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上)
2021-01-07 11:00:40
作者:文字整理:苗电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内容提要:

    苗献龄,河南西平权寨苗张人,现年98岁,居住河南郸城县,中共党员,离休干部,现在身体健康,思路清晰,沟通交流无碍。

    1923年1月,苗献龄出生在河南省西平县权寨镇苗张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幼时饱受艰辛穷困,13岁为生活所迫,去亲戚家中药铺当学徒,16岁被抓壮丁,在国民党部队10年,49年4月参加解放军,50年4月赴朝鲜作战。

    本文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述说了近代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过程,从旧社会中国农村家庭饥寒交迫的生活,到国民党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领导下的抗美援朝战争,福建前线山区备战,转业后地方工作的创业建设,文革中的磨难,平反后工作安置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读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我出生于1923年1月10日,那是一个战乱动荡的年代。我的原籍在河南省西平县权寨镇北六里苗张村后张庄,家中世代为农,以种地为生。在我六、七岁的时候,记得家里有七口人,父母和我们弟兄五个,七个人居住在两间破旧老屋,我们叫它“小东屋”,当时家里有三亩薄地,没有牲畜和农具。我们几个兄弟还小,大哥9岁,我大约6-7岁光景,三弟、四弟、五弟都还年幼,没有农具,每年的耕种,全靠亲戚和邻居来帮忙。

    祖父母和大伯一家各自分开居住,一个小院里还住着另外一户人家。当时,祖父是前清时期的文秀才,但没有官职,一生都是靠到外村有钱人家教书赚点粮食养家糊口。祖父母和大伯一家居住在三间小草屋。祖父虽然靠教书养活家人,但每年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最简单的家庭生活。我的父亲也读过几年书,那时候没有公学堂,为了生活,父亲也不得不外出教私塾挣点粮食贴补家用,母亲在家照顾我们弟兄五个人的日常生活。由于家庭贫寒,生活艰难,因此,尽管祖父,父亲都是识字人,我们弟兄五个却没有学到文化知识。只有我有幸在父亲外出教私塾的时候,为了混口饭吃保全生命,跟着父亲在外面学了几年私塾。

    1930年,国民政府取消了私立学堂,在我们家乡苗张村办了一所小学校,我当时正好7岁,就插班进入小学二年级学习,可是,这个学校在当时的战乱中,仅仅办了两年多就停办了,我也不得不辍学家居,帮助父亲做些小生意,贩卖过私盐,水草等,那时候我也就是10岁左右的光景。

    二,小时侯大人都叫我“气死狗”

    四、五岁时候,我家大奶奶告诉我,本村的大人们给我取了一个外号叫“气死狗”,大奶奶讲了外号的来历,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十分辛酸的故事:

    原来,在我一岁多的时候,家乡麻疹病流行,我也染上了麻疹病,病情十分严重,却又无钱医治,父母亲就在家里熬制土方中草药为我延续生命。1924年夏天,我病情加重,呼吸停止,当时父亲在外教私塾,家里又没其他人,母亲就委托大伯将我抱出去扔掉。大伯抱着我到远离村子的野外沟边,准备把我扔掉。当时还有一只骨瘦如柴的流浪狗也跟着,大伯不忍丢弃,偶尔用手抚摸我的身体,感觉还有体温和微弱的颤动,就抱着我返回家中,叫我母亲再熬点中药草,把药水喂到我嘴里,让我慢慢咽下,没想到过了两天,我便有了微弱的呼吸,慢慢有了知觉,又过了几天,病情竟然好转了。

    麻疹病好了之后,村里人便给我取了一个充满爱意的外号,叫我“气死狗”了。这个外号虽然不太好听,但本村人还是一直叫了好多年,直到我被抓了壮丁之后,才不再听到有人叫了。

    三,中药铺的学徒生涯

    因为家中经济困难,经常揭不开锅,饥寒交迫,更交不起学费,无奈之下,为了混口饭吃,父母求故人托亲戚,然后劝我到郾城县大陈寨一个亲戚家开的中药铺当学徒,学期五年,只管吃住,没有工钱,其他一切自理。学徒期间,我只有14岁,自理能力很差,因为年龄小,个子矮,体力差,所以师傅只让我做杂活。平常也就是清扫室内卫生,擦拭家俱,整理日常用品,给师傅铺床叠被,送水端茶,给师兄们洗衣端饭,甚至还要给他们抱孩子。他们稍有不满意,便对我进行辱骂和毒打。

    因为家里穷,养活不了我们弟兄五个人,为了活命,我只好忍气吞声,埋头苦干,处处小心谨慎地去做。白天干活从来没有消停的时候,晚上,师傅、师兄们都各自回家了,我却是有家难回,被主人呵斥着看守店铺。一年四季都睡在柜台上,清晨天不亮就得起来,把铺盖卷起来放在一边忙杂务,晚上很晚等大家全都离开了,再把铺盖铺起来睡觉,就这样天天如此,在这里干了三年。

