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杨庆旺:红色文化传承人洪荣昌访谈录(组图)
2022-05-07 14:12:04
作者:杨庆旺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红色文化传承人物系列访谈录第十七期《倾心打造红色文化阵地》播出后,本地网友、群友们都为这位祖国最南端省份的朋友点赞。有人还倾述了到海南毛公山景区的感受,熟悉振良的海南朋友更是结合他们共事中的感受,补充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事迹。黑龙江与海南,虽然一南一北,相距遥远,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携起手来,把中国的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搞得更好。为实现这一目的,第十八期我们再为读者介绍一位中国红色文化传承人物代表,著名红色收藏家和红色文化研究专家,他的名字叫洪荣昌。

图1 洪荣昌在中央电视台讲述苏区文物故事

    2022年1月16日,我到海南岛,使访谈省外人物之事提上了日程,却又改变了我原来的计划——此行访谈的三位专家过去都不认识。访谈郑启立因在三亚是近邻,熟识认可的很快;访谈麦振良是本研究会领导委托之工作;访洪荣昌也是在三亚下的决心。说起洪荣昌,过去也不熟,我曾到闽西四次,其中到洪荣昌所在的武平县城两次考察,因他经常居住北京,都未见到。

    几年前,洪荣昌的名字和事迹,通过都江堰市长征文化研究专家、好友李琦办的网站常读到他的文章,以为见解精辟,值得结识和学习。为此我曾向李琦咨询过。我又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过一些查询,发现洪荣昌确实是红色收藏研究界的大家。今年元月,看到了他的《我的十年退休生活》一文,进一步促使我对他进行专访的决心。确定专访洪荣昌,还有一个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哈尔滨距福建武平数千里,我要自费前往,对我这个工薪族来说压力太大。若从海南岛回哈尔滨虽略微绕道,总比再专程去一次负担减轻多了。我把想法告诉了哈尔滨的领导和洪荣昌,得到他们的支持。我还受新朋友郑启立委托给洪荣昌带去“党福”书法和问候。

图2 洪荣昌展示郑启立赠送给他的“党福”书法

    2月15日,我离开三亚,16日上午11多钟到韶关。原计划从这里乘汽车去武平,在火车上我们两人多次通信息,甚至何时到武平,他如何接我,住在什么地方,参观、访谈内容都讨论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武平出现一新冠病例,县里宣布全县封闭!我们绝望了,不得不取消这次武平之行。无可奈何,只好把亲自踏查、当面访谈改为“隔空”交流。此后的多次视频和微信、电话交流,虽然也可以称之“亲眼见”、“亲耳听”,毕竟隔着“万里空”,缺少氛围和亲切感,谈话的“自由度”也受到了限制!为使访谈圆满,他还为我寄来了多部著作和相关资料。我认真思考他介绍的情况,又认真翻阅了给我的著作,冷静地构思这篇人物访谈如何写?我有些茫然了。洪荣昌“博大精神”,可圈可点之处太多,写什么呢?介绍他的文章很多,我不能照抄、重复性地写。我统观已有的文章,主要是介绍他收藏经历,对文物藏品的研究认真,而后对他进行称赞。我决定与这些文章写法颠倒一下——以少量篇幅介绍收藏研究经过,以主要文字揭示收藏研究的原因和追求。基于上述情况,我也想提醒读者:如果您已经对洪荣昌比较了解,可直接读本文;如果您还不知道洪荣昌,最好先读此前发表过的介绍他的文章,这样您更会理解我的想法和文章的内容。 

    为照顾到本专栏写作模式和风格,也为了方便后边的叙述和分析,我先把洪荣昌整体形象拍个“大照片”立在大家面前,而后讨论他的有关方面情况。这个小传不是我随意创作描绘的,而是从多部公开出版的著作、文章中摘录拼成的。

    洪荣昌,笔名红歌,1952年8月出生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中山镇武溪村洋古塘自然村,大学文化。

