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八路军挺进鲁西第一仗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王贞勤
浏览次数:
2025-07-13 10:26:1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39年3月的一个深夜,一支身着统一军装、步伐矫健有力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鲁西郓城县最西北端。

    附近的村民们一见有部队逼近,以为是敌军队伍,慌忙收拾家当,急着找地方躲避。见状,一名指挥员快步上前,急切地喊道:“乡亲们,不要怕,我们是八路军,是来打鬼子、除汉奸,为咱们老百姓撑腰的!”

    “原来是八路军来了!”村民们喜出望外,紧绷的心弦瞬间松弛下来。

    一

    鲁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不仅是山东与太行山区联系的桥梁,更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枢纽,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日本侵华以来,齐鲁大地的胶济铁路、津浦铁路沿线以及多个县城皆被日军占领。

    战火连天,生灵涂炭。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与国民党将领范筑先携手合作,共同点燃了鲁西抗日的烽火,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一丝生机和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范筑先于1938年11月不幸牺牲,鲁西地区的抗日力量也遭遇重创,局势急转直下。一时间,抗日武装内部开始出现了分化,鲁西平原再次陷入动荡不安之中。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派兵去山东”、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根据党中央指示,八路军第115师组建由该师师部、师直属队及第686团组成的东进支队,从山西出发,越过一道道封锁线,于1939年春节后,挺进鲁西,进入山东。

    此时,郓城县已被日军占领,城里城外一片狼藉。原韩复榘部下、日伪县长刘本功派遣其家族兄弟刘玉胜,指挥伪军1个团进驻郓城西北的樊坝村,企图以此作为据点,进一步扩张势力。

    樊坝村,位于郓城县城西北,距县城约9公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显得尤为重要。樊坝村分为前樊坝和后樊坝,村西紧邻黄河大堤,大堤向南北延伸,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村东不远处是大集镇潘渡,商贸繁华,信息畅通,便于控制与侦察;向北直通范县、寿张等地,地势开阔,可攻可守,易于回旋。

    樊坝据点驻伪军1个团,约800人。其兵力布防是:后樊坝驻1个连,前樊坝南面的团柳树村驻1个连,刘玉胜带领主力部队驻守前樊坝。前樊坝构筑高大围墙一道、壕沟两条,围墙四角均修炮楼一座,警戒森严,易守难攻。

    敌军自盘踞樊坝以来,无恶不作,给当地群众带来无尽苦难。

    3月2日,中共郓城中心县委书记梁仞仟带领县委成员徐雷健、李仙鹤等人,匆匆赶往我第686团团部驻地。团长兼政治委员杨勇接待了他们,并带着他们到第115师师部。梁仞仟向师领导汇报日伪军的活动情况,以及敌军所犯下的罪行。

    根据郓城人民和县委的要求,为了解除人民群众倒悬之苦,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师部决定:首战樊坝,彻底消灭敌军,以此作为献给齐鲁大地人民的一份“见面礼”。

    二

    第686团领受任务后,立刻进行了战前准备。当时,八路军经过长途行军,一路风餐露宿,未及休整,官兵非常疲惫。刚抵达鲁西这片土地时,由于对当地敌情和地形极为陌生,加上过去多在山区作战,缺乏平原战斗经验,使得部分官兵对即将进行的战斗感到信心不足。

    针对这一情况,杨勇主持召开了动员会议,向指战员说明了打好这一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分析敌我双方具体情况,指出我军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经过动员,全体官兵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一致表示坚决拔掉樊坝这个日伪据点,打好进入山东的第一仗。

    随后,部队进行了细致的侦察工作,详细掌握敌情。其间,当地群众纷纷伸出援手。他们熟悉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为部队提供了不少宝贵信息。此外,在部队把部分官兵派到附近各村征购粮食、准备担架时,广大群众同样热情支持、积极支援。不少老百姓还把自己家的门板摘下作为担架,决心和八路军一起投入战斗。

