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陈晓星:父亲陈光的军事生涯(组图)
2024-01-25 10:34:32
作者:陈晓星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的天安门上,毛泽东曾问过,从井冈山下来的人活着的还有多少?有人说,还有一百多个。

    家父陈光有幸是其中之一,时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当时四野还在解放华南。

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同志在陕北。前排左起:罗荣桓、谭希林、陈光、杨立三、陈士榘、宋裕和、林彪。后排左1赵尔陆、左5孙开楚、左6毛泽东。

    为求解放干革命

    父亲陈光1907年2月24日,出生在湖南南部宜章县栗源堡(今栗源乡复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

    我国华南多山地,其中湘赣与两广交界的五岭山脉,既是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气候、民俗和行政区划的分界。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征岭南百越,修了九十里大道过五岭的骑田岭,沿北江直下韶关。隋朝再次统一时,在宜章建县,宜章就此成为湘南锁钥,自古有“楚粵孔道”之称。栗源堡即是明朝初年官军为保境安民所筑宜章三堡之一。

    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宜章县1924年就建立了中共的党组织,而且是毛泽东播下的火种。中共早期领导人邓中夏即宜章人。

    栗源陈姓是明初官军后代,只是陈光这一支家道中落。陈光父母生子12人,只养活他兄妹二人。由于家贫,他只上过三年小学。他生命力强,长成后身高力大,性格倔强,为人豪爽义气,在村里年轻人中颇有威信。

    1926年北伐军路过宜章时,正值湖南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各乡建立农会,陈光任乡赤卫队队长。“马日事变”后,陈光遭到通缉,外出躲避,出走前私藏了12支枪,入冬才回乡。

    陈东日,与陈光是同乡同族,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官学校学员,1925年中共党员,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后隨主力转战潮汕失败后,受命回乡组织农民武装,1927年冬介绍陈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朱德等率南昌起义余部由粤北经莽山进入宜章,途中遇到一支赤卫队,为首的就是陈光。部队随赤卫队进驻栗源堡,朱德等在陈东日家中,根据宜章籍中共党员胡少海建议,商定了智取宜章计划,时值年关,史称“年关暴动”。陈光起出了12支枪,朱德又给他们留下几支枪,让他们在栗源堡响应。随着宜章暴动成功,各乡先后起事。陈光带领赤卫队在栗源堡暴动,打土豪,烧地契,收缴洋人矿产公司卫队的枪枝,赤卫队已有四十多支枪。“挨户团”(土豪劣绅武装)来“围剿”栗源堡时,陈光带领赤卫队沉着应战,将槍集中机动使用,坚守一整天,打退了“挨户团”,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才能。

    蒋介石调湖南军阀许克祥进剿,许克祥率6个团由韶关北上,沿湘粤大道一字排开,被朱德率部在宜章农军配合下,各个击破,史称“坪石大捷”。“坪石大捷”后,起义烈火迅速燃遍湘南,形成遍及七县的“湘南起义”,各县乡打土豪,分田地,消灭民团武装,建党建政,武装割据达三月之久。史学家评价,没有湘南起义就没有朱毛红军会师。此役中,陈光率赤卫队刺探情报、带路、拆桥阻击等积极配合了主力作战。

    湘桂战争后,蒋介石得以抽调7个师“围剿”湘南起义。大兵压境时,年轻的中共湖南省委做出一个荒唐的决策,命令烧光沿湘粤大道两边十里以内的房屋,焦土抗敌。陈光朴素的本能使他抵制了这个“左倾”错误,带出了120多赤卫队员,随朱德部队转进井冈山。朱毛红军会师后,陈光被编入红4军10师29团(由宜章农军编成)任特务连连长。

    转进途中,因未经请示打土豪,陈光被撤职,调教导营当班长。培训期间,发生了“八月失败”。起因是看到井冈山农军秋收了,分得土地的宜章农军也要回乡秋收,结果发生了29团的溃散。当时,同乡劝陈光一同回乡,陈光表示:“我已是土豪劣绅的死对头,就是死也死在红军里。”后来,回乡的农军大都牺牲,活到建国的仅二十余人,返回到井冈山的,建国时健在的仅陈光等两人。

    “发于武卒”

    韩非子说,“宰相必起于州牧,猛将必发于武卒”。

    教导营培训后,陈光到31团当排长,后升连长。红4军主力下井冈山后,一次部队遭敌突袭被冲散,陈光跟28团走,连长让他当撑旗兵。撑旗兵是百里挑一的战士,作战时目标大,还不许弯腰,伤亡比例非常高。直到大柏地战斗后,在东固,他才将组织关系转到1纵队(原28团)。从此开始了他在这支主力部队里的军事生涯。

    从陈光私藏枪枝,参加暴动,保卫栗源堡,抵制“左”倾焚烧策略,坚持回井冈山,以及放着31团连长不干,宁愿到28团当撑旗兵的经历,体现了陈光的人生取向。陈光是自觉地选择武装斗争道路,投身革命求解放的意志十分坚定。

    红4军转战赣南闽西,1929年5月再次入闽时,陈光已升任排长。10月远征粤北梅县时已是连长,这是陈光参加红军第三次升任连长,这次是28团的连长。

    粤北失利,为掩护主力撤退,陈光奉命以所部一个连阻击敌粤军四个团,显然,任务十分凶险。陈光完成了任务,但自己负伤,这是他第一次负伤,为此获一次口头表扬。陈光在延安审干时写自传,写到奖励时,曾获两次口头表扬,这是其中一次。

    另一次是在1930年2月水南值夏战斗中,陈光舍身救林彪。当时,蒋介石命嫡系唐云山旅“围剿”红4军,激战中,林彪的指挥部一度被围,危机时刻,陈光决心“牺性自己救上级”,率部杀入重围,救出林彪,自己重伤。经此一役,林彪认识了陈光。

