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主张,争取民族独立,主要的不是依靠外部力量,而是要自力更生。周恩来的民族平等思想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点。他反复强调,中华民族是能自立能奋斗的民族。他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外方面涵义的第一点解释就是“中华民族依靠自力更生,求得独立解放。”11这一思想也贯穿于以后周恩来的整个外交思想中。建国前夕,他在论述党的外交方针时就说:“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在政治上,我们的立场仍然是民族独立,平等相待。”12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办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独立的表现,也是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从无数带血的事实中得出的教训和经验。
总之,唤起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取独立和解放,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平等地位,这是周恩来民族平等思想在对外方面的首要一点。
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主张国家平等和相互尊重
对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的被压迫民族来说,长期的落后需要长期的奋斗加以改变。在此过程中,它仍然需要同帝国主义的各种阻挠破坏作斗争,需要同各种具有自身利益的外国或外国集团打交道。因此,获得独立以后怎样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种对外民族思想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由于作为共和国总理和长期主持外交工作的特殊身份,使得周恩来民族思想在这方面的内容十分充分,而它所体现的仍然是民 族平等的基本精神。
首先,周恩来极力主张维护中华民族在国家关系上的独立和尊严。建国之初,周恩来在《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的讲话中提出了六项外交方针,其中第一条是“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而这个新的基础就是毛泽东在建国之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宣告的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六项方针的第三条则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帝国主义的军事力量被赶走了,但帝国主义在我国百余年来的经济势力还很大,特别是文化影响还很深。这种情形会使我们的独立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把‘屋子’打扫一下,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3这些比喻很恰当,且有不可动摇的原则性,它充分显示了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领导人在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方面的坚定立场和严正态度。
其次,基于民族平等的思想,周恩来不但为维护和保卫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竭尽全力,而且向来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主张国家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就讲道:“我们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民族观念,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他们自己的民族是统治世界的特殊民族,而其他民族都是被统治者。我们也反对其他帝国主义的民族优越观念,或人种优越观念,因为他们认为被他们统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或其国内的有色人种,都是劣等民族,或将被淘汰的人种。”14周恩来也在不同的场合表示过,中国人民反对一切压迫其他民族的非正义行为,同情和支持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联合世界上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解放以后更反复陈述了这一观点,并为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国际新秩序而作着不懈的努力。更有意义的是,由周恩来提出并由他和印度及缅甸领导人共同倡导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如今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国家关系准则。这是周恩来为实现国家关系方面的民族平等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