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下)
2021-01-07 10:57:35
作者:文字整理:苗电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三十三,特级功臣营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的部队穿插到敌人的后防,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伤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为我们没有退路,四周都是敌人,天上经常有敌人的飞机侦查、搜索、轰炸。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利用缴获到的汽车,利用俘虏到的敌人的汽车司机,悄悄地把汽车开到我们的后方,将伤员转移出去。

    随着战斗任务的紧迫和连续不断,又赶上当时连续的阴雨天气,完成任务的困难是很大的。战士们所带的食物以及其他东西,全被雨水浸泡,食不能吃,衣不能穿,行动非常困难。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正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通过俘虏打听到了一个新的情况,距我们活动区域四、五里的地方,有个山洞,那里是敌人的食品仓库,也叫“食品供应站”,山洞里面存储很多罐头和其他食品。

    得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很兴奋,立即派人前去侦查,打探落实情况,不久,侦查员回来报告,情况完全属实,和俘虏说的一样,且防守人员很少。

    我们立即组织队伍前往,供应站的防守人员见到我们,马上逃得无影无踪了,我们肩扛手提,也有的用担架抬着食品,匆匆忙忙离开了那里。战士们欢呼着,比取得战斗胜利还要高兴。

    营长怕敌人使诈,将带回来的罐头打开几个,先允许个别饥饿的战士试着吃了几罐,看到确实没有问题,就把大部分送给前沿阵地上的干部战士,剩下一少部分留给我们自己享用,这虽然是食物的事情,但也确实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

    前线的敌人虽然被我们的战士们打垮了,阵地也被我们占领了,可是,敌人的飞机,白天仍然不断地对我们的阵地进行侦查轰炸,我们全营指挥员和后勤人员、卫生所人员,为了防止敌机发现目标进行侵扰,大部分时间就是蹲在坑道和战壕里,除了执行战地任务的同志可以走动。

    我们卫生队的任务就是战地救死扶伤,向后方转移伤员,没有伤员,我们就分散隐蔽,有了伤员,我们就要奋不顾身的进行抢救。

    战场上的工作任务就是这样张弛有度,有时候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有时候十分紧张地跑前跑后忙碌着。

    记得有一天上午,敌人的飞机在我们指挥所上面不断来回盘旋,我们趴在战壕里一动不动,敌机好像发现了什么,在我们的战壕里投放了一阵子炸弹,然后就飞走了。敌机走后,我们迅速对伤员进行抢救,进行简单的包扎,捆绑,固定,然后派担架向后方运送过去。

    那时候,卫生所刚补充进来一名新战士,是第一次参加战斗和抢救伤员,每次看到敌人的飞机在头顶盘旋扔炸弹,都会吓得浑身发抖,连话都说不成了。为了能够稳住他的情绪,安定他的思想,每当敌机来轰炸的时候,我就叫他紧紧跟在我的身后,有炸弹落下的时候,我叫他躺靠在坑道战壕里,我用身体挡着他。

    有一天,也算是这位新战士不幸,敌人的飞机来轰炸的时候,同志们都很忙乱,我把这位新战士拉在身后,我们都躺在战壕里,一动不动,不成想空中飞来一块弹片,擦破我的右胳膊皮肤,直接打进了这位新战士的左大腿里。当时,营卫生所医疗条件很差,无法做手术取出弹片,只好派人用担架把他送到后防医院进行手术,这一去就再无音信。朝鲜战争结束后,回忆起这件事,我连他的名字和家住哪里也想不起来了。

    在这次反击战中,我们二营虽然在敌人后防穿插作战仅有七天时间,但战功卓著,有力地配合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全线反击,各个战场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终于迫使“联合国军”在谈判桌上签署了《停战协议》,双方终于结束了朝鲜战争,我们六十八军二零三师六零九团二营在全军庆功表彰大会上,被军部授予“特级功臣营”荣誉称号。

    三十四,朝鲜战争结束

    朝鲜战争于1953年7月间停止,双方部队各自守护在“协议”上规定的分界线两边住守,我们六零九团二营被友军换防,撤出了阵地。

    为防止敌人不遵守《停战协议》,部队并没有马上回国,而是撤到北朝鲜中间地带进行整顿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所有前沿阵地,都交由朝鲜人民军接管,一切防务工作,都交由朝鲜人民军处理。