    当时为条件所限,记录在案的奖惩有限,红军将士的功劳与过失更主要表现在职务的升迁上,立功晋升,失利则调离或撤职。看解放军将领的履历,能在主力部队军事主官位置上不断升迁,而又活到建国的为数并不多。

    伤愈归队后,陈光升任副支队长。6月汀州编队,成立红1军团,陈光在红4军1纵队任支队长。8月中旬在文家市围歼蒋嫡系戴斗恒旅时,腿部重伤,子弹卡在骨头里。10月打开吉安后,做了三次手术才取出弹头,因伤未参加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在吉安,1纵队改10师,辖28、29、30团,陈光任30团团长。入冬,陈光调任28团团长。第二次反“围剿”战役时,陈光已任10师参谋长。

    1931年8月开始了第三次反“围剿”战役。红4军在高兴圩战斗中,11师伤亡很大,师长曾士峨牺牲。战后整编,10师师长王良调11师任师长。将12师部队䃼充到11师和10师,12师师长耿凱调10师任师长。不久,耿凱牺牲,陈光升任10师师长。很多资料记载陈光继任耿凯当师长,以为是12师,不知耿凯已调任10师师长,尽管时间不长。

    第三次反“围剿”战役胜利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一些深刻变化。一方面,因“九一八”事变,“围剿”红军失败,蒋介石被迫下野,一时无力组织新的“围剿”。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因出了叛徒,被迫转到中央苏区,面对反“围剿”的胜利和国军压力的减弱,“左”倾路线再次抬头。政治上开始排斥毛泽东的领导,军事上发动了六次进攻战役。

    1932年2月,红军打赣州,一个多月久攻不下,伤亡惨重,部队整编。林彪升任红1军团军团长,王良任红4军军长,周昆任11师师长。

    4月,红军打开漳州后,王良与陈光、周昆在漳州照了张相。这是现存陈光最早相片。

陈光、王良、周昆。

    当时在中央苏区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林彪手下三杆枪,陈光周昆和王良”,即把这三个人称为对敌作战的“三挺重机枪”。

    5月,红一方面军南下粤赣边,在南雄对粤军作战,这是一场少有的恶战,陈光再次负伤,只是未见细节。

    看战争年代军事指挥员的简历,负伤次数相当重要。

    陈光土地革命时期共十次负伤,次数相当高。按当年的武器,死伤的比例为1比3,但每增加一次负伤,死亡概率不是简单的算数相加,而是要高得多。作为比较,同时期红1军团的师长,曾士峨、耿凱、王良、寻淮洲、吴皋群、……都是那个时段牺牲的师长,王良牺性时已是红4军军长,寻淮洲、吴皋群牺牲时,都已是整编后的师长。

    秋天,陈光调任11师师长,又在建黎泰战役负伤。

    1933年1月,陈光在金资战役的枫山铺战斗中再次负伤。可能因伤,未见他参加第四次反“围剿”的记载。

    1933年初春,蒋介石稳定内部后,对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虽然短短半年,此时的红军已今非昔比了。2月下旬,黄陂伏击战,红一方面军全歼国军第52、59近两个师,俘师长李明、陈时骥以下上万余人。3月下旬,草台岗进攻战,又歼灭国军嫡系第11师近一个整师。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标志着红军作战规模又上了一个台阶。

    为适应新的作战形势,1933年6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再次进行整编,此次整编所形成的编制一直延续到土地革命时期的结束,因此成为红一方面军一次重要整编。整编是在乐安县的藤田进行的,被称为“藤田编队”。

    8月1日,纪念八一,颁发了红星奖章,陈光获得一枚二等红星奖章。红军一共只颁发过三四十枚二等红星奖章,异常珍贵。

    整编取销取消军一级建制,军团直辖师,改小团为大团编制。

    红3军编为1师,红4军编为2师,原红4军10、11、12师编为4、5、6团。所谓小团,无营,团直辖四五个连不等。原10师的28、29、30团改为红4团1、2、3营,每营3个连。这样的编制基本与国民党嫡系编制相当了。当时还有3师,后调去组建9军团了。

    整编时2师师长为徐彦刚,原红3军军长,9月换为吴皋群,11月吴又与陈光对调,陈光回到2师当师长,陈光在10、11师(即4团5团)都当过师长,政委刘亚楼又是老搭档。
这时,第五次反“围剿”已经开始。

    “藤田编队”时,陈光奉命到于都组建“少共国际师”。曾任该师政委的肖华说过,一个部队组建时,主官打下的基础十分关键,主官的作风会直接影响部队作风。原本只是地方部队的少共师,经实战得到锻炼,第一次作战,就敢于拼刺刀,被朱德誉为“铁拳初试”,很快升级为主力红军15师,编入5军团。长征时,15师编入1军团,湘江战役后撤编,余部补充到1师2师。虽然少共师仅存在了一年半,却从中走出了一批共和国将领:肖华、彭绍辉、曹里怀、陈正湘、何挺一、吴岱、江拥辉等15人(一说23人),还没算两任师长陈光、吴皋群。

    吴皋群对调到15师当师长,15师在隔河的另一个作战方向上,不久就牺牲了。

    陈光在红2师师长任上,历经了第五次反“围剿”和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几乎全过程,从1933年11月直到1935年11月,整两年。这两年,特別是长征的一年是红2师最辉煌的一年。

    由于建国初年陈光就出了事,直到1988年才平反,在建国后近四十的军史中是没有表现的。九十年代后,熟悉他的人不多了,能找到的文字更是少之又少,其中《耿飚回忆录》是难得的珍品。从《回忆录》中,我们得以从一个老前辈笔下,近距离体会当年战斗的细节、他们的交往,以及他们的性格品德。篇幅所限,仅抽取几段,以楷体插在下文中。

