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上)
2021-01-07 11:00:40
作者:文字整理:苗电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二十五,奉命转移到天津

    1950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组织了十八个国家的军队,对朝鲜实施全面战争侵略。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新的国家政权还不稳固,但是,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深刻洞察到了美国的狼子野心,他们不单是侵略朝鲜,而是要通过占领朝鲜,进一步颠覆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说:中国和朝鲜唇齿相依,保卫朝鲜,就是保卫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权,抗美援朝,刻不容缓!我们必须组织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共同打击侵略者!

    因此,中央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下,马上向全国发布了动员令,要求有步骤地奔赴朝鲜战场。

    天津原来的驻军,已经第一批开赴朝鲜战场去了,我们六零九团全体官兵便被派往天津,接替天津防务。大家既情绪高涨又心情紧张,上午的誓师动员大会开到十二点多,晚上我们便从石家庄乘火车开到了天津,先在天津城外农村驻扎了几天,然后就搬到天津市里,分别驻扎在各个防务区。

    二十六,到朝鲜前线去

    我们六十八军全体官兵在天津驻防期间,部队首长经常作抗美援朝动员报告,讲述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然后让个人自愿报名。我是第一批领取、填写申请书报名的,通过审查,领导批准了我的申请。根据大家的申请意愿,中央决定调动我们六十八军全体人员奔赴朝鲜参战。

    在出发之前,我们部队全体人员都换上了志愿军军服和行李。1951年4月初,我们乘火车来到了东北的关东地区,在这里休息了两天。按照计划,应当在夜间过鸭绿江大桥。那首举世闻名,妇孺皆能吟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上战场,打败美帝野心狼!”就是对我们的真实写照。

    我们按照编队次序,急速跑步过了鸭绿江临时搭建的木浮桥。因为是中朝分界线,那之前这里还没有修建桥梁,这个木桥还是部队为抗美援朝临时搭建的,要是有桥的话,恐怕也早给美帝的飞机炸毁了。

    过了鸭绿江之后,为防止敌人空袭,部队迅速隐蔽在山里。按照志愿军部队领导要求,白天分散休息,夜间从山间小路轻装步行前进。

    我们昼伏夜行,翻山越岭,经过一个星期的行程,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偏僻山坳里临时驻扎,边休息、边整顿。这段时间正是夏季,朝鲜的夏天真是鬼天气,每天上面乌云满天,雨水不断,下面道路泥泞,寸步难行,河水溢满河床,沟沟洼洼尽是水道坑塘,后勤补给根本跟不上来,有时候好几天吃不到粮食和蔬菜,部队只好动员战士们穿着便服,三三俩俩分散开来,到山上和野地里挖草根野菜充饥。

    部队在行军过程中,行进强度很大,加上道路崎岖,泥泞,真的是步履维艰。这么多人在这样的路上行进,经常有吃不消走不动身体差掉队的。

    我们二营卫生所当时只有七个人,除了和大家一起背着行李行军之外,还有治疗伤病员,收容掉队战士的任务。每天行军过程中,我都要和卫生员一起,并且还要请连队帮忙,抽调一部分身体好的战士组成收容队,跟在大部队的后边行进,一方面督促掉队人员奋力前进,另一方面将有病的战士组织起来,边治疗边行军。

    很多时候部队到了宿营地,我们却不能按时到达,甚至很晚才跟上。有的重病员不能行军,我们还要想方设法,用树枝藤草捆扎成简易担架,派人抬着前行。

    到了宿营地之后,再困再累,我还不能休息,必须巡视各个连队,看看有没有需要救治的伤病员,如果有,就要迅速送到卫生队,或者派卫生员来诊断和治疗。作为营卫生所军医长,我每天都要比别人少休息好几个小时。

    经过十多天的夜行军,我们到达了山里一个靠近大路的农村,因为刚到朝鲜,语言不通,地形不熟,我们也不知道此地叫做什么名字,部队就在这里临时驻扎休息。

    朝鲜的天气和咱们祖国的天气大不一样,这里雨季来的早,并且雨量也大。五、六月间就大雨不断,即使不下大雨,也是一会一阵子,让人不得安宁。因为不让走公路,行军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河水暴涨,又没有桥梁可过,后勤部队也是步履维艰,军需物资常常不能按时送到部队。