    联想前几年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数百万军队,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而以美帝为首的世界霸权势力,对新中国的建立如鲠在喉,迅速组织所谓的“联合国军”,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妄想颠覆中国新的政权。在三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又一次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最终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战胜了他们现代化装备的海陆空优势兵力,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赞誉,真正树立起了伟大的国家形象。

    历史总是在证明:正义战争必定最后取得胜利,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中国人民志愿军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朝鲜人民军帮助下,能够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迫使他们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任何强大的敌人都能被她踩在脚下,任何困难都将能够克服,祖国前进的步伐永远都不会停止!

    三十五,回到祖国

    1954年4月,我们六十八军奉中央军委命令,从朝鲜乘火车回到祖国。经过好多天的行程,我们部队来到江苏省徐州市一带进行整顿驻防,随时等待接受新的任务。

    虽然朝鲜战争停止了,国内也没有了大规模的战争,但国家政权刚刚建立,各方面的事情都是百废待兴,国内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破坏活动非常猖獗,他们到处破坏生产建设,直接危害人民生活。国际上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台湾国民党政府也天天叫嚣着要反攻大陆,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歼灭来犯之敌。

    在我们的驻防区域,除了进行正常的军事训练,思想教育,还要加强国防线的建设。上级要求我们对东海连云港一带的海防线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以提高战备能力。很多山头的重要战略要地,都要进行修建和设防,除了增加武器装备,加固防御阵地,还要从居住区域到防守阵地进行修建数十里坑道战壕的作业,随时抗击来犯之敌。

    因为刚成立不到五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处于恢复生产初级阶段,不管从经济上,文化教育上,医疗卫生上都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所以,毛主席就号召全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各方面协调一致,开展生产自救,促进经济发展,解决人民实际困难,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活愿望,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尽快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十六,肃反运动

    1955年春,为了加强部队建设,净化部队坏境,中共中央准备在军队任职干部中施行军衔制度,首先对军队干部的真实情况,革命经历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

    因为之前曾发现国民党部队的残余分子,在我们革命军队里进行情报和破坏活动,所以在当时看,肃清钻进革命队伍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解放军的做法,是先从军队内部进行清查。凡是从旧军队走过来的现役军人,都要参加领导上部署、组织的学习改造。集训时间,学习文化知识,转变思想观念,自我查找思想认识,如实将自己的经历向组织汇报。同时对照自己的工作,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查找自己对党对人民不够忠诚的问题,还要写出参加革命的经历,有没有存在什么问题,有没有说过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话,做过不利于中国革命的事情。

    所写的汇报材料,还要经过集训部组织领导和参加集训学员共同鉴定,直到最后得出一致正确的结论。军队还要派一部分骨干分子,到每个参训学员的所在单位和家乡去认真调查核实,有疑问的地方还要专门记录下来,到有关单位和地方调查核实,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还要出具调查证明。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整顿、学习,没有发现问题的学员,依旧回到部队继续工作,没有查清楚真实情况的学员,暂时离开部队继续接受调查审核。通过部队审核以后,我又继续回到原来的二零九团二营卫生所工作。

    三十七,军队干部施行了新的军衔制

    1955年4月,军队干部经过两个多月的整顿学习之后,开始进行授衔。原来的军队干部,是只有职位,没有军衔的。

    这次授衔,从4月份开始,按照原来的职务,从上到下,都规定有明显的职务和级别。比如:最高军衔有大元帅,然后是大将,中将,少将等,基层军衔有: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等,军人的薪水也是按照级别军衔定下来的。

    我是连级军医官,被定位中尉军衔,薪水也从原来的每月三块钱人民币,猛然涨到每月18元人民币。这是我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来的第一次军制改革。

    三十八,授衔仪式在全军展开

    中共中央在毛泽东主席的直接领导下,军队授衔仪式在全军展开,上至国家军队最高统帅,下至连排干部,都统一进行了军制改革,这是当时军制改革的一项伟大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八军,全军排级以上军队干部的军衔认定,都是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江苏省徐州市淮海宾馆大礼堂进行的,由军部管人事的领导干部逐个点名报到。

