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葛元仁:农民的现状要真走上地头才能有所了解
2023-11-02 16:52:09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作者:葛元仁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我在晋南夏县农村插队七年,最后三年当大队革委会副主任,负责科学种田,所以对农时特别注意。每年“三夏”(夏收小麦、夏耕麦地、夏种玉米)和“三秋”(秋收玉米、秋耕玉米地、秋种冬小麦),是农村最忙的时候。九月下旬我看天气预报,晋南地区一直下雨,担心夏播玉米收不回来,耽误冬小麦播种,就打电话给担任生产小队队长(村民组长)的我的学生了解情况。他告诉我,连续一周了一直下雨,玉米地里太湿,地很软,收割机进不去,各家都在发愁。因为冬小麦只有在玉米收割后才能在同一块地里播种,我知道如果过了寒露节气播种,由于“地气凉”(温度低),麦苗根系向下发育慢,根扎不下去,必定影响明年的收成。

    于是在网上“抢”到了一张10月3日从北京丰台站到运城的高铁票,坐了六个多小时的火车和汽车,当天下午3点回到插队七年的夏县禹王乡(公社)西其里村(大队),了解秋收情况。同时也想了解农民的想法和生产生活情况。

    作为插队七年的知青,西其里村是我人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是西其里的乡亲们在我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帮助我、关心我,使我成长、入党的。人不能忘本。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也是作为党员的本分。

    一

    那天是“晴间多云”,玉米可以收割了,所以到了村里,我把行李箱放到我居住的学生家里后,顾不得和见到的老乡寒暄,就直接到岭上看玉米的收割情况,在地里和农民交谈。

    在收割的现场,我发现,收割机收割的宽度约3米,而分田到户后每家的地宽度只有5-6米,收割机本来一个来回就能收割完的地,因为在地头无法转弯,只好倒车回来,再次进入地里收割,实际上是两个来回,降低了收割速度。

    尤其是同一个地块的玉米,本来可以一次收割完,但因为分给了几家,造成了有的家玉米收了、有的家没收的情景。使得农机要跑几趟,增加了油耗,加大了成本。大部分农民都认为,土地只有连成片才能提高农机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乡亲们告诉我,今年小麦生长期,国家用无人机免费为粮食作物喷洒农药,这种农药对果树有伤害。因为种粮食作物不挣钱,不少农民在地里种植了经济效益好的果树,造成果树与粮田交织在一起,使得这次免费的农药喷洒有约1/4的农田没有进行。有的说要是搞集体化,土地集中种植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看来“惠农政策”也必须符合现在农村的情况。

    二

    为了增加收入,老乡们们在山坡上种了不少果树,但几乎所有的果树园里都是杂草丛生。这些杂草过去都是生产队派专人割回来喂牲口,压绿肥(有机肥)施放到大田里。因为现在村里没有年轻人也没有牲畜了,都是老人在种地,他们顾不过来,只好任其生长,而大田里则加大化肥量,造成了土壤进一步污染、板结。中国的有识之士早就提出,农业不能“化学化”、仅靠化肥提高产量,而且现在提出的污染治理中就有治理“土壤污染”的要求。因为上级只要求产量,这个问题就被忽视了。

    三

    在坡上的农田里,我看到废弃多年的一个养鸡场和一个养猪场。我问村干部,为什么不拆除,恢复种庄稼?答复是,他在自家承包地里盖的,没法管。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却无法管,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现在这种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的方法,使得所有权者(集体)实际上无法管理,利用承包权进行经营所获的利也无需对所有权者缴纳任何费用。这就像你的一辆汽车,让别人承包了,他利用你的汽车拉货、载客、经营获利,却不给你一分钱。你的汽车所有权实际上丧失了,车成了承包者的了。如果再“流转”出去,真和所有权者没关系了。

    在和农民的交谈中,没有人说“我承包的地……”,而是说“我家的地……”,更没有人像过去那样说:“我们队的地……”。

    我的两个曾经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学生请我吃饭,席间说起村里现在的状况。他们认为,农村要搞好也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四

    10月4-6日都是阴雨天。我们这里有个特点,一般是在上午10点左右下雨(因为这个时候吃饭,所以叫“饭时雨”),我就利用早上7、8点钟到田间地头和乡亲们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

    农民们普遍地对今后土地走向感到迷茫。插队时我当过民办教员,现在我的学生大都七十岁左右了,最小的也六十四五岁了。当年土地承包时,他们还没有孩子。现在的“土地使用权证”上自然没有孩子的名字,更不要说他们的孙子了。他们认为,说是可以继承,但他们的孩子学校一毕业就外出打工了,根本不会种地,连自己家的土地位置在哪里都不知道,继承了有什么用?有的说,那时候就归集体耕种了。马上有人接茬说,要是这样,还不如现在就归集体耕种。我们老了,也种不动了。