图3 当兵时的洪荣昌

    在家乡读小学、中学,种过地,当过兵。复员回乡后,先当老师后从政。在党政机关历任:中共武平县委组织部副科长、科长,中共龙岩地委组织员,中共上杭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龙岩市人事局副局长、调研员。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红色收藏,收藏范围涉及邮票、钱币等,特别是苏区文物——红军时期的钱币、票证等,曾在北京、福州、遵义、厦门等地举办苏区红色文物展。同时对这些藏品进行深入研究,已出版专著《红色票证》《红色货币》《红色收藏》《红色粮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等。

图4 洪荣昌已经出版的专著

    其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全国各大图书馆及美国哈佛大学等海外知名图书馆收藏。其学术论文被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杂志、网站刊登转载。其事迹,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红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介绍。

图5 《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6日刊登洪荣昌的文章

图6 《人民日报》2020年11月7日介绍洪荣昌的收藏事迹

图7 美国哈佛大学收藏洪荣昌的专著

    洪荣昌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中国钱币》杂志特聘审稿专家,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龙岩市档案馆荣誉研究员、武平县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武平县慈善总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通过这些文字,洪荣昌的光环闪耀的高大形象立在我们面前。本文的使命不是在扩大或美化这张形象照片,而是寻找洪荣昌背后的洪荣昌,即他为什么才能这样?下边我试解读。

图8   洪荣昌主编的《中国红色收藏》杂志

    解读之一:从红色基因说起。一种植物、一种动物的生存和生长,离不开“水土”,人更是这样。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个道理。闽西历史上称“古汀州府八县”,即今龙岩管辖的新罗、长汀、永定、上杭、武平、连城、漳平及过去管辖的宁化、清流、明溪,在古代这是历史上的福建客家人的聚集地、发祥地。闽西大体可分为南北两部分,新罗处于南部。武平处于龙岩地区的西部,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属越国,后属汀州。宋淳化五年(946年),武平场升为武平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县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武平又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9年10月,武平成立县苏维埃政府。1931年1月,武平的武东、武北地区与上杭联合成立杭武县苏维埃政府,隶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同年12月撤销杭武县,武东武北划归武平。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开始转战赣南闽西。同年2月4日,他们第一次踏上闽西武平境内的黄沙村,很快由此北上会昌。1930年6月1日,朱毛第二次来到武平。毛泽东和前委住梁山书院七天之久,在这里召开了多种会议,调查研究,指导县委和县苏维埃工作,播下了红色种子,推动了武平革命斗争。

图9   洪荣昌研究修补苏区红色文物

    至今梁山书院仍保留着前委会址和毛泽东的足迹,这里也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作为革命老区,武平县还有很多革命遗址,如永平镇的帽村红色旧址群。据统计全县现存137处革命旧址旧居,268座烈士纪念设施。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更是这里的传家宝,代代相传。洪荣昌正是出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时时接受着家庭、学校、党团组织的培养教育和熏陶。爱党、爱国、爱家乡,继承革命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这种思想观念已溶化在他的血液和灵魂中,并对他一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图10   洪荣昌收藏的苏区米票

    解读之二:对红色收藏的偏爱。所谓收藏,其本义就是收集保藏、保存。收藏的对象必须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或潜在价值。这里的价值是多方面,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交换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收藏的物品,在各领域都有,如兵器、茶具、钱币、票证、绘画、书法,等等。藏品和很多物品一样,既有自然特性又有时代、甚至阶级烙印。如冷兵器,既是一种杀人武器,又带有古代社会烙印;战斗机、坦克,既是一种杀人武器,又带有近代社会的烙印。
当下人们称谓的红色藏品,特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曾经使用过的诸物品物件,而且在革命斗争中曾发生过积极作用的。诸如:军服、军旗、武器、钱币、票证、书籍、标语等等,它们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使用者一些思想情感的载体。如:把消灭敌人的希望寄托在兵器、车马、船只、军旗等身上,甚至把它们当“战友”,人性化,产生一种纯真的感情。这类藏品的使用者、收藏者,如果是拥有同一政治立场,思想情怀,对这种物品(兼藏品)也会有相近的情感,很可能成为同类收藏者。例如:同为革命者或革命者的后人,或同情革命的人,对革命者使用过的物品(文物、藏品)会有亲切感,愿收藏。而对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战刀,就会有敌意,厌恶,不愿收藏家中,更不会喜爱的天天摸摸,更不会亲吻它。那些反对和仇视无产阶级革命、反对毛泽东的,一般不会收藏马恩列斯毛的照片、书籍、画册、像章等。这种现象很好理解。所以说,对收藏品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这种因素。洪荣昌从小接受革命教育,对家乡红土地、对红军革命时期的很多物品很亲切,很有感情。所以从小就喜欢这方面的物品,到上世纪90年代,有了一定条件,产生收藏的念头时,很自然地选择了红色藏品。这个方向的选择很重要,倘若换一种方向,我认为他未必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   

