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戴伟国:从华侨到英雄,追寻李林烈士的生命印迹(组图)
作者:戴伟国
浏览次数:
2025-04-17 10:23:1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采访李林的外甥周文盛

李林的侄女李舟玲

李林烈士研究专家陈忠杰(左)介绍李林出生情况

李林用过的餐具

李林用过的寿山石笔筒

李林在龙海区石码街道生活过

闽南师范大学芗涛剧社创作的话剧《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

牺牲前夜,李林给王助长部署作战计划

芗城区浦南中学专门设立李林烈士纪念处

芗城区浦南中学组织班务会

漳州高新区古县中学专门腾出一间房设立李林烈士事迹展

    追寻烈士来时路,重温巾帼英雄心。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福建漳州这座静谧小城。4月14日至15日,我随央视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走访漳州芗城区、龙海区、高新区等地,通过遗物再现、亲人回忆和故地重游的方式,触摸这位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的贞德”的华侨抗日女英雄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们应该庆幸身处和平年代,但这份安宁是千千万万如李林烈士般的英雄换来的。今年是李林烈士牺牲85周年,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在宣扬李林事迹、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我始终不敢懈怠,竭力以笔墨书写英雄故事,让更多党员干部、师生了解她的精神,学习她的品格。

    在李林出生地——芗城区塔口庵,李林烈士研究专家陈忠杰指着一处老宅说:“这是李林幼年生活过的地方。”李林的外甥周文盛是位热忱的老人,多次接触中,他的开朗与李林的性格颇为相似。3月31日,漳州市“诵读红色经典,传承英烈精神”活动中,周文盛含泪朗读李林那封未寄出的家书,提及姨妈时,眼中总泛着泪光。

    在芗城区浦南中学,一场特殊班会上,学生们正探讨如何践行李林的爱国精神。戴眼镜的男生起身发言:“李林姐姐放弃优越生活回国抗日,我们也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掌声响彻教室。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漳州高新区古县中学…,这些学校常常开展李林主题教育活动,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中生根,令人欣慰。

    漳州英雄烈士事迹展厅内,工作人员正要介绍李林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我轻声提醒:“捐赠证书时我在场。”但凝视证书时,眼前仍浮现24岁的她——怀有三月身孕,率骑兵在山西平鲁与日寇血战,弹尽之际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闽南(漳州)革命历史展览馆、龙海李林事迹陈列馆中,她的故事被我反复誊写进记忆。

    “这是姑姑在集美中学读书时用过的笔筒,她最爱写字。”龙海区石码街道,我第一次见到李林的侄女李舟玲,她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寿山石笔筒。笔筒表面光滑,背面刻着:“李秀若用之,置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接过笔筒的瞬间,我仿佛触到李林伏案疾书的温度。李舟玲回忆,“李林文采飞扬且热爱运动,这笔筒或许见证过她书写抗日檄文的日夜。”

    “王县长,来信已收……若无法接头,可趁敌兵力空虚行动……”牺牲前夜,李林仍在部署作战。信笺字迹遒劲,我惊叹这位华侨女杰竟有如此军事韬略,实属罕见。

    “我与李林农历同日出生,宣传她的事迹成了我的一项人生使命。”闽南师范大学芗涛剧社指导教师、编剧吴浩宇为创作话剧《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踏访闽晋两地,最终推出震撼人心的抗日剧目,在军营、学校、农村、学校等累计线上线下演出近百场。

    福建、上海、北平(北京)、山西……李林短暂的一生辗转于战斗与成长之间。行程尾声,我们来到漳州中山公园。抗战时期,芗潮剧社曾在此演出救亡话剧;如今绿荫下,几位老人正带孩子阅读李林事迹展板。

    “英雄从未远去,”央视编导感叹。85年前的今天,24岁的李林用生命践行了“甘愿征战血染衣”的誓言;80年后的今天,李林的精神仍在守护这片山河。夕阳中,我们仿佛看见那个短发男装、笑容灿烂的华侨少女,正大步迈向深爱的祖国山河。

    【人物简介】李林,原名李秀若,1915年生于福建漳州,幼年侨居印尼。1929年随养母回国,1938年率部转战绥南晋北抗击日伪军,屡建奇功。1940年4月26日,为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怀有身孕的她率骑兵排激战日寇,于山西平鲁壮烈殉国,年仅24岁。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及“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其名镌刻于中共一大会址缅怀墙。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吴浩宇、戴伟国:“芗涛剧社”多形式纪念华侨抗战女英雄李林(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从华侨到英雄,追寻李林烈士的生命印迹(组图)
·秦皇岛抗战文化历史展走进河北省秦皇岛烈士陵园
·中红网-朱冬生:陈树湘 革命烈士传(105)
·毛泽民:从韶山冲走出来的“红色大管家”
·戴伟国:从红色丹霞到国家丰碑——漳州市烈士陵园“晋级”之路侧记(组图)
·特稿:从红色丹霞到国家丰碑——漳州市烈士陵园“晋级”之路侧记(组图)
·钟美云、李金平:福建武平:烈士寻亲终如愿,家属致谢赠“锦旗”(图)
·特稿:福建武平:烈士寻亲终如愿,家属致谢赠“锦旗”(图)
·李启斌、黄金姬:缅怀先烈承遗志 红色基因代代传——顺昌县岚下乡开展清明祭扫烈
·特稿:缅怀先烈承遗志 红色基因代代传——顺昌县岚下乡开展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戴伟国:从华侨到英雄,追寻李林烈士的生命
特稿:从华侨到英雄,追寻李林烈士的生命印
吴浩宇、戴伟国:“芗涛剧社”多形式纪念华
特稿:“芗涛剧社”多形式纪念华侨抗战女英
庆祝海南解放大合影(组图)
他在授衔授勋前夕,倒在了福建前线!(组图
红色头条: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
陈亚梅、高广书画作品被南梁革命纪念馆收藏
王海涛:天安门画家(组图)
从延安时期习仲勋的调查研究汲取历史经验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