    从上午8点到12点多,上千名授衔官兵参与了大会,并得到了授衔,这是部队改革的一次伟大壮举。

    中午宣布完授衔人员名单,所有人员都集中在淮海宾馆就餐。这次全军授衔会议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三十九,农村社会主义体制改革

    1955年,全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掀起高潮,农村改革也由互助组、初级社、逐渐转入高级社,而后直接进入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农民的思想觉悟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刚摆脱了受剥削、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成了国家的主人,都兴高采烈,劳动积极性也极大地焕发出来,他们都向往着早日过上幸福生活,尽快踏上富裕之路。社会化大生产运动掀起高潮,人们从思想上、行动上对社会主义未来充满向往。

    在当时来看,社会主义是个新生事物,人民公社是它的组织形式,它的发展方向是共产主义,这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望,所以,最初的时候,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公社的意识形态深入人心。

    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工具简陋,对于农村人民公社建设的管理经验也极其缺乏,引进苏联的管理办法,很多不适应中国具体情况,大食堂,大锅饭,大集体,大呼隆的组织管理模式,对劳动力造成了极大地浪费,也使生产效率越来越低下,人民也越来越不习惯这种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所以,不久,中央便取消了这种大食堂、大锅饭,大集体、大呼隆的体制,只保留了人民公社管理模式。

    要说这次体制改革的成就,那就是锻炼了人民群众,锻炼了基层干部,收获了经验教训,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摸索到了新的出路。

    四十,军队帮助农民抢收抢种

    1955年春,六十八军驻地附近的江苏省铜山县大面积麦田长势良好,眼看丰收在望,可是,就在麦子传花授粉期间,狂风肆虐,并且连续干旱,江苏省铜山县下庙公社下庙村的几千亩小麦,虽然大风过后还都在生长着,但是到了麦收的时候,只有麦秆和麦穗,可是没有麦粒,真的是颗粒无收。老百姓原来估计每亩地能收三、四百斤,希望不久就变成了失望,几个月的劳动成果完全没有了,人们悲愤交加,指天骂地,竟然不愿意下地干活了。

    无奈之下,当地政府请求部队支援。为安抚民心,争取秋季能有个好收成,经部队领导和铜山县以及下庙公社政府领导协商,我们六十八军二零三师六零九团全体人员帮助下庙公社群众抢收抢种。

    经过三天的紧张而辛苦的劳作,我们手握镰刀,把麦田里的几千亩麦秆全部收割完毕。因为没有拉麦秆的车子,我们就用绳子捆着,扁担挑着,肩膀脊背驮着,把麦秆全部运到下庙村头打麦场里垛起来,然后才回到营地休息。

    四十一,到江苏省东海县挖运河

    1956年春,六十八军二零三师六零九团全体官兵,奉命前往江苏省东海县开挖大运河。上级要求,运河宽五十米,长数十公里。动员会上,首长说这是国家级水利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我们必须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设备,我们全体官兵依靠手推车,箩筐,铁锹等最简陋的工具,一铲铲的挖,,一担担的挑,一车车的推,把河道里的泥土,通过二十多米长的河坡,运到两岸河堤上。

    那种劳动强度确实是很大的,但是,大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依然是群青高涨,干劲冲天,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精神的感召下,不叫一声苦,不说一声累,积极行动,踏实肯干。在此过程中,有时天降大雨,上面的水顺河道涌来,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是部队战士只是稍作休整,就继续施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终于光荣地完成的上级交给的开挖河道任务。

    记得有一天,我接到通知,去营部驻地对岸的机关枪连给病号诊病,看完病之后,因为又有其他病号也要看病,所以耽误了时间。天黑了,还隔着一条三十多米宽的河,白天还有渡船,夜里没有,我想已经无法回到自己单位了,就打算在机枪连住一个晚上。

    可是晚上九点多的时候,接到营部驻地电话,说是有紧急病号,要我马上回去。接到电话,我就觉得义不容辞,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必须回去,那边,病人在等着我。