    解读之三:让藏品出场说话。收藏是个行业,与其它行业一样,也有它自己的特点。我虽然不敢称收藏家,也搞过一些收藏,如收藏有关毛泽东的书籍资料,有关毛泽东的旧居、足迹的照片。通过实践,略有体会。我也见过很多收藏家,通过对他们的观察,发现他们之间有不少共性,也有不少差异。其中,有人就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赚钱。有的就是为了拿在手上“好看”“好玩”,追求一个好心情。还有的以“独有”为乐为目的,可谓五花八门。这些人对藏品多停止在“藏”的阶段,他们没有研究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准备,更没有这个能力,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自己的藏品的实质和价值。

图11   2018年4月9日与军事博物馆专家程定飞探讨苏区文物

    洪荣昌则与众人不同,他不仅收藏,而且研究,切实地搞明白藏品的各种价值之所在。为此他对自己的红色藏品进行了深刻地考察,而且写出一篇篇文章,一本本的专著。他出版了五部很有代表性的专著,如:《红色票证》(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版),是一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票证文物收藏与研究文章的集锦汇编。包括对他收藏的苏维埃政府的米票、借谷证、借谷票、期票、借据收条等的详细研究介绍。《红色货币》(解放军出版社2011年版),是一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货币版别的专门研究著作。包括不同面值的纸币、铜币、银币。他举出786例,系统地介绍这些货币的图解,版别分类方法、形成原因、珍稀分析。《红色收藏》(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版)。是一部专门探寻、研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文物的专著。作者讲述了他收集红色文物的艰苦历程,再现了一件件红色文物蕴藏的感人故事。还有《红色粮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等。这些著作,系统地介绍不同藏品表面形态,更说明它们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每一藏品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洪荣昌在近作《收藏雅趣在研究》中,认为研究藏品是收藏人心灵的修炼;研究藏品是促进学习的一种动力;研究藏品对提高藏品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收藏到研究,把藏品“解放”出来,让文物说话——还原当时事实,倾诉沧桑经历,揭示社会规律,这不是低层次的收藏家所能想到和做到的。只有自觉地把自己提高一个层次,切实地深入研究藏品的人,才会有这种深刻认识,才能揭示出这些高于藏品本身价值的价值。

图12   2018年9月3日与中国收藏家协会维佳副会长解读苏区文物研究专著

    解读之四:追求收藏的最高境界。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一个见仁见智、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位收藏家著文说:“缘于兴趣,随于(遇)而得,不以得喜,不以失悲;欣赏时,心无旁骛,漫无目的,心飘万里,思接千古”。“这或许就是收藏的最高境界”。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多年的观察研究,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能代表一些收藏家的认识。我却不能完全同意,因为有些人的情况涵盖不进去,代表不了,也解释不了。有些收藏家、文化名人,把自己一生积蓄和努力得来的“藏品”,献给了国家!有些收藏家、文化名人,倾其所有从外国购回被帝国主义强盗掠走的国家历史文物,又献给国家。他们对有些藏品,不仅“缘于兴趣”,也不会“不以得喜,不以失悲”。而是“志在必得”,而是“得之狂欢,失之悲伤”。这种情怀与上述收藏家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再看洪荣昌是怎样走上收藏之路的,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藏品的,是追求怎样的境界?

