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老促会第一调研组的工作安排,6月13日上午,中国老促会赴南雄开展“2025年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案例总结宣传”项目调研座谈会在南雄迎宾馆召开。中国老促会会长支树平、副秘书长张连佐,广东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姚泽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荣,韶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冬瑞,韶关市老促会会长杨小明等参加会议。南雄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冰主持会议。
会上,南雄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军汇报了《南雄市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案例总结情况》。据介绍,南雄是广东省著名革命老区、韶关市唯一原中央苏区县,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深厚的红色底蕴。这里物产资源丰富,是国家和省“产粮大县”、中国黄烟之乡、银杏之乡、特色竹乡,还是中国姓氏文化名都、海内外广府人故乡。近年来,南雄市抢抓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战略机遇,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以赴争取到上级专项资金5.27亿元,率先在中央苏区推进现代化发展实践,探索“产值增长、集体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新路径,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南雄经验”,连续六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中获评优秀,累计入选11项国家级示范试点及名录,南雄市农业农村局获评为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其相关经验做法列入《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近年来,南雄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社会协同,先后推行了“三个在先”“三个下沉”“三抓三促”等一系列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做法,探索出具有苏区特色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与会人员高冬瑞、凌生成、刘显红等,围绕调研课题主线,结合当地工作或本单位业务作了发言,为调研组提供了不少有参考价值的素材。
陈荣对南雄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南雄经验事迹可圈可点,亮点多、特色鲜明,能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产业作为强县富民兴村的根本,加以创新提升,创新性地推进“清单制”“积分制”“睦邻制”“乡村振兴车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其经验做法值得在全省广泛推广。
陈开枝表示,南雄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和老促会工作,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南雄红色氛围浓厚、红色文化光彩照人。他指出,虽然南雄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南雄作为粤北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如高铁(动车)尚未开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基础较为薄弱、农村就业岗位匮乏等,因此,南雄要积极争取机会,争取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实现苏区政策、交通政策和产业政策早日落地南雄,努力实现“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愿景。
支树平表示,通过近几天在南雄参加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和深入基层调研,对南雄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体现在南雄有“三个好”:一是底子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弥足珍贵,是一片红色沃土,24年红旗不倒,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南雄,留下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可谓浓墨重彩、令人敬仰。二是面子好。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好。干部精干有文化、素质高,老百姓面上有笑容。乡村面貌好,城乡差距缩小。三是里子好。党支部、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健全,“共建共治、村民自治、社会参与、上下贯通”局面形成。希望南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增强做好促进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把乡村现代化治理抓得更实,把乡村现代化产业发展得更好,把老区文化、红色资源品牌擦得更亮,用实际成效推动“两个更好”走深走实,在高质量发展赋能提质增效上,走在前、做表率,成为全国老促会加快发展、振兴发展、更好发展的名副其实的典型示范。
座谈会召开之前,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湖口镇长市村调研“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湖口村调研“三变”改革、积分制、绿美共富菜园等情况;前往水口镇公共服务中心调研数字乡村治理情况,大坪村调研典型村建设、睦邻制等情况;前往邓坊镇马战村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高标准农田示范点等情况。
南雄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社会工作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老促会、湖口镇、水口镇、邓坊镇主要领导参加会议。
|