    那么多人,没有粮食和蔬菜,又不能向朝鲜人民去借,去要,战士们带四、五天的干粮,往往需要吃八、九天,大部分人早在五、六天前就已经囊空如洗了,那种困难可想而知,干部、战士的思想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无可奈何,干部只好动员战士们到山上,到野外挖野菜,还不能进老百姓农田去挖。

    很多年轻人辨别不了哪是野菜,哪是野草,只好叫联络员找来朝鲜老百姓,手把手教大家那些是野菜,哪些是不能食用的野草。

    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上级也偶尔会通知我们到百里之外的朝鲜粮站去扛回来几袋极其有限的面粉或者大米,干部就派每个连队去几个人,没有运输工具,只能靠肩扛背托回来,以解燃眉之急。

    十多天时间里,每天只能有少量的粮食和野菜充饥。当时还有一些因为营养不良而病情较重的病人,为了便于治疗和照顾,经营里领导和朝鲜地方政府协商,暂时集中到一个小村里的几户人家住在一起。我把卫生所全体人员分几个组,全力以赴、责任到人。

    因为住到了村子里,我们可以向朝鲜老百姓买一些豆子之类的粮食充饥了,有个卫生员仅有的一点朝鲜币花完了,我们就用不需要的东西换粮食,也有个别朝鲜老百姓自愿送给我们一些吃的东西。

    我们把豆子磨成豆浆给伤员喝,我让卫生员把豆渣和野菜拌在一起,煮熟之后我们卫生队吃。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收治的病员大都治好了,只有一个重病号转到了团卫生队,不久就接到消息,说他因病重不治亡故了,我们卫生队全体同志曾为他集体致哀。

    二十七,参加前线阻击战

    1951年10月,朝鲜中线战事吃紧,侵略朝鲜的所谓“联合国军”大规模进犯,前线阵地友军同“联合国军”打了一个星期的阵地战,伤亡惨重。上级命令我们六十八军二零三师六零九团急速前去增援。

    阵地距离我们驻地有将近一百里路程。紧急动员之后,全团干部战士按照命令,连夜赶往前沿阵地,接替友军下来。我们是二十一号下午六点时分把前沿阵地紧急接管下来的,地形,防务部署都还没有熟悉,战斗就开始了……

    营长韩武荣指挥各连队进入阵地投入了战斗。我们卫生所全体人员,按照指挥所的要求,在距离指挥所不到二百米的一个山腰凹地安营扎寨,设置救护场地,并且挖了多处掩体和救护坑道。同时,我们卫生所每个人也都发了几颗手榴弹,并告诫我们,要我们树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意识,时刻准备着投入战斗。

    前面战场上枪声大作,炮声震耳,伤员随之而来。敌人的攻势连绵不断,一夜之间一刻也没消停。飞机不时地呼啸着从头顶飞过,只要在我们的区域看见灯光就扔炸弹。飞机刚走,大炮又铺天盖地涌来,震耳欲聋。伤员连续不断地从前线抬下来,我们立即紧张有序地予以抢救,接骨、绑扎、固定,有的还需要止疼处理。

    记得那时,一天一夜的时间,经我直接抢救的伤员就有二十多名。经过包扎处理后的伤员,伤势轻的,叫他们自己搀扶着走下阵地,伤势重的就找人抬着送下山去。伤势过重,送不走的,就安置在临时医疗所,派专人卫生员看守护理。

    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战斗,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防守阵地不断被敌人突破摧毁,部队伤亡很大。因为我们卫生所人员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对前线的情况知之甚少,即使知道一些情况,也是听送到卫生所的伤员说的根据情况判断,我觉得这此战斗,我们是吃亏了。

    第二天晚上,上半夜送来几个伤员,下半夜就没有再送过来,我们以为可能暂时停止战斗了。第三天早上天刚亮,忙了一夜的卫生队人员正准备休息一下,突然发现距离我们不到二百米的营部指挥所没人了。