    第五次反“围剿”初期的大雄关战斗时,耿飚在1师3团任参谋长。大雄关战斗中,3团奉命到大雄关东南某地去占领制高点,策应主力突围,并临时受2师指挥。3团开进过程中,团领导意见出现分歧,3团突围出来后伤亡很大。

    “事后,陈光师长、刘亚楼政委立即把我们三人找去,一向慢言细语的陈光师长大发雷霆,指着我们的鼻子质问:‘打了大败仗,你们怎么搞的?’在问明情况后,陈光师长说:‘耿飚同志的建议是对的。’三天之后,我被调到四团去任团长。”

    耿飚原在1师3团,与2师是友邻部队,作战中应见过,印象中陈光“一向慢言细语”,这次“大发雷霆”是因“打了大敗仗”,伤亡很大。耿飚暗示,是陈光把他要到4团当团长的。这一仗是1933年11月中,在中央苏区北部南丰县打的。因执行“据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打得异常惨烈,不到两个月,4团已牺牲两任团长,肖桃明和洽盼彪,陈光也在此役负伤。

    由此,陈光与耿飚成了亲宻的战友,历经整个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的前期,直到遵义会议。

    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第二届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上,陈光当选中央执行委员。

    1934年8月底,福建朋口温坊战斗,是整个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唯一的歼灭战,此役红2师为主攻,4团担任穿插。夜战时,耿飚组织好部队与火力后,举起驳壳枪,大喊一声:“干部、党员跟我来!”亲率突击部队冲锋。最后全歼守敌,俘敌1600人。 “红4团打胜仗的消息,使陈光师长十分高兴。他给我打个电话,先夸了一通勇敢、机动,还特别表扬我带头打冲锋。然后话头一转:

    ‘你犯了错误知道不知道?’

    ‘唔?……’

    ‘听说你把干部、党员都带上去打冲锋,万一被打掉了,损失多大?’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诚心诚意地说:‘我承认。’

    ‘好。’陈光师长信任地说:‘这次罚你写篇文章,题目就叫《反对个人勇敢》,要强调集体英雄主义精神。限三天内写好。’”

    在1军团,战斗之后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但陈光这个电话在当时“左”倾的政治氛围中难能可贵。

    长征先头师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开始阶段,中央红军自赣南闽西集结出发,走的是红6军团与贺龙2军团汇合的方向,也与七十年前太平军翼王石达开西征入蜀的道路历史地重合。

    红2师为1军团这一路的先头师,长征过第三道封锁线时,为掩护中央纵队从乐昌九峰山到五指峰之间安全通过,林彪直接对陈光师长和我下令说:“快,耿飚他们那个团能跑,你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上九峰山。立即出发!”陈光率红4团连夜奔袭,然而天气骤变,“那天突然下起了罕见的暴风雨……牲口都惊得惶惶不肯前行。”4团赶到时,九峰山已被敌人占领,正在修工事。趁敌立足未稳,4团冒着倾盆大雨顶风仰攻,好在敌人更禁不住大雨,被赶下山去。

    当时,耿飚正患疟疾,他写到:“被初冬的风雨一淋,冻得瑟瑟发抖。我的身上也是一阵冷一阵热的,占领了山头才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身子一软坐在了掩体里。陈光师长走过来,拿出一包用油纸裹着的旱烟,让我吸一口提神。”这里,耿飚没有写他们之间说了什么,似乎烟比任何宽慰的话分量更重。

    待中央纵队过后,红4团下山,急行军向前赶,回先头师位置。

    红军欲过湘江的意图已被蒋介石判定,只是湘军和桂军有各自打祘,也未料到红2师来的这么快,红4团于11月27日即先敌搶占兴安县界首的渡口,击退来袭的桂军先头部队,随后将阵地移交3军团,连夜赶往下游60里以外的红2师主阵地脚山铺。因中央纵队“搬家式”的行军,28日还在160里外的灌阳县文市、桂岩一带,后卫部队就更远。自28日,红1军团主力在脚山铺经三天浴血奋战,付出巨大代价,为中央纵队过江赢得宝贵时间,30日入夜,为避免合围,红2师退往西南方向的水头、夏壁田一线。12月1日中午,中央纵队终于过江,1、3军团主力掩护中央退入山中。为掩护中央纵队,15师一个团,5军团34师,以及其他掉队红军被切断在湘江以东,大部壮烈牺牲。

    湘江失利责任的追究,引发中央高层激烈争论,“从老山界一直争到黎平”,结果暂时转兵贵州。

    为取遵义,陈光奉命率耿飚的红4团突破乌江。

    在突破乌江战斗中,……团长耿飚带突击队,从上游五百米处穿过竹林,“来到下水点,雪停了,下起了毛毛细雨。八个勇士脱掉上衣,腰里插上驳壳枪,头顶着一捆手榴弹,虎虎势势站成一排。”团长耿彪吩咐端上酒来,一来为他们壮行,二来为他们活血驱寒。三连长报告后,耿飚一挥手命令:“出发!”战士们接连跳进江水中。时值隆冬,冰冷的江水寒彻肌骨,战士拉着一条准备架桥的缆绳,义无反顾地向对岸游去。

    江边上,团长耿飚不顾冻雨浸透了军装,焦急注视着对岸。突然,敌军发现了我们的企图,密集的炮火打过来。

    “‘怎么样?’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我身后响起。我从紧张中缓过神来,原来是师长来了。”耿飚正要报告,江面上一发炮弹炸断了缆绳,突击队战士失去了支撑,被缴流卷向下游。耿飚命令身后的一营长罗有保组织接应,同时命令:“抬竹筏,我亲自上。”决心改偷袭为强攻。