    三年学徒生活中,第一年纯粹打杂,所做的事情跟中草药根本不沾边,第二年开始学习操作与中草药有关的事情,拿药具、取药、切药、碾药、泡药、炒药等,都是跟着师傅做的,师傅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不教任何医药知识和用药原理,也不让问这些药都能治什么病,其实还是干杂活,只是和中草药贴近了一些而已。

    四,回家探亲被抓壮丁

    在郾城大陈寨学习了三年,中药铺学徒期尚未结业,真正的中草药治疗技术还没有学到,因为思念家人,我于1939年4月请假回家看望父母和几个兄弟,没成想快到村头的时候,忽然走过来两个带枪的青年男子,一人抓住我的一只胳膊,说是要把我带到距离我们村六、七里的乡公所。当时我就意识到我是被抓壮丁了,可能要到国民党部队参军打仗去,虽然害怕,但也无力反抗。他们说是去乡公所,实际把我逮到西平县城,直接交给国民党县政府,我和其他被抓的壮丁一起,被集中关押在西平县委党校大院内,有好几个人端着枪看守着,只准进不准出,几十个人拥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听他们说这里叫“新兵集结地”。第三天,他们通知父亲来看我,和我告别,我们三年没见过面的父子,也只能在院子里说几句话,他们不准我们走出院子。

    这次和我一起被抓来的有一百多人,在西平国民政府县委党校大院内被关押七、八天后,被国民党政府交给了前来收编的国民政府部队,这些人带着我们一百多人,经过三天长途跋涉,来到了信阳桐柏山一带。我被分编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二十七师辎重兵营第二连当了一名二等兵。我们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运输军队所用的弹药和机械等物资。在当时的1939年5、6月间,日本侵略者已经十分猖狂地打到了河南信阳地区,空中每天都有日本飞机来来往往,当地人民整天都生活得心惊肉跳,随时都有灭顶之灾的降临。军队虽然没有直接和日军交战,但随时都在准备着和日军打仗,防空警报时常响起,每天都生活在惊心动魄之中。

    部队不断接到上级行动命令,我们这些新兵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跟着部队不断地转移,每个人挑着自己的铺盖和两箱子弹,每个人的行李都有四五十斤重。我由于以前没干过重体力劳动,所以,行军途中感到非常吃力劳顿,跟不上队伍的时候,还要遭到班排长辱骂毒打,每天行军到宿营地时候都是精疲力竭,再加上吃不饱饭,睡不好觉,道路坎坷难行,自己个矮力单,常常被落在队伍后面,也因此常常被班排长打骂。这样的痛苦行程大约有十几个月的时间。由于夏季雨水不断,双腿在雨水中浸泡时间长了,便出现了很多炎症,起了很多疙瘩,直到腿上的小疙瘩一个个溃烂,有经验的老兵说我这是“连疮腿”,实在无法继续行军,部队长官便安排我去医院治疗。

    五,住院治疗“连疮腿”

    记得那是1941年的秋后,由于我左腿的“连疮腿”越来越严重,脓水越来越多,疼痛难忍,跟不上部队行军,连长看到确实艰难,就派人把我送到了三十军二十七师医院进行治疗。

    那时候,医院的医疗水平很差,药品匮乏,加上还是个流动医院,经常随部队转移,所以治疗条件很差。我去医院治疗的时候,医院随部队驻扎在南阳山区一带,并且经常搬家,居无住所。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我的“连疮腿”慢慢得到了好转。

    在三十军二十七师流动医院治腿的几个月时间里,我每天都利用空闲时间帮助看护其他活动困难的病人,给他们整理卫生,端茶送饭,倒屎倒尿,得到了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大家都亲切地叫我“小老弟”。几个月之后,“连疮腿”虽然治好了,但留在腿上的疤痕却永远长在了腿上。

    六,在师医院工作

    1942年3月,我腿病好转,又回到了原来的三十军二十七师辎重兵营二连,因为身体虚弱,不能担当原来的担挑肩扛运输任务,长官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征求医院意见,将我调到了二十七师野战医院学习看护技能,我也因此成了一名二等看护兵。

    其实,在当时看,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因为我的身体状况确实不能胜任辎重兵负重行军的工作,因为当过中药铺学徒,我很想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到了野战医院之后,我积极主动担任起照顾病人和伤员的任务。在同事之中,我的年龄是最小的,每天除了自学护理业务之外,还做其他杂工,由于勤奋主动,做事热情,从不偷懒,很受同事们的爱戴。

    因为师医院是野战医院,和部队其他兵种一样,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经常到处流动,同时医疗条件也很差,设备、器材、药品,都是随身携带。全院也只有三十几个人,其中还包括院长、医生、护理、勤杂工等,平时接收到的病人、伤员也很少,对这些人还只能作一般的治疗处理,根本没有手术治疗等医治手段,有重病号都是马上送到军医院。