    从他的自述和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著作中,不难找到答案。生于红土地,携有红色基因的洪荣昌,对红色文物有天然的“血缘关系”,一见即亲、一见如故,自然地走上这条路。

    在二十一世纪之初,他有幸当了一次“弄潮儿”,一次有幸“出彩”,得了一桶金,成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的一份子。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这“一部分人”,情况极其复杂。这些“富起来”的人群,以后又干什么了?有的吃喝玩乐,享清福的;有的走上买办道路的;甚至有的跪倒洋人面前,调转枪口,对准生他养他的国家。当然,更不乏继续努力工作,发展事业,为国家做贡献,回报党和国家的,洪荣昌便是其中的一位优秀代表。

图13   洪荣昌慈善捐款兴建的百家姓文化公园主体建筑(占地十亩)

    洪荣昌,捐给家乡 1008万元,做慈善事业,兴建了中山百姓文化公园,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高度赞扬。他投资红色收藏,同时,耗费二十多年精力,跑遍赣南、闽西,甚至全国各地,收寻红军时期的遗物,潜心研究,终于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收藏之路。在有些人眼中,洪荣昌太傻了——不会享福,不为自己子孙造福,还自讨苦吃,用钱换个虚名!其实是这些人,因“三观”不同,看不到、也不可能看到洪荣昌的本质及其背后的洪荣昌,看不到洪荣昌追求的最高境界!

    正是在这种境界之下,洪荣昌退休之后的十年时间里,为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30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了200多篇研究苏区文物的文章,其中CN级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就有110多篇。在《中红网》发表的120多篇文章,全部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查阅。2017年创办《红藏视界》微信公众号,发表原创作品180多篇,读者成千上万,不少超过10万之众的。打开他的微信公众号,看他的文章及其留言后,用两个字来表达就是“敬佩”。

图14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题词

    电话采访中,他说的两句话让人十分感动:“十年来,我想的最多的是怎样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枉来过这个精彩的世界,留一抹晚霞照人间。”“我们无法像革命先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也没有能力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带领广大群众战天斗地,只有在十分有限的能力范围做点小事,在颐养天年的同时发挥一点余热。”这些才是洪荣昌的真心话,才是光鲜形象背后的真实写照,才是洪荣昌能成为洪荣昌的真正原因。中国收藏家协会主席、著名文物专家罗伯健,2013年在为洪荣昌《红色收藏》一书出版题词中写道:“收藏苏区文物,弘扬苏区精神”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他的红色收藏方向和历史,也揭示了他进行红色收藏追求的最高境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东海县委统战部:中央红色交通线苏鲁交通统战工作(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红色文化传承人洪荣昌访谈录(组图)
·杨青华:湖南芷江历史学者考察古冲村红军长征与剿匪故事等红色清廉文化旅游资源(组图
·毛家后人大合照,不可多见,最后一图最全全家福!
·新疆红色文化学会:清明时节 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组图)
·特稿:弘扬文化,缅怀先烈——乘马岗镇乘马岗幼儿园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组图)
·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特稿:四川省芦山县组织开展“2022·奋进·清明祭英烈”活动(组图)
·特稿:中国红十字会、中国老促会赴英山调研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组图)
·华湘学校与七彩风铃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
·特稿:追寻红色记忆,争做时代青年(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杨庆旺:红色文化传承人洪荣昌访谈录(组图)
特稿:红色文化传承人洪荣昌访谈录(组图)
东海县委统战部:中央红色交通线苏鲁交通统战工作(
特稿:中央红色交通线苏鲁交通统战工作(组图)
最好的医生是人体的自愈力:如何靠自身修复身体疾病
毛主席感谢美国大兵圣诞节招待手笺在美国纽约拍卖,
我与华润燃气的不解之缘(组图)
叶丙勇:我与华润燃气的不解之缘(组图)
特稿:我与华润燃气的不解之缘(组图)
缅怀|开国上将刘亚楼逝世57周年(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