    我匆忙收拾好行李药箱以及其他工具,来到河边,经熟人指点,找到一条白天行船用的摆渡粗绳,这根绳子三十多米,横跨河的两岸,但中间部分完全浸泡在河水里。我脱下衣服,把衣服和药箱一起捆绑起来,顶在头顶上,摸黑抓着绳子,向河对岸游去。

    尽管水流湍急,我还是毫不退缩,紧紧抓着绳子,一步步向对岸慢慢移动,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努力前行,终于安全到达河的对岸,然后穿上衣服,回到了营部,为病人诊治了病情,打针,拿药,看病人吃过药之后,我才回去休息。

    那天夜里我一个人摸黑蹚水渡过那么宽的河,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四十二,连云港施工国防建设

    1957年春节过后,部队奉命开赴江苏连云港区域的海防前线,接受了一项新的国防施工任务。我所在的六零八团二营被指定住在连云港墟沟镇,团部设置在距墟沟镇二里多路的营房内,各个连队驻地,设置在靠近施工地点的山区附近村庄,目的是便于施工作业。

    因为这里是国防线的防御重点,所以这一带海防线的山区,都要进行挖坑道壕沟的作业。我们二营的任务,就是从大山上的半山腰,挖出一条壕沟坑道,把连云港区域海防线范围内的海中山、长山、念山岛等周围的各个山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防御体系。

    我虽然不是直接施工人员,但为了保障施工任务的完成,每天都要不停地奔波在各个连队施工地点,来来往往为我们的战士们诊治病人、预防疾病。

    因为施工任务紧张,坑道工程浩大,劳动强度高,危险性也大,经常会出现伤员,所以,我得不停地到各个连队探视,送药,有时候会出现同时几个连队都要我去诊病的事情。

    有一次,我接到出诊电话,要到连云港一个山上施工工地,为患病的战士诊病,因为还有十多里山路,为了迅速赶到工地为病人治病,营部领导就借给我一匹马,让我骑着马前往,由于自己平时在医院工作,很少骑马行军,很多马驾驭不了,我骑在马上走了三里多地,那马也许感觉到了我不是它的主人,不管我怎么驱使,它就是不走了,只是在原地打转,僵持了一会儿,我因为急着去看病号,情急之下,就顿缰绳催它前行,它竟然又踢又叫,然后直立起来,把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直接自个跑回营部驻地去了。

    还好,我没有被摔成重伤,也没有被踢到要害,但浑身疼痛,行走困难,又没有遇到其他人捎信,我只好取消了出诊任务,一瘸一颠地回到驻地,然后向领导进行了汇报。

    四十三,夜宿长山岛

    我们营六连的施工工地在连云港海边的岛上,名字叫“长山岛”,岛由南北长山岛、砣矶岛、大小黑山岛、南北隍城岛、庙岛等组成,岛上多为山地,四周多暗礁、暗沙与陡崖峭壁。要是六连有病员,我们必须从连云港海边坐船,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水路,才能够到达岛上。

    有一次接到通知,说六连居住的长山岛上有病号需要诊治,领导就给我找了一只小船,船上只能坐三个人,还派了一个老船工掌舵。我虽然以前有过乘船送病号的经历,也在朝鲜战场上经历过大风大雨,可是当老船工撑船走出连云港后,我看到船下深不可测、前面一望无际的大海,看到不断涌来的一波波海浪,心里着实胆怯。听人们常说,海上是无风三尺浪,况且当时海面上还有小风吹着,船在波浪上,上上下下的颠簸,每一次起伏都让我胆颤心惊。

    老船工提醒我说:坐稳了,不要移动身体。又安慰我说:放心吧,没有什么危险。到了这个时候,虽然害怕,但也无可奈何,况且还有责任和任务在岛上等着我,病员还期待着我赶快过去为他们诊治病情呢。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救治病人就是我的战斗任务,在战场上我不能怕危险,不能退缩。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海上行程,我们终于到了长山岛小码头,然后,我离船上岛,又经过岛上的一段曲曲折折坑道和山路,才来到了六连驻扎地。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长山岛,看完病号之后,在一个小战士的带领下,我参观了六连战士在这里开挖的曲曲弯弯,四通八达的坑道战壕,深刻感受到了工程的巨大,理解了他们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劳动,对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由衷的敬佩。