    七,给师部医院王培栋医生当勤务兵

    在师部野战医院当二等看护兵几个月之后,长官又让我去给一个姓王的主任医生做勤务兵,那时候,部队也是强调当兵的必须服从组织分配的,虽然自己不乐意,不情愿,但也必须执行命令。

    给主任医生王培栋当勤务兵期间,每天都要学习做饭,整理清扫室内外房间,做家务等勤杂琐事,还要帮他照看孩子。后来部队调动防务,又让我跟随主任医生王培栋的太太一起,留守在河南省邓县一个叫望花楼的村子里,住在一户农民家庭。

    八,父亲徒步跋涉数百里来部队看我

    因为部队不准探家,我偶尔也会给家里写封信,信里只是说我在哪个部队医院,并没有说我在什么地方,我不知道父亲是怎么知道我在南阳邓县的,他老人家徒步行走300多里,来到了邓县找到了我。

    父子见面抱头痛哭了一场。据父亲讲,他是一路逃荒要饭,风餐露宿,边走边打听部队番号和医院,历经十多天的艰难困苦,才到了邓县找到了我。他在我们居住的农户家里停了几天,看到我每天给王培栋医生的太太像奴隶一样看孩子,做饭,打理家务,很不高兴,就让我和他一起回家去,我没有答应他。一是家里生活也很艰难,经常揭不开锅;二是部队有纪律,开小差逃跑会受到严厉的处分,所以没有和父亲一起回去。

    父亲在我们那里住了几天,感觉有点失望,就自己回家了。父亲回家的时候,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因为是勤务兵,医生夫妻一分钱都不给我,王太太也没给父亲一分钱,临行,父子拥在一起又痛哭一场,依依惜别,父亲又靠一路乞讨回家去了。

    九,男儿立志当报国

    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在王培栋医生家里,终日围着锅台侍候他的老婆孩子,给他的女人当勤务员,做牛做马,一分钱工资没有,还不时遭受冷眼和责骂,我确实感到十分委屈。

    1942年春夏之交,主任医生王培栋来到河南邓县看望他的太太和儿子的时候,我狠下心提出要到前方部队去,王培栋坚决不同意,一定要我坚持服务他的太太和儿子。我想,再这样做勤务兵干下去,说不定自己这一生都完了,思前想后,最后下定决心坚决不在这里做勤务兵了,一定要走,一定要到部队去!到前线去!

    过了几天,就在王培栋准备回部队医院的那天,我早早地收拾好被卷,打算跟着他去部队。因为当时我也不知道部队在什么地方,只好跟着他走。王培栋租了一辆农用牛车回部队,我背着自己的铺盖,远远地跟在他后面,关切地注视着他去的方向。有时候靠近了一些,他看到了我,就会怒目而视,甚至大声呵斥,但我是铁了心的要回部队,一直跟着他的农用牛车向前走。他骂也好,怪也好,我就是不回头。

    从早上走到午后,他看我去意坚决,就让赶车人停下车来,我也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停下。一会儿,他让赶车人叫我到跟前,却很久一句话也没说。

    我看他生气恼怒的样子,也不敢说话。僵持了很久,他终于忍不住责怪我说:你就忍心把我的老婆孩子丢在那里不管吗?

    我当时满眼噙泪,告诉他说:我是当兵的,年龄也不小了,老在这里脱离部队,一辈子能有什么作为?我能对得起父母吗?我本想在部队做些事情,可是你把我留在这里,天天围着锅台和你的孩子老婆转,我什么时候才能立功报效国家!  

    他沉默了一会儿,虽然生气,但还是让我跟着他一起走了。经过几天长途跋涉,奔波劳累,我们终于到了湖北省枣阳县境内部队驻扎地,我也从此又当上了二等看护兵。

    十,志存高远,勤奋工作

    在二十七师野战医院,我不甘于平庸,整天心里想的就是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整天做的,也就是任劳任怨,吃苦在前,尽最大努力做好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因为来部队之前有过三年在中药铺当学徒的基础和经验,加上自己勤快、肯吃苦、不怕累,领导很快就给我安排了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每天除了在病房照看病人,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研究医生给病人开的简单病历记录,用什么药物,针剂,用量多大?我都用心记录下来。

    那时候,医生开的是西药,药名大都是用拉丁文,这些文字以前我在中药铺当学徒时候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会念会理解了,只好比葫芦画瓢抄下来,私下询问懂拉丁文的人,然后去写出来,去背诵。有时候一个拉丁文药名就得学习好几天还记不下来,发音也不准确。就这样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慢慢记住了一些简单常用的拉丁文药名。但这也只是初步掌握了一点其中的医学知识,要想用于医疗实践,还需要长期坚持,刻苦自学。

    记得在湖北枣阳有个地方叫做“泰山庙”,庙里有几间医院病房,大厅里有个高台,台上供奉着几尊神像,神像下面就住着病人,没有床位,只在地上铺了几张苇蓆,设备非常简陋,可想而知,那时候的医疗条件是多么的简单。病人的饮食也十分的清苦,他们和医院工作人员吃的一样,弄到什么就吃什么,弄不到食物就和医院工作人员一起挨饿。这样的临时性医院,随时都要跟着大部队转移,就这样我们也坚持了好多年。