    作为卫生所负责人,我忽然意识到情况不妙,部队可能撤出战斗了,阵地可能已经被敌人占领了。可是上级为什么没有通知我们一起撤离呢?无奈之下,我派一名卫生员去寻找营部领导,不久,卫生员领回来一个上级派来联系我们的通信参谋,他告诉我们:奉上级命令,部队战士全部撤离了前沿阵地,退守到了二线阵地。这时,我已经感觉到,我们卫生所现在正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必须想办法悄悄脱离阵地,寻找大部队去。

    二十八,带领卫生队及伤员同志们死里逃生

    部队全部撤出阵地,退守到了二线,只剩下我们营部卫生队的六名卫生员,一个通信参谋,还有几名伤员。在这种孤单无援的紧急情况下,大家相互激励,决不投降当俘虏。我们先把重伤员抬到隐秘的地方暂时隐藏起来,然后把大家招集在一起,商量怎么寻找大部队去。

    当时考虑到前沿阵地已经被敌人占领,我们稍微有点异常动静,就会被敌人发现。我告诫大家,带上容易携带的贵重医疗器械,不要“一字形”队伍撤退,大家分散分批顺着战壕,向敌人已经占领的阵地方向山头隐蔽前行,大约走将近一百米的样子,猛然拐弯左转下山,向深山沟进发,翻过对面的山坡,就可能到了安全的地方。虽然危险,但当时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出去。

    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包抄围攻,我让卫生员、三个伤员和通信参谋分散开,先向山头方向跑,到山坡中部再左拐向山下跑。当我们在山坡中部向下跑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了,敌人的机枪、卡宾枪一起向我们扫射,但由于距离较远,我们目标分散,敌人不知道情况,并没有追赶。

    我们跑跑停停,相互招呼着,不时呼喊着战友的名字,生怕那个人掉队找不到了。每个人的距离,只要能看到对方就可以了。

    经过紧张激烈的躲躲藏藏的奔跑,三个小时以后,我们终于翻过了前面的山峦,在惊心动魄的逃亡中完成了撤退任务。我们卫生队全体人员,通信参谋以及三个伤员没有任何伤亡。

    第二天下午五点多,我们终于找到了大部队。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让我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找到大部队以后,我向首长汇报了撤退经过,说明了隐藏重伤员的具体地点,首长便安排我们去休息了。

    经过两天的休整,部队又接到了新的任务。

    在这次阻击敌人的战斗中,我因为服从命令,积极组织救治伤员,又能在极其艰难危险的境遇中把卫生所全体人员带出险境,圆满完成撤退任务,被部队首长表彰,荣立二等功,这是我进入朝鲜参战以来首次获得的荣誉,这个荣誉给予我极大地鼓舞,也让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二十九,参加中线防御战

    1952年春,我们六零九团二营全体官兵奉命参加朝鲜中线防御战,这是一种对抗性极强的阵地战,敌对双方各自守卫着自己的阵地,平时也相互开炮,你打我,我打你,有时彼此也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向对方发起进攻。

    由于志愿军空军力量薄弱,经常遭到敌人飞机的空袭,所以,我们必须挖坑道掩体来保护自己。凡是我们军占领的阵地,都要进行坑道掩体作业。各连队阵地,前沿阵地,绝大部分战士,都要在战斗空闲时间进行挖坑道作业,这是在坚守阵地期间每天必须进行的工作。我们卫生队人员,除了担负救治伤员的任务,还要进行战场救护,还要到各连队阵地进行消毒和疾病、流行病防治工作。

    那时候,“联合国军”除了地面和空中打击我们之外,也对我们进行实施“细菌战”攻击,对我们的阵地和防守区域,散布各种病菌和毒素,用以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削弱我军的战斗意志。