    当我问到农村医保的问题时,他们告诉我,每人每年380元,只有住院才能使用。一家3口人就要交一亩小麦的钱(小麦亩产1000斤,收购价1.4元/斤),人多的家庭负担不起,就没交。村干部就威胁说,你要是不交,就停发你的种粮补助。我找了一个我的学生核实这个情况,学生对我说:“他说的没有考虑成本。前两年我作了一个成本核算,一亩地种一料(茬)小麦,种一料玉茭,刨去种子、农药、化肥,浇地的电费,拖拉机耕地、播种、收割费……后只能落下750多元(不含他个人劳动力成本),实际上一亩地的收入只能交两个人的‘医保’。”

    我们村平均每人承包土地2.5亩,就是说,要拿出半亩地的劳动成果来缴纳“医保”,占收入的百分之20。一般农村家庭怎么也有四五口人,确实负担很重。他们觉得自己一年,两年也不会住一次医院,也用不上“医保”的钱,有点病吃点药就扛过去了,所以不愿意交。还有人告诉我,有的人医生让住院治疗,但输液打针后,觉得没事了,因为地里农话等着做就回家了。但医院依然按照你住院治疗,开出医保费结账单据上仍然有每天有床位费,打针吃药、护理费,认为太不合理了。

    五

    下雨也为我提供了到老乡家里了解情况的机会。

    我们村是湿陷性黄土,一下雨土地发粘,人进到地里去都会把鞋粘掉,更不要说几吨重的收割机了。眼看寒露节气前小麦播种完不了,我就到老队长家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小麦播种不完要出问题时。他对我说:“元仁,不熬煎(不担心)。现在比以前推后了一个节气,10月20号前种麦就能行。”看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很大的,影响到了农时。我又一次感到“实践出真知”,又一次接受了“再教育”。人的思想要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重新认识客观世界,永无止境。

    村里的老支书是因伤退役的老八路,是我政治上的引路人。当年我被乡亲们推荐,公社批准我担任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后,我诚惶诚恐,不知道如何领导农业生产,就向他请教。他对我说,共产党就是为老百姓做事的,老百姓的事就是共产党的事。现在让你干,你就要干好,不要让老百姓把你后背戳个大窟窿。实际上就是告诉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开展工作。所以我在担任大队革委会副主任期间,花大量时间听取群众意见,和大家一起研究怎么把地种好。通过平田整地,调整小麦品种,打深井,解决土壤中缺失的磷元素,经过三年的努力把小麦亩产量从历史上最高273斤,提高到412斤,获得了乡亲们的认可,被公社授予“好干部”称号,被评为全县“知青模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老支书90年代就去世了,今年初他入赘的女婿也去世了,我自然要去看望一下他的女儿。

    老支书的女儿和大儿子(我的学生)住在一起,看望她时,不期遇到了利用“十一”假期回家探亲的大儿子的女儿和女婿(她的孙女和孙女婿)——一对在大学任教的物理学博士夫妇。

    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我,自然很关注他们的科研课题和教学情况。从谈话中了解到,男孩子在研究天体物理,女孩子在研究锂电池的材质。一个是基础科学,一个是应用科学。谈到教学情况时,他们告诉我,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很浮躁,把大学毕业证作为“敲门砖”,缺乏踏实做学问“坐冷板凳”的思想,对现在的大学教育忧心忡忡。

    六

    我的两个学生,中学毕业后都在公社的农机修理厂工作。随着人民公社的解散,社办的农机修理厂也垮了。他们20几岁时就外出给私营企业主打工,现在年纪大了,只得回村种地。

    因为私营企业主并不给他们缴纳养老保险,所以现在每月只领政府发的130元“养老金”。村里其他外出打工者也基本是这种情况,私营企业主按日记工资,每月按照你的出勤日发工资,并不给他们缴纳养老保险。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他们在市场中购买“劳动力”,采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当劳动者不能再为他们创造剩余价值时,就把劳动者一脚踢开。缩小城乡差别应该首先考虑发展农村,而不是只发展资本聚集的城市。习近平同志提出“城乡融合发展”就是在纠偏,但落实起来不容易。

    七

    在通往岭上道路的一侧,我看到每隔30到50米就有一个出水阀门,感到很奇怪。

    一了解,原来是因为地下水位下降,说是为了涵养地下水,而“引黄河水”浇地准备的,这当然是好事。而且地下的管道都是无缝钢管,已经铺设好了很久。问到“什么时候来水?”答复是“不知道”,并且告诉我,外村有的管道敷设四五年了也没通水。而且用黄河水是要按照浇地的亩数收费的。“那原来花了几万元打一口的那么多口百米以上的深井怎么办?” “不知道。”

    涵养地下水,只能是涵养地表和浅层地下水。突破百米的深井,是打穿了岩层后取得的深井水,与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没关系,是不参与地表水自然循环的深层地下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宣传?

    据了解是从永济县引黄河水。永济距夏县近100公里,永济的海拔356米,夏县海拔711米,高差355米。就是说,是从低处往高处供水,相当于从100公里外向120层的高楼供水。这需要大功率的取水泵,通过总管分配到沿途各县,各县通过干管分配到各乡镇,各乡镇通过支管分配到各村。而且沿途各处都要设置加压泵、分水站,投资巨大,当然这么做GDP肯定增加,但至今不见效果就有问题了。真不知道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是怎么做,又怎么批准立项的?

