵动诗行。

    “你哪天也弄个硬的,弄个枕头出来。”这个话来自陈忠实演讲的典故。为完成一部堪称“一个民族的秘史”死后可以放在自己棺材里当枕头用的大书,陈忠实下了大功夫,而他下的功夫也没有白费。《白鹿原》面世的时间大约是公元一九九三年上半年,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色彩斑斓,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兄弟相煎,亲翁杀媳,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覆雨翻云,王旗变幻,腥风血雨,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经过近4年的写作和修改,50万字的《白鹿原》终于画上了句号。在论及中国当代文学史时,评论家一致公认,1993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白鹿原》,是一座不朽的文学丰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创作领域最重要的收获。终审人签署了这样的审读意见:“这是一部显示作者走向成熟的现实主义巨著。作品恢弘的规模,严谨的结构,深邃的思想,真实的力量和精细的人物刻画,使它在当代小说林中成为大气的作品,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应作重点书处理。”

    故事演绎的是关中这块土地百年的历史变迁,书中刻画的那一位拄着拐杖脸上刻满皱纹的白嘉轩老人形象在这块厚实的土地上不难找到的。打开《白鹿原》的扉页时,看到的是作者那布满皱纹的沟壑纵横的脸,犹似充满神奇色彩的白鹿原一样。肖像的下一页是简单的一句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落款是巴尔扎克。引用十九世纪批判法国现实主义的杰出大师一句话,看来如同遇到一个杰出的导游一样,瞬间,把人的好奇心激发起来。接着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离奇诱惑的故事,充满了神秘,怪异,紧紧吸引着我读下去,也同样吸引着众多热爱文学的人读下去。

    陈忠实的文笔和构思可以说是儒道相济,奇正结合,伟大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互相运用,是关中这块土地厚实的传统文化和神秘的秦岭文化的有机结合。由于写作的年代跨度大,作者驰骋想象的翅膀,大胆运用拉美魔幻荒诞的艺术技巧进行大胆的构思,使这部小说充满瑰丽性的色彩,充满迷惑人的磁场,加上小说语言有着土地般的淳朴和玄丽,因而语言立体感很强。白鹿原位于古都西安附近,沿秦岭山下顺势摆开,由于依山托岭,望之蔚然,倒有几分神奇色调。生活的故土,小说创造的典型环境,渐渐成为茶余饭后关注的焦点。再加上作者艺术的巧手精心点化,于是,这块故土也成为了一块丰厚的人文景观而靓丽。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歙州砚石趣话
·下一篇: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静女”涂笔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家乡的糯米酒、油茶甜醉千年
·大理蝴蝶泉诗楹联集萃赏读
·源自大山恩赐的灵芝正欲破土而出
·赏读三首情趣盎然的咏蝉诗拾掇
·闲来为大苗山游客撰联请笔
·漫游广西大苗山元宝山醉笔拾掇 越调《天净沙》叠韵有寄小桥流水农家
·古代奇妙的藏头诗作趣谈
·姚翁岩前官僧唱和趣笔
·四川武侯祠蜀汉英雄何处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特稿:北京首批通讯女兵举行进藏50周年联谊会(组图
新疆尼勒克县七旬维吾尔族老党员40多年痴心收藏毛主
刘姣: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特稿: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罗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特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从太行山到上甘岭的岁月——忆秦基伟同志
山东根据地42烈士列入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抗战老兵,我们永远的战士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