    所谓“细菌战”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制造一些带有细菌病毒的各种小动物,小昆虫,他们经过细菌的培植繁衍,临时装载在掏空的炮弹壳里,然后用空军由飞机空投到我军后防,炸开后,各种小昆虫随即飞出来,将细菌病毒散布到人群中,使人感染发病。这种战争方式就叫做“细菌战”。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志愿军战士精神上受到恐怖,削弱我们军队的战斗意志,逼迫我们投降。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都具有无比坚强的战斗意志和决心,我们不会被吓倒,更不会投降。

    广大指战员发动群众,经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号召人们提高警惕,认真学习预防知识,增强预防能力。我们卫生所也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定期到前沿阵地给干部战士打各种疾病预防针,因此,我们部队指战员有效遏制了传染病毒的感染,并未发生传染病现象。

    在这近一年的防御战中,眼前已经到了天寒地冻的季节,这里下了一场大雪,漫山遍野都被大雪覆盖着,水源被雪覆盖,河流被坚冰覆盖,后勤部队无法运送粮食和药品,战士们饥寒交迫,处境十分困难,三三俩俩蜷曲在自己挖好的坑道地洞里,相互依靠着取暖,休息,睡觉。

    由于坑道、地洞较小,容不下很多人挤在一起,所以大家都彼此关照着,互相叫着别人的名字,生怕有哪个人冻僵了失去知觉。正是在这样的情况,这样的环境里,大家才真正理解了“战友如兄弟,革命一家亲”的含义。

    因为害怕敌人飞机发现目标,即使在这天寒地冻,寒气袭人,又没有吃喝的夜晚,尽管浑身冻得瑟瑟发抖,也不能生火取暖。

    白天,除了个别人有紧急任务的联络员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在坑道、“猫耳洞”外面的空地上呼吸,逗留。做饭时,找不到清新的山泉水,只好就近取材,收集一些雪,放在锅里,用一些不冒烟的燃料融化之后,再煮饭或者作为饮用水。有时候不能生火,战士们只好抓把雪放在嘴里,慢慢融化。

    就这样,我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度过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直到第二年三月,天气逐渐转暖。

    这次防御战,天气转暖之后,我们部队接到命令,选择适当有利的战斗机会,向敌人阵地发起攻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但是,敌人也在寻找战机,向我们的阵地不断发动进攻,侵犯我们的阵地,战斗进行得十分残酷,双方都有准备,都是生命相搏,随时都有枪炮声突然响起,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几乎每天双方也都会互有伤亡。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为保卫祖国,为解放朝鲜所展示出来的伟大的品格,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意志!

    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每一次战斗,我都要组织、带领卫生队人员到阵地上进行战地救护。我们组织的担架队也跟着我们到阵地上帮助抢救伤员。

    我们虽然没有拿枪,拿手榴弹和战友们一起在阵地上作战,但敌人的炮弹随时会落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来回跑动,危险,时刻就会降临我们身边。

    但是,革命责任大于天,我们必须把受伤的革命战士抢救下来,这是我们亲爱的战友,这更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在战场上,伤势轻的,我们就地包扎处理,他们“轻伤不下火线”,伤势重的,我们简单处理之后,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把他们们送到后方医院。对于牺牲了的烈士,当时还没有条件送到后方,我们就按照上级指示,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掩埋,然后做上标记。

    在处理烈士遗骸的时候,我们心情非常沉重,每个烈士的掩埋地,都要画个简单图纸,然后找来木牌,在木牌上,写上牺牲者的姓名、单位、编号等,反正是能知道的就写上,同时也要用笔记本记录下来这些内容,等战争结束后再转送烈士陵园安葬。

    这些事情,白天是不能做的,怕被敌人发现,只有等到天黑之后才能进行,这些工作大部分由上级派遣员带领担架队来完成。

    到了1952年4月份,部队奉命换防。我们从阵地上撤了下来,到后防进行简短的休息整顿,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

    在这次防御战中,我因为工作积极,指挥有方,任务完成的较好,被军区领导授予三等功。

    三十,换防后进驻元山港口附近山区

    部队被从阵地上换防下来之后,就在一个偏僻的山脚下停了几天进行休整。为了防止敌人从海岸线登陆,我们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奉命转移到朝鲜东海岸元山市所属山区,一方面防止敌人空袭,另一方面又能完成部队休整任务。

