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王锦思(各种媒体特约评论员、抗战文化研究会理事)>>正文
中国地震预测只有半次靠谱受益
2013-04-27 11:22:19
作者:王锦思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两千多年来, 中国人从知道大地晃悠开始,就对这捉摸不定的自然鬼怪进行研究和预测,但是或许只有1975年的海城地震接近预测成功,也算只是半次靠谱,并起到作用。

    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研制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感应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根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精确测量出一次地震,公元138年: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遗憾的是,候风地动仪测到了发生在陇西的这次地震之后便神秘消失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王振铎结合自己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结果,于1951年设计并复原了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还被收藏进中国历史博物馆,图片被选进了教材,还多次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走出国门展出,全世界包括中国人都以为它是东汉文物。

    1988年,这个复原的地动仪在日本奈良展出,中方解说员在向日本观众讲解地动仪工作原理时,要用手中木棍捅一下,龙口中的铜丸才会掉到蟾蜍的口中。日本人恍然大悟,国宝级的候风地动仪只是一个复制品,不具备测震功能和演示功能。这时的中国人有点尴尬。

    到了近现代以来,人类预测地震的能力显著增强,但是人算也不如天算。

    1966年3月邢台地震发生后,漫天飘雪。总理周恩来三赴震区,百姓的苦难使他落泪,他指示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地震预报系统,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于是开始建立起来。

    邢台大地震前几个月,村里井水老是冒泡,怎么打水井水也不干,原来这是地震的前兆!周恩来视察灾情时很忧虑地提到,前人只留下地震的记录,没有留下经验。这次地震付出代价惨重,我们必须从中取得经验。于是村民开始观测井水变化,正式搞起了地震预报,待遇是村里每年多给记几个工分。就是因为这眼井,才有了中国第一代地下水观测井网的建立。1966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建的红山地震台在邢台大地震的严峻考验中诞生了,逐渐发展成为拥有测震、地磁、水准、地电等多种观测手段的综合地震台,并成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地震基准台。

    1974年6月,国家地震局提出渤海北部等地区一二年内有可能发生5一6级地震。不久,国务院就批转了《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

    1975年1月下旬,辽宁省地震部门提出地震趋势意见认为,辽东半岛南端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2月3日傍晚,营口-海城一带小震活动骤然增多,各级部门昼夜值班巡逻,不坚固的房子要借宿睡觉;市、县、公社在震中区要值班,坚守岗位,有情况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工厂、矿山建筑物、水库、桥梁、坑口、高压线等要加强戒备,坚守岗位,专人看管,有情况要报告。

    2月4日0点30分,辽宁省地震办公室向全省发出了带有临震预报性质的第14期地震简报,提出小震后面有较大的地震。10时30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临震预报。由于震前作出了中期预测和短临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营口县政府采取四条应急预防措施:①城乡停止一切会议;②工业停产,商店停业:医院一般患者用战备车送回家,少数重病患者留在防震帐蓬里就地治疗。城乡招待所、旅社要动员客人离开;③城乡文化娱乐场所停止活动;④各级组织采取切实措施做到人离屋、畜离圈,重要农机具转移到安全地方。各街道、乡一方面用广播喇叭,另一方面派干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撤离危险房屋,有的还在露天放映电影。大多数居民撤离了住宅区,转移了重要的物资设备,对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了紧急预防措施,

    果不其然,2月4日19点36分,在海城、营口一带发生了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16-21公里。这次地震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辽东半岛中南部。由于震前地震台、站做出了预报,县、公社、大队积极组织群众预防,使灾情降低到最低程度。据估计,海城地震预报拯救了10万余人的生命,避免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开创了人类短临地震预报成功的先河,使人们看到了地震预报的前景是光明的。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震动了世界。

    地震预报一直是人类尚未攻克的世界科学难题。继海城地震成功预报之后,我国又先后对四川松潘、云南孟连、辽宁岫岩等多次地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中短期和临震预测预报,有效地减轻了地震灾害损失。但目前我国地震预报仍然处于经验性的探索阶段,开展地震预报工作的难度和风险仍然很大,攻克地震预报难题任重而道远。

    但是海城地震的预报有其局限性和夸大性。实际上,由于2月3日傍晚至2月4日晨的频繁细微地震,一些山墙和烟囱已经倒塌。所以,一些公社和个人在没有收到上级要求的时候,已经自行疏散了。在海城地震前几年内,制作、散发十多万份地震知识宣传资料,并播放了一百多场地震教育电影和幻灯。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民众对于地震知识的启蒙。其次,由于地震发生时间正值傍晚,再加上辽宁南部当时遍布木结构房屋,这些也都极大地降低地震造成的伤亡。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即使在没有组织疏散的地区,实际上死亡人数也很少。但是在当时文革极左历史条件下,只强调领导作用而偏离事实,有些细节或遭忽略或被夸张。对国际上和公众做的报道,夸大了业余微观异常监测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结果,海城地震并不是一次成功的预报。它在短期或者说临震预报方面,能够留下清晰的科学借鉴非常之少。或者说只是半次靠谱。

    如果真的成功,那么就无法解释为何唐山大地震没有预测成功。众所周知,由于地震部门事先未能发出预报,唐山大地震的损失是很严重的,这给以为在地震预报上领先世界的中国以深刻的教训。

    不过在唐山大地震不设防过程中,也有特例发生。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直达快车,满载着1400多名旅客于3点41分经过地震中心唐山市附近的古冶车站,这时司机发现前方夜空像雷电似的闪现出三道耀眼的光束,他果断沉着地使用了非常制动闸,进行了紧急刹车,紧接着大地震发生了,列车却稳稳地停驶下来,避免了脱轨和翻车的危险,保证了列车和广大旅客的安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雅安地震应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下一篇:走访中国最大的画家村——宋庄
·中国流失文物第一国宝是什么?(组图)
·韩国为何有些庆幸甲午战争?
·韩国国名的由来
·汤一介会长题词鼓励我收藏孔子
·建议两会:国家领导人要出席抗战纪念活动
·抗战纪念需有活动,不是只要纪念日
·1955年中国教科书如何描述世界
·一个志愿军和韩国军嫂的“恋情”
·安倍有一点值得中国“学习”
·采访海南最后的慰安妇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