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人物>>正文
为834个亡魂找回姓名
2013-01-16 17:42: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秦珍子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费仲兴在言家村与村民交谈

数学老师费仲兴和数字打了一辈子交道。退休前,他又和数字较上了劲儿。

    这次,他是要把一个抽象的数字变成一份具体的名单。为了这份名单,他蹬着自行车,花了6年工夫,跑遍了南京城东汤山地区100多个自然村。

    登上这名单上的人都早已死去,死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在位于南京江东门街的遇难同胞纪念馆名单墙上,刻着数字“300000”,而如今官方能提供的名单,只有14000多人。

    “这段历史得说清楚。”费仲兴冷冷地说。在南京炮兵学院任教期间,这位数学教授被学生们描述成“严谨得可怕”。

    “南京炮校”坐落于汤山镇,是南京的“东大门”,也是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向南京进攻的最后关口。平时,费仲兴喜爱骑车在学校周围遛弯。为了回答学生对“炮校”历史的追问,这位教授有时会探访附近村庄里的老人。

    2001年5月的一天,宕山村年近80岁的崔广荣对费仲兴说起,75年前的春节,“炮校”附近的村庄曾被日军放火焚烧。

    费仲兴很惊讶。此前他一直认为,南京大屠杀仅发生在南京城内及长江南岸。他跑图书馆、档案馆,查找汤山镇的这一段历史,几无收获。他开始琢磨着,要寻访在世的大屠杀见证者。

    对费仲兴来说,这就像是一道“证明题”,需要严密的推论过程,且和所有学术研究一样,“来不得半点虚假”。

    一碗稀饭下肚,跨上自行车,费仲兴一般早上7点就从学校出发。2001年他已年近60岁,体力正在衰退,最初他制定的目标是以“炮校”为圆心,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村庄,要挨个去一遍。

    遇上村民他就打听,村上是否有80岁上下的老人健在。找到人,他先核实年纪,然后便问,“还记得跑反时的事?”“跑反”就是躲避战祸,在汤山工作多年,费仲兴熟悉这里的方言。有些老人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南京大屠杀”,但说起“跑反”的经历,“他们刻在脑子里一样,清清楚楚。”费仲兴说。

    “现在讲这些还有什么用呢?”一位老人曾反问他。“我要把你吃过的苦记下来,讲给我的学生听。”他答。

    陆军指挥学院教员王民田曾是费仲兴的学生。在他的记忆里,“费老上课要上到每个人都明白才肯罢休”。几乎每堂课结束前,他都会站在讲台上,一遍遍地问:“谁有问题?”要是有人哪里听不懂,他就跑到宿舍去指导,直到“弄懂为止”。

    最初两年,他的调查只在周末进行。 2004年退休后,只要时间和天气允许,他都会一早出发,调查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再不搞清楚,就来不及了。”费仲兴觉得时间越来越紧迫,当年见证历史的老人,正在大批逝去,他停不下来。

    早上出门,中午回家,下午把谈话记录整理好,再敲进电脑里——费仲兴严格遵照着这样的时间表。在他书柜的底层,摞着十几本笔记,翻开来看,除了密集写满行间的口述,更显眼的是间或出现的一组组人名。

    “说清楚一件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费仲兴扳着手指头慢慢说道,然后他竖起大拇指,重重地强调:“这几个要素中,人是核心。”

    因此,人名是费仲兴最看重的事。在他看来,每个名字都曾是一个具体的生命,他要记下他们生前的样貌和临终的惨状。大部分遇难者姓名完整,但也有“小道士”、“秦大饼”这样的绰号。老人说不出完整名字的,费仲兴就在姓氏后画上圆圈。

    有时,为了确认一名遇难者,他要找好几位老人独立叙述,相互印证。90岁的庞家边村民刘素珍曾目睹日军“削梨一样”屠杀了13名“跑反”者,费仲兴花了3年时间才找到他们的原籍,证实刘的口述,并获知8个姓名。

    一个有价值的访问对象,费仲兴至少要谈3次,最多的要谈十几次。中国青年报江苏记者站原站长戴袁支也致力于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田野调查,根据他的描述,费仲兴习惯先让被调查者“无拘无束敞开来聊”。事实上,除了拍照和确认细节,最后他还会将整理好的材料逐字逐句读给老人听,让他们审校事实。

    “做事非常认真,有毅力。”张连红评价道。2002年,这位南师大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读到费仲兴寄给他的《南京汤山日军暴行调查实录》,马上将该文推荐发表,成为“学术界第一篇揭露日军在汤山暴行”的文章。

    上个世纪80年代,南京市政府曾发动全市力量,找到大量当年的大屠杀幸存者、遇难者家属进行口述回忆。但这一调查,并未将城外、郊区发生的屠杀纳入统计。

    从2004年起,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先后3次立项资助费仲兴的调查。在合作开展的研究活动中,他为志愿者们做方言培训,也为暑期实践的大学生担任领队。

    “手把手地教是费老的一贯作风。”王民田回忆道。

    一些了解他的同事和学生也曾因钦佩和好奇跟随他走街串巷,寻访老人,但“去个一两次就不再去了”。

    身边的同道来来去去,只有费仲兴仍数年坚持奔走在田野调查的路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叫“走进历史的深巷”。然而,这“深巷”中,能被他觅得的人和事,都正在消失。

    “这可以说是抢救性的工作。”戴袁支表示。

    费仲兴把访谈对象的照片翻得哗哗响,“看这个,再看这个,不过一两年,这几位都不在了。”

    在能够被回忆和陈述的往事里,有人失去家人,有人失去邻居和朋友,有人在刺刀下受了重伤,有人至今因受枪声刺激而听不得鞭炮响。“但大多数人都很平静。”费仲兴表示,“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

    时间并非能够治愈一切。一次,有位老先生撩起衣衫,将自己身上的伤疤一一展示。还有一次,有位老婆婆带费仲兴去自己的母亲坟上祭拜,想起母亲死时的悲惨,老人哭坐在地上。

    费仲兴替老先生合上衣衫,也为老婆婆拍拍后背。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总是一言不发。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我所认识的毛主席卫士李丙需(组图)
·下一篇:拜望老师长向守志(图)
·雷钟哲:心灵净化是安妥英烈亡魂的前提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毛帅楠:去实践 去感受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焦裕禄精
特稿:去实践 去感受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焦裕禄精神
毛帅楠:大学生走进焦裕禄民心热线——河南工业大学
特稿:大学生走进焦裕禄民心热线——河南工业大学金
毛帅楠: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实践团参观焦裕禄纪
特稿: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实践团参观焦裕禄纪念
红笔杆:刘建、周秉钧到老红军李中权家中吊唁(组图
特稿:刘建、周秉钧到老红军李中权家中吊唁(组图)
崔大路: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红木交易中心正式启动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