    元山市是朝鲜江原道首府,位于朝鲜半岛东部,属于朝鲜重要的贸易港口。由于当时居住在这里山区的朝鲜群众属于分散居住,房屋极其稀少,部队只好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搭建简易房舍和窝棚临时住宿。

    即使这样,也是十分难为,因为建筑材料非常匮乏,森林虽大,没有工具砍伐,只好搭起简陋的窝棚,勉强可以遮点风雨。也有的靠山挖个可以容得下几个人的山洞,外面用柴草遮挡一下,以避风寒。这就是部队战士当时的“宿舍”,几个人挤在一起,勉强可以睡得下。

    我们卫生队则有上级找几个木匠,把树木截成一定的长度,竖起来排在一起当墙,然后用泥巴和着碎草,将漏风的空隙糊起来,顶部用木棍,石块,柴草堆起来,这就建成了我们卫生所的病房和宿舍。

    当时,上级领导多次给我们医疗卫生单位宣讲政策规定,要我们关心朝鲜人民疾苦,照顾朝鲜人民生活。凡是军队驻地周围各个村庄的居民群众,医疗卫生单位所有人员都必须热情服务,对他们进行有组织的战地救护知识教育和疾病预防知识教育,他们需要诊治的时候,不管工作多么忙,必须抽出时间和卫生员,对他们进行诊治。

    由于同朝鲜人民语言不通,交流困难,所以,我们每次到朝鲜老百姓家里诊病,都要带上翻译,我们也叫他“联络员”,在我们给朝鲜老百姓讲述防病知识和诊疗疾病的时候,便于使用朝鲜语沟通交流。

    特别使我感动的,是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是非常尊敬的,尤其是朝鲜青年男女,只要看到志愿军经过,都会自觉主动地让开道路让志愿军通过,有的还会给志愿军敬个礼。我们在室内给他们讲述疾病防治知识的时候,他们从不走动喧哗,更不会随便说话起哄。看到我们,他们大都会鞠躬敬礼,然后匆忙离开。若是在路上相遇熟识的人,他们都会鞠躬敬礼打招呼。

    更使我难忘的一幕,是1953年2月的一天,当日天空晴明,艳阳高照,我带一名卫生员到乡村给当地老百姓看病,这个村子里也有我们营几十个后勤人员驻扎,当天看完病人之后,天色已经晚了,我们就在村子里吃完晚饭,到部队驻地居住下来。

    夜里十点多,竟然下起了大雪。第二天早上起床推门一看,门外的雪竟然有三尺多厚。我们帮助清扫了大雪,吃过早饭,就开始返回营部卫生队驻地,由于大雪覆盖,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道路河流很难分辨,我们只能根据大山的位置判断方向。六里多的路程,我们足足走了四个多小时,路途中间还有无数次的跌倒,每迈出一步,就好像直接坐在雪上,双腿完全被雪遮掩着,就这样走走停停,中午之后,终于回到了营地。

    由于遍地大雪覆盖,营部驻地与各单位联络困难,营首长就通知各单位清理大雪,整出一条能够相互交通的道路,各单位全体动员,全员参加,经过两天的劳动,终于整出一条纵横交错,一米多高,一米宽的战壕式通道。天放晴之后,阳光灿烂,大雪反射,强光让人睁不开眼睛,常在外面工作的人,大都得了雪盲症,经过数日的治疗和休养,才慢慢恢复正常。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休息,整顿,学习,等待上级分配新的任务。

    三十一,到敌人后方去作战

    1953年7月,金城反击战开始,部队接到紧急命令,连夜从元山市东海岸开赴中线前沿阵地,准备接受新的任务。

    到了中线前沿之后,部队首先召开了战前动员大会,首长要我们团随时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思想准备。认真准备好物资弹药,尤其是动员全体干部战士以及后勤人员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准备。

    这次任务和以往的防御战不同,这是一场更艰巨、更伟大、更残酷的反击战,要直接打到敌人的阵地上,打到敌人的后防去,切断敌人的退路,争取全歼敌人阵地上的有生力量,全面打垮敌人,获得全面胜利。