    十一,到江南打日本鬼子去

    我虽然参加国民政府的军队三、四年了,但因为多在野战军医院工作,从未真正和日本军队遭遇过,说来惭愧,日本鬼子从1937年就全面侵入中国了,现在已经是1943年了,我们这些在野战医院里工作的人,竟然没有人听说过我们的部队在哪里和日本人打过仗。一个国民政府的正规军,也是一个负有盛名的王牌军队,竟然没有和日本兵遭遇过!这个王牌正规军二十七师的野战医院,当时竟然只有二十几个人,医院名气很大,但很少有人来医院住院治病,即使有了伤病员,也会马上派人把病号送到军部医院。

    1943年春,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从湖北省宜昌顺长江到四川、到重庆,三十军奉命由湖北枣阳出发,开赴长江以南宜昌对岸的山区阻击日本军队。师部让医院部分人员随部队前往。我和医院几个医务员工乘坐渔民木船,经过数日漂流,终于达到湖北秭归才和大部队会合。在秭归住了两天,部队由秭归乘坐大型轮船到达长江南岸的三斗坪。

    下船后,我背着扛着药品和简单的医疗器械,经过崎岖难行的山路徒步前进,翻过几座大山,就到达了大山深处一个叫“黄家湾”的村子,距离“三斗坪”约有百余里,部队就在长江防线宜昌对岸守防,二十七师野战医院就在“黄家湾”安营扎寨,设立了医院病房科室,收治伤病员,在此一年有余,我曾和其他人一起到过宜昌对岸的部队驻防地好多次,尽管当时全国抗战形势十分吃紧,但我在这里并未见到伤员,也没有听到这里的士兵说起过打仗的事情。我感觉国民政府的军队就是各扫门前雪,从来不会考虑相互支援。

    十二,患“疟疾”的日子

    1944年秋季,“黄家湾”一带很多人发生了同样的“疟疾”疾病,病状是高烧不退,体温多在40度以上,而又很难降下来,我也患上了这种疾病,整日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看起来像死了的人一样。当时缺乏奎宁这样的药物,很难治疗康复。

    所幸因为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老师,医生都很关心我,白天夜里照顾我,尽管我好几天都昏迷不醒,病情非常严重,医院又没有药物治疗,他们还是到处托人为我去找药。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们终于在步兵团里一个医官那里找到了一支他私自收藏的奎宁针剂。拿回来给我注射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我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体温也降了下来,大脑也慢慢清醒了,并且能够吃点食物了。

    又经过月余时间的治疗,逐渐恢复正常。我十分感谢我的同事,朋友们,在我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他们全力以赴的帮助、关心和爱护,我肯定就会和其他患这种病的人一样失去了生命,被埋葬在湖北黄家湾的大山里了。我因此十分感谢我的同事,战友,感谢医院里帮助过我的亲人们。

    十三,日本鬼子投降了

    1945年春天,抗日战争的紧张程度有所缓和,我们部队奉命向长江边上靠拢,师部野战医院也奉命向长江边上移动。

    记得由二十七师野战医院驻地“黄家湾”到宜昌对岸的长江边,我们背着医疗器械,药品和行李,在崎岖难行的山路上,整整走了一天时间才到达目的地。我们的医院驻扎在江边一个靠山的小村庄,那里的群众住户都被赶到别的地方去了,一个老百姓也看不到。

    因为江野空旷,在这里驻扎的那几天,偶尔会听到远方交战的枪炮声。当时我们也很紧张,经常派哨兵探查情况,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日本人的偷袭。医院虽然驻扎在这十分隐秘偏僻的山脚下,但送过来的伤员很少,终日基本没什么事情做。

    有一天,前线送来一个病人,病情严重,而我们这里医疗条件极其简陋,甚至连病房都没有,根本无法收治住院病人,无奈之下,院长官要求迅速把病号送到军部医院去。

    军部医院在秭归对岸的“三斗坪”,由于长江两岸都是大山,没有道路可以通行,只能走水路。院长就租用了一只小木船,让我护送病人去“三斗坪”军部医院。

    船上只有我们三个人,舵手、病人和我。这是我第一次乘船,我们沿长江逆流而上,舵手反复告诫我,坐在船上不能动,随便晃动即有翻船的危险,我老老实实和病员一起躺在船舱,一动也不敢动。水浪一波一波打来,我看到这么宽阔的江面,在船上是提心吊胆,每一次颠簸,都使我心惊肉跳。

    我们从早上天不亮就出发,一直到黄昏降临,才赶到“三斗坪”军部医院。

    1945年7、8月间,国民政府尚未向我们传达日本战败投降的信息,但大家都感觉到日本军队已经不向我们进攻了,同日本人的战争好像已经结束了。

    可是,那天忽然接到命令,上级要我们三十军全部人员,整装乘船渡江,迅速进驻长江北岸。

    1945年8月下旬,我们三十军渡过长江,从湖北宜昌出发,翻山越岭,走过平原,徒步北上,说是要打到北京去。在行军路上,我们才得到消息:日本鬼子已经于1945年8月5日无条件投降了!我们可以不再打仗了!当时群情振奋,大声欢呼,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将永远记在心头!

