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人物>>正文
老人为报恩35年独守无名烈士墓群(图)
2011-11-04 16:46:33
来源:大河网
作者:刘新萍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宋树茂老人在烈士陵园


宋树茂老人在烈士陵园

    10月27日,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祭奠日。一大早,延津县东屯镇西屯村村民宋树茂提着黄纸和贡品,来到村西头的烈士陵园看望102位无名“亲人”。35年来,宋树茂几乎每天都要到烈士墓“巡查”。每逢清明和其他节令,他和老伴先来祭拜烈士,再去祭拜自己的祖先……

    1

    102位烈士长眠于此

    10月28日,记者来到了西屯村革命烈士陵园。陵园里种着核桃和杨树,已是深秋,树叶落尽,覆在地上厚厚一层,102座烈士墓上却干干净净,没有一片落叶。陵园周围的白色围墙更显得庄严肃穆。

    引领记者到此的东屯镇民政所所长宋向前说,记载烈士们姓名、籍贯的名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遗失了,当初保管名册的原农会主席早已离世。这些烈士的名字便无从得知,所以在烈士墓上用红漆标记的数字代替了名字。

    据宋向前介绍,1947年3月下旬,为策应陕甘、山东两个战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发起了豫北战役。先后攻克了濮阳、封丘、延津、原武、阳武五个县城和多处敌军据点。3月29日,我军获悉,当时国民党驻守豫北军事重镇汲县城(今卫辉)的三十二师,有一部分官兵在我军内线人员的策动下准备起义,与我军里应外合。

    4月1日晚上,刘邓大军第二、三、四集团将汲县包围并发起猛烈攻击。

    然而,由于我军内线工作被敌军发觉,起义没有成功。

    “我当时11岁,听村里大人们说,那一仗打得太惨烈了,镇国塔南边尸体堆成了小山,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继续向前冲。有的战士中枪了,倒在地上还向前爬,死时还睁着眼拿枪指着前方。”旁边的宋树茂说。

    “据说,这一仗牺牲的烈士有400多人,西屯村革命烈士陵园是最大的一处烈士墓群。如果不是宋大爷35年来一直守护着这片地方,这些烈士的坟冢可能早就没有了。”宋所长说。

    2

    35年守护,这里就是烈士们的家

    宋树茂与这座陵园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76年,时任村副大队长的宋树茂被安排去办万头猪场,那年他40岁。

    猪场在烈士墓群的西侧。“当时墓地草长得比墓堆儿还高,三十年的风吹雨淋使英雄坟头都变成了小黄土堆儿,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墓群东侧,有一个砖窑场。眼看着砖窑场取土挖到了烈士坟头。“人家跟咱非亲非故,为了解放卫辉把命都搭在这儿,死了咋能连个安身的休息地儿都没有?!”宋树茂带领养猪场的七八个村民,用黄土和着麦秸秆为烈士墓群砌了一道一尺六厚、两米高的土墙。别人歇息的时候,他就去陵园拔草,挨个为烈士的坟冢培土。还在墓地空地上种了三十棵核桃树。

    在宋树茂看来,既然他出手保护烈士陵墓,照顾这四亩一分地自然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年清明,全乡二十多所学校都会组织学生来为烈士们送花圈。一大早我爸就把栅栏打开,让老师和学生进来祭拜。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宋树茂的大儿子宋海平称。

    3

    守护墓群,咱就是为了报恩

    75岁的宋树茂虽然须发斑白,但身板高大、硬朗,眼睛明亮有神。记者问他,35年来,为啥天天都要到陵园照看?

    “咱们现在过得多好,多幸福,这都是英雄们用命换来的!”宋树茂激动地说。

    “俺家姊妹七个,我是老二,旧社会穷得很,整天吃不饱饭。”宋树茂告诉记者,196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延津县一中。当时在农村,像他这样的高中生极为稀少。

    1966年,生产大队请他去当小队长兼会计。“俺小队最穷,在全县排100名以后,人均一年才分49斤小麦。我到那儿啥也不说,带头干活儿,第二年我们分到了150斤小麦,第三年就涨到了200多斤,第四年300斤。到了第七年,我们队有8匹骡子、5头驴、两匹马、30头牛、3辆大马车和一辆拖拉机,全县排名前十!”回忆当年,宋树茂的眼睛闪着光亮。

    “集体富了还得造福群众”。1963年延津县遭遇洪水,村里的土房毁坏严重。宋树茂带领群众上山拉石头,买来砖瓦,把全小队40户人家的土房全翻新成砖瓦房。

    如今,宋树茂种着十几亩地,儿子在外承包工程,他舍不得让地荒着,也揽了下来。老人乐呵呵地说:“今年收成好,大儿子两亩地收了3000元钱,二儿子三亩地收了6000元。”

    村小学宋树田老师和一些村民告诉记者,宋树茂在村里威望很高。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一位战斗英雄的荣誉人生
·下一篇:毛泽东生前警卫:主席衣服补丁摞补丁 不敢搓洗
·部队官兵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缅怀烈士庆“八一”(组图)
·吴宏瑜:部队官兵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缅怀烈士庆“八一”(组图)
·特稿:部队官兵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缅怀烈士庆“八一”(组图)
·特稿:部队官兵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缅怀烈士庆“八一”(组图)
·吕蒙、赵楠:河南农大机电学院优秀学生党员赴兰考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开展学习活动(组
·冷金兰:安徽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赴含山县纪念烈士英雄(组图)
·特稿:安徽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赴含山县纪念烈士英雄(组图)
·刘丽香:探访烈士故地,牢记先辈贡献——理学院“寻访红色足迹”团广州分队参观黄花岗
·特稿:探访烈士故地,牢记先辈贡献——理学院“寻访红色足迹”团广州分队参观黄花岗七
·雅竹:华北军区烈士陵园4A级红色旅游景区揭牌暨石家庄红色之旅采风有奖征文启动仪式在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毛帅楠:去实践 去感受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焦裕禄精
特稿:去实践 去感受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焦裕禄精神
毛帅楠:大学生走进焦裕禄民心热线——河南工业大学
特稿:大学生走进焦裕禄民心热线——河南工业大学金
毛帅楠: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实践团参观焦裕禄纪
特稿: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实践团参观焦裕禄纪念
红笔杆:刘建、周秉钧到老红军李中权家中吊唁(组图
特稿:刘建、周秉钧到老红军李中权家中吊唁(组图)
崔大路: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红木交易中心正式启动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