    那天,我在六连工地住了一个晚上,聆听了夜里海浪的喧嚣,感受到了海面冷风的吹拂。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之后,我便和老船工一起回到了连云港墟沟镇驻地。

    1957年中秋节那天,根据上级提议,我们二营的机枪连改善生活,中午做了很多好吃的饭菜,那时,其实也正是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平时吃的都很简陋,几周也难见一顿醒荤,那天,战士们看到这么多好吃的饭菜,立即狼吞虎咽,大吃大喝一顿。厨房准备的也多,中午没有吃完,晚饭继续给战士们吃,由于没有进行很好的加工处理,晚饭过后,其中有四十多名战士有不良反应,症状是上吐下泻,并发腹痛。

    我接到上级通知后,马上组织医务人员前往救治,到了现场,经过询问,观察,了解,我立即认定为食物中毒。当时,由于营里医疗条件有限,人手不足,我立马向团部卫生队请求支援,团部也迅速派人过来,我们一起急忙开展了抢救工作。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治,终于控制住了病情,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人民解放军的品质就是这样,目标一致,相互协调,相互支持,这就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四十四,江苏省东海县深山区的国防建设

    1958年春,我们六零八团二营接到上级命令,开赴江苏省东海县北三十多里的深山区进行国防施工任务,部队进驻青湖镇驻扎。营医务人员按照要求,必须随军前往。我们二营这次的任务,仍然是在东海县以北崇山峻岭的山地进行坑道作业。

    因为春上正是流行病多发季节,为了保障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上级交给我们医疗队的任务,就是全面做好疾病预防和救治伤病员的工作,为此,我首先召集全体医务人员开动员会,交代我们的任务、目的以及疾病预防措施,分配责任,分工到人。

    由于我们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准备充分,预防措施到位,施工过程安全教育知识普及深入人心,因此,整个施工过程很少有人受伤或者生病。

    部队经过半年多的艰苦作业,终于完成了任务,一条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坑道战壕,因势利导,隐秘在蜿蜒崎岖,连绵不断的山岭地带。我们医疗队也光荣地完成了使命,给军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十五,服从党的安排,到农村劳动锻炼

    1959年春,我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我到农村锻炼三个月时间,一边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边为农民诊病治病,宣传防疫知识。接到这个任务,我马上收拾行李,向长官和同事们告别。

    临行前,长官谆谆告诫我说:农村生活非常贫困,劳动量也很大,因为营养不足,农民经常患病的情况时有发生,你的任务非常艰巨啊!

    我向长官保证: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军人,以前在农村时,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经历过,我完全服从组织安排,乐意接受党的考验,一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我的任务。

    我离开部队营房,来到离我们部队驻地二里多的东海县清湖镇农村。当时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天灾不断,农业歉收,农村生活极其艰难,农民吃不饱,穿不暖,怨天尤人,生产积极性遭到了极大地伤害。

    我到几家农户探访,发现各家各户家俱极其简陋,只有一点点粗粮,还舍不得吃,政府配给每人每天只供给三两粮食,他们全靠采摘野菜和树叶维持日常生活。人们精神萎靡不振,个个面黄肌瘦。

    作为部队驻村干部,上级要求我们,要和人民公社社员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要深入农民群众,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疾病预防教育,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我进村之后,才感觉到这里人民生活确实艰难,竟然连一个村委办公地点都没有,也因此无法安排我的住宿问题,社员们知道我是个军队医疗干部,都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和欢迎,村干部十分为难地告诉我,没办法,只有养殖场可以暂时居住,但那里又脏又臭,我们也不好意思让你住在那里。

    我说,既然组织上派我来了,有地方落脚就行,于是,我就住到了由五个人一起管理的养殖场里,整天和他们五个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了。

    就这样,我白天和社员们一起到田地里除草,施肥,耕种,有什么活就和大家一起干,吃饭的时候就回到养殖场,和大家一起享受那一日三餐。每吨餐的食物基本不变,都是一小碗蒸熟了的红薯干,大家都是一样,谁也不能多吃多占,谁都吃不饱,饿了只能忍着。

