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王敏胜、一凡:八一建军节特辑:乌鲁木齐老兵故事馆,传承红色记忆的温暖坐标(组图)
作者:王敏胜、一凡
浏览次数:
2025-08-01 14:40:0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7月30日上午11:30 - 12:00,乌鲁木齐市广播电视台974交通广播“送你一朵小红花”栏目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的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老兵故事馆)进行了专访,全方位展现了该馆在传承红色记忆、促进社区和谐方面的积极实践。

    初心如磐:守护红色与乡愁

    老兵公益时光纪念馆馆长许国平在专访中透露,创办记忆馆的想法源于20年前创建老兵公益团队时“弘扬雷锋精神,永葆军人本色”的建队宗旨。2014年,许国平以退役军人身份为兵团某学校小学生讲述毛泽民在新疆理财的红色故事后,萌生了收藏算盘、守护承载历史与情感老物件的愿景。2023年秋天,成为古城北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后,他发现老满城干休所的老兵们都有不平凡的经历,便决定走访老兵,挖掘老战士军功章、旧军装等老物件背后的感人故事。

    “这些珍贵的老物件都是红色文化与乡愁记忆的珍贵载体,抢救性地收藏和讲述好老兵们的故事,是老兵故事馆最重要的职责。”许国平深情地说。2024年4月,他将收藏的红色和民俗藏品贡献出来,与社区合作共同打造了记忆馆,让老物件找到更好的归宿,助力社区文化建设,传承红色基因与乡愁情怀。

    展品如诗:背后的英雄史诗

    馆内展品丰富多样,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离休老干部家属、退役军人王晓玲女士捐赠的解放战争军功章、家父与战友五十年代戎装的黑白照,代表着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与奉献,是红色文化的生动体现;友好冷库干休所物业办王平主任捐赠的抗美援朝旧军装,承载着岁月记忆,让人仿佛看到老兵们穿着它保家卫国的身影;辛培仁的手写战地日记、遗书和肖斌遗孀捐赠的革命烈士纪念馆玻璃画,体现了革命者的英勇无畏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许国平馆长特别提到,这些老物件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是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某件展品背后极其感人的英雄事迹,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活动如画:难忘的红色瞬间

    这一年里,记忆馆举办了老兵故事会、红色主题展览、社区亲子参观、大学生主题研学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许国平馆长分享了活动中的感人场景:孩子们听完故事后,对新时代人民军队、国防动员、国防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纷纷敬少先队礼,体现了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的传承;老兵与居民之间双向感动,老兵们讲述经历时眼中闪烁着光芒,居民们认真聆听,眼中满是敬佩,这种互动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团结。

    社区如家:温暖的支持力量

    作为公益性质的纪念馆,在运营过程中得到了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党工委及古城北社区党总支等各级党组织、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在场地、物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大家齐心协力为记忆馆的发展贡献力量。这种社区温情正是许国平馆长坚持下来的信心和决心所在,同时也体现了基层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新如潮:让历史“活”起来

    为了让红色故事更生动地传递给大家,记忆馆不断创新发展。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龄老人、残疾人等个性化需求,通过“行走的城市记忆馆”志愿服务项目,面向养老院、部队、学校等特定群体开展“六进”活动,启动流动博物馆亲民化服务。采用老兵现场讲述、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听众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年代,更加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公益如光:社区的积极改变

    记忆馆里的老物件来源于人民群众,也反哺和服务于人民群众。老物件串联起了人心,促进了邻里关系和谐。大家因为对红色文化和老兵精神的共同敬仰而走到一起,形成了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良好氛围。记忆馆的服务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受众群体不断倍增和扩大,成为沙依巴克区文旅、红色文化符号和网红打卡地。这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文化软实力,也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未来如歌:新的起点与征程

    “一周年不是终点,老兵故事馆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是一个崭新的起点……”许国平馆长眼里满是自信。今后,记忆馆将计划新增展品,以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群众,发挥藏品教育人民群众的基本功能,让更多承载着红色记忆和乡愁情怀的老物件得到展示和保护;拓展活动形式,围绕社区中心工作,在不同节点开展活动,如结合9.18国防教育日、9.30烈士日等重要历史纪念日举办特色活动;联动学校、企业、部队等,加快网络线上博物馆建设进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

    寄语如诗:感恩与展望

    许国平馆长对曾经支持记忆馆的80多名老兵们和关注纪念馆的爱心人士、社区居民表达了感谢、感动和感恩之情。他强调,老兵们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社区居民的支持是记忆馆发展的动力源泉。他希望背负爱与责任,讲好乌鲁木齐故事,宣传大美家乡和新疆,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邀请如约:共筑红色记忆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记忆馆、参与到这份公益事业中,许国平馆长计划将参观时间由周末调整到工作日,由原来工作日开放一天增加到2 - 3天,由寒暑假为重点转移到一年四季常态化预约接待服务;志愿者招募从团队内部向外部拓展,还利用志愿汇、志愿云等社交媒体和官方平台完成线上招募,真正实现网上预约办公。

    一座小小的纪念馆,装下的是老兵的峥嵘岁月,连接的是社区的温暖人心。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老兵故事馆)将继续从红色记忆里汲取力量,在邻里温情中传递善意,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期待更多朋友走进纪念馆,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社区的美好,共同为传承红色文化、守护乡愁记忆贡献力量。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兰仁有、王中甲:福建武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双拥杯”书法作品展开幕(组图)
·下一篇:无
·八一建军节特辑:乌鲁木齐老兵故事馆,传承红色记忆的温暖坐标(组图)
·特稿:八一建军节特辑:乌鲁木齐老兵故事馆,传承红色记忆的温暖坐标(组图)
·红色联播-康建琪、薛金莲:“寻访英雄后代,赓续吕梁精神”——吕院学子赴交城山
·新疆乌鲁木齐:共筑红色记忆,传递社区温情——老兵故事馆一周年纪念活动圆满举
·一凡:新疆乌鲁木齐:共筑红色记忆,传递社区温情——老兵故事馆一周年纪念活动
·特稿:新疆乌鲁木齐:共筑红色记忆,传递社区温情——老兵故事馆一周年纪念活动
·《弘扬红色文化 继承革命传统》暨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
·让我难忘一次与大学生们的交流互动——记我与华中农业大学“红色记忆寻访组”的
·姜建军:让我难忘一次与大学生们的交流互动——记我与华中农业大学“红色记忆寻
·特稿:让我难忘一次与大学生们的交流互动——记我与华中农业大学“红色记忆寻访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八一建军节特辑:乌鲁木齐老兵故事馆,传承
王敏胜、一凡:八一建军节特辑:乌鲁木齐老
特稿:八一建军节特辑:乌鲁木齐老兵故事馆
八一颂
福建武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
福建武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
兰仁有、王中甲:福建武平:纪念中国人民抗
特稿:福建武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
张东波:八一!八一!!八一!!!——庆祝
八一!八一!!八一!!!——庆祝中国人民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