    3月3日晚,我军部队出发到达高庄,杨勇又向全体指战员作战前总动员。部队群情激奋,一声令下迅速接近黄河大堤。

    我军的战斗计划是:第3营担任主要突击任务,第1营和第2营担任辅助和准备打敌增援。战斗部署是:在后樊坝和团柳树布置少量兵力,防止敌人逃跑;在潘渡以南、公路两翼一线设伏部分兵力,随时准备打击敌人的增援力量;集中主要兵力,攻打伪团部所在的前樊坝,力求一举消灭敌人的指挥中枢。

    夜幕渐渐降临。部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樊坝以西地区,官兵动作敏捷,首先活捉了伪军哨兵,然后让其带路,沿着敌人的交通沟小心翼翼地摸进后樊坝。接着,他们迅速控制大堤一线阵地,还包围了团柳树之敌。整个行动行云流水,丝毫没有引起敌人的察觉。

    由于行军迅速,敌军并不知道八路军已到郓城;夜取樊坝,更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刘玉胜骄横之际,一直认为八路军打不了他的据点。

    战斗正式打响后,进入后樊坝的我军随即发起猛烈冲击。一时间,手榴弹爆炸声此起彼伏。敌人还没来得及还击,就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打得晕头转向,大部分敌军被消灭。我军乘胜扩大战果,迅速将前樊坝包围起来。

    约晚11时,第1营突击部队用炸药将前樊坝围墙南侧炸开了一道缺口,官兵犹如猛虎般突入村内。敌人凭借着炮楼火力的侧射和壕沟工事的阻碍,使得我军的冲击一度停滞。

    在这关键时刻,我军架在村西大堤上的迫击炮向敌人火力点和伪团部轰击,打掉了西南角炮楼上的侧面射击点。与此同时,官兵在炮火掩护下,以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继续向纵深突击。

    在南面突击部队的配合下,我军在围墙西边架设梯子,爬上敌人的围墙,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坚战。其中,善于夜战的第3营10连,表现尤为突出,率先登上围墙。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子弹在夜空中穿梭,爆炸声震耳欲聋。八路军与敌人展开了近身搏斗,刺刀相交,喊杀声此起彼伏。战斗持续到次日拂晓,经过8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打进了前樊坝的据点。团柳树的伪军看到大势已去,慑于我军的强大威力,只好缴械投降。至此,樊坝战斗以八路军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三

    樊坝战斗取得了全歼守敌的辉煌战果,共毙伤俘伪军刘玉胜以下官兵800余人,缴获轻机枪13挺、小炮1门、步枪500余支,解救了村干部20多人、被抢去的妇女30余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黄豆落碗时的民心契约
·下一篇:无
·红色联播-胡山:平型关丰碑永驻 八路军光辉不朽——抗战胜利80周年“山西行”走
·红色收藏:“滨海八年:八路军115师山东抗战全纪实”——1945年原版师史档案文献
·红色联播-沈宁:开国少将桂绍彬革命文物入藏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组图)
·百岁八路军老兵孙文秀参与数百次战斗:“牺牲是光荣的,我参军就不怕死”
·红色联播-沈宁:八路军研究会太岳分会联合狼牙山景区管委会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乌鲁木齐市:探访八路军办事处,共话
·英国档案与八路军抗战的历史书写
·八路军都在收谷子,日寇两个师团3万人要抓一个人,怎么回事?
·丁鸿鸣:我是首长“宠爱”的兵——八路军129师386旅新一团老号长方维民的幸福回
·特稿:我是首长“宠爱”的兵——八路军129师386旅新一团老号长方维民的幸福回忆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八路军挺进鲁西第一仗
窦来庚:“武林将军”展雄风
福建省龙岩市建设“党史方志驿站”推动史志
甘肃:庆阳市镇原县举办“弘扬长征精神 不忘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不忘初心践使命 赓
特稿:不忘初心践使命 赓续红色血脉庆七一—
梁静怡、蔡诗晨:江西学子三下乡:重温红色
特稿:江西学子三下乡:重温红色历程,追溯
梁静怡、彭双:丹江问道寻初心 联星访贤强使
特稿:丹江问道寻初心 联星访贤强使命(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