    这不是老百姓舍不得,这是无可奈何,因为他们也没有吃的,正是在这段时间,我的胃经常出现疼痛现象。

    为了能够和公社社员打成一片,把自己融入这个大集体中,我忍饥挨饿,埋头苦干,靠坚强的毅力和忍耐,每天都坚持干完所有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并且收工之后,还要为他们诊病治病,因此深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值得庆幸的是,我所在的村庄,离我们部队营房不算太远,只有二里多地,每周我还可以回部队一次,一方面可以换洗衣服,另一方面也可以到部队营房大食堂里吃一顿饱饭。我是军医,组织上虽然是让我到农村进行劳动锻炼,体验群众疾苦,我在农村那几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要给群众诊病治病,深入到群众中去,从思想深处了解他们的需求。

    通过几个月的农村生活体验,我经受住了考验,也了解到广大农民群众翻身解放后,他们是从内心深处拥护社会主义建设,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他们在农村生活条件极其艰难的境遇中,依然服从村干部的领导,战天斗地,夙兴夜寐,千方百计地促进生产,维护农村社会治安,虽然因为营养不良身体孱弱,但他们从不招惹是非,社会环境非常安宁。

    这次驻村锻炼,使我真切地认识到,我们的农民朋友是善良的,即使再苦再累再难,他们都愿意跟着共产党走,愿意参加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四十六,徐州市南山区的国防施工

    1960年春,为响应中央“加强国防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号召,在国家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部队除了日常训练,还要支援工农业建设,而巩固国防的任务,更是一刻也不能放松。三月,我们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在徐州市南山区进行坑道战壕作业。

    当时,部队生活条件虽然比农村稍微好一点,但也是很难满足日常生活需要,除了米和面,其他副食品极其稀少,肉类食品更是难得一见,有时候甚至连油盐就会断接,干部战士的供应标准不能满足,国防施工任务艰巨,劳动量很大,战士们因为营养不良而生病的事情时有发生。

    于是,我就向长官建议,利用空闲时间,让战士到山上挖些野菜充当副食,补充战士们身上需要的营养成分,这样,因营养不良,劳动消耗大而吃不消的状况大量减少,劳动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部队终于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施工任务,我也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好的锻炼,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施工作业,但战士们在山上挖坑道战壕,我每天都必须跑很多山路,来来往往奔波在各个施工山头,为战士们诊病治病,宣传防疫知识,送点淡盐水消炎药什么的,而这些工作,都是我强忍着不断发作的胃痛勉强坚持下来的。

    四十七,在济南军区建设楼房

    1961年上半年,我们二营接到新的任务,奉命开赴山东省济南市,帮助济南军区建造楼房。我们六零九团二营在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场回来以后,一直在中国东部山区从事国防坑道施工任务,还从来没有进入过大城市,更没有建造过楼房之类的建筑事业,这对我们也是一项新的尝试,或者说是新的考验。来到济南之后,才知道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运送各种建筑材料。当时没有营房,部队就搭建了简易的棚子,几十个人住在一起,伙食也是以排为单位大锅饭,由后勤供给部保障日常生活所需。

    整个施工过程中,除了下大雨不能工作外,我们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即使星期天也不能正常休息,时间紧,任务重,对于这样的新事物,新体验,广大指战员思想觉悟高,工作热情大,上面只要交代一个任务,马上雷厉风行,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都能够圆满完成自己所应担负的任务。

    我虽然不是和战士们一样直接参与施工,但每天的工作量也很大,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诊治伤员病号,宣传医疗防疫知识,慰问施工战友,检查食堂卫生,给营房驻地消毒等。经过十几个月的艰辛劳动,三座大楼直插云霄,我们六零九团二营光荣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支援建筑楼房的任务,然后撤回到原来的江苏徐州解放军驻地。

    四十八,遵照上级安排,到师部幼儿园和小学当医生

    1962年夏天,根据上级指导精神,不同级别的干部到了一定年龄,战士在部队训练几年之后,要按照比例转业到地方上去,这是军队当时情况下的一项新政策,半年前已经传达到了军队各级组织单位。按照文件规定,我也在符合专业条件的行列中,因此思想上也没有什么顾虑。