    十四,到北京去接防

    日本投降后,我们都感觉不再打仗了。但三十军马上就接到上级命令,迅速北上,把部队开到北京去,紧急接收北京防务。

    我跟着部队一路北上,翻过崇山峻岭,徒步跋涉,过襄阳,越樊城,经老河口,到河南南阳、方城、舞阳、许昌、郑州、新乡,部队到达安阳,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在安阳停了下来。据说是总司令孙连仲要从湖北战区调任北京战区总司令,要求10月中旬到北京上任。

    因为孙连仲总司令非常爱戴我们三十军二十七师,所以他走到哪里就把我们带到哪里。这次是他带我们到北京十一战区驻防。

    我们在安阳住有半月多的时间,1945年10月中旬,部队接到命令,再次启程北上。在这次北上动员大会上,长官告诫我们说:河北一带有共产党、八路军要阻止我们北上,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我以前曾朦朦胧胧听人说过什么共产党八路军,至于他们是干什么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是国民政府正规部队,对他们的抗日情报,作战信息,封锁是非常严密的,基本上是只字不提。现在日本人投降了,听说又要和共产党、八路军打仗,都觉得莫名其妙。

    据说当时和我们一起北上的,还有庞炳勋的四十军,我们彼此呼应,交叉前进。过了安阳漳河,我们继续徒步行进,到河北邯郸地界,前面的部队还真的和共产党八路军打起来了。

    我们二十七师野战医院是跟在部队后面行进,随时接收伤病员的,可是,在临时驻扎地等了两天,前面的枪炮声连绵不断,我们竟然没有接收到一个伤员。后来听医院领导说,这是孙连仲司令官和对方商量好的,共产党、八路军把我们的部队包围了起来,只朝天空打枪放炮,不向人群扫射,也不向我们部队驻地打炮,他们一边打着枪打着炮,一边用大喇叭吆喝着: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请国军停止北上,退回河南去!

    就这样“战斗”了两天两夜,我们的部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迅速撤退到河南安阳去。接到这个消息,部队便一窝蜂似的往回跑,很快退回到河南安阳一带。

    这期间,听说庞炳勋的四十军还真的和八路军打起来了,这直接影响到了我们部队人员的思想情绪,大家恐怕上面要我们返回去支援,当时心里十分紧张,都骂庞炳勋多事,因为谁都不想打仗。还好,部队长官没有让我们返回去支援。听说庞炳勋的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死的死,伤的伤,被俘虏的被俘虏,只有很少一部分逃了出来。

    十五,抢渡漳河

    在部队冲出八路军包围圈的时候,当时已经是1945年农历10月底了,北方天气开始变冷,漳河河水冰冷冰冷的。

    我们从漳河北岸到南岸,必须从河水中渡过,几十米宽的漳河,附近有唯一的一座桥,我们的部队是不能经过的,因为八路军已经占领了桥头阵地,汽车和辎重物品不能过桥,士兵也不敢冒险从桥上经过,我们只有涉水渡过漳河,才能脱离了危险区。

    撤退的时候,整个部队谁也顾不了谁,只是比赛看谁跑得快,看谁在冰冷的河水里游得快了,也不管河水深浅,一窝蜂的抢着向前拥,毫不犹豫地扑通扑通跳到河里,拼命向南跑,向南岸游。

    有马的长官牵着马尾巴随人群过河,其他人员有的单独过河,有的几个人相互搀扶着过河,总之,很乱,人们的心情很坏,很紧张。只有少数人是脱了衣服过河的,大部分人都顾不得脱衣服就跳到了河里。

    过了河,大家的衣服都湿了,冻得浑身发抖,人人垂头丧气,真是兵败如山倒啊!后来我问别人,八路军并没有朝我们开枪开炮,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惊慌失措,狂奔乱跑呢?

    别人跟我说:你在医院,在后面,你没听八路的大喇叭怎么说吗?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我们的长官叫我们迅速撤退,跑得慢了不是寻死吗?

