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赤心青野”实践团赴泾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探寻红色文化、非遗传承与绿色发展的融合路径。
追寻红色根脉,筑牢信仰根基。实践团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瞻仰革命先烈,通过史料文物重温峥嵘岁月,并与老党员、老战士深入交流。团队成员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先烈用生命换来今日安宁,吾辈青年定当铭记历史、学好本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在学习红色历史

团队成员在接受央视采访
对话千年宣纸,解码绿色转型。 在中国宣纸文化园,成员们体验宣纸制作技艺,感受非遗匠心。团队重点调研其绿色实践,园区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引入节能减排设备,推行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原材料管理,探索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态理念的共生。


团队成员在宣纸文化园体验非遗魅力
聚焦泾溪古镇,探索生态发展。实践团深入泾溪古镇,考察其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成员重点关注古镇如何平衡历史保护与生态宜居,如古建修缮使用环保材料、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行垃圾分类资源化,以及发展生态农业与低影响旅游。通过走访,团队了解了古镇守护绿水青山、发展绿色经济、提升生态福祉的实践与规划。


团队成员在月亮湾和泾溪古镇等地走访调研
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守护文化遗产、践行绿色发展是推动革命老区振兴的重要力量。学院学子将继续以专业知识服务基层,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