    当时,身边很多同志已经转业到地方上去了,当官的安排职务,当兵的回家乡去,农村来的还回家务农,那时候自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军衔已经是大尉,思想觉悟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组织上的安排就是我的志愿。

    开始,我以为我是从农村来的,会转业到农村去工作,但组织上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征求我的意见之后,把我调到了师部幼儿园和小学,担任医疗卫生工作。由于自己没有学过医疗儿科专业,很多事情都得从头学起,经过不断摸索探讨,向有经验的儿科医生学习,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儿童治疗防疫技术。

    从1962年5月到1964年8月,在师部幼儿园和小学服务两年多,顺利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

    四十九,从部队转业到地方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这是当时的国家政策,也是一个人一生的转折点。对于去那里,怎么安排,则是由部队首长和地方政府协商来决定的,同时也要争取个人意见。部队领导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给每一个需要转业的同志都发了一张“转业安置征求意见表”。

    接到这张“转业安置征求意见表”之后,我考虑再三,心情总是难以平静。最后经过和爱人商量,填写了四个志愿:因为爱人是徐州市人,所以第一志愿选择徐州,然后是商丘专区,再者是郑州市,最后才是许昌,这样就照顾到了西平和徐州的中间距离。我没有选择回到西平家乡,因为那时候西平归信阳专区管辖,距离又远,再者还因为我是医务人员,怕回到家乡麻烦事太多,影响开展工作,所以我放弃了申报回到西平的志愿。

    转业意见表批下来之后,部队领导找我谈话,让我到商丘专区继续从事医疗卫生工作,1964年8月,我按照预定时间离开部队,带着部队介绍信和档案材料,领着爱人和孩子,到商丘专区组织部报到,交上介绍信和档案材料之后,组织部办事员安排我们一家人到招待所住了下来。

    三天之后,他们通知我到商丘地区组织部领取工作分配安置介绍信,我去了,看到介绍信上的分配地点是河南省郸城县卫生科科长,郸城县在1964年的时候还属于商丘专区,1965年6月,河南行政区划设周口专区,郸城县于是划归周口管辖。

    四天我当时从内心深处对我的分配不太满意,觉得自己十七岁当兵,在部队二十五年,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医疗诊治和防疫工作,现在让我做行政干部,感觉自己可能不一定能够胜任,但又无可奈何,组织上的分配也是必须执行的。

    在担任郸城县卫生科科长期间,上级要求我主持卫生科全面工作。由于我在部队一直都是忙于具体诊疗事务,基本上没有做过什么行政领导,所以对这个新行业也是比较陌生的,刚刚上任,所有人员都不认识,业务也不太熟练,卫生科也是刚刚恢复,百废待兴,茫无头绪。

    为此,我挨个找卫生科老同志交谈,寻求管理措施。然后多次把卫生科人员召集在一起,让大家出谋划策,商讨管理办法,争取大家的意见,接纳大家的建议,从来不搞一言堂,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顺利完成了卫生科行政上,业务上的分工合作任务。由于自己文化底子薄,管理经验少,所以,很容易接纳大家的意见,踏踏实实地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树立民主作风。

    平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领导学习请教,经常下乡调研,积极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每年都要组织卫生科人员到农村,下基层做好防病治病的宣传工作。

    五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966年下半年,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启动,10月初,党中央转发紧急指示,宣布取消由党委领导运动的规定,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口号下,造反狂潮全面扩展到工农业生产以及卫生系统。林彪、陈伯达讲话,将党内不同意见升级为路线斗争,极力鼓动无政府主义思潮,声势浩大的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风暴迅速在全国掀起,中央文革小组策动造反派,把攻击的矛头集中转向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社会上出现“打倒刘少奇”的标语和攻击邓小平的大字报,中央和地方的许多领导干部受到批斗,机关工作普遍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的基层组织活动和党员的组织生活陷于停顿状态,国家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

    红卫兵全国串联,组成“造反派”和“保皇派”两大阵营,上至中央,下到基层,各行各业全国人民都发动起来了,矛头直指各级领导干部,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都成了被打倒的对象,大字报铺天盖地,红卫兵满天飞,各个单位都有尖锐对立的派别。