    “从来不干扰下级指挥的陈光师长这时发话了。他不同意我的决定,对我说:‘冷静点嘛!抽支烟,想想办法。’”

    危机时刻红军指挥员们从来是身先士卒,但干部的安危是作上级的责任。关键时刻,陈光一句“冷静点嘛!抽支烟,想想办法”,包含了多少信任、支持与关怀。陈光不同意耿飚的决定,但还是出于商量的口气。

    他们商量后决定改为夜间偷渡,仍是三连长毛振华率17个勇士,分乘三个竹排偷渡,结果,两条被冲了回来,还好没有伤亡,而毛连长他们那条竹排却失去音讯。

    第二天一早, 雪后初晴,天出奇地冷。总攻开始了,1营分乘六十架三层装竹排,分成三个大组(三个连),以前三角队形向对岸驶去。对岸一直没有动静,当尖兵排三个竹筏距对岸50米时,对岸响起清脆的机枪声。团长耿飚下令吹冲锋号,岸边、竹排上火力一齐压制过去,同时竹排上的战士像赛龙舟一样加快划水,发出阵阵吼声。

    经仔细观察,“发现对岸的机枪不是打向江面,而是由江边崖底下传出来的,那里有几个矫健的身影,攀登在峭壁上。”

    原来,昨夜毛连长他们奋力划水,在下游五、六里处登上对岸,乘夜沿江摸回来,直到听见敌人修工事的声音,判断是我们准备进攻的渡口。经过侦察,发现上边20米处有一个碉堡,内有一个班12人。趁敌人在吸大烟,毛连长率战士们迅雷不及掩耳地拿下碉堡,在碉堡里渡过寒夜。这就是天亮我军主力强攻时,对面一直不打枪,而枪响时,是朝上打的缘故。

    1营登陆后,迅速扩大战果,控制制高点,迎击敌人反扑;江这边,原担任掩护的2营迅速集结江边,准备增援。

    突然,对岸枪炮声骤然增大,敌人的预备队上来了,他们用“羊群战术”把1营又压回了江边。地形对1营极为不判,情况危急,这边3营火力鞭长莫及。

    耿飚写到:“我急得出了一身汗,向陈光师长大声喊:‘炮!我要炮!’

    于是,军委炮兵营的连长赵章成同志被立刻调了上来,陈光师长问他:‘还有几发炮弹?’

    ‘五发。’

    ‘去,听耿团长命令。’”

    果然,神炮手赵章成名不虚传,他不用炮架,用腿倚住炮管,从容试了一发,然后三发都命中敌群中心,敌死伤一片,顿时被打懵,1营趁势反击,又夺回战场主动,随着2营登上对岸,一举拿下渡口,并将溃敌追出很远,巩固了渡口。

    以上楷体均引自中央文献出版的《陈光画传》。

    关于2师4团突破乌江,各种军史有不同版本。但我以为《耿飚回忆录》中这一段,是最权威的。

    过江后,红6团智取遵义。红4团进驻遵义时,己经三天三夜没有像样的休息了。“这时,杨成武同志的伤已痊愈,回到了部队”(杨是湘江战役在脚山铺受伤的)。为肃清遵义以北被击溃的黔军,红2师主力又一路向北追击,袭占娄山关、桐梓直至松坎,为“遵义会议”确保北部安全。

    “遵义会议”后,红军寻机北渡金沙江,路经习水县土城镇的青杠坡,军委决定利用有利地形,歼灭尾追的川军。战斗由彭德怀指挥3、5军团主攻,红2师为总预备队。接到命令,陈光率红2师连夜急行军九十里,从复兴场赶回,于当日午前投入战斗。由于敌军数量情报有误,并不断增援,军委决心撤出战斗。战斗中,敌前锋一度攻至军委指挥部前沿,危机时,陈光率红2师及时赶到与干部团一起掩护军委脱离危险。此后,为掩护主力西渡赤水,红4团返回青杠坡,虽地形不利,但死守不退,直至清晨奉命撤离,最后渡河。

    一渡赤水后,部队在扎西整编,精减机关充实连队,除干部团外,整编成16个团,仅1军团保留师级,为2师6个团, 3军团直辖4个团,5、9军团各辖3个团, 8军团撤编,全军3万余人。

    在此期间,军委2局技侦探明,敌川军沿金沙江北岸重兵布防,东有滇军、南有中央军,仅西面黔军较弱,且惊魂未定。军委决定二渡赤水回师黔北。袭占桐梓后,3军团迅速抢占娄山关,再下遵义,击溃黔军8个团,先敌占领有利地形,阻敌于遵义城南山地,1军团趁机迂回敌后,适时出击,一举歼灭中央军两个师。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久违的歼灭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震慑了敌军,丰厚的缴获补充了长征以来的损耗。

    罗荣桓曾高度评价,陈光在这次战斗中沿懒板凳方向的百里追击。林彪在1军团倡导猛冲猛打猛追,猛冲猛打好理解,这里突出的是猛追,猛追时,敌军建制已乱,双方都筋疲力尽,溃逃一方无力组织抵抗,国军官越大跑得越快,猛追是扩大战果效率最高的时候。红2师尤其善长追击,此役的缴获是长征最多一次,而且是国军嫡系装备。

    再占遵义虽然缓和了红军压力,但仍未改变红军被敌重兵包围的态势,由黔北渡江已不可能,绕道云南又顾忌滇军,于是关键就成了调出滇军。为此,全军佯动三渡赤水,刘亚楼率红5团佯装主力北上过江,牵动敌军后,全军四渡赤水,迅即南渡乌江。这时,毛泽东来到了红2师,亲自对陈光、刘亚楼面授机宜。陈光命红6团佯渡清水江,造成东返湘西假像,主力向南佯攻贵阳。此时蒋介石坐镇贵阳,但兵力空虚,不得以急调滇军“护驾”,这样实现了调出滇军的目的。