    过河到了南岸之后,大家很冷,很累,就临时找个地方休息,此时,部队哪一级的指挥也不起作用了。大家满腹怨恨,牢骚不断,就像一群刚遭受别人追打的流浪汉。

    由于惊慌失措的逃命,加上一天未吃任何东西,现在都感觉精疲力尽,动弹不得。在紧张逃亡的路上,我们也没有感觉到肚子饿,只是一心想着赶快跑出去,跑到河对岸就安全了。现在脱离危险了,紧张的心情缓和了,大家才觉得饿的心慌,难受,找不到吃的东西,就随便吃了一点草根野菜什么的填下肚子,找不到吃的就饿着。

    短暂休息一段时间之后,有人过来传达了长官的命令,让我们各自找到自己的单位,组织起来向指定的方向转移,有私自逃跑者,就地正法。大家谁也不敢脱离部队逃跑,都相互鼓励着,劝慰着,跟着大部队来到了河南辉县地界,当晚,我们野战医院就在辉县县城休息整顿。

    十六,部队开往山西一带

    部队在河南辉县、安阳、新乡一带休整训练数月之后,我们部队奉命乘火车去山西执行新的战斗任务。

    我们二十七师野战医院到河南陕县就下火车了,然后乘小船由陕县走黄河到了山西境内,在河南、山西大山里来回跑了好多地方,来来去去,走走停停,一直和八路军周旋,摩擦。这时我才理解了我们部队从南方的湖南跑到河南、河北、山西的目的,原来是为了和共产党打内战!

    我们二十七师一直辗转于济源、侯马、临汾、绛县一带。医院虽然不是战斗部队,但必须跟着部队行动,部队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经过几个月的辗转奔波,我们医院最后在临汾安营扎寨。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们医院在绛县驻扎期间,收了一个严重的伤病员,看来像个干部,因为保密,我们不便询问身份。我们医疗条件差,必须马上送到军医院去,领导就派我去护送。

    当时运输条件很差,绛县距离侯马有几十公里路程,全是山路,崎岖难行。领导帮我租了一辆农用牛车,顺着时隐时现的山路,翻山越岭,从天不亮启程,一直到晚上七点多钟才赶到侯马军医院,将病人交给医院。我在那里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准备回到我们师野战医院,可是军医院领导告诉我说:你来的路线已经被八路军占领了,原路回不去了。

    无奈之下,我在军医院住了三天,按照军医院领导的安排,三天后,我乘坐军医院去临汾拉货物的汽车,绕道去了临汾。

    这是1947年农历10月的事情,当时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我坐在大卡车车厢里,山风呼呼地吹着,寒气逼人,我在车厢内冻得浑身发抖,经过整整一天的颠簸,傍晚时分,终于到达临汾。

    晚上回不了绛县营地,只好在临汾住下,但是,兜里又没有一分钱,去不了旅馆,只好蜷曲在汽车底下休息。没有被子,也没有棉毯,夜里寒风刺骨,冻得浑身瑟瑟发抖,根本睡不下去,直到天亮也没睡着。

    第二天,因为没钱吃饭,只好忍饥挨饿,趁车去了绛县。临汾到绛县虽然只有五十多里路程,因为八路军在那一带神出鬼没,所以一路上十分小心,走走停停,有一点动静就会提心吊胆下车观望,恐怕遭遇八路军。没有动静的时候,汽车开得飞快。快到中午的时候,汽车终于到达绛县师部医院营地,我也交了差,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部队在绛县住了一段时间,师医院奉命开到临汾市驻扎,整个部队分别在各自的营地驻扎,执行着各自的任务,我们的医院也在临汾一个地点建立了自己的医疗体系,设立了病房、科室,虽然医务人员不多,但仍然可以勉强收入一些伤病员。这时,领导让我担任医院事务领导,负责医院病房病人的勤务工作。

    医院设在临汾原铁路医院旧址上,在北门口向西街道路北的一个大院子里,住房不多,只有三处房舍,我们在这里住了将近一年时间,这期间基本没有发生什么战争。

    十七,把三弟带出来交给共产党领导的河南省郾城县大队参加革命

    1939年我被抓壮丁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交通多有不便,所以很多年没有和家人取得过联系。直到1947年夏初,我们部队调往山西前,路径河南地界,上级才给我七天假期,批准我回家探视父母。

    到家之后,才知道在1940年的河南大灾中,母亲,大哥,四弟和五弟相继皆因饥饿疾病去世了,家中只有父亲和三弟二人。

    探家期满,返回部队时,因家中贫穷,生活艰难,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就把三弟(注;即编者的父亲)从家里带出来,亲自送到当时共产党领导的河南省郾城县大队,交给有关地方长官之后,我便返回了国军三十军二十七师野战医院。   

    后来听说,三弟做了共产党领导的郾城,舞阳,西平三县地下交通员,再后来他也去了朝鲜战场,属于刘亚楼部队的一名通讯兵,因为我们不在一个部队,虽然那些年都在朝鲜,但从没有联系过。

    十八,部队开到陕西、开到西安去

    1948年春,大部队奉命开赴陕西,进军西安,二十七师野战医院部分人员跟着部队前往,只有少部分人留在临汾,我也被要求留在了临汾,说是过一段时间我们再去西安。

    可是过了几天,被留下来的辎重营部分士兵和我们医院留下来的少数医护人员,再想回西安,就十分不容易了。按照上级通知,我们只有乘飞机才可以离开临汾到西安去,因为当时,临汾周围全是八路军的占领区,我们根本走不出去。