    1953年7月中旬,部队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六零九团二营的任务是插进敌人的后防去,在敌人心脏里搞破袭战,三营的任务是攻打敌人的前沿阵地,一营是预备队。

    按照最初计划,我们二营是要穿插到敌人后防去的,可是,战前上级突然又下达命令,要我们插进十五里,占领敌人的二线山头阵地,这样一来,我们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了。

    当天,全团一、二、三营准备完毕,夜里九点钟,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天色越发黑暗了,首先由三营向敌人阵地发起了猛烈地进攻,枪声、炮声响成一片,杀声震天。

    战斗打响后,我们二营全体指战员顺着一道山沟摸黑前进,沟随山转,曲曲折折,溪流淙淙,我们在突击队的带领下顺势前行,直插十五里敌人后防阵地。

    这个志愿军“突击队”,我们大家都叫它“滑稽排”,他们穿的服装是敌人的军装,他们佩戴的武器也是敌人的武器装备。他们带着联络员,联络员既会说朝鲜话,也会说美国话,可是,在整个行军过程中,所有人员都不准说话。如果遇到敌人盘问,只有“滑稽排”的联络员可以回答,其他人都不能出声,决不能让敌人知道我们的身份。

    我们一路上顺着曲折坎坷的山路,涉水踏泥,一个跟着一个摸黑前进,不准任何人掉队。路上遭遇敌人盘问,只派联络员带几个战士与他们周旋,大部队不能停下,仍然继续前进。

    前面的步兵连队走得很快,我们营指挥部、卫生队和勤杂人员仅仅跟在后面,天色还没有亮,我们便到达了预定地点。

    在这次穿插行军途中,我们的“滑稽排”发现了敌人的团部指挥所,他们立即组织队伍冲了进去,敌军官以为是他们自己的人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大声呵斥着叫他们出去,“滑稽排”一排子枪弹打过去,在很短的时间就捣毁了敌人的团指挥部,消灭了他们的指挥系统,使敌人的整个战场形成了瘫痪状态,为我们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十二,一个排消灭敌人一个运输团队

    我们的部队插入敌人心脏以后,迅速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线。在敌后的袭扰活动中,我步兵六连突然发现敌人去支援前线的一个运输团队,约有二十多辆大卡车,满载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正急速向敌人前沿阵地进发,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部队已经到了这里。

    在这紧急情况下,六连迅速调集唯一一个可以集中起来的步兵排,悄悄地潜伏到敌人必经之路的半山腰草地里,成一字形分散开,由排长统一指挥,没有信号不准开枪射击。等敌人的车辆完全进入我们的伏击地点之后,排长命令首先两头开花,用手榴弹炸毁敌人最前面的和最后面的汽车,使敌人前进不得,后退不能。

    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实力,好像根本就没有反击的意思。敌人被打得狼狈不堪,有的死在汽车上,有的急速跳下车钻到汽车底下,有的滚到路边沟里不敢抬头,也有很大一部分双手举着枪缴械投降了。

    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六连的一个排,就消灭了敌人一个运输团队,并且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后来,这个排被军区授予集体特等功,排长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下)
·下一篇:无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上)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下)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下)
·王子禄:去“一声炮响”的地方听百年回响——伏尔加涅瓦河畔重读激情燃烧的岁月(组图
·特稿:去“一声炮响”的地方听百年回响——伏尔加涅瓦河畔重读激情燃烧的岁月(组图)
·杨军:再现《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组图)
·特稿:再现《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组图)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激情燃烧的岁月——武彩霞
·徐宁:慰问老党员 铭记激情燃烧的岁月——信阳师院经管学院暑期志愿小分队前往信阳平
·特稿:慰问老党员 铭记激情燃烧的岁月——信阳师院经管学院暑期志愿小分队前往信阳平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张冰子、杨礼萍:2020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教活
特稿:2020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教活动
香港爱心人士雷为有先生为苏区南雄市敬老院送温暖(
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一个新闻
危春勇: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特稿: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