    此后,红2师4团为先头,一路急行军向西,主力梯次跟进,将几十万敌军远远甩在后边,为渡过金沙江赢得了9天安全渡江时间。  

    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红2师在青杠坡、二占遵义、三渡、四渡赤水等战斗中,于主要作战方向和战役支撑点上,攻必克,守必固,起到了关键作用,陈光功不可没。

    四渡赤水战役被毛泽东自诩为得意之笔。尽管其中土城、鲁班场战斗也有过失利,但未影响到全局。而二战遵义全歼吴奇伟纵队两个师,以及三渡的全军佯动,四渡的千里迂回,完成了巧渡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与湘江血战形成鲜明对照,是毛泽东挽救红军的拐点,重振了红军士气,重建了中央的威信。四渡赤水战役还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像湘江战役,明知是口袋,还硬往里闯。在湖南通道,不是毛泽东力主转兵,就又是一个湘江。

    有人说,因为红军通过技侦掌握了敌情。不错,军委二局功不可没。但情报要看决策者如何判断与决策。进尔,决策是要一线部队落实的,没有部队,情报就没了根。“左”倾领导有情报,但决策错误,明知湘江是口袋,还硬往里冲,每天只走四五十里,非要所有主力拼命死守,结果伤亡过半。红军还是红军,二局还是二局,换了打法,过金沙江,伤亡几乎可忽略。

    为什么老红军都认毛泽东,那是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北上大渡河,走的正是七十二年前翼王石达开入川的路。蒋介石判定,“共军入此汉彝杂处,一线中通,江河阻隔,地势险峻,给养困难之绝地,必步石军覆辙……”

    北上的大路经西昌到沪沽分岔,一条是经登相营,翻小相岭,再经越嶲至大树堡渡口的“宁雅正道”,另一条是从泸沽经冕宁、大桥、拖乌到安顺场的“翼王故径”。军委部署是多点进攻:命左权、刘亚楼率红5团取“宁雅正道”攻占大树堡,这一路因敌军重兵防守,后改为佯攻。而红军主力选择了“翼王故道”。果然这一路敌军防御薄弱。陈光率红2师主力袭占农场,但因无船,也无法架桥。红1师经擦罗袭占安顺场,在安顺场得手,但只得三条船,亦无法架桥。要过河只剩三百里外的泸定桥,红2师奉命去夺泸定桥。于是从安顺场过河后的红1师在东岸,红2师在西岸,两师夹大渡河攻击北上,红2师以4团为先头,昼夜兼程急行军赶在敌增援之前夺取西岸桥头,待后续部队到达后,又有1师的策应,终于夺取了泸定桥。

    大渡河战役期间,敌中央军已陆续渡过金沙江围堵上来,红军要脱离大渡河峡谷,只得翻越雪山。陈光奉命率红4团为全军先头翻越了空气稀薄,气候无常的夹金山。有记载,红4团过夹金山没有减员,可见红4团素质。

    更可喜的是,刚刚下山就与前来接应的四方面军会师。这一喜讯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会师实现了遵义会议的战略目标。会师后,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陈光继续率红2师北上,翻越梦笔山攻占卓克基。

    7月初,为过草地,陈光奉命带红6团和红5团一个营探路。出发两天后遭遇藏军骑兵突袭,战斗中陈光右臂负伤,这是陈光最后一次负伤,所幸伤未及骨。因筹不到粮,又遇洪水,部队伤亡很大。幸遇舒同及时运来粮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探路失利表明,从草地西边北上已不可能,东边松潘已被敌胡宗南部占领,要北上只有穿越草地。

    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部队整编,刘亚楼调1师,肖华到2师当政委,这是陈光与肖华第三次搭档(前两次是在30团和少共国际师)。

    八月下旬,红2师4团作为右路军左翼先头,从毛尔盖进入草地。红军当年走过的“草地”,实际上是一片沼泽地,平均海拔3500米,盛夏夜晚气温也在零度左右,气候恶劣,没有人烟。当年亲历者的回忆中,过草地是长征中最艰难的经历。其中,右路军左冀为红1、红3军(即原红1、3军团)穿越草地的路,迄今尚无人全程徒步贯通。

    右路军过草地后在巴西集结。9月10日,中央率红1、3军单独北上。陈光奉命率红4团夺取腊子口。腊子口是秦岭余脉迭山峡谷中的一个隘口,扼川北进甘南古道的咽喉,也是红一方面军长征的最后一个天险。      

    陈光与黄开湘率红4团先头一营,一路突破敌鲁大昌两个营的两道阻击,来到腊子口,腊子口两边都是绝壁石山,隘口仅一丈多宽,河水从中间流出,路从东边沿河北上,到隘口有两根粗木并排架的桥。隘口那边是敌一个连的阵地,几个碉堡的机枪以交叉火力封锁隘口,另以手榴弹从高处投下。重武器因隘口过窄而无效,大部队也展不开。红4团打了一天无进展。此时后续部队,师主力、军团部、军委总部陆续赶到,都被堵在峡谷里。时间拖下去,敌人的增援一到,后果不堪设想。聂菜臻回忆说:“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危难之际,陈光亲率17名突击队员乘夜从绝壁攀缘而上,迂回敌后,自上而下炸毁敌火力点,配合正面部队攻占腊子口。为此,延安审干时,党组织在给陈光的小组总结中写道:“长征中腊子口攻坚对中央红军北上渡出险境贡献极巨。”