    而我呢,因为管理着医院的被服,医疗器械和其他杂物,我要走的话,也必须将这些物品一起带上飞机运走。正因为这种情况,我被师部安排,最后离开临汾到西安。
那天九点钟左右,师部派汽车把我和这些被服,医疗器械等物品拉到飞机场,装上飞机,并和其他几个人一起上了飞机。

    为了尽快离开临汾赶赴西安,飞机很快就起飞了。可是升到天空之后,只有一个轮子可以收缩,其他轮子收不起来,无奈之下,飞机又掉头回来降到了飞机场,换了另外一架飞机。搬运货物之后,飞机很快就起飞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功夫,飞机降落在西安飞机场。我们乘接应的汽车离开机场,前往潼关,在那里和其他医院的同事稍事休息和整顿,然后跟着大部队一起转移。

    这一段时间,部队到处游动,居无定所,经常会有和八路军的遭遇战,伤员也逐渐多起来。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东奔西跑,我们看到当地很多群众无家可归,举家到处流浪,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士兵的厌战情绪越来越高,开小差逃跑的士兵也越来越多。

    这段时间,我们转战在河南陕县,灵宝一带,后来又到西安附近,医院也是跟着跑,在西安小住几日,然后又说是奉命开到甘肃,在甘肃几个县区、农村到处乱转。说是要消灭共产党的军队,可是,一遇见共产党的军队就迅速逃跑,并且是跑得越远越好。我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支部队打过什么仗,不过,这支部队把所有士兵拖得疲惫不堪的本领倒是很不错的。

    十九,黄樵松军长策划带部队投奔解放军

    最难忘的是1948年11月的一天,一个解放军参谋长来到太原国民政府三十军军部,和黄樵松军长接头,双方代表在一起研究了好几天几天,达成了协议,准备起义事项,接受共产党收编。太原城已经交给国军三十军二十七师换防守卫,起义时间,起义标志,起义暗号都已确定,军、师领导已经召开会议传达、部署,并强调暂时绝对保密,不准泄露。

    按计划是十一月十号夜里举义。在这关键时候,二十七师师长戴炳南,在召开会议的时候,他是完全同意起义的,可是会议结束后,他便和27师副师长仵德厚商议到阎锡山司令部去告密,阎锡山立即部署战斗部队,连夜包围了三十军军部,逮捕了黄樵松军长以及解放军参谋长,并把其他人也看管起来,起义宣告失败。

    黄樵松和解放军参谋长被迅速押解南京国民政府,交给了蒋介石,二人不久便被杀害。后来,解放军攻占了太原,戴炳南在太原地下巷道被抓获,公审之后被执行了死刑。

    这段历史应该载入了中国革命史,我们也都为这次起义失败感到十分惋惜,大家都很痛恨戴炳南,是他让我们失去了很好的投诚机会,葬送了我们大家的前程。

    二十,到太原保卫阎锡山

    1949年春,奉上级命令,我们所在的二十七师以及三十军其他部队一部分,火速由西安乘飞机赶赴山西太原。每个飞机只能坐70余人,在空中飞行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我是第二次乘飞机,还比较适应,只是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有骤然心跳加速和心慌的感觉,不多时也就恢复了平静。

    到了太原,我们师部医院全体人员就住在太原北农村,距离太原城只有五六里路程。可是,距太原三十里外就是八路军的驻扎地,我们的部队稍不小心就会和八路军遭遇,前方偶尔也会听到枪声。我们有事要进太原城,必须要有严格的手续,没有手续是绝对不能进入太原城的。

    二十一,解放军攻占太原

    1949年4月,阎锡山发布数道严令,要求坚决守住太原城,临阵退缩者就地正法。因为战事吃紧,阎锡山把驻守在太原城外围的部队,全部调入太原城,强令严把死守。因为四周有解放军百万大军包围,外面又没有援军,太原城就成了一座孤岛。虽然阎锡山防守决心很大,无奈三十军官兵大都受过黄樵松军长的恩惠,他们对黄樵松怀有深厚的感情,对阎锡山、戴炳南恨之入骨,现在还要打仗,人心涣散,军无战意,怨气冲天,并且常常在阵地上为黄樵松军长愤愤不平。解放军攻打太原时,士兵们根本无心防守,因此,只有两天时间,解放军便攻进太原城。在双方交战时刻,我们二十七师野战医院全体人员就被安置在太原市内天主教堂大院的地下室里。为了接收伤员,在地下室内设立了急救站,能够使伤员得到暂时的安全休息。另一方面也便于伤员救治工作的开展。战斗虽然紧张激烈,但送来的伤员很少,听伤员说:外面当官的都不知道藏到那里去了,士兵看见解放军进城也不放枪了,并且马上双手举着枪出来缴械投降,整个太原城很快就被解放军控制了。阎锡山在战斗还没有打响之前,就带着贵重物品及金银财宝坐飞机跑了,他的嫡系部队因为熟悉地理环境,也不知道跑到那里躲起来了。

