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人物>>正文
坚守 为了那一份责任——一家人和一座烈士墓的故事
2018-04-11 16:08:07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彭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黔江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前,程祖全整理扫墓者敬献的花圈。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杨敏摄

程绍光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程绍光(右一)生前给小学生介绍革命历史(2006年9月9日摄)。

2006年9月14日,程祖全(左)和父亲程绍光打理红军烈士墓。

程祖全在擦拭红军烈士墓碑。

程祖全和妻子带着孙女打扫和整理文物陈列室。

    核心提示

    4月6日,本报在一版刊登了《父子接力69年为烈士守墓》的新闻,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记者近日又赴黔江,采访了69年来,程祖全一家接力守墓的感人故事:丈夫参战妻子守墓、父亲去世儿子守墓、父母忙碌女儿守墓……

    4月9日,清明节虽已过,但仍有不少市民来到黔江区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缅怀革命先烈。

    “请不要喧哗嬉笑!这里是庄严肃穆的地方。”程祖全严肃得不容商量,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程祖全站在烈士碑前,指着碑后的陵墓,又一次讲起了先烈的故事,“22位先烈绝大多数都没有名字,很多人牺牲时不到20岁……”

    从1949年起,程祖全的父亲程绍光就为这22位先烈守墓58年。2007年程绍光去世后,程祖全牢记父亲遗嘱,和妻女守护烈士陵园也有11年了。

    程祖全说,他会像父亲一样,守候烈士墓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然后再完全交给自己的下一代。

    程家与这22位先烈,有着怎样的情缘?为啥他们甘守清贫,也要坚持接力守墓。4月9日下午,重庆日报记者前往黔江区,对程祖全一家接力守墓的故事进行了深入采访——

    孤儿当上守墓人

    站在三元宫,可以俯瞰整个黔江新城。1949年,这里还是一片荆棘丛生的茅草地,26岁的程绍光就住在三元宫半山腰,与山顶相距不到100米。

    当年11月,黔江县解放后,县里把在全县各地牺牲的22位烈士陆续迁到三元宫集中安葬,并建起了烈士墓地,安排程绍光义务看管,每月2元补助。他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当时就觉得住在附近,看管方便,也没觉得责任有多重大。”多年后,程绍光告诉儿女们,接到这个任务时,他觉得很平常,以为就是扫扫地、垒垒土。他说,这些烈士都没得姓名,好多人牺牲时还不到20岁,之前安葬时连棺材和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让他诧异的是,这些烈士搬迁到三元宫下葬时,当地老人们竟然纷纷捐出了自己的棺材,很多村民自发挖坑埋土、运送遗骸,就像安葬自己亲人那样卖力。

    贺龙曾四次到过黔江水市镇水车坪,率领红三军在马喇湖、大路坝等地战斗过,解放黔江时,湾塘之战异常激烈,好多解放军战士在此牺牲。在守墓的过程中,程绍光先后走访了这些地方,拜访了那些经历过战斗的军人和群众。

    “了解越多越钦佩、敬仰他们!”程绍光告诉家人,红军战士为了革命,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眼看战争就要结束,美好生活就要到来,他们却倒下了。在他眼里,这些陵墓再不是孤独、清冷的石头、土堆,“他们是我们穷苦百姓的亲人、恩人呐!”

    对旧社会和新中国的生活,程绍光是有深切体会的。他8岁时,父母就先后去世,作为孤儿,程绍光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也在对比中感受到新中国的温暖。

    “做人要懂得感恩。”程绍光说,自己一个孤儿,能结婚生子、安居乐业,在旧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新中国,这一切变成了现实。他说,这些都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现在,他们长眠于此,自己就要好好地为他们守墓。

    先烈教他上战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新生的中国再次面临战争威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时成为热血青年的选择。

    后来,程绍光的妻子罗素香告诉儿女们,那段时间,程绍光总是听广播,没事的时候他就呆在烈士墓大半天,有时深更半夜还在那里转悠。

    程绍光向妻子说出了自己想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念头。那时,夫妻俩已经有了大女儿、大儿子。一年多来,罗素香跟着丈夫在烈士墓打理,越来越明白战争的残酷,何况听说美国人的飞机、大炮厉害得很。她问丈夫:“子弹是不长眼睛的,你不要我们娘仨了?”