    八

    原来 “三秋”时节,大队、公社干部都深入小队、大队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这次我回村6天,从未见到村、镇干部到田间地头关心乡亲们秋收、秋种。只看到一则不许在县、乡、村道路上晾晒玉米的冷冰冰的通知。

    当然,交通安全事关重大,在道路上晾晒会影响交通。但首先应该解决老乡们晾晒的场所。过去各个生产队都有场,能够进行晾晒。现在场都没有了,尤其是今秋雨水大,从地里收回来的玉米水分很大,雨又时停时下,乡亲们只好把收回来的玉米堆放在自家靠道路的屋檐下。天一放晴,立即翻晒,否则堆放的玉米就会发霉,卖不出去。这是他们指望生活的劳动成果。

    当我向镇里反映这个情况时,有的镇干部说,“这是县里统一要求”;“可以在村的田间路和集体场里面晒,这个是共性问题,目前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有逐步完善。”

    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村每户平均有10亩或以上土地,每户基本上种有五六亩玉米,玉米亩产一千斤(指玉米粒),每户则有两吨多到三吨的玉米,加上玉米棒子,体积很大,庭院里根本放不下?而且“集体场”早就没有了,说可以到田间的路边晾晒——庄稼地距离村里有2至4里路远,一旦雨下起来,盖都来不及盖!这是个“共性问题”,而且是早就有的“共性问题”,年年都有的“共性问题”,这么多年都不考虑解决,说明根本不想彻底解决,也就永远“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既无方案又无措施,怎么能对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逐步完善”?

    据了解,这些基层干部根本没有种过地,只知道对上级指示负责,而对老百姓如此没有感情,如此官僚主义,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看来他们根本不知道毛主席为了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蹲在地里数一株棉花上接几个棉桃,每亩种多少株棉花;在玉米地里了解玉米的行距、株距,每株玉米结几个穗,数一个穗有几粒籽,通过最基本的方法计算产量。也不由得让我想起李鸿章说的,中国最好干的是“当官”,上传下达,自己不用负任何责任。难道这些干部就不懂得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是由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所决定的?任何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做法,都只会损害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如何“以人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是对基层干部的考验。

    九

    10月7日阴天,10月8日太阳出来了,下午我就要回北京。早上我抓紧时间又到岭上的地里观察土壤的湿度,看到了阳光照射后的田野上升起了薄雾,说明土壤中的水分饱和了,只能靠阳光照射来“蒸发”。估计还要再晒一二天才能进到地里收玉米。

    10月10日上午给我的学生打电话了解情况,他说晒了两天,今天可以进到地里收玉米了。10月14日告诉我冬小麦播种完了,还发来了照片,我的心才放下。

    今年我76岁了。从插队到西其里已经55年了,离开也已经48年了,但插队期间和乡亲们建立的深厚感情至今挥之不去。我知道这次回村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是,只有看到他们,听到他们的心里话,我心里就踏实。是农民养育了我们啊!

    要振兴乡村,解决农村的问题还是要到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多看看现状,听听农民的意见。

    十

    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方针。为了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议:

    一、土地的所有权者要发挥作用,承担自己的责任。为了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农民种地成本,调整土地种植区域,将种植同类农作物的土地集合在一起。这是农民都能够理解的。

    二、村党支部要发挥作用,承担领导全村的责任。要在村党支部主持下,村委会分析村里存在的阻碍共同富裕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步骤。每年制定适合本村振兴,使本村农民共同富裕的计划指标。该计划应该通过全体党员和村民小组长讨论通过,并报上级乡(镇)党委备案。乡(镇)党委按照各村上报的计划由包村干部不定期地检查,帮助解决村里不好解决的问题。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光辉历程(组图)
·下一篇:无
·袁正昌:农民军三打谷城县城
·特稿:农民军三打谷城县城
·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
·红色头条:从农民成为副国级干部,中国第一任女省长,她怎么做到的?
·刘俊杰:庆祝农民丰收节(组图)
·古延贤:在农民运动中成长的红十一军——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
·特稿:在农民运动中成长的红十一军——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
·李健生:一位农民党员的初心(组图)
·特稿:一位农民党员的初心(组图)
·“农民总理”陈永贵逝世16年后,儿子透露:父亲的遗嘱是改过的(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葛元仁:农民的现状要真走上地头才能有所了解
习仲勋在环县的日子里(图)
河北玉田:缤纷秋景美如画
唐波、黄朝庆、王超:倾情描绘致英雄(组图)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光
特稿: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光辉历程(组图)
吴小草、张艺琛:如何传承红色基因,东山县这个调研
特稿:如何传承红色基因,东山县这个调研组有答案(
红色头条-杨春长:自愈力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独特的伟大
马新存:爱国拥军爱警工作发起人 也是践行者(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