    我作为郸城县卫生科主要领导,又在国民党的军队里干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顶帽子是少不了的,那些十多岁的红卫兵根本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认为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是走资派,都是批斗的对象。

    那段时间,我被一群红卫兵“揪”出来,头上带着高帽子,上面写着“走资派”,脖子上挂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我是走资派”,被他们押着,天天在郸城县大街小巷“游街”。在“游街”过程中,他们还强迫我不停地呼喊:“我是走资派!”“我是走资派!”声音小了,他们就用脚踢我,用拳头打我,甚至还要罚跪。

    白天大会小会的批斗,晚上还要我写检查交待自己的问题。不管你写多少材料,交待多少“问题”,造反派只要有人不满意,你就得继续挨斗,继续游街,继续写检查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不能耽误日常工作,如果耽误了工作,这将又是一条罪状。

    这些造反派为了从身体上和精神上把我搞垮,就押着我到水泥厂加班加点参加劳动,并且有时候干得少了还不让吃饭,就这样过了好久,我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竟然发展到不能走路,红卫兵便对我弃置不管了。但是,我坚信,这样的状况不会太久,共产党是解放劳苦大众的,共产党能够创建新中国,也一定能够旧中国!

    五十一,被下属提审并施以酷刑

    1966年8月到10月间,由于自己是县卫生科主要负责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自然也就成了“走资派”。卫生科一个副科长为了爬上科长的位置,便拉了一帮造反派,把我强行从居住处揪出来,送到原李副县长居住的小屋,李副县长因为忍受不了造反派的揪斗侮辱,不久前在这个小屋里自杀了,这两间小房子便成了空房,我被押过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有十多个人了,我们挤在这两间小房子里,不管白天晚上,除了吃饭,解手和拉出去批斗,其他时间一概不能走出这个小屋,门外经常有几个造反派看守着。这里关押的十多个人,都是县里不同单位的领导干部,每天的所做的事情就是被拉出去批斗,游街,写检查,这样过了四十九天,他们才放我们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

    记得有一天早饭后,原卫生科副科长派两名造反派骨干,把我从集中关押的小房子里押出来,带到原公费医疗门诊部,不问事由,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我跪到地上,我不跪,问他们原因,那个造反派头头就叫人打我,踢我,强迫我跪下,我的双腿被踢得青一块紫一块,疼痛难忍,站立不住,就躺在了地上,他们把我从地上拉起来,还是强迫我跪着,对我又踢又打又骂。卫生科一个姓田的小头头声色俱厉地大声呵斥我知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我说不知道,他又大声喊道:你犯的是对抗毛主席,对抗共产党的错,你是彻头彻尾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我说: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革命工作二十多年来,不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是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从来没有过自私自利之心,我不贪污不受贿,也从未做过其他违法乱纪的事情。他听后更加恼怒,随即让一个姓张的叫过来四个人,对我又是一顿毒打,把我打得皮开肉绽,疼痛难忍,不断在地上翻滚。就这样,他们折磨我两个多小时,才让人架着我,把我送到了原来关押的小房子里。

    在那些备受委屈的日子里,我曾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去追随李副县长,但我没有,因为我依然坚信: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我们的党一定会拨乱反正,挽救中国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张冰子、杨礼萍:2020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教活动
·下一篇: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上)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上)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上)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下)
·王子禄:去“一声炮响”的地方听百年回响——伏尔加涅瓦河畔重读激情燃烧的岁月(组图
·特稿:去“一声炮响”的地方听百年回响——伏尔加涅瓦河畔重读激情燃烧的岁月(组图)
·杨军:再现《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组图)
·特稿:再现《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组图)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激情燃烧的岁月——武彩霞
·徐宁:慰问老党员 铭记激情燃烧的岁月——信阳师院经管学院暑期志愿小分队前往信阳平
·特稿:慰问老党员 铭记激情燃烧的岁月——信阳师院经管学院暑期志愿小分队前往信阳平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苗电: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特稿: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根据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
张冰子、杨礼萍:2020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教活
特稿:2020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教活动
香港爱心人士雷为有先生为苏区南雄市敬老院送温暖(
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一个新闻
危春勇: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特稿: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