    李作鹏长征中一直在军委总部,后来说,陈光在长征中一路受表扬,什么时候军情吃紧了,毛周就商量,调陈光吧。无奈,建国后40年,这些东西都从军史中删除。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部队整编时,恢复了红1军团番号(根据彭德怀建议没有恢复3军团番号)下辖2师4师,全军七八千人。陈光任副军团长兼4师师长,政委彭雪峰,参加了直罗镇战斗和东征战役。组建红军大学时,林彪担任校长,推荐陈光代理1军团军团长。1936年5月,陈光到红大培训,担任红大1科科长,政委罗荣桓。红大1科学员40余人,大都是红军师以上干部,校长林彪,教务长罗瑞卿也在1科学习生活。西安事变后,陈光回1军团任代理军团长,政委聂荣臻。

1军团与15军团部分领导在陕北。前排左起:王首道、杨尚昆、聂荣臻、徐海东。后排左起:罗瑞卿、程子华、陈光、邓小平。

    抗日民族英雄

    1937年8月,红1军团改编为八路军(后第18集团军)第115师第343旅,陈光任旅长,辖685团(原红2师)、686团(原红4师)。

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陈光

第115师的周昆、林彪、陈光、聂荣臻

    8月底,第115师渡过黄河向抗日前线开进。为支援友军内长城作战,9日25日在平型关歼日军精锐第5师团一个后尾联队1000余人,缴获大量战利品,史称“平型关大捷”。陈光参与指挥了整个战斗过程,战前侦察,地域选择,部队配置,为慎重初战,陈光亲率参谋在灵丘城外设监视哨,敌军出动后,通知部队进入阵地,战斗打响后的临机处置,直到打扫战场。战斗虽然只打了一天,陈光却几天几夜没合眼。

    11月初,为掩护友军从娘子关撤退,陈光又率343旅在昔阳县广阳设伏,歼日军辎重部队1000余人,缴获大量战利品。

陈光在广阳前线(持望远镜者)

    太原失陷后, 115师奉命进军晋西南。1938年2月底,日军一部占领临汾、直接威胁陕甘宁边区。毛泽东致电要求115师相机消灭该敌。在此关键时刻,林彪被友军误伤,八路军集总争求林意见,林彪再次委托陈光代理其职。

    林彪曾评价陈光指挥作战,接敌时对敌情判断准确,决心正确,战斗打响后意志顽强。

    集总正式任命陈光代理115师师长。陈光临危受命,不负重托,指挥343旅于大宁以东之罗曲、午城、井沟的公路两侧,以埋伏、夜战、分割围歼等战术,先打敌辎重,再围歼其主力,歼日军第20师团一部1000余人,烧毁汽车79辆,缴获丰厚。

    9月,日军第108师团再次西犯。陈光乃以放过主力、截断辎重,待敌回撤时聚歼的办法,在汾离公路的薛公岭、油坊坪、王家池三战三捷,歼日军旅团长以下1200余人。“午城井沟战斗”和“汾离公路三战三捷”粉碎日军西渡黄河的企图,保卫了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15师主力奉命分批挺进山东敌后,陈光罗荣桓率师直、686团、抗大一分校等部进入泰西地区。1939年3月部队进入泰西后,经过樊坝等战斗,扫除敌伪据点,发动群众,培训地方武装,扩大主力部队。日军驻山东主官尾高龟藏得知这正是来自山西的八路军主力时,亲自指挥,集结重兵发动九路围攻,企图聚歼第115师主力。

    1939年5月11日,日军在泰西肥城安临站的陆房地区对115师主力形成合围。115师师直属机关是原红1军团的老底子,罗荣桓又不在师部,稍有闪失,无法向中央交待,陈光深感责任重大。陈光将部队收缩到陆房方圆十数里的山间盆地,凭险据守,待机突围。经终日激战,夜间成功突围,保存了我军精华。突围时,重伤员被疏散到老乡家中。第二天,日军疯狂报复,烧毁民房数以百汁,杀害村民126人。陆房人民宁可家园被毁,亲人罹难,也要保护八路军伤员。当着搜剿的日军,乡亲们把伤员认作自己的兄弟,有的大嫂把伤员认作丈夫,6位老大娘把伤员认作儿子。78名伤员除5人伤重牺牲,其余均伤愈归队。该役毙伤日军1300余人,我军伤亡300余人。陆房突围的胜利得到蒋介石的通令嘉奖,成为我军在政治上的又一大胜利。

    依据《解放军战史》资料统计,抗战中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一战歼日军千人以上的战斗有八次,其中陈光参与指挥了“平型关”,指挥了“广阳”、“午城井沟”、“分离公路”和“陆房战斗”等五个战斗。陈光堪称抗日民族英雄。

    有一个历史的巧合。就在陆房突围的当晚,远在延安的陕北公学礼堂内正在举行纪念鲁艺成立周年的晚会,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正观看冼星海亲自指挥的《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不愧为抗日战争的号角,其中最强音是大合唱《保卫黄河》,殊不知它正是抗战中那一段真实历史的写照。

    《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张光年),1938年秋冬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奔赴陕北,途经汾离公路的战场,一路耳濡目染,心潮澎湃,创作了《黄河诗章》。在延安,遇到了作曲家冼星海。冼星海早年留学法国,抗战暴发后回国,在西安受到周恩来邀请来到延安。当他看到光未然的诗,两人一拍即合,仅六个日夜写出了不朽的《黄河大合唱》。今天,一曲钢琴协奏曲《黄河》已跻身世界音乐殿堂,成为当今中华民族复兴的符号。

    而在正面战场上,蒋介石为迟滞日军进攻,置民生于不顾,炸开了黄河花园口大堤,黄河南溢,夺淮入海,造成了豫皖苏3省44县5.4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死亡人口达89万人。更甚者,灾难后患无穷,其影响直到建国后才逐渐缓解。

