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吴志民>>正文
“心中的歌儿献给党”——纪念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组图)
2023-03-02 10:49:30
来源:美篇
作者:吴志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1960年,热爱文学的雷锋从报刊上看到一首署名蕉萍创作的小诗《唱支山歌给党听》:“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能生我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党号召我们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母亲给我一颗心,暴风雨中一孤萍;亿万红心跟着党,乘风破浪齐跃进。”

    这首质朴深情的小诗表达的正是雷锋的心声。“我把党来比母亲”,这个比喻是多么贴切形象啊!对党的真挚情感犹如一支纯美的山歌,从战士的心度飞出。他工工整整地将诗的前八句抄录在日记本中,并将“母亲只能生我身”一句改为“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一句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经过修改后的小诗更加精炼形象、朗朗上口,虽然只有短短八句,但表达的情感却非常丰富,把对党的感恩、对旧社会的痛恨、翻身的幸福等情感交融一体。

    雷锋牺性后,《雷锋日记》成为20世纪60年代的畅销书。日记中的一首小诗《唱支山歌给党听》深深打动了作曲家朱践耳。他倾心为其谱曲,一首经典歌曲由此问世,成为祖国亿万儿女在各种场合表达爱党情怀的心曲。

    1963年2月21日,这首歌在《文汇报》上发表,标题为《雷锋的歌——摘自雷锋日记》。这一年秋天,朱践耳听说歌词原作者是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技术员蕉萍(姚筱舟的笔名),正式注明词作者为蕉萍,曲作者朱践耳。

    《唱支山歌给党听》不仅是雷锋、蕉萍和朱践耳的心声,也真切表达了从旧社会走到新中国的劳苦大众的心声,是党与人民心心相印的生动写照。歌曲一经问世,便深受群众喜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歌曲最先由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任桂珍主唱。后来由正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的西藏学生才旦卓玛在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出,空前成功。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传播,这首歌很快家喻户晓。1965年上映的故事片《雷锋》选用了这首歌作为插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一声声一遍遍,唱不尽人们对党的深情。从此,这首歌不断唱响在祖国大地,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三段体结构。

    第一段旋律舒展悠扬,节奏徐缓,情感真挚朴素。

    第二段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旋律的前半部分,断音与连音结合,充满了痛苦与仇恨,如泣如诉,充分表现革命战士在旧社会所遭遇的苦难,但沉痛愤恨中也蕴藏着坚定的力量。至“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这两句词,曲作者进行了重复处理,速度加快、力度加强,音乐刚劲有力、豪爽干脆,强调了一种激越昂扬的战斗情绪,催人奋进,充分表现了坚决跟党闹革命的坚强信念。

    第三段为第一段的扩充重复,亲切舒畅的旋律再现,进一步深化升华了革命战士把党比作母亲的真挚情怀。

    北京开国后代合唱团男声合唱的团员们从小就会唱这首歌。经过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对这首歌更是情有独钟。

    合唱团诚恳聘请敦晓磊为男声合唱指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能登台演出,一跃成为合唱团的“头牌”节目。

    指挥敦晓磊
    第一排从左至右:陈忠、旷新伟、廖海平、杨珠江、王春生、胡小洛、李田海、刘振南、杨南征、吴志民、彭少江、黄国平;
    第二排:旷雄伟、杨子江、马华东、白鲁林、贺东明、卢晓滨、兴陆平、陈晓霆、丁成隆、李亚明、崔越岭;
    第三排:黄小兵、刘建国、成武、薛辽成、刘朝春、曹小龙、边小兵、吴晓明、潘声滨、谭振刚、张东林、任晓峰。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
    母亲只会泪淋淋;
    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揍敌人。
    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夺过鞭子揍敌人!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党的光辉照我心。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我心中的八一》一一纪念北京八一学校建校七十六周年(组图)
·下一篇:无
·《我心中的八一》一一纪念北京八一学校建校七十六周年(组图)
·共谋大计图发展,百尺竿头思更进,参加江山老师《中红网》座谈会(组图)
·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军团”精神(组图)
·新春伊始讲党课,开局更上一层楼
·新书推介《我的父辈在抗美援朝中》收录29位志愿军将领后代文章(组图)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里迢迢祭战神一一记正月十六到烈士牺牲地祭奠战神何万祥(组图)
·“情正浓,春更暖”,回革命老区过元宵节(组图)
·七十九年如一日,头碗饺子祭英烈一一记山东临沭县朱村每年大年初一祭奠“钢八连”烈士
·沉痛悼念李际均中将,原38集团军军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烽火恋情:千里寻夫记(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心中的歌儿献给党”——纪念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
毛泽东与《红楼梦》,告诫全党高级干部:不仅要当作
特稿:全国第一尊大型不锈钢毛主席塑像诞生前后及解
中国红藏会雕塑部:全国第一尊大型不锈钢毛主席塑像
特稿:全国第一尊大型不锈钢毛主席塑像诞生前后及解
夏冰:澳区委员在政协西安市委第十五届二次会议上资
周恩来纪念馆举办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专题讲座(组图
广东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到苏区南雄市调研(组图)
任少松、闫灿:夏云飞智走会宁城(二):料敌
特稿:夏云飞智走会宁城(二):料敌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感恩党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