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一凡:新疆乌鲁木齐:共筑红色记忆,传递社区温情——老兵故事馆一周年纪念活动圆满举行(组图)
作者:文/一凡 图/民生、周卫
浏览次数:
2025-07-29 10:17:2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八一建军节前夕,7月27日上午10时许,阳光正好,暖意融融。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大院内,一场以“传承老兵精神,共筑社区温情”为主题的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老兵故事馆)一周年纪念活动在此举行。社区领导、爱心捐赠人、退役军人代表、书画名家、红领巾红色宣讲员、各族志愿者及居民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特殊时刻。其中,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踊跃参与成为活动最亮眼的底色,为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注入了厚重的精神力量。

    盛会启幕,非遗腰鼓燃激情

    活动在欢快热烈的非遗腰鼓展演《张灯结彩》中拉开帷幕。值得一提的是,参演队伍中不乏退役军人的身影,他们以昂扬姿态敲响鼓点,灵动舞姿里透着军人的坚毅,激昂节奏瞬间点燃现场热情,也为八一建军节前夕的社区增添了别样节日氛围。

    嘉宾云集,共襄社区盛举

    活动现场,主持人介绍了到场的领导嘉宾,包括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岚;新疆工艺美术大师、高级民间艺术师、乌鲁木齐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沙依巴克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林贵福;乌鲁木齐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24年新疆剪纸大赛评委、福艺轩非遗艺术馆副馆长董瑾蓉;兵团工艺美术大师、兵团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于庆华;新疆摄影行业协会旅游摄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新疆助残慈善大使周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老干部书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新疆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书画委员会副主席周志琴;原新疆军区联勤部指挥自动化工作站高级工程师王晓玲;老兵公益服务队队长慕容虎啸;老兵公益服务队秘书长蔡体印等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多位社区退役军人代表。

    随后,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马岚上台讲话。她特别提到,社区退役军人始终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骨干力量,一年来,他们积极参与记忆馆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的担当。马岚对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记忆馆已成为辖区退役军人重温初心、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并期望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退役军人能继续发挥先锋作用,让红色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

    笔墨飘香,书画名家展风采

    书画艺术环节中,退役军人志愿者全程参与服务,从布置场地到协助创作,忙碌身影随处可见。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林贵福、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周志琴等书画名家与新秀挥毫泼墨时,几位退役军人驻足良久,看着笔下“保家卫国”“军民同心”等主题作品,不禁感慨:“这字里行间,都是我们曾经的誓言。”他们的共鸣让艺术创作更添了一份军人独有的情感温度。

    文艺演出,颂扬英雄与祖国

    文艺演出中,退役军人的参与成为串联全场的精神主线。刘晓明独唱的《战士歌唱毛主席》,唱出了所有老兵的共同记忆,台下退役军人跟着节奏轻和,眼中闪烁着对峥嵘岁月的怀念;陈兆兰团队表演的《打靶归来》舞蹈中,几位退役军人志愿者自发加入队列,标准的军人姿态与默契配合,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这些瞬间,让在场观众深刻感受到“若有战,召必回”的军人本色,也让八一建军节的节日意义更加具象。

    荣誉时刻,红领巾宣讲员展风采

    优秀红领巾红色宣讲员领奖时,退役军人代表主动起身鼓掌。当许美辰说到“要像老兵爷爷们一样勇敢”时,老兵们眼中满是欣慰——他们深知,红色基因的传承,正是对军人价值最好的延续。这种跨代际的精神对话,让退役军人更加坚定了参与社区教育的责任感。

    老物件展示,触摸岁月痕迹

    许国平馆长分享老物件故事时,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展品引发在场退役军人的深切共鸣。他们对老物件的共情与解读,成为最生动的“沉浸式教育”,也让其他观众更深刻理解了“军人”二字的重量。

    爱心传递,捐赠仪式暖人心

    王晓玲兄妹捐赠家父书画作品时,特别提到“父亲作为老兵,总说要把精神留给后人”。退役军人代表刘晓明讲述《一封遗书》的故事时,台下退役军人默默擦拭眼角——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更是他们亲身经历的缩影。当书画家捐赠作品时,退役军人志愿者主动接过,小心翼翼地整理收好,用行动践行着“守护红色记忆”的承诺。

    馆长答谢,展望美好未来

    许馆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社区退役军人是记忆馆最坚实的后盾。一年来,他们带头捐赠老物件、带头宣讲、带头服务,用军人的担当让这里充满力量。”他提到,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记忆馆将专门开设“老兵讲堂”,由社区退役军人轮流主讲,让“退伍不褪色”的精神照亮更多人。

    许馆长表示,未来将重点打造“退役军人之家”,让这里成为老兵们交流情感、发挥余热的平台,通过与红领巾宣讲员结对、参与社区治理等方式,让退役军人始终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活动尾声

    活动结束时,全体退役军人在“传承老兵精神”横幅下合影,胸前的纪念章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周年庆典,更是一次面向社区退役军人的“初心教育”——通过重温历史、参与服务、见证传承,让他们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再次感受到军人身份的荣耀与责任。

    未来,古城北社区将以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为载体,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主题活动,让红色精神成为社区发展的“精神引擎”,让每一位退役军人在社区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让“军民鱼水情”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保平:贺炳炎在抗战中的卓越表现
·下一篇:无
·新疆乌鲁木齐:共筑红色记忆,传递社区温情——老兵故事馆一周年纪念活动圆满举
·特稿:新疆乌鲁木齐:共筑红色记忆,传递社区温情——老兵故事馆一周年纪念活动
·黄晓婷、陈睿婕:“听得见的尊崇”暖兵心!浦城县为听障老兵精准验配助听器(组
·特稿:“听得见的尊崇”暖兵心!浦城县为听障老兵精准验配助听器(组图)
·雷晨馨:“声”入兵魂,助听牵情——松溪县开展关爱老年退役军人(听障关爱)活
·黄婷婷:“听”见关爱!帮扶听障老兵重返有声世界(组图)
·特稿:“听”见关爱!帮扶听障老兵重返有声世界(组图)
·邵武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邵武市:慰问抗战老兵 赓续红色血脉(组图)
·特稿:邵武市:慰问抗战老兵 赓续红色血脉(组图)
·特稿精选:新疆阿克苏退役老兵王庆荣决心在沙漠种植中草药欢迎大家合作(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新疆乌鲁木齐:共筑红色记忆,传递社区温情
一凡:新疆乌鲁木齐:共筑红色记忆,传递社
特稿:新疆乌鲁木齐:共筑红色记忆,传递社
周保平:贺炳炎在抗战中的卓越表现
特稿:贺炳炎在抗战中的卓越表现
退役军人王丙瑞:传承中医智慧,守护百姓健
韶山李氏宗祠:桂花树下的回响(组图)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72周年之际 92岁志愿军老战
红色头条:朝鲜停战协定签订72周年之际 92岁
郭海鹏:朝鲜停战协定签订72周年之际 92岁志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