    陆房突围后,按集总指示,115师以营为单位分散,师直到梁山县一带驻扎。8月1日,趁日军长田大队孤军深入之机,陈光率师直特务营和686团3营各两个连,在梁山县独山庄,全歼长田大队。长田敏江少佐是日本天皇皇亲,所辖大队属日军精税,且加强了一个炮兵小队,带了三门炮。长田骄横跋扈,率队长驱直入。陈光派小股部队不断袭扰疲惫日军,将敌诱至独山庄,夜间发起突袭,将敌分割包围歼灭。《解放军战史》点评此战,“创造了在兵力相当、装备处于劣势条件下,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模范战例。”

    “陆房战斗”、“梁山战斗”和“泰西反‘扫荡’”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当地抗日军民。仅梁山和东平湖畔就有3000多青年争相参军,七个县几十个乡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和党团组织。

    “梁山战斗”后,日军专门印发了《陈光部作战研究》,下发到基层。表明陈光作战的独特风格给日军打击之沉重。

    115师抗战前三年的作战,由于敌我装备训练的差异,陈光总能扬长避短:敌作战部队战斗力强,应尽量避开,专打其补给部队;敌阵地战火力强,协同训练好,就尽量避免,利用有利地形伏击打行进中之敌;特别是夜战,红军时期陈光即善长夜战,夜战能避敌火力和协同的优势,利于我军分割穿插围歼,被合围时也便于突围。而这些作战原则陈光又往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结合使用,在前述战例中得到充分体现。故令日军不得不认真“研究”。

    胜利捷报传到延安,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八路军大合唱》又创作演出。其中,《八路军进行曲》歌词稍作调整,即今天的《解放军军歌》,《八路军军歌》的歌词正是这支部队光荣历史的写照!

    10月,陈罗奉命率部南下,发起了郯码战役、白彦战役,开辟了以抱犊崮(今枣庄市山亭区)为中心的鲁南根据地。1940年秋召开了山东分局和115师高干的“桃峪会议”。会后,115师部队先后整编为7个教导旅,部队发展到7万人。

    新兵大量增加,部队建设成了大事。师部秘书记录了他那段时间的生活状态,除了作战,陈光总不在师部,老往连队跑,指导部队作战训练,开展射击、投弹、刺杀和土工作业等基本训练。

    自1941初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起到1942年底的两年中,是整个抗战中最艰苦的两年。

    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按中央指示,将教1、教5两旅划归新4军建制。为加强与新四军的联系,115师又发起“青口”战役,开辟了滨海根据地。7月,鲁西区并入冀鲁豫区,将教3、教4、教7三个旅划归晋冀鲁豫根据地,也就是后来杨苏兵团的前身。后教5旅归建115师,总体上看仍是将主力的七分之四支援了华东和晋冀鲁豫两战略区。这种规模的支援为五大战略区相互支援中所仅见,也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对华北华东抗战的最大支援。

    长期紧张的作战生活,使陈光健康每况愈下,政委罗荣桓安排陈光休养,休养期间陈光还参与指挥了沂蒙山反‘扫荡’。

    1942年底,为巩固滨海根据地,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彻底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115师发起第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一举剪除顽军孙焕彩部这颗毒瘤。值得一提的是,陈光在战前训练中,已经开始了加强土工作业与黄色炸药(TNT)使用等攻坚战术的训练。

    1943年春,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根本扭转。陈光奉命回延安,准备参加“七大”,经近大半年时间,于冬季到达延安。在延安一边休养身体,一边参加党校学习。并以山东代表团副团长和“七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的资格参加了“七大”。

七大开幕时,陈光在礼堂门口迎接毛泽东。

    毛泽东在罗荣桓逝世时曾评价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功绩,“……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上东北、南下江南,都主要依靠山东。”作为军事主官的陈光,历经了其最艰苦的四年,功不可没。

    觧放战争中

    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波谲云诡。东北经日本14年经营,经济基础雄厚,成为国共两党必争之要地。中央集中了山东苏北原115师主力近10万人,配以坚强党的领导抢占东北。同样,蒋介石借美国的军舰将其精锐缅甸远征军,直接运至山海关、葫芦岛登陆。

    初期,林彪负责在山海关的一线指挥,陈光负责在黑山大虎山的二线指挥。当时客观条件差,林彪认为不具备作战能力,主张避战;而中央从国际背景考虑,为争得有利谈判地位主张尽量御敌。林彪受命保卫四平,对于中央令其攻占长春则回复“无甚大把握”。

    陈光依据东北局意见,组织山东7师及东满军区部队进攻长春。战前趁苏军未撤离时,为侦查敌守军布防,陈光还戏剧性地演绎了一场“秀伤疤”的趣事。由于语言不通,我军又无军衔,派去交涉的干部,苏军少校不“买账”,陈光亲自去交涉,只是问明对方也曾负过伤,就脱去外衣展示伤疤,使少校肃然起敬,积极配合。他们得以换上苏军服装,乘吉普车巡视,搞清了守敌部署。苏军一撤,我军分三个方向,经四天激战攻占长春。战斗中,陈光命人修复的两辆日军坦克,由日军俘虏驾驶,参与作战,开创了我军首次使用坦克攻坚的战例。此后,陈光将长春缴获的大量装备物资运往四平,成为四平保卫战的可靠后方。