    二十二,参加解放军重获新生

    1949年4月23日,太原被解放军攻下之后,我们国民政府的部队官兵大部分成了俘虏,我和医院同事以及部队很多官兵,被解放军集中起来,编成连排班建制进行整顿,进行思想教育,讲述中国革命的形势、任务和目的。经过短暂的教育和训练,解放军就带着我们北上,具体去哪里我们也不知道。

    经过十多天的长途跋涉,我们走山西“雁门关”,来到大同市农村安营扎寨,在那里再次集中学习训练,主要是从政治上,思想上,政策上作为落脚点,教育被俘人员提高觉悟,爱国爱民,去掉国民政府军队的军阀作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并结合贫苦农民出身的战士个人家庭情况,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让部队战士从灵魂深处得到洗礼,认识到共产党的部队是为了解放劳苦大众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顿学习,绝大部分被俘人员情绪稳定,生活正常,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在誓师大会上,解放军首长号召大家:愿意留下来为人民服务的,请自愿报名参加人民解放军;不愿意留下的,部队发给回乡证件和回乡路费。愿去愿留,请自己做主选择。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整顿学习,我对共产党解放军有了深刻的了解,知道他们真正是为天下劳苦大众做事的。我当时虽然只有二十几岁,但也从军近十年了,并且身体还好,加上还有一技之长,我想我一定能在共产党领导下做很多有益的事情,就积极踊跃地申请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因为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又是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的,我的申请很快就得到了解放军首长的批准,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了。

    1949年6月,,我们领着我们原来医院的十二个同事,随着大部队,被人民群众赶着驴车,拉着简单的行李,从山西大同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了河北省怀柔县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八军二零三师驻防地。当时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就心满意足了,所以从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到二零三师以后,经过师部集训队的短期学习培训,一周以后就要分配安置,分配之前还要进行业务技能考核。考核方式是实际操作和笔试结合,让填写一份简单病历,考察诊病能力。通过考核,只有刘建萍和我被确定从事医务工作。

    刘建萍被一个参谋长引荐,分配到师部卫生处,我被分配到二零三师六零九团二营卫生所,任见习医生,担任治疗伤病员的工作,在医疗实践中为部队服务。这时候,我才真正由一名被俘人员成为解放军的一员。

    我思想上的这种转变,让我十分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解放军。部队首长说得好:革命不分先后,只要愿意为人民服务,就一定能得到优待和宽大。共产党的政策,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幸福。

    是啊!我们也只有跟共产党走,才能战胜敌人,保存自己,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十三,新军队、新思想、新观念

    自从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之后,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旧军队里的很多认识,现在都感觉到羞于启齿,共产党为国为民的政策,让我感觉到非常的崇高伟大。

    通过日常不断学习和工作实践以及观察解放军部队的所作所为,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是伟大的党,他领导着中国人民,突破无数的艰难险阻和通过数十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这是多么崇高神圣的事业。

    历史证明;为人民的幸福事业而奋斗的军队,永远都是不可战胜的,为人民利益勤奋工作的人,永远都是伟大的。

    二十四,在张家口参加农田改造

    1949年6—7月间,辽沈,平津,淮海战役已经取得了彻底胜利,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也已经解放,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六十八军二零三师奉命开到张家口一个广袤的盐碱平原地带,和地方政府组织的农垦队一起进行农田改造。

    我们从河北怀来县出发,经过两天的徒步跋涉,来到了张家口农村一片广阔的平原地带,这里的土地大都是盐碱地,庄稼难以生长,树木也极其稀少,这里的群众非常贫穷,经常少衣无食,到处都可以看到逃荒要饭的人群。

    我们部队在这里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斗,全体官兵日夜施工,终于挖出了一条人工河,可以引黄河水直接灌溉农田,把大面积的盐碱地改造成了可以生长庄稼的农田。

    在这次农田改造建设中,我因为踏实肯干,待人诚恳,积极主动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之外,还在空闲时间给战士们抓药治病,因此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被评为六十八军劳动模范,军首长亲自为我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章,这是我参加共产党部队以来第一次受到军部嘉奖,接过荣誉证书和奖章的时候,我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内心深处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军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下)
·下一篇:无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上)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下)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下)
·王子禄:去“一声炮响”的地方听百年回响——伏尔加涅瓦河畔重读激情燃烧的岁月(组图
·特稿:去“一声炮响”的地方听百年回响——伏尔加涅瓦河畔重读激情燃烧的岁月(组图)
·杨军:再现《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组图)
·特稿:再现《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组图)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激情燃烧的岁月——武彩霞
·徐宁:慰问老党员 铭记激情燃烧的岁月——信阳师院经管学院暑期志愿小分队前往信阳平
·特稿:慰问老党员 铭记激情燃烧的岁月——信阳师院经管学院暑期志愿小分队前往信阳平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张冰子、杨礼萍:2020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教活
特稿:2020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教活动
香港爱心人士雷为有先生为苏区南雄市敬老院送温暖(
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一个新闻
危春勇: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特稿: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