    是啊,程绍光一个孤儿活了27岁,还娶了老婆、有了孩子,分了田地、有了饭吃,这日子越来越好过、越来越有盼头,他何尝舍得这个家啊!

   “侵略者可不让我们好好过呢。”程绍光指着冰冷的陵墓开导妻子,是这些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换来的新生活,如果大家都不站出来保家卫国,刚刚到手的一切又会被战火夺走,到时,更多的家庭将流离失所,“这些年轻的生命,什么都没留下,连名字都没一个。相比他们,我还有你和孩子们!”

    罗素香没想到,大字不识一个的丈夫,守墓一年多却能讲出这么多大道理,虽然心中不舍,她还是被丈夫的一席话说动了。1951年,程绍光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把看管烈士墓的任务交给了妻子。

    程绍光走后,罗素香带着两个孩子接过了守墓的担子。大女儿程祖媛说,母亲带着他们去墓地除草,时常碰到大蛇出没,很吓人,最提心吊胆的是,看着这些坟墓,他们就会不由自主想到前线的程绍光,“母亲经常在烈士墓前发呆,好几次看到她悄悄抽泣、抹泪。”

    “谁不想老婆、想孩子啊!”多少年后,程绍光回忆起当初决心赴朝作战的往事时说,守墓一年多,寻访先烈足迹,他们的英雄事迹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国哪有家?有了国就要保护她!是先烈们教我上战场!”

    一辈子守护英雄

    1956年,程绍光带着军功章从部队回到老家,一边耕种田地,一边继续守候烈士的陵墓。到1969年,夫妻俩已先后育有7个孩子,程祖全是最小的儿子。

    黔江区城东街道下坝社区党委书记田昌银回忆,程绍光每天早上都要带着扫把到烈士墓打扫清洁,晚上又要去转一转,树叶掉了清扫走,坟头的石头滚落又搬回去。遇上雨天,他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扛上锄头去挖沟排水,雨过天晴又忙着将滑塌的坟头重新修缮。程祖全回忆,每到此时,父亲就一边安排他们搬石头、除杂草,一边给他们讲述先烈们的故事。

    程绍光告诉孩子们,他年少的时候就有一手理发技艺,到了部队就被安排给战友理发。白天理发,晚上就去“摸夜螺丝(抓美国兵)”。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执著,承载人生——访《习仲勋传》作者贾巨川
·下一篇:无
·余晓常:敬畏血脉——金寨籍烈士黄先斌后人寻亲记(组图)
·特稿:敬畏血脉——金寨籍烈士黄先斌后人寻亲记(组图)
·杨雪媛:传承红色基因 踏寻烈士足迹——新四军纪念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组图)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 踏寻烈士足迹——新四军纪念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组图)
·76年后,抗日烈士“回家”了
·闫文慧、丁敏纳:踏访烈士英勇足迹,缅怀先辈激情岁月——记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特稿:毛小青一行到朝鲜为毛岸英等志愿军烈士扫墓(组图)
·红笔杆:毛小青一行到朝鲜为毛岸英等志愿军烈士扫墓(组图)
·特稿:毛小青一行到朝鲜为毛岸英等志愿军烈士扫墓(组图)
·昔阳新闻中心:昔阳县西寨乡:祭扫烈士陵园 缅怀革命先烈(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坚守 为了那一份责任——一家人和一座烈士墓的故事
刘伯承元帅捐赠文献展开展
从红旗渠精神到改革开放精神(组图)
练红宁:从红旗渠精神到改革开放精神(组图)
特稿:从红旗渠精神到改革开放精神(组图)
毛泽东诗词称赞的“武将军”丁玲
姚老庚:毛泽东诗词称赞的“武将军”丁玲
特稿:毛泽东诗词称赞的“武将军”丁玲
孟诗妍: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张富:得力其尔民族学校开展系列红色教育活动(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