    四平失利,长春被弃守后,蒋介石亲到东北部署,命令在停战当天占领新站、拉法。陈光得知后很着急,新站拉法一丢,沟通东满与北满粮食能源的铁路运输中断,两地必将因无法过冬而被迫放弃,东北局甚至已作撤往中苏边界的最坏准备。陈光赶到前线,组织山东主力1师2师夜袭拉法,得手后围歼新战之敌。“一打长春”和“新站拉法”战斗的胜利是“四平会战”一首一尾的两仗,虽未改变会战结果,但攻占长春有效支援了四平保卫战,消耗了敌军;而夺取新站拉法则稳定了溃退局面,对后来的反攻起到大大推进前沿的作用,开创了 “打没有命令的胜仗”和“积极的机断专行”的典范,后为林彪总结进我们部队所倡导的战斗作风中。

    东北停战后,部队休整,剿匪,发动群众土改,巩固后方。主力部队整编。第一批组建的1、2、3、4、6五个纵队。其中1、2、6纵队在北满,3、4纵队在南满,有一种说法,1纵、6纵是对着国民党的新1军、新6军。陈光被任命为6纵(43军前身)司令员。

    不知从何时,林彪对陈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当陈光率6纵准备南下松花江过江侦察时,林借口有敌情,直接调走所有作战部队,把陈“凉”在了南岸,若真有敌情,后果难料。—气之下,陈光卧床不起,离开了6纵。后来林彪对人说,“有他(指陈光)无我,有我无他”。从两次“委托代理”到“有他无我,有我无他”,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至今未见档案披露和知情人口述的线索。陈光还蒙在鼓里,至少,陈光到四平送装备与补给时,还是高高兴兴的。

    离开6纵后,陈光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警备司令,主要负责哈尔滨警备和组织训练后备兵援,同时教育改造了大批俘虏士兵。还是在红军时代,编练新兵就是陈光特长。

    辽沈战役前,1948年6月陈光被任命为第1前指(12兵团前身)副司令员兼“围长指挥部”司令员,负责对长春的围困。陈光回到前线,工作性质重点是敌工情报工作。陈光摸清了守军兵力情况,搞到了长春地下排水系统的图纸,並找到原总工程师,还派员找回了杨靖宇和陈翰章烈士的头颅。陈光仅保留四五个独立师的围困部队,尽可能将主力部队投入主攻锦州前线。10日14日主攻锦州打响后,几乎同时长春守敌派代表出城洽谈投降事宜。长春守军的起义被毛泽东称为“合乎我们理想的解决”。

    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陈光被任命为副参谋长。广州解放后,1950年初,陈光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司令员,这是他最后的任职。

    后面的话

    家父陈光的人生结局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又无法迴避。

    1950年初陈光到任。7月23日被以“通敌、反领导、要逃跑”(参见《李作鹏回忆录》)的罪名逮捕,软禁,抗美援朝战争暴发后,被押往汉口关押。1951年中南军区已曾上报中央,陈光案搞错了,中央未作答复。1954年6月7日,陈光在关押中不幸去世,时年47岁。

    1974年起,我们母子开始向中央申诉,要求复查陈光案,经1976年,1981年两次复查,均维持原结论。1986年10月,十几位曾与陈光共同工作的老同志联名上报中央,要求复查。直到1988年4月,军纪委两位工作人员向陈光家属口头传达了经中央批准的中纪函[1988]10号,内容只有一句话“同意撤销原定陈光‘反党’的结论,恢复陈光同志的党籍。”可以说,陈光是这个级别干部建国后的第一起冤案,而且是最后一个被平反的,整整“三十八年过去”。

    关于陈光死因,是我们申诉要求查明的重点之一,被告之“历史的问题宜粗不宜细”,未作正面回答,只是补充说,他的问题是清楚的,档案是全的,并明确否定是自杀的说法。凡正式出版物,大都用“不幸逝世”字样。搞过政工和人事的朋友,特别是熟悉党史军史的,就明白“不幸”的含义。

    1989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历史不会忘记》。

    此后,总政星火燎原编辑部编写的丛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传》,中央文献编辑部编辑的《中共党史人物传》都收录陈光传。

    大百科军事卷、辞海2000年版、2010年版、《七大代表名录》都收录有陈光条目。

    2012年中央文献出版了《陈光画传》。

    令人欣慰的是,山东泰安肥城市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扩建陆房烈士陵园,为陈光史瑞楚修建合葬墓,並扩建陆房战斗胜利纪念馆。

    2014年6月7日,在陈光逝世六十周年时,肥城市政府与我们家属将陈光史瑞楚合葬于烈士陵园。

陆房战斗烈士陵园中陈光史瑞楚墓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蒋苏宁、李建设:河南省信阳市贤山上的抗日纪念碑(组图)
·下一篇:无
·父亲陈光的军事生涯(组图)
·特稿:父亲陈光的军事生涯(组图)
·向显桃、陈光旭、向雅丽:沅陵县委常委集体赴王家大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图)
·中红网:陈独秀儿子陈光美在父亲诞辰140周年发文:陈独秀,原谅我此生不敢做你的儿子(
·特稿:陈独秀儿子陈光美在父亲诞辰140周年发文:陈独秀,原谅我此生不敢做你的儿子(图
·朱文科:陈光:蒙冤而死“悲剧战将”
·特稿:陈光:蒙冤而死“悲剧战将”
·陈光小学完成陈光生平事迹布展工作
·国开陈光教育基金奖励114名师生
·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人民没有忘记——纪念八路军第115师代师长陈光诞辰1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父亲陈光的军事生涯(组图)
陈晓星:父亲陈光的军事生涯(组图)
特稿:父亲陈光的军事生涯(组图)
革命后代在京唱响中华好声音(组图)
蒋苏宁、李建设:河南省信阳市贤山上的抗日纪念碑(
特稿:河南省信阳市贤山上的抗日纪念碑(组图)
王金锋:七十感怀
红色头条: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在京召
年味渐浓迎新春(组图)
第十六章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